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种功能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广益IPO对赌倒计时:拟募资超6亿,信披多处自相矛盾,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
中金在线· 2025-11-07 22:00
IPO基本信息 - 公司创业板IPO注册生效,计划募集资金6.38亿元 [1]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中伦,评估机构为中水致远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5,526.27万元增长至65,717.19万元,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31,339.21万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8,151.34万元增长至11,570.19万元,2025年1-6月为5,920.58万元 [2]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从8,005.18万元增长至11,265.27万元,2025年1-6月为5,454.34万元 [2] 客户与销售模式 - 主要客户包括鹏鼎控股、维信电子等柔性线路板生产商,报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9.64%、57.22%、52.89%、52.77% [2] - 贸易商销售模式金额从2022年的6,504.32万元上升至2024年的13,329.0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14.29%上升至20.29% [3] - 对第一大客户鹏鼎控股的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16,529.63万元持续下滑至2025年1-6月的6,085.14万元,占收入比重从40.35%降至19.43% [7] 股权结构与关键协议 - 董事长夏超华合计控制公司85.54%股份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 比亚迪持有公司4.17%股份,为第三大股东,其员工跟投平台创启开盈持股0.04% [2] - 投资人与公司存在对赌协议,约定若公司不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投资人有权利要求实控人回购股份 [3] 信息披露与数据矛盾 - 贸易商广泰科的销售数据存在异常,根据披露的销售单价和数量计算出的销售金额与招股书披露金额差异极大,例如2022年计算金额为8,191.29万元,但披露金额仅为2,164.89万元 [4] - 对鹏鼎控股的销售数据存在矛盾,一处披露显示2021年销量占比最高的型号单价为1.21元/平方米,但另一处关于特定型号的销量和定价说明与整体数据不符 [7][8] - 招股书曾错误披露向2021年才成立的苏州益得勤进出口有限公司在2020年产生应付账款470.35万元,后续得以纠正 [15][16] 关联方与历史沿革 - 公司曾收购实控人夏超华持股99%的裕鑫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实体曾以保护原材料采购信息、配方、工艺秘密为目的而设立 [10] - 裕鑫阳原地址曾注册全越(苏州)膜业有限公司,其业务与公司相似,且该公司执行董事裴华东的个人信息显示与公司存在紧密关系 [10][11] - 公司研发工程师刘生伟曾出资成立嘉佰鑫高分子,其监事裴冬冬为公司前员工,且嘉佰鑫高分子的注册地址与公司重要关联方苏当网(苏州)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相同 [13][14] 公司治理与分红 - 公司在申报前进行唯一一次现金分红,总额22,000万元,其中未实缴出资的股东聚心万泰获得21,450万元,占全部分红的97.5% [16][17] - 聚心万泰在获得分红后才进行实缴,此分配方式使夏超华、夏华超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100万元和10万元,而聚心万泰作为企业法人股东不涉及企业所得税 [17]
华秦科技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幅7.75%,易米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17万股,浮亏损失95.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5:26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5日华秦科技股价下跌1.18%至67.14元/股,成交额6554.21万元,换手率0.36%,总市值183.00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5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7.75% [1] 公司基本情况 - 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于2022年3月7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隐身材料、伪装材料及防护材料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占88.46%,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服务占10.28%,其他占1.26% [1] 基金持仓情况 - 易米基金旗下易米远见价值一年定开混合A(020442)三季度重仓华秦科技17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3.52%,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于11月5日因华秦科技股价下跌浮亏约13.6万元,连续5天累计浮亏95.88万元 [2] - 易米远见价值一年定开混合A成立于2024年4月30日,最新规模2.88亿元,今年以来收益32.65%,近一年收益41.17%,成立以来收益56.11% [2] 基金经理信息 - 易米远见价值一年定开混合A的基金经理为魏鑫和孙会东 [3] - 魏鑫累计任职时间1年91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3.43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8.24% [3] - 孙会东累计任职时间2年147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18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6.11% [3]
一个人,干出两家上市公司
投资界· 2025-10-29 14:44
公司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折生阳1955年出生于陕北清涧县农民家庭 1977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 [6] - 毕业后任职于中航工业西安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27岁成为热工艺所所长 后升任至陕西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6] - 1992年辞职下海创业 成立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以6.5万元积蓄起步 通过担保解决10万元/年办公室租金问题 [6] - 公司创办第一年实现毛收入600万元 [7] 公司业务发展与技术突破 - 1996年华秦科技开始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周万城教授团队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 通过公司收入反哺科研项目 [7] - 经过长期投入 2012年公司隐身材料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在军工领域某型号装备上通过考核 步入科技成果转化新阶段 [7] - 华秦科技已成为特种功能材料领域隐形冠军 实现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材料的创新研制和自主保障 [7] 资本市场成就与产业布局 - 折生阳实际控制华秦科技和铂力特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合计市值超过400亿元 [4][9] - 华秦科技于2022年登陆科创板 