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健康

搜索文档
蚂蚁集团:推出AI健康管理应用 为健康服务增添动力
人民日报· 2025-06-27 05:52
公司动态 - 蚂蚁集团于6月26日推出AI健康管理应用AQ,提供健康科普、医保问答、健康档案、辅助挂号、健康咨询等上百项AI功能,旨在成为用户信赖的健康管家[1] - AQ是"AI健康管家"的升级版本,链接更广泛的健康管理资源,打造更多智能体应用,并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升级服务体系[2] - 2024年9月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管家",已服务超7000万用户[2] - 2024年5月"AI健康管家"上线"减重专区",推出系列智能体指导用户科学饮食和健康锻炼[2] 产品功能 - AQ内含系列智能管理工具,依托AI大模型能力,通过用户上传的照片智能识别健康问题并给出专属建议[3] - 产品包含"运动健康小助手"可根据用户信息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2] - "饮食健康小助手"可通过用户上传的日常饮食照片识别并记录食物热量,生成科学饮食方案[2] - 与多个智能硬件厂商合作推出专业智能体,在用户授权后根据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并提供个性化指导[3] 技术能力 - AQ采用蚂蚁医疗大模型作为技术引擎,该模型学习专业医疗语料,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3] - 蚂蚁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等国内外权威评测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平[3] - 业内率先通过信通院医疗健康大模型双领域可信评估,获安全测评最高等级[3] 行业背景 - 2024年11月《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印发,推进卫生健康行业AI应用创新发展[2] - 我国"AI+健康"市场加速发展,多家科技型企业接连推出相关应用[2] - AI应用正从"辅助工具"向"全周期伙伴"升级,在全民健康科普及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
进军“人形机器人”体检赛道,港仔机器人和美年健康强强联合
智通财经· 2025-06-20 13:21
战略合作 - 港仔机器人与美年健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人形体检机器人及多终端智能硬件 首期目标为AI机器人体检服务 [1] - 合作依托美年健康作为国内体检龙头的场景资源 为人形机器人开拓医疗新赛道 [1] - 此次合作是港仔机器人继5月与丰盛生活服务探索物业机器人后 在医疗场景的又一重要布局 [1] 美年健康业务优势 - 美年健康拥有576家体检分院(控股312家) 年接待客户近3000万人次 [2] - 已推出"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平台、中医智能体检等AI创新产品 形成"技术+场景+生态"的医疗AI布局 [2] - AI技术深度应用于体检全链路 致力于构建"AI+健康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2] 港仔机器人战略布局 - 公司2024年加速转型 3月与迅达闼组建合资公司 6月完成更名及布局 [3] - 人形机器人应用已覆盖教育、养老医疗、健康体检、物业及商业五大领域 [3] - 通过合作伙伴资源(美年500+分院、丰盛300万平米物业) 财务改善空间显著 按单价10万元测算 千台销量即可创收1亿元 [3] 行业商业化前景 - 人形机器人竞技赛事(半程马拉松、CMG大赛)推动规模商业化进程 [3] - 大摩预测2050年全球家用人形机器人达8420万台 销售额4.7万亿美元 [3] - 公司市值年内最高涨幅超600% 受益于AI发展及商业化落地预期 [4]
聊了十年“社交梦”,支付宝终于打通了这个电话
钛媒体APP· 2025-05-14 16:58
支付宝功能更新战略 - 支付宝近期上线语音通话功能 支持实名认证用户间直接通话 强调无变声处理、不存储内容、加强隐私保护 [1] - 语音通话并非单纯功能补足 而是强化社交属性的尝试 旨在让"关系链"回归支付场景中央 实现"支付即连接"的延伸 [3] - 功能覆盖四大核心场景:支付场景中支持NFC"碰一碰"支付 理财场景新增"基金估值"快查 生活场景适配HarmonyOS实时停车 社交场景推出"小荷包"共享记账 [4] 社交化功能探索 - "小荷包"定位为关系型记账工具 支持多人共享账户 可记录共同支出并生成可视化账单 融入"晒账单"社交属性 类似"账单朋友圈" [7] - "碰一碰"支付通过NFC技术提升支付仪式感 将功能行为转化为社交动作 模仿微信"摇一摇"的娱乐化交互模式 [7] - 平台投入现金激励用户参与社交互动 如点赞/打赏奖励50-100元 热门账单分享可获得额外创作奖励 [8] 年轻化与入口争夺 - 支付宝面临年轻用户流失压力 需通过高频更新证明"酷、好玩、懂你"的定位 应对小红书、微信、美团等平台的场景分流 [12] - AI健康模块升级为"减重专区" 整合饮食建议、运动计划、三甲医院问诊和AI医生服务 构建"私人健康管家"体系 [15] - 布局慢性病管理、疫苗提醒等场景 试图将健康管理打造为继支付后的新超级入口 [17] 战略困境与挑战 - 功能覆盖广度与用户感知度不匹配 存在"功能臃肿""入口难寻"的负面反馈 缺乏击中核心痛点的爆款功能 [17] - 超级App面临"全能但平庸"的困境 难以复制微信的社交黏性或小红书的内容共鸣 需持续通过微创新维持用户留存 [18][19] - 战略目标从"颠覆性创新"转向"构建生活操作系统" 覆盖支付、社交、健康等全场景 但尚未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0]
鱼跃春季新品发布会:Anytime 5系列重磅上市,谱写医疗健康管理新时代
江南时报· 2025-04-27 15:02
