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改性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5 03:45
业绩预告概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业绩同向上升 [1][2]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01月01日至2025年06月30日 [1] 业绩增长原因 - 改性材料业务增长显著,汽车领域新增产能释放推动稳定增长,非汽车领域新客户突破和新市场开拓带来快速增长 [3] - 新能源业务经营持续好转,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产品出货增加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财务信息披露 - 业绩预告数据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4] - 具体财务数据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为准 [5]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 [5]
海泰科(301022) - 2025年6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4 18: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创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8474.8746万元,致力于汽车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业务,现有5家全资子公司 [5] - 客户为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为汽车内外饰注塑模具,应用于多个国际、合资、自主及新能源汽车品牌 [6] 技术研发与荣誉 - 2024年研发投入2833.12万元,占比4.17%,较去年增长15.34%,取得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截至年末共98项专利 [7][8] - 注塑模具和改性材料方面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青岛建成3万吨/年中试基地,安徽合肥基地2025年底前投产,达产后产能15万吨/年,已小批量供货,营收占比低 [8][9] - 连续多年获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客户荣誉,获评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等颁发的多项荣誉 [10]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37.20%;净利润1391.96万元,同比增长5738.82%;扣非净利润1255.39万元,同比增长652.95%,因模具业务收入增长和汇兑收益增加 [12] - 2024年模具收入5.86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因行业景气订单增加和新增产能确认收入 [15] - 2024年汽车塑料零部件收入0.83亿元,较上年增长3.52%,占总营收12.19%,未来二期厂房投产将带动收入和利润增长 [18] 产能与订单 - 首发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预计1000套/年,目前产能利用率80%左右,2025年一季度末注塑模具在手订单9.80亿元,同比增加17.21%,新能源订单3.57亿元,同比增加22.77% [14] - 海泰科(泰国)为海外生产基地,客户包括延锋等,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 [16] 改性材料业务 - 团队约38人,本科以上17人,产品分三大类,应用于多领域,具备改性PEEK材料生产能力但暂无订单收入 [20][21][22] - 核心技术有微发泡注塑聚丙烯等多项技术,各有优势和应用场景 [23][24][26] - 年产15万吨项目进入厂房安装阶段,设备7 - 8月进场,预计2025年底前投产,青岛中试线已小批量供货,营收占比低 [27] - 人形机器人领域暂无布局,有轻量化高分子材料技术储备,暂无改性PEEK订单收入 [28] 竞争优势与政策影响 - 通过“模塑一体化”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减少客户成本和周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9] - 主要外销客户在欧洲,2024年外销占比60.97%,美国收入占比3.93%,2025年一季度末美国在手订单约601万元,关税政策影响小 [30]
普利特:将持续围绕改性材料基石业务 提升公司产能至71万吨
全景网· 2025-04-29 10:52
公司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 - 2024年度合并营业总收入83135369万元 [1] - 2024年度营业利润1433351万元 [1]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1453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业务板块经营情况较2024年实现回暖和增长趋势 [1] - 2025年主营业务新材料板块持续增长 [1]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点 - 持续围绕改性材料基石业务提升产能至71万吨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2] - 加速布局机器人、低空飞行等新兴市场 [2] - 抓住LCP应用领域重大机遇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和订单落地 [2] - 战略调整新能源业务规划将钠电池和固态电池作为海四达电源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2] 公司业务板块 - 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 - 业务板块主要分为改性材料业务、ICT材料业务和新能源业务三大方向 [2]
普利特(002324) - 002324普利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54
业务板块与产能布局 - 改性材料业务板块产品涵盖通用、工程、特种工程材料类,应用于多领域,全球有 11 大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在建 5 个,预计年产能达 71 万吨,天津 15 万吨新材料工厂预计 2025 年底投产 [1][4][13] - 新能源业务板块从事多种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多领域,目前圆柱年产能 2.83GWh、方形年产能 12.49GWh,合计年产能 15.32GWh,在建产能 2.5GWh [2][13] - 改性材料业务的武汉工厂 2024 年 9 月投产,新能源业务的启东储能科技工厂 2024 年第四季度投产,珠海工厂 2025 年一季度投产 [8] - 天津新材料基地预计 2025 年底投产,马来西亚新能源基地预计 2026 年初投产 [8] 产品情况 - 改性材料产品包括改性 PEEK 材料,用于机器人、汽车等行业,相关业务占总体业务量比例小 [6] - 钠离子电池采用聚阴离子体系路线,能量密度 115Wh/kg,循环次数 8000 - 10000 次,6c 充放电,多款电芯及模组获权威认证,发布全新聚阴离子系列钠电产品并进入中试阶段,2024 年在特种车领域有量产供货,订单数量行业领先 [6][7] - 半固态电池 2025 年 3 月底下线,正与客户进行批量产品认证,预计 2025 年交付不少于 1Gwh,全固态电池正在积极研发 [7] - LCP 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和信号信息传输产业,与客户验证进展顺利,预计 2025 年可批量化交货,与多家国内外客户对接验证 [15] 行业与市场 - 所处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属国家战略新兴行业,未来国产替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宽,改性材料将用于新兴领域,LCP 产品应用需求广泛,新能源电池将覆盖更多产业客户 [8]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汽车主机厂份额增加,改性材料产能供不应求 [4] 财务与分红 - 2024 年度,合并营业总收入 831,353.69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4.54%;营业利润 14,333.51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7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114.53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69.86% [16] - 2023 - 2026 年现金分配最低比例为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 30%,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 270,537,823.85 元,累计现金分红 182,849,251.37 元,占比 67.59% [11][12] - 2024 年度分红方案为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50(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3] 公司规划与发展 - 把握国产替代中改性材料及特种材料机会,提高新材料市场占有率,目标成为优秀新材料企业 [3] - 持续做好新材料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发展,提升经营能力和利润水平 [13] - 在储能电池领域形成全产业链模式,构建全系列产品矩阵,加速出海业务,拥抱技术变革,开拓新兴领域 [16][17] - 围绕改性材料基石业务提升产能,加速布局新兴市场,抓住 LCP 机遇,调整新能源业务规划 [17]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处于汽车产业供应链,应收账款高是行业普遍现象,会严格把控风险管理 [10] - 审议的理财额度为年度额度,并非目前用于理财的资金 [10] - 光刻胶业务为财务性投资,非主要生产经营业务,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