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用厨具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滨州多措并举赋能商用厨具产业提质增效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商用厨具企业数量达2800余家占据全国市场份额42.5%并出口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质量监管与风险治理 - 建立全域覆盖动态研判的风险会商机制联合多业务条线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合风险会商 [1] - 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责任制度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 - 2024年检查经营主体2130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230个指导396家企业落实安全责任 [3] - 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升15%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 [2] 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 - 厨具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268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2件驰名商标1件 [4] - 主导制定国家标准5项发布团体标准17项高于国家行业标准 [4] - 179家燃气器具企业获CCC证书745张认证率居全国前列 [4] 产业支持与能力提升 - 举办订单式培训会议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分析及焊接安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能力 [4] - 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2笔总金额1.7亿元 [4] - 每年组织专家检查企业50家以上通过一对一帮扶整改问题 [2]
加强经验分享和复制推广,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质量技术帮扶典型案例
新京报· 2025-08-06 14:06
新京报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坚持寓管于服,聚焦企业痛点难点,组织开 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精准对接 企业需求,创新推出一系列可感可及的帮扶举措,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推动产业提 质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为加强经验分享和复制推广,选取7起质量技术帮扶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一、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助力雪地靴产业提质升级 帮扶背景:雪地靴产业是台州市的特色产业之一,台州拥有生产企业120余家,年产量5000万双,总产 值超1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随着产业扩张发展,一些问题日益凸显,部分中小微企业质 量管理基础薄弱,产品标准执行混乱,同质化竞争明显;地方专业检测能力匮乏,企业送检成本高、周 期长,制约产品品质提升与市场信誉。面对消费升级趋势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 继,产业整体升级迫在眉睫。 帮扶举措: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精准把脉产业痛点,制定《产业集群产品质量提升实施方案》,以"优服 务、强监管、提质量"为核心思路,打出一套质量技术帮扶"组合拳"。 二、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四个"一体帮扶"助 ...
4万人小镇,何以占据中国商厨40%市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18:03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兴福镇聚集2800家商用厨具企业 占全国市场份额40%以上 年产值超300亿元 全国每10台商用厨具中有4台产自该地 [1] -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 曾服务北京冬奥会 卡塔尔世界杯等国际赛事 出口至美英法等50国 [12] - 中国(博兴)国际厨具节交易额超百亿元 与上海 广州展会齐名 成为江北规模最大的高端商务平台 [3][12] 产业发展历程 -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从修制笼屉起步 经历从家庭作坊到现代化企业的转型 90年代以"兴福现象"闻名 [2] - 实现三大跨越:从手工生产到机器换人 从贴牌加工到自主研发 从分散经营到集群发展 [2][18] - 形成"中国智慧厨都""板材之乡""会展名城"三张城市名片 吸引4万外来务工人员 [2] 智能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金佰特研发万能蒸烤箱 绿云灶等10余类智能产品 实现远程控制 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核心控制件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4][6] - 京都厨业开发能耗管控系统 与高校合作研发焊接机器人 解决异形定制加工难题 [7] - 渲凯厨业引进智能生产线 不锈钢柜体门板日产能达1000张 产品误差率归零 [9] 产业链协同与集群效应 - 实施"链主制度" 6家链主企业带动2800家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 形成研发生产物流全链条协作 [18] - 速集厨配平台整合2000多种厨具螺丝等配件 年需求120-150亿元 为生产企业节省15%成本 [14][15] - 建设厨具出口产业园 中欧班列开通 在德法意设4个海外仓 推动融入全球供应链 [13] 人才与研发投入 - 每年引进300多名专业人才 与山东大学等共建智能厨具研究院 年专利超100项 [14] - "厨三代"创业者成立道特科技等企业 推动传统行业智慧化转型 [14] - 应用产业大脑 博士团等资源 强化质量标准话语权 发布商用厨具高质量发展指数 [9][12] 国际化布局目标 - 莫桑比克等国际公司主动寻求合作 目标从"中国厨都"升级为"世界厨房核心供应商" [10][11] - 总投资1.4亿元建设火车站综合体 年货运量40万吨 节省运输成本15% [13] - 规划116亩国际厨具交易中心 通过跨境电商政策拓展海外市场 [13]
山东滨州:实施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行动 擦亮“滨周到”营商环境品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16:21
营商环境优化策略 - 山东省滨州市以"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为服务理念,创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打造"市场资源包、政务服务包、惠企政策包"三包服务[1] - 明确"一县一品"总体思路,聚焦七大特色产业包括滨城粮食、沾化冬枣、邹平高端铝业、惠民绳网、阳信肉牛、无棣精细化工、博兴商用厨具[2] - 出台《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强化线上线下服务集成供给[2] 产业发展规划 - 全面推行特色产业链链长制,组建7个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专班,注重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2] - 聘请市营商环境研究院专家教授进行"一对一"研究分析,指导健全完善产业发展规划[2] - 逐个制定产业链图谱,整合金融、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打造7个特色产业综合性资源群,汇聚信息3000余条[3] 企业服务创新 - 建立特色产业服务重点事项清单,明确服务内容、办理标准和责任单位[3] - 惠民县成立镇级行政审批分中心下放审批权限,滨城区开发"开办食品厂"等个性化服务场景[3] - 在各县域打造"特色产业服务专区",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化服务[5] 政策支持体系 - 全面梳理整合涉及特色产业的惠企政策,明确政策有效期、咨询方式等要素[4] - 建立惠企政策"三评"机制(政府部门自评、企业家评价、第三方评估),惠及市场主体10万余家[4] - 推动各项政策奖补资金快速兑付,提升政策知晓覆盖率和兑现到位率[4] 数字化赋能 - 建设智慧冬枣产业互联网平台、"中国铝谷"公共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平台[5] - 提升大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服务效能,为产业提供精准供需对接服务[5] - 强化互联网思维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优化商品流通和技术创新服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