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创业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冯卫东:当年8000多万投资周黑鸭,很多人都不理解
创业家· 2025-11-01 18:33
投资策略聚焦 - 公司自2011年起专注于消费领域投资,源于历史项目反馈分析显示消费类投资成功率符合预期且结果可预测 [1] - 科技类项目虽可能获得高回报,但成功因果关系难以复制,被视为不可控的运气 [1] - 消费领域投资具备可复制的成功模式,例如周黑鸭项目获得20倍投资回报 [2] 消费企业护城河理论 - 消费企业的护城河是综合性复杂系统,而非依赖单一核心专利或创意 [4][5] - 需求端四大护城河包括品牌效应(在专业领域如医疗、教育中尤为重要)、网络效应(用户规模带来价值,如小红书)、迁移成本(用户转换系统的代价)、范围经济(一站购齐优势,如百果园) [7][8] - 供应端四大护城河包括规模经济(通过先发优势获得成本领先)、学习曲线(通过累计产量形成知识壁垒)、要素垄断(如配方工艺、行业牌照、门店位置)、供应端范围经济(通过供应网络优化成本) [10][11][12][13][14] - 护城河构建关键在于消除短板,任何明显纰漏都可能引发致命危机 [14] 创业者特质偏好 - 消费企业创始人需具备全面能力,与科技领域偏科天才型创始人不同 [16] - 公司内部采用"VISIBLE"模型评估创业者,涵盖远见、正直、分享精神、创新能力、品牌能力、学习能力、执行力七方面 [17] - 投资组合显示营销型创始人企业爆发快但易跌跟头,有项目估值涨10倍后迅速归零 [20] - 公司倾向于投资产品型创始人,虽发展较慢但更稳健,例如鲍师傅糕点在多数网红品牌消失后持续向好 [21][22]
“青创十条”润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北京青年报· 2025-10-20 11:09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旨在加强青年人才安居乐业保障力度,标志着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1] - 政策通过资金支持、创业空间、政务服务等多维度举措,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1] 资金与金融支持 - 针对62.1%的青年人才认为创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政策鼓励各区设立总规模300亿元左右的青年人才发展基金 [1]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产品,为青年人才排忧解难 [1] 创业空间与办公支持 - 通过盘活闲置空间资源,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免费或低价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为创业者减负增能 [2] 政务服务与人才支持 - 计划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采取"一对一""直通车"方式提供服务 [2] - 市级各类人才计划对青年人才予以倾斜,占比不低于70%,优秀青年人才可经举荐参加高级职称考核认定 [2] 住房保障措施 - 将筹集3万套左右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青年人才公寓,并定向给予租金减免或补贴,帮助青年人才在京安心创业 [2] 政策落实与执行 - 政策落实需多作换位思考,树立"店小二"意识,让服务保障举措更具前瞻性和实效性 [3] - 需用好专属服务管家等机制,紧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中的痛点,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3] - 通过汇聚企业、高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持续营造关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3]
HICOOL大赛首次实现“双破万”
北京商报· 2025-10-17 00:17
峰会概况与核心成果 -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国际合作、青年力量四大要素 [5] - 峰会构建“1+8+11+x”创新板块,包括1大主舞台、8大生态展区、11大分舞台及多个特色互动空间,覆盖颁奖、展览、论坛、招聘、创投对接等活动 [5][6] - 开幕式上揭晓了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及“青年创业梦想计划”奖项,并举行了建设海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发布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国际先进激光联盟等重要仪式 [1] 全球创业大赛规模与获奖项目 - 大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来自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5个创业项目、13150名创业人才参与,首次实现项目和人才“双破万” [3] - 经过多轮筛选,最终200个项目获奖,其中12个项目获一等奖,36个项目获二等奖,68个项目获三等奖,84个项目获优胜奖 [3] - 获奖项目涵盖前沿科技领域,一等奖包括基于热数字孪生的半导体热管理平台、高分辨率固态激光雷达芯片和系统、人工智能3D大模型“TRIPO”等 [3] 青年创业梦想计划 - “青年创业梦想计划”作为大赛的“青春版”,为全球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两年内青年人才设立,吸引来自全球147所高校的405个项目参与 [4] - 计划设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消费、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六大赛道,评选出10个“梦想超新星”项目和40个“梦想新星”项目 [3][4] - 最终获奖的50个项目可直接晋级明年HICOOL全球创业大赛初赛,并将于年底参加“梦想计划加速营”获得融资、团队搭建等专业辅导 [4] 创新生态与科技成果转化 - 峰会首次设立“世界一流高校展区”,汇聚30余所海内外知名学府及科研机构,以及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等知名科技成果转化机构 [6] - 通过“高校科研+技术转移+产业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搭建辐射全球的科技成果转化“超级枢纽”,助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6][7] - 展区设置院士项目专区,与“海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联动,每家参展单位携初创项目与投资机构进行现场对接 [6][7] HICOOL品牌历史成就 - HICOOL品牌累计吸引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万名创业人才、3.4万个创业项目参与 [4] - 累计培育产生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和197家“专精特新”企业,赛后新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4]
逐梦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奖项揭晓,“青春版”项目直通明年初赛
