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零售

搜索文档
*ST摩登: 关于股东通过司法程序获得的股份解除限售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2 16:48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公司于2015年6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议案,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15.25元/股,发行数量不超过5,68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6,620万元 [1] - 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增6股并派发现金股利1.10元,转增后总股本增至320,000,000股 [2] - 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调整为发行价格9.47元/股,发行数量不超过91,467,790股,实际发行89,921,837股,募集资金总额851,559,796.39元 [2] 股本变动情况 - 2017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转增6股并派发现金股利0.15元,转增后总股本由445,324,903股增至712,519,844股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712,519,844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03,062,289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09,457,555股 [6][8] 股份解除限售情况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67,132,24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42%,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6月4日 [1][5][6] - 解除限售后,有限售条件股份由103,062,289股减至35,930,041股,无限售条件股份由609,457,555股增至676,589,803股 [8] - 本次申请解除限售的股东为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司法程序获得李恩平、江德湖、何琳合计67,132,248股 [2][6] 股东承诺情况 - 恒泰证券承诺自2022年5月25日至2025年5月24日自愿锁定通过司法划转获得的股份 [3] - 恒泰证券作出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承诺在作为第一大股东期间持续有效 [4][5]
全链条根植ESG,SHEIN科学净零排放目标获批
36氪· 2025-05-30 16:12
碳中和目标与实施路径 - 公司宣布2050年实现科学净零排放目标,并获得SBTi批准,设立2030年减排42%(范围1+2)和25%(范围3)的近期目标,2050年减排90%的长期目标[1][7][10] - 2030年实现直接运营设施100%可再生电力供应,采取光伏发电等三大减排行动[7][10] - 广州供应链园区光伏系统预计年省标准煤8121吨,减排二氧化碳22000吨[5][17] 供应链绿色化实践 - 供应商工厂屋顶光伏安装量2024年底同比增长180%,公司提供现金激励和定制化解决方案[5] - 通过能效提升项目帮助供应商实现节水率12.6%、节电率16.2%,部分改造一个月收回成本[14] - 投资超百亿建设LEED铂金级智慧供应链,集成水蓄冷空调和光伏系统[17] 包装与材料创新 - 2024年通过再生材料包装实现减塑6700吨、减碳2.1万吨,持续优化包装尺寸/厚度[3] - 开发100%再生聚乙烯成衣包装袋,建立专业团队持续改进减塑方案[3][5] - 与东华大学研发聚酯循环利用技术,可反复回收且不影响材料性能,计划2025年量产[8] 生产工艺革新 - 数码冷转印牛仔工艺较传统方法节水70.5%,同时支持小单快反生产模式[9][12] - 数码热转印技术实现零水耗印刷,2018-2024年应用比例超65%[12] - 推动供应商数码印花成本从15元/米降至7.5元/米,提升柔性生产能力[15] 产业协同效应 - 与传化化学成立联合实验室,推动纺织印染技术向行业扩散[8] - 按需生产模式使供应商首单量降至100米/款,促进数字化改造[15] - 绿色改造带来能效提升,反哺供应商在人才招聘和收入方面的良性循环[13][14]
净利润降近三成 名创优品押注“大店战略”与IP驱动