新品发布 - 公司以"AI+健康未来新范式"为主题举行春季新品发布会,推出多款涵盖血糖管理、呼吸治疗、急救等领域的新品 [1] - 公司宣布将通过战略合作签约、未来伙伴计划等方式加快医疗健康产业革新发展 [1] CGM产品技术突破 - Anytime 5系列成为全球首款可持续监测血糖达16天的CGM产品,具有16天长续航、8.58% MARD值准确性、一体式集成设计三大技术突破 [2] - 该产品在AI技术赋能下可实现血糖波动趋势预测与实时预警,支持个性化营养计划,提升糖尿病管理效率并降低医疗成本 [2] - 产品符合国家iCGM标准,未来将推动与胰岛素泵等设备联动,加快糖尿病健康管理生态发展 [2] 行业发展趋势 - CGM产业正从"技术攻坚"阶段迈向"生态建设"阶段,Anytime 5系列有望引领行业格局重大变革 [2] - 数智科技与先进医疗产品深度融合将推动更智能化、更全面的血糖管理生态加速到来 [2] 生态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启动OTC零售市场领军计划,深化与悟空智联、江苏移动、九州通等生态伙伴的战略合作 [3] - 推出"Anytime未来伙伴招募计划",投入超千万元资金提升产品服务体验,助力全民血糖管理服务 [3]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的前瞻布局,为慢性病管理提供"AI+健康"新范式 [3] - 系列新品发布有望使公司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占据更重要的战略高地,引领智慧医疗革新浪潮 [3]
持续加码AI应用,美年健康撬动健康管理万亿市场
国际金融报· 2025-04-18 12:42
文章核心观点 政策与市场红利释放下AI驱动的健康管理革命在C端市场展开,美年健康凭借大数据与体检中心网络,以AI重构健康管理价值链条,抢占C端健管市场高地,在需求升级与技术进化共振下步入收获期,重新定义健康管理边界 [1][9][10] 需求侧爆发 -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全国老年人口超3.1亿,慢性病患病率超78%,银发经济催生脑健康筛查等刚性需求,职场亚健康人群付费意愿攀升 [2] - 健康管理领域消费升级,民众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付费意愿提升,预计2028年中国人均健康支出达1.14万元,2023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11.2%,整体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2] - 政策东风为“AI + 健康管理”加速,12部门印发方案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鼓励体检机构延伸服务,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关注“人工智能 + 医疗”,其可提供便捷健管方案并降低成本推动医疗普惠 [3] 供给侧革新 - 美年健康掌握C端流量入口和数据资产“话语权”,有累计过亿人次影像数据及超2亿人次结构化健康数据,形成国内最大规模个人健康体检数据中心 [4] - 海量精准数据为AI训练和应用提供素材,如“AI智能血糖管理创新产品”依托2.3亿条数据提供个性化方案,数据与健管场景耦合使算法迭代有“滚雪球效应” [4][5] - 美年健康打造领先医疗运营平台,将AI嵌入服务全链条,有助于提高人效比,还可连接多方形成价值闭环,构建数字化健康服务平台,生态协同边际收益远超传统体检业务 [5][6] 供需共振 - 美年健康全维度加速布局“AI + 健康管理”步入收获期,2024年主营收入中结合AI技术手段取得的收入超2.15亿元,推出多款AI产品 [7] - AI数智健管师“健康小美”从“单次体检服务”向“全程健康管理”升级,2024年在多地试运营,今年将在全国推广,新增“家庭健康管理”功能,深化迭代专业AI智能体 [7][8] - 美年健康将持续探索深化智能穿戴设备与数字疗法应用,打造“AI + 穿戴设备 + 数字疗法”新模式,构建AI驱动的慢病管理平台 [8]
轻松健康IPO“暗礁”:明星产品轻松保,进坑易出坑难?|BUG
新浪财经· 2025-03-18 09:01
公司业务与运营问题 - 轻松健康集团旗下轻松保严选产品存在未经用户明确同意的自动扣款行为,消费者熊女士近两年被自动扣款近千元却毫不知情[1][4] - 轻松保严选采用"首月1元"营销策略诱导用户,实际将保费分摊至后期并默认开通自动扣款功能,消费者普遍不清楚费用详情[5] - 退保流程复杂困难,用户遭遇逾期威胁、条款解释不清及持续骚扰催续费等问题[6] - 轻松筹平台存在捐款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不符现象,默认勾选"绿色就医通道服务"导致多扣3元费用[12][13] 用户投诉与监管风险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轻松保严选累计1585条投诉,涉及诱导签约、自动续费无通知、退费困难等问题[9] - 轻松筹平台投诉量达1273条,主要针对捐款扣费不透明及默认增值服务[1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2023年8月叫停"魔方业务",指出其存在产品设计不合规、营销误导、退保率超普通产品30个百分点等问题[11] 财务与用户数据 - 2022-2024年前九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3.94亿、4.90亿和6.43亿元,但经调整净利润从1.49亿降至7660万元,毛利率由82.6%大幅下滑至43.4%[18] - 保险业务收入占比79.5%(2024年前九个月),但收入规模从2022年3.21亿降至2024年同期2.46亿[18] - 活跃用户从2022年7050万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5000万,流失率达30%[19] 上市策略与业务调整 - 港交所招股书剔除轻松筹和朵尔医院业务,上市主体聚焦健康服务与保险业务,因外资限制政策[19] - 健康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5.2%快速提升至2024年前九个月61.8%,达3.98亿元[18] - 战略转向AI技术,整合DeepSeek并推出Dr.GPT大模型,募资重点投向AI研发与医学平台建设[20] 行业地位与竞争 - 按2023年活跃用户计,公司在中国数字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市场排名第二[19] - 按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计,在中国独立健康服务市场排名第四[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