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方舟健客(06086.HK)近期价格有所上升 发布杏石大模型作为其五项旗舰应用的基石
格隆汇· 2025-09-14 20:1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份于2025年9月12日在联交所价格有所上升 [1]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公司发布专有"杏石"大模型作为五项旗舰应用(AI用药助手、AI健康管家、AI医生助手、AI学术助手及AI搜索)的基石 [1] - 与信达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H2H数字健康生态系统与信达体重管理疗法管线 [1] - 初步利用杏石大模型为信达的玛仕度肽提供个性化数字维护及依从性支持 [1] - 与浙江大塚制药展开战略合作 结合AI技术优势与大塚创新药组合开发全方位数字解决方案 [1] - 合作内容包括药物支援服务、针对性病患外展项目及健康教育计划 [1] 信息披露声明 - 董事会确认新闻稿资料不构成内幕消息 [2] - 董事会不知悉股份交易价格上升之任何理由 [2]
Health Catalyst(HCAT)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5 0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美元留存率从103%下滑至约93% 主要由于客户在宏观冲击下更倾向于接受平台迁移带来的即时成本节省 而非追加购买更多应用 [15][17][19] - 平台客户平均交易规模(ASB)处于30万至70万美元区间的低端 主要因项目范围收窄以适应客户预算 但保持了80%以上的高毛利率 [27][29] - 公司进行了重组 确定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 大部分从8月中旬生效 部分节省将在第四季度和2026年体现 [49] - 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预期为1500万美元 暗示2026年的年化运行率将达到6000万美元 [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技术业务与技术赋能管理服务业务共同构成平台客户留存率的计算基础 [23] - 应用层业务在过去12个月至2023年6月30日 平均保持80%以上的毛利率和30%以上的EBITDA利润率 [29] - 技术赋能管理服务业务在上一轮通胀冲击中增长了80% 但该业务利润率很低 [38] - 公司业务组合从上市时的技术与服务各占50% 转变为目前技术占三分之二 服务占三分之一 未来可能进一步向技术倾斜至70/30或75/25 [4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技术主导的响应方式 利用更模块化、灵活的Egnyte平台和更丰富的应用组合来提供明确的短期投资回报率 [39][41] - 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提升内部效率 特别是在研发环节 越来越多的代码由AI编写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扩大印度团队以利用人才和成本优势 [48][49] - 公司利用其现有客户关系优势推送AI功能 通常无需新合同 这为应对初创企业的竞争提供了缓冲 [52] - 近期无并购计划 重点转向消化过去18个月内的四项收购并挖掘交叉销售机会 资本策略优先考虑股票回购和债务削减 [58][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终端市场主要客户(非营利性医疗系统)仍在适应《庞大美丽法案》带来的冲击 包括万亿规模的医疗补助削减和数十亿的研究资金削减 [16] - 第二季度末经历了显著的“暂停”现象 客户需要时间评估冲击 但第三季度初已出现一些回暖迹象 [18] - 许多客户正利用2026年预算周期来制定应对计划 公司相信其解决方案能帮助客户应对成本压力和增收需求 [20] - 预计当前对美元留存率的阻力是短期的 大部分平台迁移将在2026年年中完成 之后将拥有更多的扩张杠杆 [22] - 预计到2027年 美元留存率将恢复到100%以上 [26] 其他重要信息 - Egnyte平台对客户而言 在相同用例和计算能力下 比旧平台(DOS)便宜20%以上 [17] - 交叉销售的重点是向现有应用层客户推销下一个相邻的应用 以及能提供最清晰、快速投资回报的应用(尤其是财务套件内的应用) [31][32] - 公司仍将在分析和图表抽象这两个特定领域保留技术赋能管理服务 因为已证明其财务可持续性 且AI能显著提升其盈利能力 [40][41] - 公司拥有超过16000万美元的定期债务 这是为支持并购策略而安排的高成本债务 未来可能考虑再融资以降低成本 [5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导致净美元留存率下滑至93%的原因是什么 - 回答: 主要原因是宏观环境冲击(医疗补助削减) 客户在平台迁移至更便宜的Egnyte后 更倾向于接受即时成本节省 而非进行交叉销售 公司因此调整了预测 