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第一城,又一个万亿产业来了
36氪· 2025-10-14 14:03
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2021年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 [1] - 2025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达5005.66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将突破1万亿元 [1] - 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从2021年1712亿元增至2024年2011.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6.9% [1] - 2024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据约50% [2] 产业主体与集群 - 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涵盖制造、服务、批发等多个行业 [1] - 国际排名前20位的药企和排名前20位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各有19家在上海设立总部、生产中心或研发中心 [1]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逾8万家,其中30多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排名全国第一 [2] 创新成果与交易 - 2024年上海7个1类创新药和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分别占全国的17.5%和32.6% [2] - 2024年海外授权许可交易金额超过5亿美元的项目有15项,总交易额1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排名全国第一 [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2020年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 [1] - 2024年上海启动包括生物医药母基金在内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及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 [1] -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包括6个百亿元级产业园区 [2] - 上海将全力推动从基础研究到推广应用的全链条加速,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 [2]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预计今年破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01:05
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2021年的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4% [1] - 2025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达5005.66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将突破1万亿元 [1] 产业地位与历史 -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1] - 上海自1993年起率先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 企业生态与国际化 - 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涵盖制造、服务、批发等多个行业 [1] - 国际排名前20位的药企和排名前20位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各有19家在上海设立总部、生产中心或研发中心 [1] - 2021年以来,上海已有9款药品在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1] 外商投资与开放 - 已有33家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上海在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试点 [1] - 有30家外资医疗机构在上海市设立并投入运营 [1] 产业融资支持 - 2024年上海成立总规模为225亿元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 [2] - 从2021年至2024年,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累计融资2383.72亿元 [2]
奥浦迈: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55% 拟10派2.3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2:0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78亿元 同比增长23.77% [1] - 归母净利润3754.69万元 同比增长55.55% [1]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 [1] 分红政策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 [1] 业务发展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客户管线持续推进 [1] - 海外业务实现快速拓展 [1] - 服务业务逐步改善 收入同比增长13.24% [1]
维亚生物(01873)上涨11.32%,报2.36元/股
金融界· 2025-08-14 10:30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股价上涨11.32%至2.36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3083.44万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全球创新药研发企业提供从药物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服务 [1] - 服务范围涵盖新药研究阶段CRO服务及临床前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CMC/CDMO解决方案 [1] - 同时致力于发现和投资高潜力生物医药初创公司 [1] 客户与投资成果 - 累计为全球2278家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提供研发及生产服务 [1] - 成功孵化92家生物医药初创企业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达19.87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为1.67亿元 [2]
药明康德:拟折价6.9%配售7380万股H股 筹资77亿港元
快讯· 2025-07-31 07:38
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配售7380万股新H股筹集资金 配售股份数量为7380万股 配售价为每股104.27港元 较最新收盘价折价6.9% 预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77亿港元 [1] - 配售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全球布局和产能建设 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1]
奥浦迈: 奥浦迈:关于重组草案信息披露的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1 00:07
