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软件

搜索文档
欧洲汽车“软”实力有救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0 16:33
欧洲汽车软件联盟成立 - 大众、宝马、奔驰等11家欧洲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共享汽车软件平台,目标是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重新掌握数字化架构定义权 [3] - 联盟成员包括博世、大陆、采埃孚、法雷奥等零部件供应商及易特驰、Qorix、Vector等软件供应商 [3] - 计划2026年前交付核心软件栈,2030年开始批量生产基于该软件栈的车辆 [3] 联盟主导与架构 - 联盟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发起,目前成员以德国企业为主,包括大众、宝马、奔驰、博世等 [4] - 正在与法国汽车协会(PFA)洽谈,希望吸纳更多成员 [5] - 将打造共享、开源的核心软件栈,采用"代码优先"策略,提供可执行软件模块 [6]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 - 软件正成为汽车性能差异化的关键,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7] - 软件可实现智能座舱、电子产品联动、手机互联等功能,通过更新为车辆添加新功能 [5] - AI技术深度融合将促使汽车行业重新洗牌 [7] 欧洲车企软件困境 - 大众CARIAD软件公司2024年运营亏损24亿欧元,累计亏损超58亿欧元,裁员1600人(占30%) [7] - CARIAD开发滞后导致奥迪、保时捷等多款电动车型推迟发布,SSP平台首款车Trinity可能推迟至2030年 [8] - 奔驰MB.OS架构首款车型CLA推迟4个月投产,Stellantis雪铁龙e-C3、沃尔沃EX90等车型均因软件问题推迟上市 [9] 欧洲软件短板原因 - 硬件主导的产业惯性导致软件价值未被系统性重视 [10] - 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限制软件一体化,阻碍OTA迭代 [10] - 软件人才短缺,组织架构难适配敏捷开发,欧洲缺乏互联网软件巨头支撑生态 [11] 应对措施与合作 - 欧洲车企纷纷与中国企业合作,如大众与小鹏、地平线、亿咖通合作,奔驰扩建中国软件团队 [12] - 福特CEO指出中国软件技术领先,欧洲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可能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 [12]
一财社论:汽车产业要筑牢“软件安全”防线
第一财经· 2025-07-08 21:00
汽车召回趋势分析 - 上半年汽车召回次数达60次涉及缺陷车辆506.88万辆同比增加超百万辆[1] - 召回原因正从传统机械故障转向软件算法和电子电气架构缺陷迁移[1] - 2004年以来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000余次数量超1亿辆[1] 软件缺陷问题凸显 - 某品牌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问题召回120.68万辆汽车[2] - 另一品牌因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缺陷导致高压电池热失控风险而召回[2] - 智能驾驶系统软件漏洞成为新型安全隐患[2] 政策监管动态 - 两部委联合发布通知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OTA管理[3] - 市场监管总局将强化部门联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水平[3] - 已有汽车因智能驾驶系统软件漏洞被召回[3] 低价竞争隐患 - 部分车企采用低算力硬件导致数据处理延迟增加事故风险[4] - 部分车企急于推出新功能导致系统稳定性测试不充分[4] - 低价无序竞争被认定为滋生安全隐患的重要土壤[5]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时代[1] - 软件问题召回将随智能汽车规模扩大而成为常态[2] - 行业呼吁反对"内卷式"竞争以保障安全和发展[5]