将部分交叉销售机会从基本案例移至上行案例 [16][17][19] 问题: 93%的留存率中是否包含服务业务 - 回答: 是的 该留存率计算包括技术业务以及技术赋能的托管服务业务 [23] 问题: 美元留存率是否能在2027年恢复至100%以上 - 回答: 这是一个合理的方向性假设 [26] 问题: 平均交易规模(ASB)为何处于区间低端 - 回答: 主要原因是项目范围收窄以适应客户预算 而非应用定价降低 公司保持了良好的毛利率 [27][29] 问题: 新平台客户招募进展如何 全年指引为何从40家下调至30家 - 回答: 第二季度末经历了有意义的暂停 尽管目前管线稳健且进展良好 但为谨慎起见 公司将部分预期从基本案例中移出 假设更多交易将推迟至明年 因此下调指引 [35][36] 问题: 如何思考专业服务业务的战略定位 - 回答: 战略已演变 公司将更侧重于技术主导的高利润率响应方式 但仍会保留提供“最后一英里”专业知识的增值服务 特别是在分析和图表抽象领域 AI正在提升这些服务的盈利能力 [38][40][41][42] 问题: 服务业务对技术销售是否至关重要 - 回答: 专业知识和“最后一英里”服务仍是关键的竞争差异化因素 预计服务收入占比不会低于25% [44][46] 问题: AI将服务收入转化为技术收入还是保持为服务但利润率更高 - 回答: 两种情况都会发生 少数情况是保持为服务但利润率更高(如图表抽象) 多数情况是客户合同支出从服务转向技术 [47] 问题: 内部有多少代码由AI编写 - 回答: 越来越多的代码由AI编写 这与公司扩大印度团队一起 是提升研发效率、实现运营杠杆的两个主要支柱 [48][49] 问题: 竞争对手使用AI或客户自行利用AI是否构成威胁 - 回答: 目前不常见 多数AI项目未能产生可衡量的投资回报 公司专注于可衡量的改进 并利用其现有客户关系优势推送AI功能 这构成了竞争优势 [51][52] 问题: 在顶线承压下如何维持EBITDA指引 - 回答: 通过超过40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措施来实现 预计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达1500万美元 上行机会包括市场吸收冲击后收入恢复 以及CareVive生命科学收入等 [54][55] 问题: 当前的资本策略优先重点是什么 - 回答: 近期无并购计划 处于消化整合期 资本优先用于股票回购和削减现有超过1.6亿美元的高成本债务 [57][58][59]
海南: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快讯· 2025-08-04 09:37
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 推动海口复兴城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和海南生态软件园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向创新驱动和应用驱动转型 [1] - 基于区块链 AI 大数据技术推动数字健康 数字文娱 共享平台等业态提升能级 [1] - 积极布局游戏出海 来数加工 半导体芯片 集成电路等产业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速布局算力产业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1] - 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核心竞争力 [1] 产业数字化转型 - 以石油化工新材料 现代生物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实融合发展 [1]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1]
杭州发布315家拟上市企业名单 科技新锐集体冲刺IPO
每日商报· 2025-07-18 07:15
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更新 - 最新版名单包含315家企业 覆盖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 现代服务等多个热门赛道 [1] - 知名企业包括浙盐股份 浙江海运 胡庆余堂 杭州农商行 海康机器人 认养一头牛 朱炳仁铜 群核信息 云深处科技等 [1] - 自2018年以来名单动态更新 剔除已上市或违规企业 吸纳IPO进程中 创新层或获知名投资机构重点投资的企业 [1] - 2025年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将被特别纳入认定筛选范围 [1] 高科技创新企业占比突出 - 人工智能领域新锐包括鲁尔物联科技 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 宇泛智能科技 加速科技 百应科技 海康智联科技 凡双科技 百子尖科技等 [2] - 生物科技企业包括联川生物技术 天境生物科技等 [2] - 数字健康企业包括三坛医疗 糖吉医疗 丁香园 微医 百力司康 泓友医药等 [2] - 新能源与环保企业包括龙焱能源科技 兆晟科技 日风电气 杭泰数智能源 齐智能源科技等 [2] 杭州资本市场最新动态 - 2023年已有中策橡胶 信凯科技 永杰新材 思看科技4家企业成功登陆A股 [2] - 目前A股杭州上市公司总数达234家 [2] - 香港市场成为新选择 已有63家杭企登陆港交所 [2] - 近期芯迈半导体 海拍客 德适生物 乐欣户外 微脉等企业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