北京商报· 2025-10-16 21:48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概况 - 峰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国际合作、青年力量四大要素 [1][6] - 峰会构建“1+8+11+X”创新板块,包括1大主舞台、8大生态展区、11大分舞台及多个特色互动空间,覆盖颁奖、论坛、展览、招聘、创投对接等活动 [6] - 峰会首次设立“世界一流高校展区”,汇聚30余所海内外知名学府及科研机构,并设置院士项目专区,与“海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联动 [7] 全球创业大赛规模与获奖项目 - 大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5个创业项目、13150名创业人才参与,首次实现项目和人才“双破万” [4] - 经过多轮筛选,最终200个项目获奖,其中12个项目获一等奖,36个项目获二等奖,68个项目获三等奖,84个项目获优胜奖 [4] - 获奖项目涵盖前沿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热管理平台、固态激光雷达芯片、人工智能3D大模型、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6G新材料等 [4] 青年创业梦想计划 - 今年全新启动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作为大赛的“青春版”,为全球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两年内青年人才开辟专属通道 [4] - 计划设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消费、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六大赛道,从全球评选出10个“梦想超新星”和40个“梦想新星”项目 [4] - 该计划共有来自全球147所高校的405个项目参与,最终获奖的50个项目可直接晋级明年全球创业大赛初赛 [5] - 计划将为获奖项目举办“梦想计划加速营”,提供融资、团队搭建等专业辅导,并已促成投资人与项目方的赛后对接 [5] HICOOL品牌成果与生态建设 - HICOOL品牌累计吸引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万名创业人才、3.4万个创业项目参与 [5] - 累计培育产生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和197家“专精特新”企业,赛后新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5] - 峰会通过设立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国际先进激光联盟等仪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 [1][7] - 配套活动如“HICOOL科技文化消费节”、“全球创业者之夜”等,旨在拓展创新体验场景,营造全城联动的创新创业氛围 [7]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的行动方案及措施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8:49
核心政策框架 - 东湖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 旨在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 实施五大行动并设定2027年四大高价值目标 [1] - 政策以地理集中和政策普惠为思路 聚焦创新原点引领 创业成本降低 创业风险共担 创业活力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五大领域 [1] 具体发展目标 - 目标一:推动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 [1] - 目标二:累计培育500家高技术壁垒和高市场潜力的硬科技创业企业 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1] - 目标三:实现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 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1] - 目标四:累计组织不低于300场创新创业活动 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1] 资金与成本支持措施 - 在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 覆盖链主企业建立垂直产业孵化器 高能级研发机构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 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型孵化器等多类主体 [2] - 支持社会机构与产业园区合作运营孵化器 引导传统孵化器提升专业运营 技术服务与投融资能力 [2] 创新金融支持机制 - 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 围绕高校院所 湖北实验室和龙头企业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天使和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2] - 目标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个早期项目 金额超10亿元 其中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 [2] - 拨转股机制在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 达到技术里程碑后再拨付50% 后续融资时前期资金可按约定转为股权或退出 [2] 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 光谷金控搭建创新创业线上服务专区 按1+4+10思路整合资源 即1个服务专区 4大AI应用和10大功能模块覆盖全场景 [3] - 平台汇聚百余所高校院所 11万余家企业及1800余家服务机构资源 整合8500万余篇论文 5120万余项专利及304万余条专家信息的高价值数据体系 [3] 首例落地案例与成效 - 光谷金控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与浩华磐泽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喻越磐泽概念验证资金 总出资4500万元 形成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平台运营=1:1:1的风险共担机制 [3] - 华科科技园依托喻越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全周期孵化服务 两年来累计入库93个高校及科研团队项目 优选39个进入验证环节 其中8个高价值项目成功转化83项专利 技术交易额超3000万元 [4] 生态体系升级方向 - 从十万方物理空间的硬支撑升级至AI全栈服务的软赋能 结合10亿元创投基金的风险共担机制和拨转股机制的循环造血功能 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创新创业生态 [4]
光谷构建“双创”新生态:三年拟投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5:58