交易背景与战略协同 - 上市公司奥浦迈主营细胞培养基产品和生物药CDMO服务,标的公司专注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双方均服务于创新药企,通过并购可形成"细胞培养基+CRDMO"全链条服务生态[2][3] - 2023-2024年双方共同客户210家,上市公司为共同客户创收10,774.81万元(占比19.97%),标的公司创收12,710.71万元(占比19.61%),重合度较低为协同奠定基础[5] - 并购后客户结构将多元化:上市公司原有客户以国内大型药企和欧亚为主,标的公司北美客户占比超25%,中小型biotech占比更高[7] 交易必要性与行业趋势 - 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2024年恢复正增长,创新药企对研发管线推进更谨慎,并购可帮助上市公司抢占早期赛道并提升客户粘性[7][8] - 行业龙头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通过并购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本次交易符合"产品+服务"的CRDMO行业整合趋势[16][17] - 标的公司临床前CRO项目周期1-3年,可对冲上市公司培养基业务周期波动,增强抗风险能力[14] 财务与业务协同 - 备考数据显示交易后上市公司总资产增长76.07%,归母净利润增长211.02%,基本每股收益显著提升[13] - 协同路径包括:①CDMO客户直接导入标的CRO服务;②标的早期客户推荐上市公司培养基/CDMO;③共享海外商务团队拓展国际市场[10][11][12] - 典型案例显示标的完成药效验证后,客户可直接使用上市公司培养基进行工艺开发,表达量提升且降低供应商切换成本[7] 整合与管控安排 - 标的公司董事长JIFENG DUAN将加入上市公司董事会,日常经营由原团队负责,总经理仍由JIFENG DUAN担任[19][23][25] - 财务整合方面将统一核算体系,委派财务负责人;采购渠道重叠供应商将集中管理以降低成本[22] - 上市公司持有标的100%股权并委派全部董事,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机制实现控制,符合合并报表要求[25][27] 交易审批进展 - 已取得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及实际控制人原则性同意,尚需股东大会批准及上交所/证监会审核[32][33] - 交易对方中嘉兴汇拓/合拓、上海景数/陂季玟等存在一致行动关系,但合并持股均低于5%[29][30]
奥浦迈: 奥浦迈: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00:07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交易对价145,050.07万元,其中股份支付74,048.70万元(发行23,140,206股,每股32元),现金支付71,001.37万元 [1][3][8] -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73,000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 [1][3][28] 交易定价 - 发行价格32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2025年2月8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37.54元的80% [6] - 标的资产估值145,200万元,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最终协商交易价格145,050.07万元 [8] 业绩承诺与补偿 -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00万元、6,500万元、8,100万元,累计不低于19,800万元 [23] - 设置分期发行股份机制:4家交易对方(PharmaLegacy等)的73.73%股份(17,062,303股)将根据业绩完成情况分期发行,未达标部分不予发行 [12][16] - 超额奖励机制:累计净利润超承诺部分50%奖励给3家主要交易对方,上限为交易总对价的20% [20] 交易影响 -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总额/净资产/收入占上市公司比例均超50% [34] -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控股股东肖志华夫妇控制权不变 [34] - 协同效应:业务与客户协同、海外战略协同、运营管理协同 [36] 审批进展 - 董事会以6票同意、1票反对通过(独立董事陶化安反对,认为当前无并购必要性)[3][4] - 尚需股东大会及监管部门批准 [3][31] 历史投资 - 近12个月累计投资:增资全资子公司思伦生物5,000万元、投资海星生物4,200万元(持股30%)、增资太仓生物2,000万元 [44][45]
药明康德(02359)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4-29 23:41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0%,达到19.1亿人民币[13] - 继续运营的收入为35.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1%[14] - 美国市场收入为6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4%,占总收入的66%[16] - WuXi Chemistry部门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2.9%,达到73.9亿人民币[20] - TIDE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7.6%,达到22.4亿人民币[22] - WuXi Biology部门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2%,达到6.1亿人民币[32] - 第一季度小分子开发与制造收入同比增长13.8%,达到38.5亿人民币[22] - 运营现金流同比增长41.8%,达到30.3亿人民币[42] - 临床CRO和SMO收入同比下降2.2%,达到4.1亿人民币[29]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运营收入将恢复10-15%的同比增长,目标总收入为415-430亿元人民币[48]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达到70-80亿元人民币,预计自由现金流将达到40-50亿元人民币[48] - 公司保持年初设定的全年业绩指引,并将在有变动时及时沟通[48] 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提议维持30%的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约为28亿元人民币[5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增加一次性特别分红,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51] - 公司已于2025年4月8日宣布第二次10亿元人民币的A股回购及注销计划[51] - 达到420亿元人民币收入时,将授予15亿港元的H股;达到43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时,将再授予10亿港元的H股[51] 业务策略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CRDMO核心业务,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48] - 公司致力于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增强管理团队的集体能力[50] - 公司将通过公开市场以现行市场价格购买H股,确保不稀释现有股东权益[51]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19 07:27
监事会会议情况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4月1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由监事会主席高莉主持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认为交易属于正常商业行为,定价公允,不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3] - 关联监事高莉回避表决,表决结果为2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4][26] 股东大会通知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5月6日14:30在上海自贸区郭守敬路199号召开,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7][8]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时间为5月6日9:15-15:00,涉及融资融券等特殊账户需按相关规定执行 [8][9] - 会议将审议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等议案,关联股东中国医药集团等需回避表决 [10][11] 日常关联交易预计 - 2025年度预计关联交易包括采购工程服务、试剂耗材及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 [27][30] - 交易金额基于2024年经审计数据测算,具体金额未披露但允许在同控制下关联方间调剂 [27][29] - 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认为交易符合业务需要,定价公允,决策程序合规 [24][32] 人事变动 - 董事蔡正艳因工作调动辞职,控股股东推荐罗华菲为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34][36] - 副总裁邱云良辞任并不再担任核心技术人员,其间接持有106.5万股股份需遵守减持规定 [34][39] - 公司研发团队稳定,2024年6月末研发人员889人占比81.26%,人事变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42][43] 关联方情况 - 涉及中国医药集团等18家关联方,包括医药研发、工程服务、生物制品等领域企业 [29][30] - 关联交易主要为支持公司生产经营稳定性,不会对业务独立性构成影响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