数据中心

搜索文档
海外大厂引领高压直流革命,800V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供电行业 - **公司**:微软、谷歌、Meta、英伟达、阿里、百度、腾讯、台达、中恒、科华、欧陆通、和望、科士达、麦克米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演变趋势 -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经历三代演变,第一代是 UPS 方案,支持 10 - 15 千瓦功率;第二代采用开放式机架电源,效率提高 5 个百分点,支持 40 - 100 千瓦以上功率;第三代是高压直流(HVDC)方案,支持更高等级 IT 机柜功率并减少铜材用量[2] - 短期内(2025 - 2026 年)以 PSU 升级为主,功率从 3.3 千瓦提升至 12 千瓦,适用于现有数据中心改造;中期过渡到正负 400V 或 800V HVDC 系统;长期直接采用 10 千伏中压转为高压直流[1][9][10] 海外大厂 HVDC 布局 - 微软去年发布 Mont Diablo 分离式电源架构,目前 50 伏直流供电,未来可升级至 400 伏 HVDC[4] - 谷歌去年介绍短期过渡和终极方案,终极方案为正负 400 伏直流配电,提高能效 0.5 个百分点[4] - Meta 今年发布三步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兆瓦级正负 400 伏 HVDC[4] - 英伟达今年 5 月推出 800 伏供电架构,预计 2027 年后与 Caber 架构同步推出,可支撑 600 千瓦以上机架功率[5] HVDC 对数据中心的影响 - 提高输配效率,降低传输损耗,应对潜在能源短缺风险,海外大厂积极推进以提高能效[6] - 减少铜材用量,控制基础设施成本;与新能源结合形成微网,优化能效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 不同企业推进新一代供电技术措施 - 微软用 Mont Diablo 分离式 50 伏直流供电,未来升级至 400 伏 HVDC - 谷歌设计终极正负 400 伏直流配电 - Meta 采取三步走策略实现兆瓦级正负 400 伏 HVDC - 英伟达逐步提升 PSU 功率密度,2027 年后推 800 伏解决方案[8] 国内外 HVDC 发展路径及差异 - 国外集中在 400 伏、正负 400 伏和 800 伏;国内因兼容性选 240 伏直流电,部分企业规划 400 伏或 800 伏产品[3][11][13] - 海外边柜电源放服务器机柜旁,国内采用集中式供电,市电和 HVDC 双路备用[14] 国内代表性 HVDC 产品 - 阿里巴拿马电源是 240 伏 HVDC 代表产品,由中恒供应;百度和腾讯有类似集中式供电方案;百度 2024 年推出支持最高 750 伏直流输出的新型电源系统[15] 相关公司 HVDC 领域布局 - 台达产品覆盖正负 400 伏和 800 伏,有固态变压器等产品及超级电容解决方案 - 中恒以巴拿马集中式整流模块为主,功率密度较台达低 - 科华以集中式高压直流供电影响为主 - 欧陆通去年推出 5.5 千瓦 PSU,研发 800 伏 ACDC 模块 - 和望凭借大功率电子技术优势,有望进入数据中心 HVDC 领域[16] 投资者建议 - AC/DC 转换器方面,高功率密度需求提升单位价值量,海外市场更明显 - DCDC 转换器方面,需 800V 转 50V 外置转换器解决兼容性问题,台达有相关产品,国内厂商少,市场需求增加或实现国产替代;关注中恒、科华等受益于海内外 HVDC 渗透率提升的公司[17][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边柜电源方案集成 AC - DC 电源等,可释放 IT 机柜容量,每个边柜可支撑 250 千瓦以上功率密度,向 HVDC 过渡时只需替换 power shelf 中的 AC - DC 模块[9][10] - 400 伏供应链成熟、成本低、安全性高;800 伏功率密度更高但供应链不成熟、成本高、安全性有风险;正负 400 伏兼具两者优点,但控制复杂且输配成本较高[10][11][12] - 远期新建数据中心通过固态变压器实现 10 千伏中压转 800 伏或 400 伏高压直流,形成微网并连接储能设备,但成本高、技术未成熟,国内大部分项目仍用传统方案[10][12]