行动方案与投资计划 - 东湖高新区公布《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计划三年内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1] - 创新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构建覆盖概念验证、天使、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1] - 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以"拨转股"方式支持项目原型开发 [1] 具体支持措施与资金安排 - 大学生创业设立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以"5+5+10"分阶段模式资助明星项目 [1] - 支持链主企业、研发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建立各类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全要素扶持 [2] - 创新创业线上服务专区按"1+4+10"思路搭建,整合海量资源以提供全方位支撑 [3] 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 线上服务专区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汇聚百余所高校院所、11万余家企业及1800余家服务机构资源 [3] - 平台整合涵盖8500万余篇论文、5120万余项专利以及304万余条专家信息的高价值数据体系 [3] - 采用"线上AI+线下矩阵"模式解决传统创业服务"人力依赖强、资源匹配慢"的问题 [3] 发展目标与预期成果 - 力争到2027年累计培育500家硬科技创业企业,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4] - 目标包括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创新创业企业,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4] - 计划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4]
5万平方米闲置商铺变身孵化空间,武汉光谷重构创新创业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9-02 14:44
发展目标 - 三年培育500家硬科技企业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1][3] - 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并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3] - 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并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3][4] 孵化体系与空间规划 - 形成五种孵化模式包括孵化器+天使投资、高校+大学科技园、工研院+成果转化、湖北实验室+产业孵化、中试验证平台+专业孵化 [5] - 建设10家卓越孵化器覆盖9大未来产业和2大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并引领50家传统孵化器转型升级 [6] - 改造5万多平方米闲置空间为场景验证节点并配备共享标准化厂房形成"孵化-研发-生产"完整链条 [6] 资金支持机制 - 构建覆盖概念验证、天使、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7] - "拨转股"机制在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达到技术里程碑再拨付50%后续融资时转为股权或退出 [7] - 设立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以"5+5+10"分阶段模式资助大学生创业明星项目 [8] 服务与成果 - 通过AI全栈式服务平台实现1天确认需求、5天深度对接、15天出具解决方案的快速响应 [6] - 累计入库高校及科研团队项目93个优选39个进入验证环节其中8个项目成功转化83项专利技术交易额超3000万元 [8] - 首例"拨转股"案例由三方共同出资4500万元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平台运营比例为1:1:1 [7][8]
上海临港打造“科创城” 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
中国青年报· 2025-08-22 14:04
核心观点 - 上海临港科创城建设推进大会举行 目标是打造创新创业超级舞台 推出多项扶持政策支持青年创业和产业发展 [1][2][5] 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建成投用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2] - 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2] - 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以上 [2] 扶持政策 - 推出创业空间零租金和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5] - 聚焦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八类创新业态 [5] - 提供流量 网络 融资 展业 落户 物流 出海 推介等8项配套政策 [5] - 发布零界魔方品牌 提供零门槛 零成本 零起点的创新创业载体 [5]
推进“临港科创城”建设 上海临港发布“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新华社· 2025-08-22 11:49
临港新片区战略规划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前沿产业引领、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低成本创新创业载体和资本加速赋能 [1] - 目标在5年内打造上海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新兴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地、新业态新模式试验场和青年创业家园 [1] - 到2030年建成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10万名以上创新创业人才 [1] 合作伙伴与生态构建 -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有机所、临港实验室、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成为首批国际合作伙伴 [1] 临港集团支持举措 - 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针对青年创业提供创业空间零租金和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2] - 聚焦硬核科技、数据加工、跨境直播、跨境医疗、短剧基地、游戏创客、代码外包、小众赛事八类创新业态 [2] - 提供流量、网络、融资、展业、落户、物流、出海、推介八项配套政策 [2] - 发布"零界魔方"品牌 提供零门槛、零成本、零起点的创新创业载体 [2]
西湖区这个空间含“青”量很高
每日商报· 2025-08-22 10:27
项目定位与核心功能 - 定位为创新青年聚核器 针对年青人核心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1] - 以青年创新与文化融合为核心 通过功能+空间+体验三大焕新升级 [1] - 打造集会展交流 创意活动 科艺共生 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青年创新高地与文化生活街区 [1] 空间规划与设施配置 - 青创服务中心作为核心载体 是全国空天主题创服空间的首例探索 [1] - 2500平方米空间打破传统壁垒 实现零边界空间互通和室内外场景自由流转 [1] - 设置创新牧场 青年剧场 科技磁场等特色功能区 分别侧重艺术科技共创 文化思潮交汇和创业孵化 [1] 运营进展与未来规划 - 项目于8月起逐步投入试运营 [1] - 润丰产业园的云岛LIVE科艺生态中心正在改造 预计本月底分批投入运营 [2] - 将新增4500平方米商业空间和8000平方米公共开放区域 [2] - 未来将改造润丰产业园区 中大园区 山景路等地 推出商业装置街区 产业增值中心等板块 [1] 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 - 打造15分钟辐射范围生态圈 覆盖从学习到创业 从社交到生活的全链条需求 [1] - 推动园区从单一办公空间向活力生态圈升级 打造更符合青年的社交场域 [2] - 通过完善生活娱乐配套推动小镇产业发展 逐步点亮小镇新生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