成为当年内最贵新股 [8] - 铂力特作为首批科创板企业于2019年7月上市 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 服务航空、航天、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8][9] - 2011年折生阳出资与黄卫东教授科研团队合作成立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铂力特前身) [11] 产学研合作体系 - 折生阳与西北工业大学建立成功产学研合作体系:西工大负责隐身、伪装、防护等技术基础与前瞻性研究 华秦科技侧重竞争性、直接应用型技术开发与实际应用 双方共享研究成果 [11] - 公司团队中西工大校友比例高 华秦科技高管团队中超半数来自西工大 铂力特董事长薛蕾等多名高管也毕业于西工大材料专业 [11] - 折生阳还与介万奇教授团队共同成立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11] 校友回馈与捐赠 - 折生阳及旗下企业向西北工业大学累计捐赠资金和实物价值超过7000万元(2011年至今) 支持学校人才引进、师资建设等领域 [11] - 近期在华秦科技向西北工业大学捐赠1亿元 专项用于支持学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与材料学科发展 [4][11]
新广益IPO注册生效:募资缩水约1.6亿元,夏超华兄弟获巨额分红
搜狐财经· 2025-10-12 21:53
IPO注册与募资项目变更 - 证监会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注册状态已变更为"注册生效" [1] - 公司最初计划募资8亿元 其中5亿元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 3亿元用于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 [5] - 在2025年9月上会前夕 公司变更了募资项目 删除了"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 并将"功能性材料项目"的募资金额由5亿元增加至6.38亿元 总投资额亦为6.38亿元 [3][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从2022年的4.5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57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3.13亿元 [7] - 净利润同步提升 从2022年的8151.3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920.58万元 [7] - 公司预计2025年度营收约为7.04亿元 同比增长7.10% 预计净利润约为1.27亿元 同比增长10.00% [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从2023年的5.3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52% [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 [7] -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7] - 此外 公司还生产、研发声学膜、高分子改性材料、光学胶膜、新能源锂电材料、光伏胶膜等产品 [7]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夏超华 直接持股56.59% 间接持股23.54% 合计控制公司85.54%股份的表决权 [10] - 夏华超为夏超华胞弟 直接持股3.33% 为夏超华的一致行动人 [10] - 公司股东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为4.17% [10] - 公司在2021年进行了一次现金分红 分红金额约为2.2亿元 [11] 监管问询与关注 - 深圳证券交易所曾就募投项目的具体产品、与现有业务的关联性、技术储备、客户资源及产能消化措施等进行多轮问询 [4][6] - 监管要求公司说明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包括行业竞争格局、技术储备、潜在客户及在手订单等情况 [4][6] - 上市委现场要求公司结合行业竞争、核心技术、客户需求等 说明主要产品的技术优势及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 [6]
新广益创业板IPO注册生效
北京商报· 2025-10-12 11:25
IPO进程 - 公司创业板IPO注册于近日生效 [1] - IPO申请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受理 [1] - 申请于2023年7月25日进入问询阶段 [1] - 申请于2025年9月19日上会获得通过 [1]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提交注册 [1] 募资用途 - 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约6.38亿元 [1] - 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功能性材料项目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为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1]
证监会同意新广益深交所IPO注册
智通财经· 2025-10-09 17:06
公司上市与募资 - 中国证监会于10月9日同意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1] - 公司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1]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为6.3838亿元人民币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1] - 公司还生产、研发并开展电子产品组件材料、改性材料、光学胶膜、新能源锂电材料、光伏胶膜等新兴业务 [1]
新广益创业板IPO过会 多年发展实现国产替代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11:49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2] - 公司自2004年设立以来 经过20年发展 陆续打破欧美日韩企业在抗溢胶特种膜 强耐受性特种膜等产品上的技术垄断 确立行业领先地位 [2] - 公司被称为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小巨人" 创业板IPO顺利过会 计划通过募集资金投资功能性材料项目 扩大核心产品市场份额 巩固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抗溢胶特种膜是用于柔性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制程材料 在热压合过程中起到抗溢胶 离型 抗皱褶 保护等作用 [2] - 强耐受性特种膜应用于高洁净 高温 高湿 强酸碱 强外部应力等极端恶劣生产环境 起到保护 牵引 承载 固定线路板的功能 [2] - 公司以高分子改性 胶粘剂配方 薄膜制造 精密涂布 镀膜等技术为核心 通过涂布 聚合 复合 流延等工艺技术开发多种形式的功能性材料 [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4.55亿元增长至6.57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0.82亿元增长至1.16亿元 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 同比增长10.24% 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增长17.4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 [4] - 抗溢胶特种膜约占营业收入50% 是核心产品 强耐受性特种膜约占25% 新能源材料占比从2022年0.30%提升至2024年14.75% [4] 战略布局与客户关系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聚焦材料创新与技术突破 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材料企业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3] - 比亚迪持有公司4.17%股份 冷板辊压胶膜 侧板PI绝缘胶带等特种功能膜已通过比亚迪产品测试 [5] - 主要客户包括鹏鼎控股 维信电子 好力威 福莱盈 广泰科等柔性线路板生产商 客户集中度较高 通过直销模式与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6] 募投项目与发展前景 - IPO拟募集资金6.38亿元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 加强产品技术先进性 深化核心竞争优势 提高产品交付能力 [2] - 募投项目有助于奠定收入持续增长基础 助力公司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2] - 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向好 主要客户采购需求持续扩大 推动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4]
