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
搜索文档
浩物股份:汽车经销板块的主要利润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
证券日报网· 2025-11-04 19:13
公司业务模式 - 汽车经销板块的主要利润来源包括两部分 [1] - 一部分利润是经销商结合厂家政策获取销售等厂家返利 [1] - 另一部分利润来自售后维修和保养业务 [1]
对话优蓝国际(YOUL)CFO朱立东:操盘四次港美股上市的“危机拆弹专家”
格隆汇· 2025-10-22 16:07
优蓝国际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通过De-SPAC合并方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YOUL [1] - 此次上市采用与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公司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的方式,绕过了传统IPO的长周期并解决了一二级市场估值可能倒挂的难题 [1] - 公司最初于2022年启动港股IPO,但因港股流动性低迷,团队转而选择更灵活的美股资本市场 [1] 首席财务官朱立东的资本运作经验 - 朱立东是优蓝国际首席财务官,曾主导三家港美股上市项目,操盘过中国润东汽车集团、中国新高教集团以及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的上市 [1] - 其操盘经验涵盖港股和美股市场,包括传统IPO和De-SPAC合并上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 [1][16] 中国润东汽车集团港股IPO案例 - 朱立东于2013年3月加入润东汽车集团,负责其首个IPO项目,该集团曾获KKR一亿美元投资 [3] - 项目面临境内外重组挑战,公司经营历史悠久,业务、股权、法律及运营实体关系复杂,整合难度巨大 [4] - 朱立东创新性地设计出"双开曼"解决方案,新设开曼公司作为上市平台,在挂牌前4小时完成股权置换,将衍生费用剥离出申报期,最终使公司以1.24亿美元(约合9.60亿港元)的募资额于2014年8月登陆港股 [5] - 该IPO的重组方案与双开曼结构被后续其他中概股上市所借鉴 [6] 中国新高教集团香港IPO案例 - 朱立东于2016年操盘中国新高教集团港股上市,该公司当时仅有2所自建大学在运营,在校生2万多人 [6] - 为提升规模体量及估值,朱立东提议并在上市前完成2所民办大学的收购,通过海外银团贷款筹集了1亿美元 [6] - 上市过程面临民办非盈利性教育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问题、联交所对VIE结构的严格审核以及上市前控股股东稳定性的突发问题 [7] - 公司与独家保荐投行在估值定价上发生严重分歧,最终经过博弈,成功募集超过1亿美元资金,且未引入基石投资人,于2017年4月19日挂牌上市,募得约7.43亿港元 [8][9]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美股IPO案例 - 朱立东于2018年8月受聘担任第一高中教育集团CFO,原计划港股上市,但因国务院出台幼儿园资产上市禁令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港股上市通道被冻结 [11] - 朱立东提出转战美股的破局方案,同时推进与投资人的谈判并从境外筹集资金完成部分投资回购,并引入海尔产业金融旗下睿海创丰作为基石投资者 [12] - 在招股书递交后,原合作外资投行与中资投行均临阵退出,朱立东在两周内紧急组建由5家美国本土投行及3家中资投行组成的承销团 [12] - 定价阶段外方股东临时要求出售价值约2500万美元的老股,占募集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最终公司以7500万美元募资额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政策收紧前最后一笔募资超7500万美元的教育公司美股IPO [13] 优蓝国际De-SPAC合并上市挑战 - 朱立东于2022年初接手优蓝国际港股IPO项目,并于2022年12月向港交所公开递交招股书,后因港股市场疲软、估值不理想,决定转战美股 [14][15] - 公司决定采取与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公司合并的方式上市,为节省费用,未聘请国际投资银行,由朱立东全权领导 [15] - De-SPAC合并上市过程复杂,涉及合并双方各聘请一套中介团队、处理中美两地时差与认知差异、整合文件至F-4申请文件、合并估值、SPAC公司延期、中国证监会备案、美国证监会审核、PIPE融资等多个环节 [16] - 公司最终于2025年7月10日成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6]
马云抄底买楼,低调家族暴赚54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1:48
