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

搜索文档
卧龙新能: 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更正后)
证券之星· 2025-08-08 22:08
主要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97.53%,主要系矿产贸易业务收入增加所致 [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据,但基本每股收益为0.0507元/股,同比下降1.74%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8%,同比减少0.03个百分点 [2] - 公司总资产为81.01亿元,同比下降6.4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9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2][16]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27万元 [9][10] - 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净利润3621万元 [10] - 铜精矿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35亿元,净利润850.77万元 [11] - 游戏业务君海网络实现销售收入8270.72万元,同比下降53.71%,净利润29.65万元 [11] 重大资产收购 - 公司收购了龙能电力43.21%股权、卧龙储能80%股权、卧龙氢能51%股权和舜丰电力70%股权 [9] - 上述收购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关公司已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9][10] - 收购总金额未披露,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4.96亿元 [16] 股东结构 - 前十大股东中,浙江卧龙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重要股东 [8]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924.85万股,占比1.32% [8] - 股东朱伟、陈加根等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部分股份 [8] 财务指标变动 - 货币资金从5.30亿元下降至4.39亿元 [12] - 短期借款从4.15亿元大幅下降至791.63万元 [13] - 长期借款从3.87亿元增加至6.98亿元 [13] - 未分配利润从29.98亿元下降至28.02亿元 [14]
转让引资500亿元,运鸿集团完成战略性重组
搜狐财经· 2025-07-28 15:11
战略重组核心内容 - 运鸿集团于2025年7月完成战略重组 涉及法定代表人变更及股权结构调整 李玉保出任董事局主席并将所持股权转让引资500亿元人民币无偿捐赠给运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捐赠资金全部用于公司持续发展经营 股权变更后李玉保不再持有集团股份及股东权益 [1][2] - 李玉保将70%股权转让给中青宝上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员工工会委员会持股30% 重组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推动集团在数字贸易 低空经济 防御武器研发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核心产业的战略布局 并深化能源矿产 金融投资 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化发展 [3] 合作框架与产业协同 - 中青宝上与运鸿集团于2025年7月15日签署《金融投资战略合作协议书》 双方围绕项目融资 股权合作及产业资源协同展开联动 中青宝上通过千亿产业融资入主运鸿集团 合作聚焦产业协同创新与技术升级 重点赋能数字贸易平台 低空经济及武穴通用航空机场等基建项目 [6][8] - 合作依托"一带一路"资源网络 重点推进非洲区域可持续发展 包括布基纳法索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现代化及矿产资源开发 该国黄金产量居非洲前列 是中非产能合作的重要支点 [13] 企业背景与产业布局 - 中青宝上是集金融 贸易 实业为一体的国际经贸平台 重点布局股权投资 资产并购及供应链金融 深耕生命科学 绿色低碳 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 运鸿集团为综合性跨国企业 形成"四园一中心"产业生态链 涵盖健康食品 数字电商 矿产开采 物流等多元板块 近年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路径 成为民族品牌"走出去"标杆企业 [10][11] 战略方向与全球化协同 - 双方采用"投建营一体化+供应链金融"模式 整合新能源 数字贸易 通航基建三大产业走廊资源 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技术 资本与市场的全球化协同 [13]
云南省属企业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53.06%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26
云南省属企业经营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56.11亿元,同比增长53.06% [1][2] - 2024年资产总额3.37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净资产9484.26亿元,同比增长9.41% [2] - 全年实现收入6632.70亿元,利润总额34.32亿元 [2] - 三项费用同比压降8.86%,经营质效持续改善 [2] 社会责任与民生保障 - 新增就业岗位6000余个,职工总数达21.7万人 [3] - 帮助2.3万矿区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3] - 12家企业入选《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上榜数量全国第一 [1]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 全年绿色环保治理投入超29亿元,新增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3] - 光伏风电、贵金属、新材料产业营收占比达12.65% [3] - 新增风电光伏197万千瓦,"三化"转型投入63.93亿元 [3] - 研发经费投入92.1亿元,研发强度1.38%,新增6个省级研发平台 [3] ESG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21户企业全面对标国际ESG标准,将ESG融入企业运营 [2][3]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投入16.76亿元,获得389项技术成果 [3] - 计划加快建立社会责任工作制度体系,提升履责规范化水平 [5]