光环新网20250708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IDC 行业 - 公司:光环新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IDC 行业 - 核心观点:三季度是 IDC 行业非常值得关注的时期,建议重点关注该板块投资机会 [4] - 论据:当前市场处于最悲观预期修复状态,有转好边际可能性;三季度可能是 IDC 板块压制因素释放阶段,有潜在多种催化因素;过去催化密集阶段通常带来显著超额收益;目前 IDC 板块估值约 20 倍,处于高景气阶段估值下限,具备较高性价比 [4] 光环新网 - 核心观点:光环新网被认为“再启程”,具备持续增长潜力,建议重点关注 [2][3][7] - 论据: - 业务模式:采用“IDC + 云计算”双轮驱动模式实现成长 [2][5] - 历史业绩:近年来营收相对稳定,2022 年因商誉减值亏损,2023 年净利润恢复为正 [2][5][6] - 新中标项目:2024 年首次中标头部互联网大厂天津宝坻项目,需求接近 300 兆瓦,有望成第一大客户 [2][7] - 项目规划:规划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及呼和浩特两个项目,总指标 360 - 380 兆瓦,获批后指标量扩充至接近 1 吉瓦 [2][7] - 海外布局:在东南亚布局领先 A 股同行,已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基地投资并完成境外公司注册 [2][7] - 交付计划:截至 2024 年底累计交付规模约 280 兆瓦,预计 2025 年交付约 100 兆瓦 [2][8] - 客户突破:2024 年突破新大客户,为未来订单落地提供催化可能 [2][8] - 独特优势:估值相对较低;成功切入头部互联网大厂供应链 [3][9][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光环新网成立于 1999 年,最初从事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在北京开展 IDC 业务,2014 年上市后通过收购和自建扩展数据中心业务,2016 年与亚马逊合作进入云计算领域 [5] - 光环新网近年来营收因 AWS 中国业务平稳导致小幅下滑,2022 年计提 13.5 亿元商誉减值致账面亏损 [5]
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启动 强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证券日报网· 2025-07-09 10:01
政策导向与行业标准 - 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六个领域推荐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类型包括智能计算中心、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 [1] -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通过政策指引、标准构建及示范带动,推动数据中心产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体系 [1] - 2025年度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要求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所在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并鼓励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 [2] 能源效率与技术创新 - 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硬件及冷却系统属于高耗能设备,全天候满负荷运行使其成为能耗大户 [2] - 企业加速转变能源使用结构,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应用,并自主研发能源管控系统、优化能源利用方案 [1] - 可再生能源与数据中心的深度融合需要企业具备微电网控制技术、储能系统优化技术及碳交易管理能力 [2] 区域实践与市场竞争力 - 宁夏枢纽作为"东数西算"工程八大算力枢纽之一,中交智数谷项目一期将于2025年8月投运,通过中国算力网与深圳算力枢纽互联,形成"西部训练+东部推理"协同模式 [2] - 中交智数谷开展零碳数据中心专项规划,探索集中式光伏和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实践 [3] - 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新建数据中心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推动数据中心从高耗能向低碳化转型 [3]
超级LP加持,这只新IDC基金专投香港:194亿!