中国经营报· 2025-05-29 12: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19% [1][2] - 股东应占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28.5% [1] - 毛利率提升至44.2%,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2] - 经调整净利润5.87亿元,同比下降4.8%,经调整净利率从16.6%下滑至13.3% [4] 区域与门店扩张 - 中国内地营收24.94亿元,同比增长9.1%;海外营收15.92亿元,同比增长30.3%,海外收入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 [2] - 全球门店总数7488家,净增858家,其中国内4275家(净增241家),海外3213家(净增617家) [3] - 海外直营门店608家,同比增加281家,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46.7%至10.21亿元 [4] 战略调整 - 推进"大店战略",新开门店平均面积近300平方米,平均店效提升27%,关闭200平方米以下低产店铺 [3][4] - MINISO LAND开业8家,旗舰店43家,150家旗舰店在规划中 [3] - 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交易额63亿元),但一季度未体现其净利润贡献 [5] IP战略与竞争 - IP战略推动毛利率提升,合作IP超150个,一季度授权费用增加39.6% [6] - 依赖外部IP(如迪士尼、三丽鸥),2024年授权费支出4.21亿元,同比增长29.5% [6] - 潮玩品牌TOP TOY营收同比增长59%至3.4亿元,门店数280家(净增120家),但占集团收入比例较低 [7] - 行业竞争加剧,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52TOYS拥有100多个IP [7] 行业分析 - 潮玩行业IP同质化加剧,需提升自有IP孵化能力与品牌溢价 [8] - TOP TOY竞争优势在于集团供应链与门店网络,但面临文化差异与本土化挑战 [8]
从按需供应链到全球时尚领军:SHEIN如何改写产业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5-28 09:12
平台用户增长与文化交流 - 今年1月海外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48小时内美国本土创作者新增70万,实现中外年轻用户首次大规模社交媒体交流 [1] - 中美用户存在显著生活方式信息差,例如中国用户普遍不了解SHEIN,而该品牌在美国年轻时尚圈占据重要地位 [1] SHEIN市场地位与增长 - 根据ECDB数据,SHEIN已超越沃尔玛、耐克成为全球时尚电商领军者 [2] - GlobalData数据显示SHEIN是2024年增长最快时尚零售商,市场份额超过Zara、H&M等国际巨头 [2] - 公司成功路径需从时尚零售和电商平台两个领域分析,核心在于持续创新 [2] 时尚产业变革 - 时尚产业历史悠久,新玩家易立足但难规模化,成功企业往往改变行业规则 [4] - 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将产品上市周期缩短至半个月,实现多轮上新 [4] - SHEIN创造的"按需时尚"模式在短时间内取代快时尚成为新创新标杆 [4] 供应链创新 - SHEIN通过数字化改造供应链,建立"观测需求-小批量生产-反馈追加"的按需时尚模式 [5] - 采用百件小批量生产测试市场反应,大幅降低库存积压和浪费,获得价格优势 [5] - 柔性供应链使各方决策链条最短化,实现多方最低成本运作 [5] 平台化战略与供应商赋能 - 两年前引入第三方卖家启动平台化,将按需时尚模式扩展至产业深水区 [6] - 供应商案例:杨望平通过与SHEIN合作实现月订单从数千到50万单的突破,完成工厂数字化改造 [7] - 2023年建立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将柔性供应链理论体系化以便行业推广 [7] 技术创新投入 - 过去两年开展上千场培训覆盖数万商次,累计技术创新投入超1.7亿元 [10] - 与传化化学等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打造纺织印染新国际标准 [11] - 联合东华大学研发再生涤纶解决方案,推动材料回收循环利用和绿色化转型 [11]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柔性供应链创新持续渗透行业,巩固中国时尚产业全球话语权 [12] - 按需时尚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升级,成为产业参与者把握全球化机遇的关键 [13]
*ST摩登: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7:09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摩登大道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5月27日召开 会议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举行 应出席董事5名 实际出席5名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会议由董事长王立平主持 公司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1] 关联交易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暨关联交易的议案》以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2票回避的结果审议通过 [1] - 王立平及其关联方为子公司向融资机构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担保 公司无需支付担保费用或提供反担保 属于单方面获益事项 [2] - 该交易有助于解决子公司流动资金需求 表决程序合法合规 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2] 关联方回避表决说明 - 实际控制人王立平因涉及关联交易回避表决 董事韩素淼因过去12个月曾在王立平控制的企业任职亦回避表决 [2] - 议案已获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 并经董事会全体董事过半数审议通过 [2] 信息披露安排 - 关联交易公告详情刊登于《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
