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润美董事长王晓波: 正向研发破局 锻造高端装备“隐形铠甲”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12
行业背景 - 高端装备润滑材料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尤其在风电机组、高铁列车、盾构机等关键领域依赖进口品牌[1][2] - 高端装备对润滑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极高,质量直接影响装备运行效率及使用寿命[2] - 近年来行业逐步意识到润滑油脂作为关键配套材料的生产供应安全重要性[2] 公司发展历程 - 中科润美成立于2010年,旨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打破进口品牌垄断局面[2] - 从实验室"克级样品"到"万吨级产能"的产业化过程耗时十年,经历漫长摸索和试错[1][4] - 十五年来最大挑战是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成本,通过纳米稠化技术等工艺提升性价比[4][5] 技术突破 - 采用正向研发模式,从装备设计要求和工况出发开展底层分子结构设计[2] - 开发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的合成基础油技术,性能与国际品牌相当且环保性更优[3] - 已开发数百种高性能润滑油脂产品,在风电、轨道交通、冶金等八大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3] 市场拓展 - 通过科研背景获得客户信任,解决工程化问题保证产品一致性稳定性[5] - 典型案例:人造板设备高温链条油市场占有率超40%,从2016年单条产线试用扩展到全国200多条产线[6] - 产品推广初期面临客户对进口设备配套材料的路径依赖,需突破"设备价值高不敢尝试"的心理障碍[5][6] 未来布局 -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产业,开发长寿命免维护的精细润滑材料[6][7] - 针对风电大型化趋势开发抗板结、抗电蚀润滑技术,针对海上风电开发耐盐雾腐蚀环保型产品[7] - 目标成为高端装备领域"隐形冠军",打造全球领先的润滑材料平台型公司[6]
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闭幕
辽宁日报· 2025-06-21 09:27
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提出破瓶颈、促融合、强品牌推动辽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 - 建议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并组织多种形式协商议政活动 [2] - 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化研究并提出务实对策 [2]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 以数字经济助推辽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 建议建设智慧物流新模式服务辽宁高端制造业发展 [1] - 提出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1] 科技成果与产业转化 - 建议优化中试基地体制机制加速辽宁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1] - 推动期现服务深入重要制造领域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新生态 [1] 物流与供应链建设 - 提出全面加强辽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1] - 建议建设智慧物流新模式服务高端制造业 [1] 产业转移与开放合作 - 建议深化开放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1] - 推动期现服务深入制造领域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新生态 [1] 人力资源与就业服务 - 提出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强化人力资源支撑 [1] - 建议组织讲好"辽宁故事"界别组活动凝聚共识 [2] 农机装备与两业融合 - 建议积极推动农机装备行业两业融合 [1]
光谷6家中试平台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名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9:04
中试平台入选情况 - 工信部公示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包含242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试平台,涵盖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六大领域 [3] - 光谷6家中试平台入选,占全省总数超六成,涵盖药品、工业母机、集成电路、共性需求多个领域,包括人福医药创新药中试平台、鼎康生物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华中数控全国产化芯片和操作系统高档数控系统中试平台、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华星光电柔性及印刷OLED显示中试平台、国创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试平台 [1] 中试平台功能与成果 - 中试是将试制阶段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核心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 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配备500余台先进工艺及检测设备,覆盖光电、下一代通信、电力电子等领域,已吸引5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投入量产 [3] -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的中试平台总投资约5亿元,拥有298台套设备,服务近200家客户,合同金额超5亿元,重点面向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行业 [5] - 鼎康生物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已为40余客户的50多个产品提供生产服务,样品在全球30多个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并成功实现1个新药项目产业化 [5] 中试平台经济价值 - 科技成果经过中试后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则仅为30%,中试平台数量直接反映地方产业转化能力和整体能级 [5] - 光谷现有市级备案中试平台61家,占全市近三成,主要分布在"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依托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串联产业链上下游 [8]
眉山中试成果转化子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5-23 18:02