315家杭州上市“预备军”名单公布
杭州日报· 2025-07-17 11:09
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更新 - 2025年7月版《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发布 包含315家公司 覆盖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 现代服务等多个热门赛道 [1] - 名单中既有胡庆余堂 浙江省盐业等老字号 也有长龙航空 海康机器人等行业龙头 以及认养一头牛 babycare等新消费品牌 [1] - 群核信息 云深处科技等"杭州六小龙"新兴科技公司也入选名单 [1] 科技和医疗领域表现突出 - 科技领域聚集群核信息 云深处科技等"杭州六小龙"企业 以及海康机器人 海康智联科技等海康系公司 [2] - 医疗领域包含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 数字健康独角兽微医 以及核力欣健 糖吉医疗 赛基生物等一批医疗企业 [2] 杭州资本市场发展情况 - 2018年推出"凤凰行动计划1 0" 2021年升级至2 0版 2023年提出组建三大千亿基金打造产业基金集群 [3] - 截至2024年6月底 杭州创新基金和科创基金累计批复规模1706亿元 投资项目1580个 投资企业2600家次 [3] - 98%以上项目和90%以上资金投向民营企业 [3] 杭州上市公司现状 - A股杭州上市公司共234家 滨江区占比19 7% 西湖区和余杭区各占12 0% [4] - 总市值超3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0家 [4] - 2025年已有中策橡胶等4家杭企登陆A股 中策橡胶市值一度接近500亿元 [4] 港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 截至7月15日 港股中杭州上市公司达63家 [6] - 6月圣贝拉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泰德医药也正式挂牌 [6] - 芯迈半导体 海拍客 微脉公司 乐欣户外 德适生物等杭企近期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6]
美股IPO市场强势复苏!170家企业融资110亿美元,同比暴涨77%
金融界· 2025-07-07 18:31
美股IPO市场回暖态势 - 截至7月初超过170家企业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上市累计融资金额突破11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7% [1] - 投资者对新股市场重燃热情但市场复苏可持续性引发深度思考 [1] IPO市场首日表现与长期回报 - 三家融资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在上市首日股价均翻倍创2021年IPO热潮以来最佳纪录 [3] - Newsmax上市融资7500万美元首日开盘涨幅一度达到735% [3] - Circle Internet Group上市融资12亿美元首日飙升1685% [3] - Airo Group Holdings首日收盘上涨140%融资规模达6000万美元 [3] - 1980年至2023年间上市首日股价翻番的美国企业共有316家其中近90%的三年期持股回报率为负值相较于首日收盘价平均跌幅高达46% [3] 投资者行为与历史规律 - 专业交易员和散户投资者通常推动新股首日飙升利用首日交易势头获利 [4] - 企业更倾向于将大部分可售股份分配给共同基金因其承诺长期持有 [4] - 上市首日股价翻倍的情况通常与美股创新高时期高度吻合1999年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间超过100家公司股价上市首日翻番但大部分后续表现平平 [4] 市场复苏窗口期与挑战 - 4月美股极端波动导致IPO发行一度停滞近期连续数周的强势走势重新点燃投资者和企业热情 [5] - 企业为抓住时机愿意在上市估值上作出让步提供有吸引力的折价 [5] - Newsmax股价目前仅比IPO价格高出242%数字健康公司Omada Health股价已较IPO价格下跌10% [5] 全球资本市场格局变化 - 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半年新股上市额从去年同期的18亿美元跃升约8倍达到140亿美元 [6] - 普华永道预计今年港交所IPO将达到100起筹资总额将超过255亿美元 [6]
微脉更新招股书 公司称已明确扭亏为盈策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7-04 15:45