名创优品(9896.HK):Q1营收+19% 关注精细运营措施显效
格隆汇· 2025-05-27 09:5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18.9%至44.3亿元,高于此前15-18%的指引范围,主要受益于国内渠道升级及货盘优化带动同店表现修复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4.8%至5.9亿元,主要受直营门店快速拓展带来的短期投入增加及财务费用上升影响 [1] - 分业务看:Miniso中国营收同比增长9.1%(线下+7.3%,线上+32.7%),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0.3%,TopToy营收同比增长58.9%至3.4亿元 [1] 业务运营策略 - 国内策略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小改大、老换新"提升门店竞争力,2025年新店店效较2024年同期提升27% [2] - 海外市场加强本地化运营,美国成立商品研发专项组,本地采购比例已近40%以应对关税风险 [2] - TopToy自研产品占比超过40%,显示产品创新能力 [1] 财务指标分析 - Q1毛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44.2%,主要受益于IP战略及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但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受季节性影响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至23.1%,管理费用率上升0.3个百分点至5.5%,主要因直营店投入增加 [2]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至1.1%,受可转债及收购贷款影响 [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通过集群开店加快费用摊薄、优化库存周转,海外同店表现已现环比改善 [2] - 调整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29.9/37.3/45.7亿元,主要考虑关税及直营投入等不确定性 [3] - 给予2025年18倍PE估值,目标价47.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3]
利空突袭!突然,暴跌!
券商中国· 2025-05-26 19:08
名创优品财报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44.27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营收28.4亿元(+13.3%),海外营收15.9亿元(+30%)[4] - 净利润4.165亿元同比下滑28.8%,经调整净利润5.87亿元同比下滑4.8%[2][4] - 毛利率提升至44.2%(去年同期43.4%),但营销费用率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至23.1%[5] 股价与市场反应 - 5月26日股价单日暴跌18.22%至34.55港元/股[2][3][4] - 中金公司下调2025/2026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14%/8%至27亿/35亿元[2][6] 门店与运营数据 - 全球门店总数达7488家(国内4275家+海外3213家),同比净增858家[5] - 国内同店销售降幅收窄至个位数,海外同店营收持平[5] - 海外直营店租金折旧费用同比大增71%,IP授权费用同比提升40%[5] TOP TOY业务发展 - 潮玩品牌TOP TOY一季度营收3.4亿元(+59%),自研产品占比首超40%[2][8] - 门店总数280家(直营40+合伙人240家),搪胶毛绒系列占海外销售额35%[8][9] - 启动全球化战略,计划五年内海外销售占比超50%,覆盖40+国家150+国家销售[8] 战略布局与展望 - 美国直采占比已达40%,计划优化采购来源提升毛利[6] - 组建"中国潮玩出海联盟",目标五年覆盖100国开设1000+门店[9] - 考虑分拆TOP TOY港股上市,预计募资3亿美元[9]
名创优品,突然“崩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24 12:12