交易核心信息 -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以9.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购得香港铜锣湾“港岛壹号中心”最高的13层楼,计划用作香港总部 [1] - 交易涉及总楼面面积约30.16万平方呎,平均价格约为23.55万元/平方米,包括屋顶标志和50个停车位 [10] - 该交易预计于2025年12月完成,有望成为今年香港最大的商厦买卖 [4][11] 卖方背景与交易动机 - 卖方为隶属于英国凯瑟克家族怡和财团的文华东方酒店集团 [2] - 怡和集团2024年营收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风格低调神秘 [3] - 交易是凯瑟克家族资产重构的一步棋,同日文华东方宣布将被母公司私有化,涉资42亿美元 [12][13] - 私有化旨在简化企业架构,支持酒店业务发展,优化资产组合,卖楼收益将转化为私有化报价中的特别股息 [16][17] 物业资产状况与估值 - “港岛壹号中心”前身为香港怡东酒店,于2019年3月结束营业后重建为24层甲级写字楼,投资约50亿港元 [8] - 该项目2017年招标时估价高达270亿港元,当前以约140亿港元估值出售,折价近一半 [11] - 尽管处于香港写字楼价值较高峰期下调30%-40%的市场低位,凯瑟克家族扣除销售费用后仍赚得7.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 [8][9][11] 交易影响与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的进驻被视为对项目的利好,可能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11] - 凯瑟克家族正调整策略,旗下香港置地宣布放弃建售住宅,专注于开发顶级商业物业 [28] - 怡和集团在香港进行小规模裁员,旨在强化投资主业竞争力,低位出售写字楼符合其回笼资金的需求 [29] 相关业务表现与布局 - 文华东方酒店集团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上涨11%,酒店管理费用上涨14%,呈现强劲复苏势头 [19] - 集团正积极在中国内地扩张,于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地布局奢华酒店及服务式公寓 [19] - 怡和集团业务多元,旗下香港置地是香港中环最大地主之一,拥有中环约40%的商用物业 [22] - 2024年,公司香港地区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下降9%,而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上涨11%,促使其加速内地布局 [23]
广汇宝信(01293) - 復牌进度季度更新
2025-10-03 18:43
业务现状 - 集团为中国主要豪华品牌汽车经销商,业务集中华东并拓展[6] - 除宝马撤销授权外,业务运营一切如常[7] 审计进度 - 因授权撤销无法完成必要审计程序[8] - 减值测试需外部评估,耗时较长[8] - 预计2025年11月下旬完成必要审计程序[10] 业绩发布 - 公司股份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买卖[11] - 预计2024年全年业绩及年报2025年11月28日前刊发[10]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执行董事为马赴江、王胜及丁瑜等[13]
百得利控股(06909)附属拟租赁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的物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8:07
公司签署物业租赁协议以维持现有经营场所[1] 租赁协议详情 - 百得利天津与天津国贸于2025年9月26日签订物业租赁协议[1] - 租赁物业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汽车园中路59号 建筑面积9336.1平方米[1] - 同时租赁环河北路66号部分物业 建筑面积1164.0平方米[1] 交易目的与影响 - 为满足集团持续经营需求而订立该协议[1] - 通过协议可继续租赁现有物业开展汽车经销业务[1] - 避免重新物色新经营地点和合适出租人的需求[1] - 无需改变现有物流安排[1]
百得利控股附属拟租赁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的物业
智通财经· 2025-09-26 18:05
租赁协议 - 百得利天津与天津国贸订立物业租赁协议 租赁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的两处物业 总建筑面积达10500.1平方米(9336.1平方米+1164.0平方米)[1] - 租赁物业具体位置为汽车园中路59号(9336.1平方米)和环河北路66号(1164.0平方米部分)[1] - 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 百得利天津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1] 经营需求 - 租赁行为为满足集团持续经营需求 使汽车经销业务可继续留在现有位置开展[1] - 通过协议避免重新物色新经营地点及合适出租人的需求 同时维持现有物流安排不变[1]
政府真金白银砸下去,一些汽车经销商却不乐意了
虎嗅· 2025-09-21 14:01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面临“同城不同补”的地方补贴政策差异,严重扰乱了终端销售市场秩序,导致不公平竞争并引发消费者持币观望 [1][2][4] - 补贴政策的突然暂停对市场造成更大冲击,部分区域因上半年资金透支而暂停申请,加剧了市场波动 [14] - 行业呼吁地方政府需统筹安排补贴政策,杜绝各自为政,以实现精准施策并维护市场稳定 [2][12][15] 销售节奏与市场秩序 - “同城不同补”现象普遍存在,即同一城市不同区或不同时间点补贴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正常市场秩序 [2][3][5] - 政策差异导致无补贴区域经销商被迫自掏腰包跟进政策,造成不必要的亏损,形成不公平竞争 [5] - 规模较大的经销商可利用其多区域布点优势,将订单集中到有补贴政策的区域开票,而中小型经销商缺乏此优势 [5] - 部分直营品牌选择有补贴的地区统一开票,对传统经销体系产生影响 [6]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调研显示,许多经销商提出“宁愿不要补贴、不要政策” [5] “过票”操作与应对策略 - 为应对补贴差异,行业中存在“过票”操作,即A经销商将车辆以内部交易形式卖给B经销商,再由B经销商开票给最终消费者 [8] - 通过“过票”,中小型经销商可使消费者享受最高补贴力度,但需出让部分利润给大型经销商作为代价 [9] - 部分经销商内部关系熟络,可通过协调方式处理跨区补贴问题 [7] 补贴政策设计与资金来源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实行央地共担,总体按9:1原则分配,东部、中部、西部省份分担比例略有不同 [10] - 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明确: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1.5万元 [11] - 置换更新补贴仅有最高额度限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最高不超过1.3万元 [11] - 各省根据汽车保有量、过去销量等数据获得国家确定的补贴总额,再分解到地市,地方承担部分置换更新资金 [10] - 国家层面要求地方精准发放补贴,强调计划性和时间上的均衡 [13] 市场价格与补贴暂停影响 - 2024年全年车市降价车型达227款,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新车平均分别降价1.8万元和1.3万元,降幅分别为9.2%和6.8% [13] - 2025年二季度汽车均价降至17.2万元,7月降至16.9万元,较2024年下降8000元 [13] - 相较于“同城不同补”,补贴突然暂停对市场影响更大,自今年5月中旬起,重庆、郑州、沈阳等多地暂停置换更新补贴申请 [14] - 今年国家共安排30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上半年部分省市资金透支,下半年两个季度将分别发放690亿元,四季度资金于10月下达,暂停区域预计10月恢复 [14]
48家发债主体中报延期:审计梗阻、系统改革、经营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0:21
未能按时披露财报的发债主体概况 - 2025年中报季结束后,有48家发债企业未能按时披露上半年财报 [1] - 其中15家发债人(占比31.25%)将原因归咎于审计程序相关问题 [1] - 另有13家发债主体提及自身或关联方正进行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经营不确定性因素 [1] 审计环节受阻的具体原因 - 具体理由包括往年报告未完成审计披露、管理团队无法获取准确财务信息、审计范围扩大 [1] - 未能聘请年报审计机构、发现半年度财务数据问题需重新核定 [1] - 需更多时间整理资料、财务岗位人员缺失、原审计机构解约后难以匹配新机构 [1] 金融机构延期披露案例 - 三家保险公司(百年人寿、国华人寿、合众人寿)同在8月29日公告延期披露财务报告 [3] - 国华人寿因其母公司天茂集团尚未完成定期报告编制工作,为保持信息一致性而无法单独披露 [3] - 地方农信系统改革是多家农商行延迟披露的主要原因,涉及长春农商行、长春发展农商行、延边农商行等 [4] - 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商行因推进新设合并组建内蒙古农商行工作而无法披露报告 [5] - 辽宁农商行因吸收合并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资产及资本结构面临调整而无法按期披露 [5] 特定公司经营挑战案例 - 广汇汽车及其相关公司因2024年下半年被集中取消厂家授权店面,造成人员离职及更替,无法完成必要审计程序 [6] - 各项减值测试需聘请外部机构进行专业资产评估,所需时间较长,预计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报披露时间不晚于11月28日 [7] -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因广汇汽车延期披露财报且其是合并报表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谨慎考虑亦延期披露 [7] - 广汇有限旗下债券曾发生首次公开违约,涉及金额10.78亿元 [7] - 吉林九台农商行延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期业绩,并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8.98亿元 [5] 其他受关注案例 - 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正全力进行债务重组工作而延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且此前因未能披露2023年年报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2] - 中航工业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9日公告延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但未说明具体原因 [10]
中国银河证券:首予和谐汽车“推荐”评级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3.61港元-4.5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14:16
