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制造

搜索文档
桐庐打造智慧物流新高地
杭州日报· 2025-09-25 11:08
公司里程碑与交付成就 - 新石器实现全球首个万台级无人车规模化交付 其中第10000台车辆于9月23日交付甘肃天水客户[1] - 公司L4级无人车累计行驶里程超4200万公里 业务覆盖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个城市[1] - 2024年单年交付量突破千台 成为全球首个万辆规模的L4级无人车队[1] 商业化应用与运营效益 - 无人车使快递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下降20%至30% 有效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难题[2] - 中通快递已累计购入18台无人车 并签约采购1万台新石器无人车[2] - 三通一达悉数成为公司客户 产业协同效应日益凸显[2] 产能布局与财务预期 - 新石器桐庐研发生产基地于今年5月实现投产 项目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2] - 五年内累计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 2019年已建成全球首个万台产能工厂[2] - 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于2024年2月在桐庐奠基 实现三个月内从奠基到投产[2] 行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桐庐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去年全国1100亿快递件中近三分之二由三通一达完成[2][3] - 桐庐县2024年GDP突破502亿元 快递物流关联产业营收达480亿元[3] - 当地政府通过省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和市级低空经济示范区政策 支持无人车路权开放和场景拓展[3] 技术发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18年成立以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1年获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公开道路测试资质[1] - 以让无人车普及全球为愿景 逐步重构全球物流基础设施[1] - 桐庐1.8万名快递从业者助力AI技术转化为接地气产品[2]
今年上半年,南京全社会用电量372.38亿千瓦时,连创新高
南京日报· 2025-08-18 10:44
电力与经济关联性 - 南京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372.38亿千瓦时,7月7日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至1643万千瓦 [1] - 上半年全市GDP达9179.18亿元,同比增长5.3%,电力数据与经济增速呈现同频共振 [1] 消费市场复苏 - 1-7月批发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5%,夫子庙商圈餐饮零售商户总用电量同比增13% [2] - 网红街区丰富路用电量同比上升19%,供电线路改造后设备平均年龄从18.4年降至3.1年 [2] - 住宿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7%,与客流量、订单量等指标形成正向呼应 [3] 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 - 南京腾讯数码1-7月用电量同比激增520.26%,算力中心平均负荷达7万千瓦(相当于6个制造业企业) [4] - 小米南京园区7月用电量同比增87%,已办理电力增容 [5]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45%,零售额增68.9%,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上升51.64% [5] 先进制造业发展 - 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851.73亿元,同比增4.1%,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显著 [6] - 芯德科技封测基地项目获500千伏安临时用电支持,比开工早12天实现"电等建设" [6] - 易咖智车项目从申请到送电仅用5个月,电力服务助推年产2万台无人车目标 [7] 电力服务优化 -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完成43项省市重大项目接电,建成16个"开门接电"示范区 [7] -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园区获高效用电对接,B、C地块已建成,A地块明年完工 [4][5]
溧水: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南京日报· 2025-06-27 07:59
重大项目进展 - 1—5月溧水区新开工省市重大项目18个,开工率达78.3%,预计上半年实现全部开工[1] - 60个省市重大项目1—5月预计完成投资87.12亿元,占年度计划51.9%,超序时进度10.2个百分点[3] - 23个新开工省市重大项目已开工18个,开工率78.3%[3] 重点项目案例 - 博通工业机器人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占地23.8亩,年产1000台(套)工业机器人,预计年销售收入2.5亿元[2] - 南京易咖智车智能工厂投资30亿元打造L4级无人车数字化智能工厂,测试场地提前竣工投用[4] - 南京星银药业医用产品生产基地已全面封顶,预计7月设备进场,下半年投产[4] - 泸溪河总部基地总投资30亿元,首批生产线预计2023年底投产[4] 审批机制创新 - "五证齐发"模式使博通工业机器人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开工仅用4个工作日,比计划提前17天[2] - 该模式通过预审制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实现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同步发放五证[2] - 溧水区迭代升级"五办集成、五证齐发"工作机制,建立智慧化管理平台缩短建设周期[6] 产业招商成果 - 1—5月溧水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亿元以上招引项目占比排名全市第一[6] - 聚焦"两新两智"主导产业,绘制产业图谱,推行市场化招商模式[6] - 重点招引"链主"企业、央企子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6] 政府服务举措 - 实行区领导挂包联系制度,采取"专班推进、现场办公"方式[5] - 建立"企业约见"平台,推行"为企服务五件事",构建全要素服务体系[5] - 为易咖智车项目提前开通"规划五路"方便员工出入[4] - 推行"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调试、竣工即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