公司IPO进展 - 公司于7月3日更新招股书并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招商证券国际和德意志银行为联席保荐人 [1] - 推进IPO旨在提升AI医疗能力 扩大应用场景 加速全病程管理普及化 拓展医疗健康管理生态圈及相邻业务线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 12亿元 6 28亿元 6 53亿元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4 14亿元 1 50亿元 1 93亿元 [2] - 2024年收入结构:全病程管理服务占比72%(4 7亿元) 医疗健康产品销售占比19 4%(1 26亿元) 保险经纪服务占比8 6%(5626万元) [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7 2% 18 9% 19 9% 显著低于行业头部企业40%-60%的区间 [4] 业务战略 - 扭亏策略包括控制运营费用 销售分销费用占比下降 经调整亏损净额已大幅收窄 [3] - 横向拓展保险经纪服务和医疗健康产品销售 打造全链条健康生态圈以提升患者黏性和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3] - 低毛利率源于业务布局阶段性策略 包括医疗产品低价引入和保险经纪服务拓展 以换取长期稳定客户群体 [4] 技术及监管 - 健康管理智能应用CareAI需通过算法备案与伦理审查 AI技术迭代快存在领先性不足风险 [2] - 医疗数据隐私和AI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增加运营成本 [2] 市场竞争 - 数字健康赛道竞争者包括已上市的阿里健康 京东健康 叮当健康 以及未上市的七乐康 健海科技等企业 [5] - 公司自称中国AI全病程管理服务领导者及首创者 成立以来完成六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IDG China 源码资本等 [4] 上市预期 - 上市有望提供资金支持巩固业务布局 但需向港股投资者证明商业化路径和终局盈利能力 [6]
★"洋面孔"看好中国市场 "土特产"尽是科技好物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 主题为"向新 向实 向未来" 聚焦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 [1] - 中东欧展区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 400多家展商、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亮相 来自中东欧14国和其他9个国家的435家企业参展 [1] - 消费品直采大会聚焦"精准匹配"核心 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采购商代表与50余家供应商代表达成多个意向订单 [2] - 预计本届博览会将有1.5万多名专业观众参加 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3000人 预计达成从中东欧进口采购意向超100亿元 [4] 参展企业动态 - 匈牙利数字化动物农场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商Livestocker首次亮相 带来提升养殖场生产效率的动物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1] - Livestocker预计2025年至2026年中国养殖业将处于规模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期 规模化养殖占比突破75% AI设备普及率达40% 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 [2] - 斯洛文尼亚数字健康和远程患者监护企业24alife参展 希望通过博览会传递健康理念 并期盼和更多中国大型企业达成合作 [2] -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参展中东欧博览会 带来牵引式叉车、电动叉车等多款主力产品 中东欧国家出口占比达到约20%至30% [3] 国际合作与贸易 - 中国将继续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 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推进与中东欧国家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互惠互利合作、携手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4] - 尼日利亚采购商弗兰西斯通过直采大会找到长期合作的优质中国供应商 成功开拓西非市场 此次计划将新产品、新供应商带到撒哈拉以南地区 [3] - 出口消费品展区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来自全国各地1028家企业参展 [3]
全病程管理平台“微脉”递表港交所 能否打破亏损魔咒?