2025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中观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0:04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挑战性市场环境中展现韧性与活力,整车产销量增长但竞争加剧,新旧动能转换加速[2] - 行业面临新技术投入高回报低、市场不确定性等挑战,但"新"背后蕴含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发展空间[2] 新挑战 -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智能驾驶监管收紧、软件故障风险凸显及安全内涵扩展构成行业发展复杂底色[3] - 美国关税新政扰动供应链,企业短期暂停订单观望,长期采取市场多元化及海外建厂策略应对[3] - 智能驾驶强监管成"新常态",4月交通事故后车企集体调整宣传策略,行业认为监管收紧有利于规范发展[4] - 软件故障召回事件频发,软件复杂度较燃油车时代提升百倍以上,行业建议推动软硬分离分层解耦开发模型[4][5] - 安全标准扩展至网络安全等领域,监管模式演进为"准入-沙盒-召回"三段式,需多方协同构建防控体系[5] 新变化 - 供应链账期"顽疾"破解,《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后主流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8] - 车网互动(V2G)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首批39个试点覆盖9城,可缓解电网压力但商业模式尚不清晰[9] - 外资车企与中国智能化供应商合作密集落地,呈现"反向输出"趋势,如宝马联合阿里开发AI引擎、亿咖通为大众提供智能座舱方案[10] - 自动驾驶企业加速"出海",文远知行与优步合作计划5年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服务[10] 新标准 - 多项推荐性标准转为强制性要求,涉及自动紧急制动、车门把手安全、动力电池防护等领域[13] -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升级为"不起火不爆炸"标准,新增底部撞击及快充循环测试[14] - 标准升级推动氢燃料发动机量产应用,《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修订新增氢燃料条款[14] 新趋势 - AI技术从局部应用迈向全域拓展,DeepSeek影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芯片及激光雷达等领域[16] - 零部件企业跨界布局eVTOL领域,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已送样头部客户,力神电池交付325Wh/kg高密度电芯[17] - 人形机器人领域受关注,企业利用精密制造经验布局仿生关节等核心部件,但存在商业化落地距离远的"虚火"现象[19]
欧洲汽车科技反击战开启!大众、奔驰、宝马等11家巨头联手打造开源软件平台
华夏时报· 2025-07-01 19:17
欧洲车企软件联盟 - 大众、宝马、奔驰联合博世、大陆等11家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开源汽车软件平台,目标重新掌控数字化未来[1] - 合作获得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将建立共享开源核心软件栈以降低研发成本,适用于各品牌[1] - 软件栈由中立的Eclipse基金会管理,采用"代码优先"策略,企业直接共享可执行模块提升开发效率[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欧洲车企面临特斯拉、Waymo的技术壁垒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压力,2030年欧洲汽车软件市场规模预计800亿欧元,但本土企业份额不足30%[1] - 车辆核心软件模块70%以上专利由美资企业掌握,大众旗下CARIAD三年亏损58亿欧元,保时捷、奥迪等多款车型因软件问题推迟上市[2] - 奔驰曾出现车机大面积故障,涉及地图数据丢失和语音指令延迟超30秒等问题[2] 合作细节与规划 - 联盟成员包括三大豪华车厂、四大顶级供应商及专业软件企业,采用"标准化核心+个性化外衣"模式平衡共性与品牌差异[2] - 核心软件栈计划2026年交付,首批量产车2030年推出,已向法国汽车协会PFA扩展合作[3] 全球竞争格局 - 特斯拉FSD V12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小鹏XNGP系统在巴黎日均回传1.2TB数据,迭代速度提升40%[4] - 博世利用生成式AI缩短自动驾驶训练周期60%,预计2035年相关业务营收超100亿欧元,智能制造AI优化2000余参数提升产线效率18%[4] - 中国车企推出基于Rust的"小满"系统,内存安全率提升90%,适配158款国产芯片,OTA升级周期缩短至6个月[5] 技术趋势与行业影响 - 汽车产业转向"代码即权力"时代,胜负关键从机械性能转向代码行数和AI算力[6] - 全球技术代差和标准争夺(如ISO/SAE 21434与中国信息安全要求)将决定未来产业话语权[5]
山东:首个钙钛矿多技术应用、多场景融合示范项目投运;Cassio 330量产型电动混合动力飞机即将起飞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01 13:44