搜狐财经· 2025-07-09 08:49
嘉民集团IDC基金 - 嘉民集团在香港成立规模27亿美元(194亿元人民币)的IDC基金GHKDC,专注投资香港数据中心市场[2] - 基金LP中欧美中东资本占80%权益,包括荷兰PGGM、APG、加拿大养老金CPPIPB等,嘉民集团作为GP持有20%[4] - 初始资产组合包含6个项目,其中4个已稳定运营(含荃湾西数据中心),2个在开发阶段[4] - 计划未来几年在香港东京扩展业务,电力储备预计超1吉瓦(GW)以支持亚洲数字经济发展[5] 嘉民集团背景 - 澳大利亚综合性房地产公司,全球管理资产294亿澳元,覆盖14国439个项目共1800万平米[7] - 中国区始于2001年上海项目,现有5个办事处210名员工,2009年与中投、CPPIB合作物流平台[8][9] - 业务模式为"持有+开发+管理",合作方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金等机构[7] 行业动态 - 鼎晖夹层2025年新基建基金首关10亿元,目标25亿元,重点投向IDC领域[11] - 普洛斯中国2025年完成首支数据中心基金募集,投资环京T3+等级数据中心集群[11] - Ares Management旗下日本IDC基金规模24亿美元(172亿元),CPPIB出资13亿美元占54%[12] 市场趋势 - IDC因长租约和集中化收入特性受资本青睐,AI发展推动供需缺口扩大[12] - 香港东京数据中心需求持续增长,核心地段资源和稳定电力供应是关键竞争力[4][5]
世纪互联上涨2.25%,报7.71美元/股,总市值20.7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08 22:14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7月8日盘中上涨2.25%至7.71美元/股,成交351.91万美元,总市值20.74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22.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34%,归母净利润-2.3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7.03% [1] - 预计8月2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首家美股IDC上市公司,采用"基地型+城市型"双业务模式 [1] - 运营超过50座数据中心覆盖30多个城市,基地型容量超480MW,城市型机柜超52000个 [2]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形成规模化数据中心集群 [2] 核心业务与技术能力 - 提供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网络及云计算交换连接等综合服务 [1] - 作为微软战略合作伙伴,运营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等国际水准云服务 [2] - 服务全球超6000家企业客户,包括近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科创型数字新基建龙头企业,国内IDC行业头部企业 [1] - 具备核心技术、超大规模运营能力和高附加值数字基础设施平台 [1] - 拥有稳固庞大的全连接数字化核心底座,支持企业跨区域数据迁移 [2]
万国数据上涨2.77%,报33.215美元/股,总市值68.5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08 21:48
股价表现 - 7月8日开盘上涨2.77%至33.21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373.96万美元 [1] - 总市值68.55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27.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96% [1] - 归母净利润7.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0.64% [1] - 预计8月20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公司概况 - 中国及东南亚领先的高性能数据中心运营商 [2] - 纳斯达克代码GDS 港交所代码9698 [2] - 数据中心分布在中国核心经济枢纽地区 [2] - 同时布局非一线城市数据中心 [2] 基础设施 - 数据中心规模大且电力供应充沛 [2] - 关键系统具备多重冗余 [2] - 23年安全可靠的服务经验 [2] 业务模式 - 运营商及云服务中立 [2] - 提供托管和管理服务 [2] - 包含混合云管理服务平台 [2] - 可转售公有云服务 [2] 客户群体 - 超大规模云服务供应商 [2] - 大型互联网公司 [2] - 金融机构及电信IT服务商 [2] - 国内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2]
美媒:中国在造能源长城!不缺电的中国,为何还在狂建发电厂?
