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回收再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李镇:钢铁行业已形成“南宝武、北鞍钢”的发展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8:41
国资央企“十四五”期间重组整合概况 - “十四五”期间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了9家中央企业 [1] - 国务院国资委重新核定了30家中央企业主业 [1] - 目前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1]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的重组整合 - 着眼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组建了中国星网 [1] - 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的有效整合融合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1] 围绕增强产业协同的重组整合 - 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标,推动同类型业务的横向联合和上下游业务的纵向整合 [1] - 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形成“南宝武、北鞍钢”发展格局并发挥区域引领带动作用 [1] 围绕优化公共服务的重组整合 - 以提供质优价低的公共服务为价值取向,加强资源整合融合 [2] - 去年组建中国资环集团,着力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2] - 持续推进中央企业医药医疗资源整合,通用技术集团拥有医疗机构超过400家,开放床位超过5万张,年服务患者超过3500万人次 [2]
“十四五”央企重组成绩单:6组10企整合,9家新央企诞生,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提升
华夏时报· 2025-09-17 18:09
央企重组整合成果 - "十四五"期间实施6组10家企业战略性重组 新组建9家中央企业 涵盖装备制造 矿产资源 能源保障等关键领域 [2][3] - 重组整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 增强国有经济战略支撑托底能力 通过横向联合与纵向整合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解决重复投资和资源分散问题 [3][4] - 新央企聚焦国家"卡脖子"环节和战略安全需求 考核首重国家战略任务而非营收 包括卫星互联网建设(中国星网) 物流资源整合(中国物流) 矿产资源保障(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及资源回收再利用(中国资环集团) [2][3][4]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较"十三五"大幅提升 [5][6]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占全国50% 工业软件市场份额超20% [6] - 在集成电路 生物技术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超导量子计算 工业母机及新材料领域实现突破与保障能力提升 [5][6] 未来重组与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领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 产业链关键环节(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等) 民生与应急保障(粮食储备 医疗物资)及传统产业升级(钢铁 煤炭等) [6][7] - "十五五"期间重组步伐预计提速一倍以上 重点发力国家战略安全 核心技术 矿产资源及公益领域 部分央企将通过合并去产能 [7] -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际应用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7]
关于央企重组,国资委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20
"十四五"央企重组整合成果 - "十四五"期间实施战略性重组涉及6组10家企业,并新组建9家中央企业 [2][3] - 重组整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增强产业协同、优化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展开 [3][4] - 具体案例包括为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卫星互联网组建中国星网,以及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格局 [3][4] 中央企业资产与效益增长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至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至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7.3%和8.3% [7] - 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至6.7%,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59.4万元增长至81.7万元 [7] - 经济增加值(EVA)从2010年的3800多亿元增长至当前约1.2万亿元 [7]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与发展 - 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营业收入占比接近30% [8] - 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中央企业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8] - 2021至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6.3% [9]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表现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9]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5万亿元 [9] - 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长江电力、中航成飞等标志性重组项目顺利实施 [9]
将大力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答中证报记者问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12:57
央企重组整合进展 - "十四五"期间实施6组10家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成立9家中央企业[2] -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重组整合,例如组建中国星网以建设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2] - 围绕增强产业协同实施重组整合,例如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格局,整合组建中国电气装备以支撑能源电力保供[2] - 围绕优化公共服务实施重组整合,例如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打造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通用技术集团整合拥有医疗机构超400家、床位超5万张、年服务患者超3500万人次[3]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表现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4]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5万亿元[4] - 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性重组项目如长江电力、中航成飞顺利实施[4]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5] - 30家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5] - 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5] - "AI+"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800个,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智能工厂1854个[5] "AI+"专项行动成果 - 在能源、制造、通信等16个重点行业打造超800个应用场景,发布40项高价值场景[6] - 成立交通物流、绿色低碳、智慧能源3个行业数据产业共同体,建设行业数据集超1000个[6] - 通信运营商加快向AI基础底座供应商转变,累计投资超百亿元,建成4个"万卡集群",智算规模比行动前增长超2倍[6] - "九天""星辰""元景"等大模型基本具备全模态、复杂推理及智能体构建能力,在能源电力、工业制造等领域加快应用[7] - 发起"焕新社区"开源生态,免费提供国产智算芯片超2000张,汇聚244个垂类行业模型、近160个高质量数据集[7]
“十四五”央企成绩单发布,央企重组整合思路明晰
第一财经· 2025-09-17 12:30
中央企业“十四五”规划总体业绩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7.3% [1] - 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8.3% [1] - 累计上交税费超过10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投资 - 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 [1][3] - “十四五”以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大幅提升 [3] - 战新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 [1] - 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3] 新兴产业发展成果与格局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3] - 中央企业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 [4] - 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3] - 总体上呈现出“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应用 - “AI+”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 [1] - 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了智能工厂1854个 [1] - 中央企业累计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有效促进供需对接 [4] - 中央企业设立的创投基金总规模已接近千亿元,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与布局优化 - “十四五”期间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了9家中央企业 [5][6] -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重组整合,例如组建中国星网以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 [6] - 围绕增强产业协同实施重组整合,例如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格局 [6] - 围绕优化公共服务实施重组整合,例如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打造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7] 主业聚焦与监管考核体系 - 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 [5] - 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5] - 全面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出台26个针对性行业考核实施方案 [5] - 2025年对中央企业考核的个性化指标占比将达到76%以上 [5]
国资委:“十四五”期间新组建、设立9家中央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25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进展 -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完成6组10家企业市场化重组并新组建9家央企 [1] - 重组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及公共服务四大领域 [1] 服务国家战略重组 - 组建中国星网以建设自主可控卫星互联网系统 [3] - 整合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3] 产业协同优化 - 鞍钢重组本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发展格局并提升区域引领作用 [3] - 组建中国电气装备整合输配电装备制造领域资源以支撑能源电力保供 [3] 公共服务升级 - 中国资环集团打造全国性资源回收平台促进绿色转型 [4] - 通用技术集团整合医疗资源拥有超400家医疗机构及5万张床位 年服务患者3500万人次 [4] 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系统性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 [4] - 强化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以增强经济支撑作用 [4]
国务院国资委:将大力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第一财经· 2025-09-17 11:19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通过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1][4]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情况 - "十四五"期间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和设立了9家中央企业 [2] - 重组整合主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增强产业协同和优化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展开 [2][3] 服务国家战略的重组整合 - 组建中国星网以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 [2] - 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的整合融合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2] 增强产业协同的重组整合 - 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发展格局,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区域引领作用 [3] - 整合输配电装备制造领域资源,组建中国电气装备以支撑能源电力保供 [3] 优化公共服务的重组整合 - 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打造全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3] - 整合中央企业医药医疗资源,通用技术集团拥有医疗机构超400家、床位超5万张、年服务患者超3500万人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