公司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281.03亿元、384.88亿元、449.61亿元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2.43亿元、4.16亿元 [1] - 预计同期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04元、0.16元、0.27元 [1] -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为3.28元-4.11元(3.61港元-4.52港元) [1] - 对应市值区间为49.93亿元-62.57亿元(54.92亿港元-68.82亿港元)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纯豪华及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旗下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品牌 [2] - 品牌组合包括5个超豪华品牌(劳斯莱斯 宾利 法拉利 玛莎拉蒂 兰博基尼)和9个豪华品牌(宝马 MINI 奥迪 沃尔沃 路虎 雷克萨斯 捷豹 林肯 阿尔法·罗密欧) [2] - 2024年以营业收入170.67亿元和汽车总销量4.8万辆位列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 [2] - 201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与腾讯 富士康签署智能电动车合作协议 [2] - 2023年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拓亚洲及欧洲销售渠道 [2] 渠道建设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具备强大经销门店建设与运营能力 与比亚迪形成品牌互补 [3] - 2023年建立首批香港门店后快速复制渠道模式 [3] - 2025年7月12日在墨尔本开设第100家和谐比亚迪门店 两年内完成百家门店建设 [3] - 2025年9月1日比亚迪以4000万美元认购iCar集团10%股份 股权合作深化业务绑定 [3] - 2025年上半年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多国(香港 新加坡 印尼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澳大利亚)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3] - 在欧洲市场支持比亚迪突破关税壁垒和品牌偏见 英国 法国市占率快速提升 [3] 未来发展前景 - 比亚迪刀片电池 CTB等技术获全球市场认可 [4] - 通过本地化产能 本地化用工和定制化车型提升全球认可度 [4] - 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量达100万辆 [4] - 公司通过亚太 欧洲 大洋洲渠道预计贡献比亚迪出口销量的7-8% [4]
中国银河证券:首予和谐汽车(03836)“推荐”评级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3.61港元-4.5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4:1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纯豪华及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旗下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汽车品牌 包括5个超豪华品牌和9个豪华品牌 [2] - 2024年公司以营业收入170.67亿元和汽车总销量4.8万辆位列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 [2] - 公司自201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2023年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拓亚洲和欧洲销售渠道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1.03亿元、384.88亿元和449.61亿元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2.43亿元和4.16亿元 对应EPS为0.04元、0.16元和0.27元 [1] -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为3.28-4.11元(3.61-4.52港元) 对应市值区间49.93-62.57亿元(54.92-68.82亿港元) [1]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与比亚迪合作建立销售渠道 2025年7月12日在墨尔本开设第100家和谐比亚迪门店 [3] - 2025年9月1日比亚迪以4000万美元认购iCar集团10%股份 实现股权层面深度绑定 [3] - 2025年上半年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多个地区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并在欧洲市场实现市占率快速提升 [3] 未来发展前景 - 比亚迪2025年出口销售预计达100万辆 公司渠道有望贡献7-8%的销售规模 [4] - 公司通过渠道建设能力与比亚迪技术实力形成互补 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 [2][3] - 比亚迪通过本地化产能建设和定制化车型提升全球市场认可度 出口业务持续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