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及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淄博凉了?记者实探:烧烤店“下午5点就排队,凌晨2点才收摊”,博物馆被挤爆!当地:已实现从“网红”到“长红”关键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4 20:53
淄博网红现象与文旅复苏 - 国庆中秋假期传统旅游目的地及中小城市文旅市场持续复苏,网红城市借助社交媒体被重新发现[1] - 淄博凭借烧烤在2023年初成为现象级网红城市,其应对流量的速度被视为城市治理范本[2][5] - 网红效应直接拉动消费,2023年淄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8.1%和25.8%[6] 政府战略与流量转化 - 淄博政府从商务局牵头"烧烤专班"转向文旅部门牵头"文旅高质量发展分线指挥部",反映重心从应对烧烤热转移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9] - 2024年出台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接待游客6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40亿元以上,2023年新创建2家4A级景区[10] - 2024年重点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21.3%,显示短期客流转化为深度游持久兴趣[11] 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 - 淄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从"烧烤"转向"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向[2][6] - "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21年48.9%提升至2024年59.8%,提升超10个百分点[17] - 计划在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突破300亿元规模,并推进"五年二十万大学生"人才计划[17][18] 城市品牌与长期发展 - 八大局市场蝶变为文商旅综合体"这有局儿",实现从"烟火气"到"文化味"的升华,成为夜游新IP[11] - 推动"工业遗产+现代文创",将老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擦亮"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16] - 定下"3510"城市发展目标,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万亿大关[19]
让科技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陕西日报· 2025-09-22 07:00
文章核心观点 - 技术经理人制度作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有效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市场产业 显著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与效率 [1][4][8] -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及其技术经理人团队已促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注册企业2500余家 实现融资超20亿元 并推动1000余家科技企业落地西咸新区 [1][5][8] - 陕西省通过建立技术经理人学院和完善的培训认定体系 已培养超5500名技术经理人 其中1292人获省级认定 1063人取得技术转移转化职称 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培养生态 [7][8]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陕西斯赛姆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实现投产 签约订单突破1000万元 [1] -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储氢载体产品小批量交付 具备2000吨/年有机氢载体及催化剂生产能力 [2][3] - 陕西空天锐智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3D纺织碳纤维预制件 投产后销售额达数百万元 [5] - 技术经理人团队在咸阳累计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1300项 成功落地企业350家 [3] 技术经理人服务模式 - 技术经理人提供厂房选址 工商注册 税务登记 人才公寓等基础设施支持 协助企业跨越"死亡之谷" [1][2] - 服务范围延伸至专利授权 股权设计 人员招聘 项目申报及融资对接 形成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4][5] - 通过园区代建厂房(如氢易能源获5年租赁期)等创新模式 降低初创企业资金压力 [2] 人才培养与体系构建 - 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为首家全国性培训机构 配备技术 产业 资本"三位一体"导师矩阵 首期培训100名学员 [7] - 蔡振华团队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百余项 助力年融资额超1亿元 体现实战化培养导向 [7] - 陕西省推行"培训+认定+职称"全链条建设体系 并出台《陕西省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化机制改革 [8]
氢启能源微交通用固态储氢瓶批量交付
势银能链· 2025-07-17 11:09
公司动态与项目进展 - 2025年7月完成"微交通用固态储氢瓶"首次规模化交付,产品通过半年长测及第三方检测,符合国家标准[5] - 2025年7月获批成都市重点研发项目(氢能领域唯一立项),获580万元资助[7] - 2025年7月中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固态储氢系统项目,经多轮评审胜出[9][10] - 2025年6月持续获得徐工集团氢能叉车订单,技术延伸至工程车辆/船舶动力领域[12] - 2025年5月与波兰企业签署产品及海外代理合同,启动国际化战略[14] - 2025年5月签订国内最大规模共享氢电车储氢装置合同(3000只),产品已投入交付[17] - 2025年4月中标云南电网氢储能项目,突破央国企/科研院所竞争[18][19] - 2025年3月落地南方电网"电-氢-电"氢储能示范项目[21] - 2025年1月启动西藏高海拔光伏-氢耦合项目,样机测试中[23] - 2025年上半年累计签署34份商业化合同,金额超2000万元[2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固态储氢瓶采用合金材料储氢,储氢量0.39L-2.0L,集成阀门系统实现安全供氢[31] - AEM电解制氢已形成2.5KW-10KW级产品线,2025年将发布百千瓦级新品[19] - 氢储能系统覆盖电网、微电网及高海拔场景,技术指标获第三方认证[5][19][23] 市场定位与战略 - 聚焦氢能两轮车市场,产品单价6000-8000元,运营1-1.5年可回收成本[28] - 共享氢电车商业模式突破补贴依赖,已在全国部署超6000辆[27][28] - 同步开拓国内国际双市场,推动"成都造"氢能产品全球化[14][24]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23年10月,注册资本110万元,总部位于成都[34] - 核心技术团队拥有20年制氢/储氢经验,具备材料-工艺-产品全链研发能力[34] - 已建成4000平米研发生产基地,年产1000套氢储能装置[5][34]
【省科技厅】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申报认定工作启动 - 2025年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陕西省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已启动 [1] - 申报主体或依托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省内注册并正常经营满3年 [1] - 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不得同时申报 [1] - 已获批复支持的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依托单位不得再次申报 [1] - 中央在陕单位不得以子公司等名义再次申报 [1] - 省科技厅将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 [1] - 最终由省科技厅会议研究审定后发文认定并给予经费支持 [1] 发展目标与规划 - 陕西将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 - 到2026年底全省计划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计划开展500项概念验证和500项中试熟化服务 [1] - 推动300个新产品上市并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 [1] - 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 -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1] 重点支持领域 - 围绕光子、氢能及储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赛道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牵头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2] - 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服务 [2] - 围绕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基地 [2] - 中试基地重点开展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实验或试生产并为规模生产提供中间试验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