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烧烤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足球最“穷”赞助商:我没有滔天的背景,借了5000块才过的年
虎嗅APP· 2025-07-06 11:31
行业观察 - 苏超联赛赞助体系显示民营企业参与度高 常州赛区内场18个赞助商中13家为民营企业 包括本地餐饮品牌如何小雷卤味、园外园汤圆等[4] - 体育赛事赞助门槛呈现差异化 总冠名费用达800万元人民币 单个广告位报价5-10万元 个体工商户可通过10万元获得与大品牌同等展示权益[4][7] - 地摊经济与实体商业形成联动效应 烧烤摊通过短视频传播登上地方抖音热榜 线下客流转化率显著提升[14] 公司运营 - 东哈烧烤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 店面面积不足200平米 初始装修投入极低 但注重食材品质 采用新鲜屠宰牛肉和一次性签子[3][19] - 现金流管理存在挑战 春节前账面仅余千元 需通过借贷维持运营 设备采购占日常支出主要部分[19] - 营销策略意外获得超额回报 10万元体育赛事赞助带来千万级曝光 日均肉串售罄时间从凌晨提前至晚间十点[7][9] 商业模式 - 社区餐饮具备强复购属性 顾客从流动摊位追随至固定门店 形成稳定客群基础[18] - 人力结构体现草根经济特征 员工包含兼职糖葫芦销售者、不识字的服务员等 采用基础工资+计件制组合[27][28] - 社会价值创造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配备AED急救设备 为外卖员设置专属休息区 产品包装植入公益寻亲信息[23][24] 区域经济 - 常州营商环境展现包容性 城管执法采取柔性管理 政府主动协助个体商户协调场地与交通[9][26] - 五金市场周边形成成熟商业生态 沿街店铺与流动摊贩共生 夜间经济活跃度较高[29] - 本地体育产业培育体系完善 体校学员从4岁开始系统训练 家庭体育消费意愿强烈[9]
小店赞助、光头免票、“恐龙”当拉拉队,“苏超”带动常州抖音团购订单同比涨42%
财富在线· 2025-06-24 18:47
苏超赛事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 常州队0:4败于南京队但赛事衍生话题显著提升本地消费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6月21日至22日常州抖音团购订单同比增长42% 餐饮订单同比增长56% [1] - "土味"赞助商东哈·东北街边烧烤搜索量同比激增3074倍 环比增长732倍 中华恐龙园和天目湖景区借势营销热度飙升 [1] - 江苏商圈休闲运动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225% 到店消费金额环比增长181% 抖音生活服务发起"跟着苏超逛吃江苏"活动助推商家增长 [6] 东哈烧烤品牌爆红现象 - 场边广告牌因"接地气"风格引发抖音热议 带动"东哈烧烤店因赞助苏超爆火"话题登上社会榜 门店搜索量飙升数千倍 [2][3] - 创始人张女士回应走红称通过常州体育局招商审核 相关视频获23万点赞 网友称赞常州营商环境 [2] - 该品牌从2023年摆摊起步 借势赛事实现品牌曝光度几何级增长 [2] 中华恐龙园借势营销效果 - 仿真恐龙拉拉队雨中故障事件引发关注 网友创作"气死恐龙"视频获38万点赞 [4][5] - 事件带动景区周末团购订单同比增长125% 登顶常州市热门打卡榜 [4] - 恐龙元素与赛事结合形成差异化传播亮点 [4] 天目湖景区创意促销活动 - 针对球队连续零进球推出"光头免门票"活动 6月21日至8月31日实施 同步推出0.1元儿童票等特惠 [6][7] - 活动带动景区直播订单同比增长456% 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6] - 将体育赛事与景区特色结合 通过自嘲式营销转化流量 [6]
一块广告牌背后的守信践诺(经济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经营主体,以敬畏之心履行每一份承诺,这便是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更持久的 城市竞争力 当前,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或助企服务时"重大轻小",这样不仅会损害政府公信力,也不利于地方经济 长远发展。谁能在守信践诺上"上大分",谁就能赢得经营主体的长期信任。 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经营主体,以敬畏之心履行每一份承诺,这便是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更持久的 城市竞争力。 6月21日晚,"苏超"赛事激战正酣,常州队坐镇主场迎战南京队。赛场边,一个烧烤店的广告牌与多家 知名品牌并肩而立,引来众多网友热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4日 10 版) 这块广告牌来自一家普通的街边烧烤店,是本场比赛中唯一一家个体工商户赞助商。没有宣传标语,没 有企业标识,仅仅是一个简单直白的店名,在赛场上甚至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据媒体报道,在"苏超"举办初期,烧烤店负责人看到常州赛区招募合作伙伴的通知后,抱着试一试的心 态提交申请,"没想到审核通过了",赞助费用也不算高。随着"苏超"赛事热度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知名 品牌前来谋求合作,赞助金额也水涨船高。不少网友评论:"这家烧烤店赚大了。" 其实,"赚大了"的不只是烧烤 ...