眉山中试成果转化子基金设立 - 基金总规模1亿元 聚焦锂电 光伏 化工新材料等关键产业方向 [1] - 基金管理人需自筹不低于10%资金 母基金出资剩余部分 体现引导+市场化机制 [1] - 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 存续期10年 含4年投资期和4年退出期 可各延长两次每次不超过1年 [1] 基金投资运作机制 - 可投标的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和可转换债券等 [1] - 鼓励管理机构以市场化方式遴选项目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产业引导效能 [1] 相关产业动态 - 锂电 光伏 化工新材料被明确列为基金重点支持领域 [1] - 基金设立旨在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 支持中试成果落地和核心技术突破 [1] 其他关联内容 - 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为公告发布方 [2] - 同期行业关注点包括社会LP动向 购基金热潮 CVC影响力及LP出资活跃度等 [2]
【省科技厅】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申报认定工作启动 - 2025年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陕西省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已启动 [1] - 申报主体或依托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省内注册并正常经营满3年 [1] - 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不得同时申报 [1] - 已获批复支持的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依托单位不得再次申报 [1] - 中央在陕单位不得以子公司等名义再次申报 [1] - 省科技厅将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 [1] - 最终由省科技厅会议研究审定后发文认定并给予经费支持 [1] 发展目标与规划 - 陕西将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 - 到2026年底全省计划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计划开展500项概念验证和500项中试熟化服务 [1] - 推动300个新产品上市并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 [1] - 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 -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1] 重点支持领域 - 围绕光子、氢能及储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赛道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牵头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2] - 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服务 [2] - 围绕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基地 [2] - 中试基地重点开展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实验或试生产并为规模生产提供中间试验服务 [2]
首批名单公布,又一国家级平台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7:27
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布 - 工信部公示首批242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涵盖原材料工业79家 消费品工业62家 装备制造60家 信息技术21家 新兴和未来产业13家 共性需求7家六大领域 [1] - 中试是将试制阶段新产品转化为生产的关键过渡性试验 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促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的核心环节 [1] - 研究表明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达80% 未经中试则仅为30% [1]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工信部计划到2027年培育建设省部级中试平台 并遴选认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 [2]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概念验证 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1] - 广东目标2025年建成30-50家省中试平台 其中5-8家达到国内行业标杆水平 山东计划2027年打造5家左右省级示范中试平台 [2] 区域分布与产业能级 - 242家中试平台覆盖全国29个省份 广东28家 北京23家 江苏21家 浙江20家位列第一梯队 山东 四川等6省份各有10家及以上入围 [2] - 广东中试平台覆盖全部六大领域 包括原材料工业9家 消费品工业6家 装备制造7家 信息技术4家等 反映其产业转化能力的全面性 [6] - 中试平台数量直接体现区域产业转化能力与整体发展能级 [6]
联想之星王明耀:大家要错开,不要全部投早投小投科技
投中网· 2025-04-17 17:26
核心观点 - 国家政策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行业正经历重塑,投资方向与三年前、五年前完全不同 [3][4] - 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长期耐心资本支持,项目成长周期可能长达15-17年 [5][6][7] - 呼吁建立接力基金体系,避免资本过度集中在早期阶段,形成接力梯队支持长期项目 [3][9] 联想之星投资实践 - 联想之星自2008年起专注于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早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对孤独 [5] -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80多家企业,包括旷视科技、思必驰、百川智能等,覆盖从第一代到第二代技术 [5] - 自动驾驶领域已有上市企业,机器人领域从2015年第一代物流机器人投到最新大模型赋能具身智能项目 [5] 长期投资案例 - **国科天成**:2014年投资,红外光电检测成像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年陪伴后创业板上市 [5] - **中科润美**:2010年投资,高端润滑材料企业,打破国外垄断,14年陪伴后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推广 [5] - **微纳芯**:2010年投资,微流控技术POCT检测设备企业,15年陪伴后业务快速成长 [6] 原始创新挑战 - 技术方向选择可能出错,需重新调整路径 [8] - 产品打磨周期长,供应链和生产设备研发耗时 [8] - 市场推广依赖政策支持,早期客户接受度低 [8] 行业建议 - 设立接力基金和再接力基金,分散投资阶段避免资本拥堵 [9] - 构建多元化退出体系,不依赖单一上市路径 [10] - 基金需在短周期内平衡LP回报与长期项目支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