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烘焙原料
icon
搜索文档
烘焙原料行业承压,海融科技以“烘焙+茶饮”双轮驱动锚定长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9 13: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微降1.33% [1] - 归母净利润317.23万元,毛利率调整至26.04% [1] - 现金流量状况保持稳定,供应链韧性逐步形成 [3] 产业链战略布局 - 通过二期工厂产能释放提升产品得产率,优化毛利水平 [2] - 稀奶油扩产项目新增烘焙茶饮奶油、植物蛋白饮品产能8万吨 [2] - 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实施长短结合的采购策略保障成本可控 [2]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高端健康产品矩阵包括恋乳澳浓稀奶油Pro和恋乳慕醇稀奶油 [3] - 构建"大烘焙+茶饮"双轮驱动格局,切入CoCo、乐乐茶等头部茶饮品牌供应链 [3] - 开发"茶饮+烘焙"跨界应用方案,提供定制化产品开发到菜单设计的全流程支持 [3] 渠道建设与生态构建 - 通过经销商体系下沉至县级市场,采用"原料协同研发+设备配方联动"模式 [3] - 推出自有IP"大眼萌"系列融合季节限定元素吸引Z世代消费群体 [3] - 为大型连锁烘焙企业提供工业渠道定制化原料解决方案 [3] 行业发展趋势 - 健康烘焙赛道持续扩容,适老化烘焙市场2030年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 [4] - 健身代餐烘焙市场规模已达120亿元,植物基奶油等产品提前布局细分市场 [4] - 原料国产化率有望在2030年达到70%,降低行业成本压力 [4] 海外市场机遇 - 新式茶饮2024年市场规模3547.2亿元(同比增长6.4%),头部品牌海外扩张带动原料出口需求 [4][5] - 印度工厂第二条生产线投产,菲律宾、土耳其设立销售子公司 [5] - 境外销售占比超过20%,海外产能利用率提升形成新增长极 [5] 短期业绩催化因素 - 三季度烘焙消费旺季带动月饼、礼盒等产品原料采购量增长 [4] - 年初提价效应持续显现,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 [4] - 产能压力缓解与技术设备升级提升服务价值 [2]
南侨食品募投项目延期:战略调整背后的行业困境与转型阵痛
新浪财经· 2025-08-12 18:37
募投项目延期 - 公司将"扩产建设及技改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5年9月延期至2026年6月 [1] - 募投项目自实施以来多次延期 反映主营业务增长停滞及盈利能力下滑的现实 [1] - 重庆基地项目因土地手续延迟 极端天气及园区配套问题首次延期至2026年3月 后再次延期至2026年6月 [2][3] 项目调整与资金使用 - 2021年5月通过A股IPO募集资金净额9.91亿元 计划投向扩产建设 技改项目及冷链仓储升级 [2] - 2022年调减天津 上海两地项目资金合计3.12亿元 全部投入重庆基地项目 旨在优化区域产能布局 [2] - 截至2025年6月重庆基地项目资金投入进度不足30% 超60%募投项目陷入停滞 [3] 项目推进障碍 - 重庆基地项目土地证获取较原计划晚14个月 2024年夏季罕见高温导致工地停工 [3] - 园区蒸汽管网改造未按计划完成 设备安装推迟 [3] - 荷兰进口连续式油脂精炼设备因欧洲能源危机延迟交付 维修备件供应周期延长 [3] 产能布局问题 - 天津基地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预期 形成"北方闲置 西南短缺"局面 [3] - 2022年调减资金大部分用于重庆基地冷链配套 试图弥补区域短板但未根本解决问题 [4] 行业与财务表现 - 烘焙油脂产品长期依赖B端餐饮客户 但消费者对反式脂肪酸 高糖产品警惕倒逼产业链升级 [4] - 传统植脂奶油销量下滑 动物奶油增长但难以快速填补收入缺口 [4] - 2024年公司营收微增但净利润显著下降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下滑 毛利率明显收缩 [4] 成本压力 - 主要原料价格上涨但产品提价幅度有限 毛利率受到压缩 [4] - 重庆基地主要原料乳脂依赖进口 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单位成本持续上升 [4] - 西南地区需求增长但冷链物流覆盖率低 终端配送成本较高 [4]
南侨食品5月营收下滑3.31% 营收连续承压
犀牛财经· 2025-06-18 16:57
公司经营数据 - 5月合并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下滑3.31%,延续近年业绩波动趋势 [2] - 数据为初步核算未经审计 [2] 成本压力 - 棕榈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烘焙油脂、淡奶油等主要产品高度依赖此类原材料 [2] - 尝试通过提价传导成本压力,但因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涨价未能完全消化,毛利率持续承压 [2] - 欧洲乳制品价格上涨挤压进口产品利润空间 [2] 市场需求变化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导致低糖低脂烘焙产品更受欢迎,传统人造奶油、起酥油等产品增长放缓 [2] - 冷冻面团、淡奶油等新兴业务营收占比较小,短期内难以抵消烘焙油脂收入下滑影响 [2] 销售渠道表现 - 经销商网络持续拓展,但中小型经销商抗风险能力弱,部分地区线下消费恢复缓慢导致经销收入增长乏力 [3] - 直营渠道表现稳健但占比较小,无法扭转整体颓势 [3] 业务结构调整 - 尝试扩大冷冻面团产能、加强与大型商超合作以适应烘焙行业效率提升趋势 [3] - 面临嘉吉、AAK等国际巨头加速布局的竞争压力 [3] 长期竞争力 - 在烘焙原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仍具备一定竞争力 [3] - 能否抓住健康化、便捷化消费趋势将成为业绩回暖关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