央企上半年“成绩单”发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8
国资央企上半年表现 - 中央企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保持较高水平 [1] - 发售电量、原油产量、航空运输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同比稳步提升,有效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作用 [1] 国资委下半年重点任务 - 国资委强调要在供给提档、转化提速、产业提质、改革提效上下更大功夫,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2] - 重点做好"稳、优、保、促",包括稳健经营、优化投资结构、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协同发展 [3] - 2025年央企"一利五率"经营目标为利润总额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等四项指标提升 [3]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 去年中央企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3] - 今年国资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倍增计划落地见效 [3] - 下半年央企有望加大在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投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 [4] 新质生产力培育 - 国资委要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从"汗水型增长"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4] - 发展战略产业和科技创新是开启增长"第二曲线"的重要抓手 [4] - 建议扩大央企非主业产业投资决策权,深化科创体制改革,加大研发投入 [4] 国企改革进展 - 截至一季度末,国资央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超过80% [7] - 下半年将继续推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国数联物流等新组建企业展业,深化油轮、动力电池等领域整合 [7] - 改革重点是统筹"放得活"和"管得住",优化新领域政策供给,构建智能化监管系统 [7] 创新与产业培育 - 需给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呵护包容期,发展长期资本孵化未来产业 [6] - 推动初创企业从"播种"到"参天大树"的长周期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6]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仍存在体制机制问题,需通过深化改革解决 [5]
*ST创兴控股权变更,“投资狂人”王相荣入主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18 11:55
实控人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华侨实业持有的6700万股权被拍卖导致实控人变更为王相荣 [1] - 利欧股份通过平潭元初与温岭利新以1.53亿元竞得4200万股(9.88%股权)并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6700万股(15.75%)成为新实控人 [1] - 华侨实业持股从1.01亿股(23.90%)减少至3466.41万股(8.15%) [1] - 股权变动源于原实控人余增云2024年11月因涉嫌集资诈骗导致股份冻结并触发司法拍卖 [1] 市场反应与收购方背景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且拍卖前后8个交易日内录得5个涨停 [2] - 新实控人王相荣为资本市场知名"投资狂人"曾通过收购将利欧股份从水泵制造转型为机械制造与数字营销多元化企业 [2] - 此次收购标的*ST创兴主营业务(建筑装饰、移动信息服务、算力服务)与利欧股份存在显著差异 [2] 公司经营现状 - *ST创兴算力服务仍处探索阶段未产生收入当前仅在苏州、杭州、北京部署算力资源池用于机器视觉与游戏测试 [2] - 公司因2024年财务数据触发退市风险警示需在2025年实现3亿元营收以避免退市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77万元(同比下滑97.83%)净利润亏损529.09万元(同比下滑311.83%) [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50万至1550万元扣非后亏损1300万至1600万元主因业务规模与营收大幅下降 [3]
上城彭埠点燃招商消费“双响炮”
杭州日报· 2025-07-09 10:10
达美乐浙江总部落户 - 达美乐浙江总部在杭州上城区彭埠街道东溪德必易园设立约200平方米办公空间,作为浙江区域运营指挥中枢 [1] - 落户过程仅耗时6个月,较行业常规时间缩短50%,得益于彭埠街道专项服务专班的高效协同 [2] - 选址关键因素包括毗邻杭州东站的交通优势及上城区总部项目集聚效应 [2] - 街道专班协助解决76家门店变更、税务调整等难题,门店变更业务办理时长压缩60% [2] - 元旦零点完成全省门店开票业务无缝切换,项目带动彭埠辖区规上餐饮业营收增长130% [2] 彭埠街道消费业态升级 - 杭州东站万象汇依托日均40万客流,5月通过创意营销活动实现客流与零售额同比提升30% [3] - 德信中心打造"50%区域首店+30%城市创新店+20%主理人实验室"业态结构,200米艺术外摆长廊使顾客停留时间延长1小时以上 [4] 区域招商引资成果 - 上半年吸引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物产中大等80余个优质项目落户 [4] - 重点布局总部经济、数字时尚、智能物联赛道,目标2025年提升区域经济数据与产业能级 [4]