高端装备制造 - 科德数控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合作建立国内首个完全基于国产高端五轴数控机床的"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聚焦C919、C929等国产民用大飞机及大型无人机的复杂结构件精密加工 [1] - 该中试基地以科德数控全链条自主化能力为支撑,着力破解核心部件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转化瓶颈 [1] 新能源光伏 - 青岛北岸产业投资控股115kWp钙钛矿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建成投运,为山东省首个钙钛矿多技术应用、多场景融合示范项目 [2] - 该项目首次在省内实现钙钛矿技术"光伏+车棚"和"光伏+建筑"多场景融合,直流侧装机容量达115kWp [2] 汽车产业 - 大众集团、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等11家汽车和科技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并共享先进的汽车软件平台,以对抗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3] - 合作旨在重新掌控未来汽车的数字化架构 [3] 航空产业 - VoltAero在巴黎航展亮相Cassio 330量产型电混飞机,采用五座设计,适用于区域客运、货运和医疗货送 [4] - 该飞机配备440马力(330千瓦)电混推进系统,后机身短舱内有两台赛峰ENGINeUS电动机和一台川崎四缸发动机,滑行、爬升和着陆过程完全由电力驱动 [4] - 飞机可在1800英尺(约548.64米)以下跑道起降,采用前固定鸭翼布局和T型尾翼设计,驾驶室配备Avidyne航电设备和14英寸显示屏,专为单人驾驶设计 [4]
最有“钱”景的专业,这些汽车人才正在被疯抢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9 23:28
高校毕业生与高考人数趋势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 较2024年增加43万人 [4]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 较2024年减少7万人 为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 [4] 汽车行业就业市场现状 - 汽车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毕业生求职困难与企业高薪抢人并存 部分岗位年薪突破百万仍供不应求 [6] - 行业变革推动高薪职位涌现:算法工程师年薪超百万 电池专家与掌握代码的汽车人才成为稀缺资源 [6] - 传统机械专业起薪约20万元/年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起薪达35万元/年 差距显著 [9] 热门专业与薪资对比 - 传统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7800元/月 新能源方向毕业生起薪达1.2万元/月 [11] - 计算机 电子信息 软件 人工智能 半导体 芯片等专业成为报考热门 基础学科如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受高分考生青睐 [11] - 高校推出机电一体化 机械自动化等交叉学科专业 通过学分制改革适应复合型人才需求 [12] 高薪职位领域 - 车辆工程+软件双修人才年薪最高 主导"软件定义汽车"领域 [15] - 座舱体验设计成为潜力领域 工业设计与交互设计专业需求上升 [15] - 新能源电池企业为应届博士生提供高于车企管理层的年薪 动力电池人才缺口显著 [16] -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 新能源科学类岗位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高薪 [17] 人才需求与招聘趋势 - 智能驾驶与机器人领域招聘指数增长27.9倍(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 [18] - 头部车企算法 大模型 软件岗位薪资高达30~100K 16薪成为常态 [21] - 未来五年车企招聘将向软件定义汽车高度倾斜 算法 能源 数据岗位薪资增幅预计进一步扩大 [22] 车企招聘偏好 - 专业实力与口碑强的院校毕业生更受青睐 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具竞争力 [24] - 智能网联领域需求转向智能化 软件 计算机 大数据及信息安全专业 [26] - 产品定义与用户体验人才需兼具市场需求洞察与技术理解能力 [26] - 前瞻技术研发人才缺口大 需覆盖新材料 化学等基础技术突破领域 [26]
16小时,1300人,20000字演讲精华,新加坡出海峰会聊了什么?