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收44.27亿元 同比增长18.9% [2] - 毛利19.58亿元 同比增长21.1% [2] - 净利润4.165亿元 同比下降28.8% [2] - 经调整净利润5.87亿元 同比下降4.8% [2] - 美股股价大跌近18% [1][4] 收入构成 - 中国内地收入增长9.1% 同店销售复苏推动 [2] - 海外收入增长30.3% 占总收入贡献提升3% [2] - TOPTOY潮玩品牌营收3.4亿元 同比增长59% [9] 门店扩张 - 全球门店总数7488家 净增858家 [5] - 国内门店4275家 净增241家 [5] - 海外门店3213家 净增617家 [5] - TOPTOY门店280家 含40家直营店 [9] 海外战略 - 美国直采占比接近40% 计划灵活调整采购来源 [7] - 北美门店突破300家 进入规模化运营阶段 [7] - 欧洲、东南亚、拉美、中东市场加强代理商合作 [7] - TOPTOY海外销售额35%来自搪胶毛绒系列 [10] 业务发展 - TOPTOY自研产品占比首次超过40% [10] - 推进IP战略合作 优化供应链管理 [10] - 计划分拆TOPTOY赴港上市 [8][9]
北京新地标店开业,H&M中国市场战略加速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5-23 18:56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公司在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开设超1500平方米的全新升级门店,致力于提供更舒适多元的时尚购物体验 [3] - 中国市场是公司全球重塑时尚品牌计划的关键一环,通过渠道调整、产品创新和本土化发展推动战略实施 [1] - 公司已在上海南京东路、北京悦荟广场、成都合生汇等地升级多家地标性门店,彰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6][9] 门店升级与零售策略 - 悠唐购物中心店采用现代装修风格和开放式视觉空间设计,传递前沿时尚价值主张 [3] - 公司优化门店布局,在核心城市开设旗舰店同时关闭部分中小型门店,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9] - 随着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公司持续调整零售策略,在消费者活跃渠道提供优质体验 [8] 本土化发展举措 - 公司入驻拼多多和抖音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渠道以实现全渠道购物体验 [11] - 与中国设计师Angel Chen、艺术家杨婉合作推出本土化产品系列 [13] - 在上海成立中国设计中心,组建本土团队开发贴合本地审美的产品 [13] 业绩表现与增长计划 - 2024年公司全球销售额达2344.78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至173.06亿瑞典克朗 [14] - 毛利润率和税后利润率分别增长至4%和33%,第四季度业绩持续增长 [14] - 公司在中国市场实施"加速增长计划",聚焦产品力提升、购物体验优化和品牌建设 [17][18] 产品与品牌战略 - 通过开发本地化产品和丰富品类组合来提升产品力 [17] - 强化品牌在时尚领域的影响力,树立更具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17] - 打造富有启发性的购物旅程,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便利性与忠诚度计划 [17]
美即正义,K-POP闯美背后的 IP 文化经济学
36氪· 2025-05-14 07:43
K-POP全球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 BLACKPINK成员在2025Met Gala红毯占据媒体一半版面,印证K-POP全球影响力上升[1] - BTS、BLACKPINK等顶尖艺人成为头部时尚、运动、美妆品牌的广告模特[3] - 新生代女团NewJeans获可口可乐、麦当劳、苹果等国际品牌合作邀约[3] - Lisa与CELINE合作帮助品牌年营收从10亿欧元翻倍至20亿欧元[11] K-Brand的崛起与品牌策略 - 韩国潮牌emis中国首店落地上海淮海路,追随gentle monster等品牌步伐[5][7] - 新式K-Brand如colorgram、Muzigae Mansion、Stimmung通过独特定位确立风格[16] - 明星化妆师创立Rom&nd、LUMMIR等品牌,利用行业经验为产品背书[21][23] - 郑瑄茉品牌JSM Beauty推广"水光肌"概念引领潮流[25] - 2024年韩国化妆品对美国出口增长57%,美国成为第二大出口市场[25] 视觉经济与品牌营销方法论 - K-POP产业本质是视觉经济,通过华丽舞台和精心造型吸引粉丝[27] - 社交媒体加速K-POP传播,融合多元文化符号打造普世化产品[30] - 面包品牌B&C凭借荧光绿logo设计在中国4年开店超60家[35] - 潮牌Ader error通过克莱因蓝logo和模糊性别设计突出重围[37] - gentle monster未来科幻风格门店成为上海网红打卡点[39] 品牌IP化与商业空间创新 - 韩国网红街区如圣水洞聚集特色品牌,主理人兼具KOL属性[43][44] - Matin Kim主理人通过ins积累原始受众,品牌设计融合多元文化[43][47] - 品牌通过策展式视觉表现和社交媒体打造高认知度形象[47] 对中国品牌的启示 - 建议中国品牌构建深度交互IP,强化视觉呈现和文化融合[50] - 爱奇艺在泰国推出本土化BL剧,腾讯向日本输出《魔道祖师》IP[50] - "新中式"潮流蕴含机遇,需用通用美学语言结合历史与现代[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