搜狐财经· 2025-07-08 19:56
中国电力与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 中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在西部地区建设发电厂供应东部科技和AI算力发展 [3][20] - 规划在内蒙古 贵州 甘肃 宁夏等8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24] - 引导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从东部搬迁至西部 利用当地丰富电力和低温气候节省空调能耗 [25] 美国电力供应危机 - 美国电力监管机构警告未来十年约一半地区面临电力短缺风险 [7] - AI和大模型发展导致用电需求激增 一个AI模型日常陪聊每天耗电超50万度 [9] - Meta包下一整座核电站未来20年发电量 微软亚马逊跟进签署"锁电"协议 [11][13] 中美电力战略对比 - 美国企业采取"市场抢购"方式解决电力短缺 政府计划到2050年核电装机容量翻两番 [15][17] - 中国实施"系统性重构" 通过全国资源调配实现电力高效输送 [19][22] - 内蒙古提供全国最低电价和80%绿电承诺吸引智算中心 [29] 行业技术解决方案 - 三峡集团利用水电建设国内首个"零碳"数据中心 [31] - 阿里巴巴采用"液冷"技术将服务器浸泡在特殊液体中散热 大幅节省空调电费 [32] - 国家发放算力卡 企业可像购买手机流量一样购买算力服务 [29] 全球电力基础设施挑战 - 欧洲和日本因电力资源有限难以参与AI算力竞争 [34] - 2022年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影响5000万人 事故调查耗时近两个月 [36] - 中国四川作为水电大省2022年因干旱导致用电紧张 多家企业短期停产 [38] 电力与算力发展趋势 - 中国2023年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 重点解决电力高效输送问题 [22] - 决定科技产业竞争上限的关键因素从芯片转向稳定电力供应 [40] - 全球正进行将能源高效转化为算力的战略博弈 中国通过"东数西算"构建系统性优势 [42]
ST易事特(300376)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活动调研记录
2025-07-08 18:16
混合所有制改革 - 2020 年第一大股东转让 18%股份并放弃剩余股份表决权,公司变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形态 [1] - 国资入股后在财务、业务、治理方面赋能,拟引入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相关事项持续推进 [1][2] 上年度发展情况 营收与业务 - 2024 年营收 30.44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 5.3 个百分点至 34.61% [3] - 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巩固国内市场地位,新能源 + 储能领域光伏 EPC 业务增长、风电业务突破、储能业务成核心增长点,装机规模累计突破 6.5GWh [3] 技术研发 - 全年投入 2.41 亿元(占全年营收 7.92%),新一代储能变流器有多项优势,首创浸没式储能技术,喷淋式液冷技术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3][4] 供应链管理 - 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成本,加速布局海外市场,钠电池研发及生产进度加快,充电桩业务与中石化合作 [4] 人工智能影响 业务升级 - 储能领域电池安全运维诊断系统融合 AI 算法,充电桩业务子公司接入 AI 大模型提升效率 [5] 运营提升 - 推动供应链与生产效能提升,降低用户年均用电成本,优化供应链采购与库存管理 [5][6] 数据中心液冷 - 构建多元液冷解决方案体系,冷板式液冷方案有优势,行业液冷渗透率从 2022 年的 15%跃升至 2025 年接近过半 [7] 去除风险警示 - 需满足财务虚假记载完成会计差错更正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满十二个月两个条件,2025 年 12 月 31 日满足后将申请撤销 [8][9]
CoreWeave计划以90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Core Scientific
环球网资讯· 2025-07-08 11:17
交易概述 - CoreWeave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Core Scientific 交易价值约90亿美元 [1] - 交易对价为每股20 40美元 较6月25日收盘价溢价66% [3] - Core Scientific股东将获得0 1235股CoreWeave新发A类普通股 合并后持股比例低于10% [3] 战略意义 - 收购将帮助CoreWeave垂直整合数据中心布局 整合Core Scientific全美13个数据中心的1 3吉瓦总发电量 [3] - 整合后预计降低单位算力成本 1 3吉瓦发电量相当于一座核反应堆产能 [3] - 收购使公司掌控从芯片到数据中心的完整供应链 上周刚获得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首批交付 [3] 估值变动 - 90亿美元交易价较Core Scientific去年10亿美元估值暴涨800% [4]
奥飞数据拟募17.5亿建云计算产业园 积极夯实算力底座总资产增至128.4亿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21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5亿元用于建设新一代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 [2] - 募投项目包括五栋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期为18个月建成后将新增8925个8.8kW机柜 [3] - 项目预计内部收益率为11.49%投资回收期为7.40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面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新兴数字科技产业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服务 [5] - 公司与阿里腾讯快手360金山等互联网企业在IDC算力服务云服务等方面有合作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投入运营的自建自营数据中心总机柜数超过4.3万个 [6] 财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3.35亿元和21.65亿元同比增长21.63%和62.18%但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6亿元同比增长40.62%净利润5174.76万元同比增长2.47% [5]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末的16.3亿元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128.4亿元创下新高 [6] 研发投入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到1.95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费用为6657.1万元 [6] 行业背景 - 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推高算力需求云计算和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大幅增加 [3] - 阿里巴巴计划未来3年投入至少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