济南第二届校友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校友经济双招双引大会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23:07
校友经济发展大会概况 - 济南召开第二届校友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校友经济双招双引大会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阳等多位市领导出席活动 [2] - 大会由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济南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承办 共邀请128所国内外高校481名校友企业家及40名全国重点城市校友组织负责人参会 [11] 济南人才政策与校友经济成果 - 济南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 推出人才政策"双30条" 人才总量超287万 入选"2024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国第11、北方第2 [3] - 出台"校友经济20条" 形成"1+1+4+N"工作机制 打造"高校+校友+资金+产业+城市"融合新模式 2024年已建成15个"泉城校友之家"和19个"泉城校友会客厅" [3][10] - 2024年策划校友活动50余场 聘任170位"校友双招双引大使" 意向签约项目40个 实际投资额达12.22亿元 北京大学校友促成重大投资项目落地 [10] 产业政策与联盟建设 - 济南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现场解读相关政策 [9] - 成立校友经济发展组织联盟 通过联盟运行章程 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会长刘萌分享校友与城市融合发展经验 [5][7] - 现场为优秀"校友双招双引大使"和突出贡献校友会颁奖 举行校友人才项目、投资项目意向签约仪式 [7] 学术研究与活动延伸 - 济南校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济南校友经济发展蓝皮书》 系统梳理发展模式 [7] - 大会后举办泉城校友大讲堂 2025年第4期(总第7期) 延续知识分享平台 [9]
东旭案尘埃落定!证监会最终处罚决定:17亿罚款+终身市场禁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9:50
东旭集团财务造假案处罚结果 - 东旭集团及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因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7亿元,19名主要责任人员被证券市场禁入[1] - 东旭光电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于2024年10月11日强制退市,东旭蓝天于2025年4月30日退市[1] - 处罚决定书显示违法事实与事先告知基本一致,仅对两名责任人处罚金额微调[1] 监管政策信号 - 信号①:2024年证监会处罚61起财务造假案件,案均处罚1577万元(同比+12%),7起案件按最高限罚款(同比+75%),69名高管被市场禁入(同比+9.5%)[3] - 信号②:2024年证监会对35家退市公司及责任人追责,东旭案中监管部门将继续追回被占用资金[4] - 信号③:东旭光电被提起普通代表人诉讼,石家庄中院已受理,证监会将涉嫌证券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5]
2023年-2025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拆解
梧桐树下V· 2025-06-06 18:18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市场概况 - A股累计129家上市公司通过重整计划审批 近六年批准的75家占比达61.24% 显示市场持续升温[1] - 破产重整成为新能源企业债务重组和传统制造业资产整合的重要机制 具备"起死回生"功能[1] 破产重整实务操作要点 关联公司处理 - 丧失财务独立性的关联公司可合并重整 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 资产托管可防止停产贬值[1] - 高度混同且债权人重合的关联企业可采用非实质合并方式 分别表决[2] - 资产独立分散但债权人高度重合的企业可合并开会分别表决[2] 债权处置策略 - 小额债权人数量多时可设专门债权组 提高偿付比例缓解对立情绪[1] - 采用"现金+应收款"选择模式灵活处理债务[1] - 自下而上重整顺序适用于债务与偿债资源不匹配的集团 子公司先重整可向上输送偿债资源[2] 战略投资者引入 - 清算组需聘请中介机构和业务专家保障资产保值增值[1] - 体量大企业可通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实现"破产不停产"[2] - 预重整模式能提高成功率 资产转增股份可提升债务清偿率和计划接受度[2]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特殊性 - 涉及特殊主体规则和众多利益主体 需平衡资本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信心[7] - 信息披露需符合证券法规要求 各阶段均有强制披露内容[8] - 管理人需全面接管公司事务 主导计划制定并监督执行[8] 典型案例分析框架 - 课程涵盖81个案例 包括ST凯撒(预重整典范) 中信国安(跨境重整) 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创新)等[6] - 案例解析维度包括债权博弈 方案设计 信息披露等环节的实务难题[3] - 21节课系统拆解62个实务热点 配套170+页课件呈现知识要点[4]
韩国五大企业集团去年销售额占GDP四成
快讯· 2025-05-06 11:06
韩国五大企业集团销售额占比 - 韩国五大企业集团2024年销售额占名义GDP的40% [1] - 全体大企业销售额占比达78.8% 对应总销售额为2007.7万亿韩元(约10.4万亿元人民币) [1] 五大集团具体数据 - 三星集团销售额331.8万亿韩元 占GDP的13% [1] - 现代汽车集团销售额279.8万亿韩元 占GDP的11% [1] - SK集团销售额205.9万亿韩元 占GDP的8.1% [1] - 五大集团(三星/SK/现代汽车/LG/乐天)总销售额达1025万亿韩元 [1] 企业规模标准 - 披露义务企业门槛为资产规模超过5万亿韩元 共92家大型企业集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