吴晓波频道· 2025-06-22 09:30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战略 - 当前中国企业出海进入"全要素出海"阶段,涵盖商品、技术、人才、资本及管理模式,与之前跨境电商时代有本质区别 [9] - 出海企业代表国家形象,是国家全球影响力的延伸,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9] - 全球化3.0时代由信息技术与全球价值链驱动,中国企业需适应国家、企业、个人多维力量相互作用的全球化新形态 [21] 出海关键决策因素 - 国别选择需深入研究目标市场,而非盲目跟随热点(70%企业)、朋友推荐(60%)或感觉(50%)[11] - 合规是出海第一步而非可选项,79%企业对海外财税细节不了解,巴西、印度等市场合规门槛极高 [12][13] - 供应链重构需思考中国供应链与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融合,避免产业空心化同时分享技术与管理经验 [15] - 全球化人才极度匮乏成为关键瓶颈,华为等企业已培养一批但整体仍稀缺,解决需长期投入 [16] 营销与品牌建设 - 不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将难以建立稳定销售系统,国内成功经验需本土化调整 [17] - 品牌发展逻辑应为:知名度→认知→认可→认同→"非买不可",形成品牌价值链 [30] - 企业竞争靠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支撑,形象力可带来人才、价格等五大优势 [29] - 需善于宣传避免沉默丧失机会,再好的商品无人知晓也无法成功 [31] 区域市场特点与机遇 - 东盟、日韩、印度、巴基斯坦将成为最大市场和最具活力区域 [22] - 新加坡可作为桥头堡撬动东南亚市场,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制造业(贡献20%GDP)、绿色经济、生物科技 [26][27][28] - 哈萨克斯坦提供10亿人口市场准入,在农业(世界第九大面积)、采矿业(占GDP8.5%)等领域存在合作机会 [87][92] - 非洲市场需关注政治稳定、政府信誉等生态因素,通过就业换政策实现共赢 [34][35] 供应链与风险管理 - 全球争抢中国产能形成"移动工厂"现象,不同行业供应链"移动"速度与粘性差异显著 [63][64]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达半世纪最高水平,2025年预计普遍下跌,企业需善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53][54] - 世界500强中98%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套保,而A股非金融企业仅30%,存在明显差距 [56] - 联想案例显示需构建"成本-效率-服务"三角平衡的智能供应链,应对贸易脱钩等挑战 [50]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出海 - 数字经济规模2025年将突破24万亿美元,增速达整体经济3倍,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72] - 资产通证化(RWA)通过区块链实现实物资产数字化流转,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77][78] - 中国在电商、智能制造等七大领域独角兽数量已等同或领先美国,具备技术输出优势 [83] - 产品本地化需在定义、功能、场景等五个维度适配不同市场需求 [84] 组织与人才挑战 - 2024年制造业海外人才缺口率达48%,每招2人就有1岗位空缺 [61] - 中外员工协作效率待提升,隐性文化差异(如加班文化)比显性问题更难解决 [62] - 高管团队建议采用"派驻VP+本地President+总部CEO支持"三位一体模式 [93][96] - 日本企业出海70年仍将人才培养列为首要课题,中国企业需长期投入 [61] 并购与合资策略 - 联想2004年并购IBM PC业务(30亿并购110亿)展示系统化整合能力,海外营收占比达75% [46][48] - 并购成功三要素:共同愿景、强协同性、合理价格,但需注意90%并购失败率 [97] - 合资业务应设定短期目标与明确退出机制,避免控制权纷争与知识产权风险 [86] - 中科创达通过并购芬兰Rightware等获取"尖刀技术"打开汽车软件市场 [97] 本地化实践与案例 - 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100天建成500人工厂,带动当地鞋业从1000人发展到3-4万人 [34] - 印度市场特殊需求案例:铲车需支撑铲斗12小时不落下以满足操作手睡眠安全 [105][106] - 电源储能产品在美日欧分别定位露营、备灾、节能,体现产品定义本地化差异 [84] - 本地化不是战术选项而是战略基石,需深度研究用户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 [104]
湖北认定1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长江商报· 2025-06-12 07:44
