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基地

搜索文档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对外发布 搭建孵化平台 提供多元服务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01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发布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布,由南方电网公司承办[1] - 该基地将联合电力行业上下游19家企业、科研院所,包括中国华电、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广东粤数等[1] - 预计到2027年,基地将形成超10个大类典型行业应用场景的中试成果,服务超15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1] - 基地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促进电力行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1] 中试基地功能与服务 - 中试基地提供测试认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生态支撑等多元服务,解决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问题[1] - 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算力支持、数据样本集、全流程工具链、资金引入等公共服务[2] - 基地搭建电网数字孪生仿真环境,企业可在逼真场景中训练和验证AI技术成果[2] - 基地通过开放协同的行业生态,促进数据、算力、算法模型等创新要素的开放流动[2] 南方电网公司在AI+电力领域的布局 - 南方电网公司以"AI+行动"为牵引,在能源数字化、智能电网等领域积累深厚基础[3] - 公司建成覆盖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省份的能源大数据中心[3] - 公司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科研创新模式,培养电力与数字技术复合型人才[3] - 公司打造自主可控电力行业大模型"大瓦特",覆盖10余个领域近300个"AI+"创新应用场景[3] 中试基地对行业的影响 - 中试基地为产品提供落地应用场景,场景需求反哺技术研发升级[2] - 基地将推动更多机器人产品在电网行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2] - 南方电网公司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中试基地成为行业标杆[3]
姚高员专题调研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02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杭州市长姚高员强调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西电智能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围绕集成电路、光电子技术等汽车电子产业链方向,打造"创新—验证—孵化—产业化"全链条平台 [1] - 浙大智药院小分子创新药概念验证中心和皓阳生物创新药CDMO中试基地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物研发,探索基础研究和原创新药转化应用产业化路径 [2] 平台建设与生态构建 - 杭州市提出要建好用好"1+2+33+7+N"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急需、公共属性突出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3] - 要形成"源头创新—概念验证—中试放大—产业落地"的闭环生态,更好支撑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 [2] - 要发挥应用场景"育苗圃"作用,形成"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转化机制和科技攻关、技术标准制定、成果产业化联动机制 [3] 产业发展与企业培育 -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推进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和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壮大科创企业梯队 [3] - 要依托高校科创优势,强化企业、高校、平台、人才紧密联动,深耕专业细分领域 [1] - 要持续推进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3]
【省科技厅】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能力清单和中试基地服务能力清单发布
陕西日报· 2025-07-24 07:58
概念验证中心 - 陕西省科技厅发布第二批5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能力清单 包括陕西省国防技术(雷达)概念验证中心 陕西省兵器工业科技产业概念验证中心 陕西省秦创原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等 [1] - 概念验证中心围绕各自优势领域开展原理验证 技术可行性验证 商业可行性验证 旨在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 加快推动实验室成果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1] 中试基地 - 陕西省科技厅发布第二批11家中试基地服务能力清单 包括陕西省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中试基地 陕西省农用生物制剂中试基地 陕西省能源装备制造中试基地等 [1] - 中试基地围绕各自优势领域开展科技成果熟化 生产工艺开发等中间试验服务 旨在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 产品化 产业化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 发展规划 - 陕西省科技厅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预计到2026年底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2] - 计划开展500项概念验证 500项中试熟化服务 推动300个新产品上市 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 [2] - 目标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2]
解码河南科技“新名词”
河南日报· 2025-06-30 07:11
科技创新机制 - 河南省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推动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龙门实验室成功揭榜2个项目,实现省实验室牵头参与"揭榜挂帅"项目零的突破 [2][3] - "揭榜挂帅"机制旨在通过悬赏方式整合资源,提高科技攻关效率,首批已立项支持5个项目 [3] - "PI制"赋予首席科学家更大自主权,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余龙表示该制度能更好激发创新活力 [4] - "赛马制"选择多个主体并行攻关,河南省已在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对6项重大科技专项实行该制度 [4] 科技服务与体制改革 - 河南省推出科技服务综合体信息管理平台,征集创新要素需求6.07万项,办结率99.3% [6] - "赋权改革"解决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郑州大学转化合同从67项增至225项,总金额从2768万元增至3.92亿元 [7] - "备案制"已对省实验室59个重大创新项目纳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8] 产学研融合 - "科技副总"机制已选派626名科技人才到企业,如郑州大学刘文涛教授帮助银金达集团年新增产值超5000万元 [10] - "概念验证"和"中试基地"分别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10] - 河南省已认定39家创新联合体,形成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合力 [11] 产业技术突破 - 龙门实验室将牵头打造井下智能作业集成平台,目标实现智慧工厂物流调度效率提升20%以上,设备综合效率提高15%以上 [3]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发榜"煤矿综采核心装备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旨在解决行业本质安全痛点 [2]
如何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试出来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中试基地建设成果 - 河南省自2021年起已布局61家省级中试基地,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28个重点产业链,开展中试服务项目7220项,转化落地成果2099项,实现服务收入33.51亿元 [1] - 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中试基地汇聚101家服务商,覆盖10个以上行业,形成125个解决方案 [2] - 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通过"三阶段孵化法"使技术转化周期缩短50%,已输出21项专利技术,孵化4家高新技术企业 [5] 中试基地运营模式 - 高校主导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发挥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如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 [5] - 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共建"模式:依托龙头企业设施和能力,如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46万元,服务15家客户,完成12项成果批量熟化 [6] - 政府主导的"园区化集聚"模式:如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中试基地吸引50家企业入驻,某药企将新药研发周期从8年压缩至5年 [6] 中试基地技术创新 - 国机互联自主研发"兮睿"数字底座,提供智能制造系统中试验证服务 [2] - 河南省低碳能源技术中试基地产品将服务载人登月任务 [4] - 河南省智能农机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负责17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试内容 [4] - 河南省无人驾驶航空中试基地实施单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 [4] 中试服务平台体系 - 河南省建立省市协同、上下贯通的中试平台网络体系,企业可通过"中试服务超市"在线预约服务 [9] - 鼓励中试基地仪器设备入驻省共享服务平台 [9] - 推动中试基地从"单点突破"向"网络协同"升级,成为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立交桥" [8] 产业发展成效 - 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已创下66亿元年产值 [5] - 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开发的126kV无氟环保GIS设备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6] - 中试基地助力全省"7+28+N"产业链群建设 [4]
【省科技厅】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申报认定工作启动 - 2025年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陕西省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已启动 [1] - 申报主体或依托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省内注册并正常经营满3年 [1] - 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不得同时申报 [1] - 已获批复支持的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依托单位不得再次申报 [1] - 中央在陕单位不得以子公司等名义再次申报 [1] - 省科技厅将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 [1] - 最终由省科技厅会议研究审定后发文认定并给予经费支持 [1] 发展目标与规划 - 陕西将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 - 到2026年底全省计划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计划开展500项概念验证和500项中试熟化服务 [1] - 推动300个新产品上市并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 [1] - 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 -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1] 重点支持领域 - 围绕光子、氢能及储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赛道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牵头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2] - 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服务 [2] - 围绕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基地 [2] - 中试基地重点开展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实验或试生产并为规模生产提供中间试验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