搜狐财经· 2025-06-27 17:05
公司概况 - 全病程管理平台"微脉"于2024年6月27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1] - 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20日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法定代表人为裘加林注册资本5172.3514万元人民币 [2] - 基于AI大数据5G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赋能医院向用户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1] 业务规模 - 截至2024年服务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上线280余座城市合作医院超2500家累计服务人次超10亿 [4] - 与500多家医院深度合作全病程管理业务覆盖30多个专科1000多个管理路径服务300多万人次 [4] - 20万名医生在平台上提供20000余种医疗健康服务SKU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12亿元6.27亿元6.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9% [6][11] - 同期毛利及毛利率分别为0.88亿元(17.2%)1.18亿元(18.9%)1.297亿元(19.9%) [6] - 年内亏损分别为4.14亿元1.495亿元1.9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33亿元0.99亿元0.30亿元 [9] - 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45.6%收窄至2024年4.6%经调整EBITDA率从-42.5%收窄至-2.5% [9] 业务模式 - 全病程管理服务贡献72%收入2024年客单价达1600元超行业均值4倍 [11][13] - 与157家医院签约设全病程管理中心联动4700家机构构建"院内+院外"闭环覆盖80个病种服务50万患者满意率超99.9% [16] - CareAI平台节省3.12万小时医护时间实现智能分诊(候诊时间缩短40%)健康画像生成(效率提升80%)医护效率提升40% [17] 行业前景 - 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14亿元增至2030年3654亿元复合增长率34.6% [14] - 依托50万患者数据与医院网络可探索医药电商保险经纪等增值服务形成"服务+产品+金融"生态闭环 [14] - 与波克城市合作开发游戏化MCI治疗产品构建数字疗法技术壁垒 [14] 市场竞争 - 数字健康赛道竞争者包括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上市公司及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未上市企业 [20][21] - 差异化竞争力在于"AI+全病程管理"生态构建规避互联网平台流量依赖与传统服务商资源垄断 [19] - 需将157家医院成功经验复制至全国3000余家三甲医院面临医院信息化水平与管理流程差异挑战 [19] 融资历史 - 上市前累计获得6轮融资总额约20亿元人民币包括2025年D轮2亿人民币2020年C+轮1亿美元等 [5] - 主要投资方包括百度资本IDG资本经纬中国源码资本等 [5]
“洋面孔”看好中国市场 “土特产”尽是科技好物!记者实探这一国际盛会
证券时报· 2025-05-22 23:31
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主题为"向新向实向未来",聚焦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 [1] - 中东欧商品采购签约活动签署项目24个,签约总额达24.9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10个,涵盖矿产采购、宠物健康产品、滑雪器材、果汁、酒类等品类 [1] 参展情况 - 中东欧展区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400多家展商、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亮相,来自中东欧14国和其他9个国家的435家企业参展 [3] - 出口消费品展区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1028家企业参展 [8] - 预计超1.5万名专业观众参加,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3000人,预计达成从中东欧进口采购意向超100亿元 [9] 企业动态 - 匈牙利数字化动物农场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商Livestocker首次参展,其解决方案可实现畜牧业动物生产各环节数字化展现,预计2025-2026年中国规模化养殖占比突破75%,AI设备普及率达40%,人工成本降低30%以上 [5] - 斯洛文尼亚数字健康企业24alife参展,其应用提供24小时健康监测和在线医师对接,希望与中国大型企业达成合作 [5] -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参展,产品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东欧国家出口占比达20%-30%,期待通过博览会结识更多客户 [8] 采购与贸易 - 消费品直采大会聚焦"精准匹配",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采购商代表与50余家供应商代表达成多个意向订单 [6] - 尼日利亚采购商弗兰西斯多次参加直采大会,已在宁波、义乌设立贸易公司,计划将新产品和新供应商带到撒哈拉以南地区 [6] - 宁波聚力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和人文交流"三个首选之地",挖掘人工智能、跨境电商、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8] 政策支持 - 中国将继续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互惠互利合作、携手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9] - 宁波将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便利举措,扩大双边贸易,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的"黄金通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