重庆通报“游客吃烧烤3人花780元”调查情况:商家修改结算单欺诈消费者
快讯· 2025-06-08 20:02
商家行为调查 - 商家结算价格高于周边市场均价50% [1] - 商家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 [1] - 无持刀威胁付款情况发生 [1] 监管处罚措施 - 责令商家停止经营 [1] - 处以违法所得十倍罚款 [1] - 要求商家全额退还消费金额并致歉 [1]
美国公司最近发现了一个漏洞,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可以大幅降低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26
首次销售规则的应用 - 美国企业利用首次销售规则合法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负担 该规则允许以商品首次销售价格(如5美元)而非中间商转售价格(如10美元)作为关税计算基数 从而大幅减少关税支出[3][5] - 规则自1988年存在但长期未被关注 直到2018年美国对中国加征高关税后 企业开始主动挖掘该规则的应用价值 涉及行业包括奢侈品、生物技术和烧烤炉制造等[5] - 应用规则需满足多重条件 包括两次以上独立交易、真实买卖关系、完整交易文件 最关键的是需要中国供应商配合披露真实出厂价格[5] 经济效益分析 - 在30%-35%关税税率下 将计税基础从10美元降至5美元可节省近50%的关税成本 对于145%高关税商品节省空间更为显著[7] - 部分美国企业已将该规则作为关键成本策略 节省金额呈现翻倍效应 法律界认为在某些品类中这已成为刚需操作[7] 行业影响 - 中国制造业仍保持明显竞争优势 包括成本低、交货快、质量稳定等特点 即便面临高关税美国企业仍倾向选择中国供应商[10] - 该规则的应用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现实需求 企业会持续寻找规避贸易壁垒的合法途径 政策调整难以完全遏制这种市场行为[12] 政策博弈 - 该规则的应用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形成挑战 可能削弱高关税政策的实际效果 但修改规则面临立法程序和企业阻力的双重障碍[9] - 政策制定者需在保护主义诉求与企业实际利益间寻求平衡 规则的重新激活可能成为贸易博弈的新转折点[12]
隐藏了30多年的关税“神器”,正在被全球企业重新激活
金十数据· 2025-05-26 19:13
首次销售规则概述 - 企业利用美国海关"首次销售规则"以商品首次销售价格而非最终进口价格计算关税,降低关税成本[1] - 该规则已有数十年历史,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期间重新受到关注[1][2] - 举例:越南制造商以5美元卖给马来西亚供应商,后者以10美元卖给美国零售商,零售商可按5美元而非10美元缴纳关税[1] 规则运作机制 - 适用条件包括:商品必须明确出口美国、交易符合独立原则、存在真实货物产权转移[3] - 企业需提供完整交易文件(订单/合同/发票)证明合规性[3] - 可通过海关同意或进口后修正调整关税[3] 企业应用现状 - 高价值消费品和奢侈品行业受益显著,因利润空间更大[5] - Moncler表示首次销售价格(工业成本)约为内部转售价一半,带来显著效益[5] - Kuros Biosciences调整业务结构至苏黎世批发中心以适用该规则[5] - Traeger和Fictiv在财报中将规则列为供应链缓冲工具[5] 实施挑战与策略 - 需供应商披露商业信息,但存在信任风险[4] - 企业需筹划供应链架构、保管完整单证、定期评估合规性[3] - 尽管程序复杂,但成本节省潜力使投入物有所值[4] 行业竞争影响 - 未采用规则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价格优势丧失风险[4] - 供应商通过协助客户节省成本可增强客户黏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