新广益IPO过会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的原因及合理性被追问
北京商报· 2025-09-20 03:54
IPO审核结果 - 新广益创业板IPO于9月19日上会获得通过 [1] - 公司IPO申请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受理 7月25日进入问询阶段 [1] 公司业务与募资计划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 [1] - 拟募集资金约6.38亿元 用于投资功能性材料项目 [1] 上市委关注要点 - 要求说明主要产品技术优势及经营业绩可持续性 需结合行业竞争格局、核心技术、客户需求、产能消化及成本情况进行分析 [1] - 要求说明研发人员构成及认定的合理性 需结合核心技术人员背景、研发成果和投入情况 解释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公司的原因 [1] 研发投入数据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232.85万元、2762.37万元、3104.3万元 [2] - 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9%、5.35%、4.72% [2] - 同行业对比显示方邦股份近三年研发费用率为19.46%、16.1%、17.97% 斯迪克为6.77%、10.02%、8.93% [2]
历经三轮问询,新广益IPO上会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9-18 19:39
IPO进展 - 公司创业板IPO将于9月19日接受上市委审议 [1] - IPO于2023年6月29日获受理 7月25日进入问询阶段 历经三轮问询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5.16亿元、6.57亿元 [3] - 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151.34万元、8328.25万元、1.16亿元 [3]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005.18万元、8346.03万元、1.13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3亿元 同比增长10.24% 净利润5946.08万元 同比增长17.45% [3] 应收账款风险 - 2022-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6亿元、2.16亿元、2.82亿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 [3] - 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可能影响营运资金周转能力 [3] 募资计划调整 - 原计划募集资金8亿元 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5亿元)和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3亿元) [4] - 最新方案取消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 功能性材料项目增加1.38亿元至6.38亿元 [4] - 募资金额从8亿元缩减至6.38亿元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232.85万元、2762.37万元、3104.3万元 [4]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9%、5.35%、4.72% [4] -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公司 方邦股份为19.46%/16.1%/17.97% 斯迪克为6.77%/10.02%/8.93% [4] - 研发投入主要依赖历史经营所得 研发团队相对精简 [5]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夏超华 合计控制公司85.54%股份表决权 [5] - 夏华超为夏超华胞弟 系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 [5] 历史分红 - 2021年公司进行2.2亿元现金分红 [4]
【深交所IPO】国产特种功能材料龙头新广益IPO解析,锚定国产替代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09-18 19:17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将于9月19日接受深交所上市委审核 [1] - 上市审核会议为2025年第2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 [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 核心业务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 [2] - 公司秉持自主创新、进口替代技术发展路线 打破欧美日韩技术垄断 [2] - 业务布局涵盖核心主业和新兴赛道 包括电子产品组件材料、改性材料、光学胶膜、新能源锂电材料、光伏胶膜 [2]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45,513.00万元增长至65,694.75万元 净利润从8,151.34万元增长至11,570.19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339.21万元 同比增长10.24% 净利润5,946.08万元 同比增长17.45% [3] - 2024年资产总额83,604.80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7,875.51万元 资产负债率18.95% [4]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15项核心技术、35项发明专利和41项实用新型专利 [5] - 抗溢胶特种膜产品2020至2024年连续五年全国市占率第一 2024年达30% [5] - 高精度声学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为全球知名品牌耳机主要材料供应商 [5] - 与全球前10大FPC厂商深度合作 包括鹏鼎控股、维信电子、紫翔电子等头部客户 [5][11] 募资计划 - 计划募集资金63,838.30万元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建设 [7] - 项目主要生产百级净化光学功能胶膜、强耐受性特种膜、高端TPX抗溢胶特种膜、声学膜等产品 [7] - 项目投产后预计收入可达3.95亿元 [7] 市场机遇与增长驱动 - 印刷线路板市场受5G、AI、物联网驱动 基础材料需求持续扩容 [8] - 消费电子行业向小型化、柔性屏、多镜头升级 催生复合功能材料需求激增 [8] - 光伏封装胶膜2025年全球需求量预计达70亿㎡(对应700亿元市场空间) [8] - 新能源锂电材料中动力电池铝箔复合膜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121.6亿元 国产化率低 [8] 业绩增长支撑 - 膜类产品销量从2022年9,243.43万㎡增至2024年14,463.17万㎡ 三年增幅56.5% [9] - 三大增长引擎包括印刷线路板市场、消费电子升级和光伏/锂电材料国产化加速 [9] - 技术壁垒强化 高精度声学膜国际领先 抗溢胶特种膜市占率30% 强耐受性特种膜市占率稳步提升 [9] - 客户结构优化 与头部企业合作提供稳定订单保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