湖北省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 湖北省经信厅公示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15个产业集群入选 [1] - 目标到2027年打造2个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 5个超500亿元 50个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1] - 入选产业集群包括武汉智能检测设备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软件 潜江市高端湿电子化学品等15个产业集群 [1] 武汉市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武汉市洪山区智能检测设备产业集群位于中国光谷核心区 聚集60家智能检测设备企业 形成全链条产业生态 [2] - 武汉市汉南区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集群依托武汉车谷产业优势 构建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 车规级芯片等产业生态 [2] - 集群内汇聚东软集团 亿咖通 法雷奥 康明斯 芯擎科技 华砺智行 科大讯飞等重点企业 [2]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武汉 襄阳 宜昌将肩负冲刺千亿产业集群重任 武汉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襄阳着力再生资源 宜昌瞄准装备制造 [2] - 对牵头建设研发中心 创新平台3年内建设费用达2000万元以上的 省级按10%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2]
整理:每日美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21日,周三)
快讯· 2025-05-21 21:18
3. 沃尔沃汽车与谷歌周三表示,沃尔沃将成为Android汽车软件的主要开发合作伙伴。 金十数据整理:每日美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21日,周三) 重要新闻 1.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称已就4万美元的州和地方税抵扣上限达成协议。 2. 美国务卿:俄方将在数天内提出俄乌停火大纲。 个股新闻 1. 苹果将于6月9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大会上发布新款AI战略,苹果计划让第三方开发者们接入大语言 模型。 2. 软银集团将利用一笔由瑞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摩根大通担任主承销商的贷款为其AI投资融资。 这笔为期一年的150亿美元过桥贷款是软银迄今最大一笔融资之一。 4. Meta Platforms(META.O)就马来西亚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合作机会达成合作意向书。 5. 丰田汽车(TM.N)考虑为美国市场推出小型皮卡,瞄准入门级需求热潮。 6. 文远知行:一季度总收入7244万元,毛利率35.0%;Robotaxi收入1610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比例大 幅提升至22.3%;与Uber深化战略合作,获得Uber追加的1亿美元股权投资。 7. 小鹏汽车(XPEV.N):公司2025年Q1营收158.1亿元,上年同期65.5亿元 8 ...
Waymo与丰田(TM.US)达成战略合作 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私家车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4-30 10:36
合作动态 - 谷歌旗下Waymo与丰田汽车达成初步合作,共同探索将自动驾驶出租车技术应用于私人汽车领域 [1] - 合作内容包括利用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丰田的汽车制造专业知识提升下一代私人车辆性能 [1] - 双方将探讨扩大合作范围的可能性,丰田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子公司Woven by Toyota有望参与 [1] - 合作目标是更迅速为私人车辆开发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 [1] - Waymo联合首席执行官表示合作可能促使丰田汽车纳入其网约车车队 [1] 业务进展 - Waymo每周提供的付费乘车服务达25万次,高于2月的20万次 [2] - Waymo已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地区运营商业化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2] - Waymo进入奥斯汀市场并在旧金山湾区拓展业务前,业务量为20万次 [2] - Waymo开始在东京开展数据采集工作,通过人工驾驶测试车辆绘制首都核心区域地图 [3] - Woven by Toyota正在开发汽车软件平台Arene,并在静冈县建立移动相关系统和服务测试站点Woven City [3] 行业竞争 - 通用汽车在去年12月宣布放弃Cruise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转向开发面向私家车的自动驾驶系统 [3]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批评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方案成本过高难以量产 [3] - 特斯拉承诺将在6月于奥斯汀推出基于Model Y车型的"完全无人监督"版FSD系统 [3] - 丰田曾于早年投资特斯拉并展开合作,但已在2017年6月清仓所持特斯拉股份 [3] 历史合作 - Waymo此前与捷豹路虎、Stellantis前身菲亚特克莱斯勒、戴姆勒卡车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现代汽车及吉利汽车有过合作 [2] - 多数历史合作促成汽车制造商生产改装车辆用于测试或供Waymo车队使用 [2] - 与丰田合作不会影响Waymo未来通过Waymo One网约车服务部署现代和吉利汽车的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