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跑

搜索文档
中国品牌掘金超跑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2 19:18
市场格局 - 欧洲品牌长期垄断全球超跑市场 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凭借技术专利、品牌文化及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中国市场百万元以上跑车销量前十中欧洲品牌占比超90% [2][3] - 中国品牌通过电动化与燃油车双路径突破 蔚来EP9以纯电驱动创纽北赛道纪录 比亚迪仰望U9搭载四电机技术实现量产交付 2024年交付87辆超过部分欧洲车型 [3] - 长城汽车开发V8混动超跑对标法拉利SF90 综合功率1000马力 0-100km/h加速低于2.5秒 极速350km/h 展现传统动力领域追赶能力 [4] 技术突破 - 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显著提升 长城4.0T V8发动机热效率达38.5% 配合混动系统优化动力与燃油经济性 [5] - 新能源部件全球领先 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 支持12分钟快充至80% 极氪四电机系统提升弯道速度5.3%并减少ESP干预85% [6] - 轻量化技术取得进展 T800级碳纤维材料使车身重量降低40% 满足超跑高强度需求 [6]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中国拥有完整电动车供应链 电池、电驱、芯片等核心部件成本较欧洲低30%-40% 使量产成本降低30%以上 [7] - 智能化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小米V8s电机(27200rpm转速)提供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体验 [7] 政策影响 - 2025年豪车税调整起征点降至90万元且税率提至25% 短期导致进口车型价格降幅达43% 长期倒逼技术升级与品牌向上 [8] - 国产超跑通过规模化生产消化税负成本 仰望U9售价150万元低于同性能进口车型200万元 政策强化"国产高端"消费认知 [8] 品牌与生态建设 - 超跑作为品牌图腾产生溢出效应 仰望成功带动比亚迪整体毛利率提升 核心技术下放至中高端车型实现科技平权 [9] - 仍需突破品牌认知壁垒 碳纤维车身成本为传统结构5倍以上 需建立专属服务体系满足高端用户需求 [10] 行业趋势 - 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重构技术壁垒 中国品牌通过四电机独立控制(如比亚迪易四方平台)、扭矩矢量控制(极氪ZVC系统)等创新改写市场格局 [7][11] - 超跑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价值创造转型标志 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攻坚与生态构建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 [11]
莲花跑车六店联袂启幕,加速构建全域贯通服务网络
财经网· 2025-07-29 12:19
公司扩张战略 - 莲花跑车在7月至8月期间于广州、重庆、武汉、惠州、沈阳、长沙六城同步开设新门店 [1] - 公司计划至2026年年中从现有36城56店扩展至51城门店网络 [1] - 新门店布局形成珠三角"双支点"(广州与惠州)、东北战略支点(沈阳)及中西部三店联动(重庆/武汉/长沙)的协同格局 [3][4] 区域市场布局 - 广州与惠州门店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高新能源渗透率优势,深度挖掘本地客群并承接广深消费外溢需求 [3] - 沈阳门店辐射辽中南城市群,联动东北三省新能源消费市场,强化北方市场渗透 [4] - 重庆门店渗透成渝新能源消费圈,武汉链接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沙对接长株潭都市圈高端新能源需求 [4] 产品与服务升级 - 新门店全面展示ELETRE、EMEYA等主力车型,突出77年赛道基因传承 [4] - 通过密集终端网络实现售前咨询、试驾体验、售后保养及个性化服务的全域贯通 [3] - 渠道版图从"单点突破"升级为"全域联动",强化区域服务响应能力与用户体验 [3][4] 行业竞争定位 - 作为全球三大传奇超跑品牌之一,公司通过渠道扩张巩固高端汽车市场竞争力 [4] - 重点抢占中西部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开辟区域市场新增长路径 [4] - 依托赛道级产品与专业服务体系,强化高端新能源消费市场的品牌渗透 [3][4]
晚点财经丨红杉募资180亿元,在手资金超千亿;中概股以前借钱做新业务,现在买自家股票
晚点LatePost· 2024-07-10 22:52
红杉募资 180 亿元,在手资金超千亿 - 红杉中国3月完成新人民币基金募资180亿元,为近一年中国风投机构最大募资[3] - 不包括新募资,红杉中国在手现金约153.2亿美元(占资管规模25%),主要来自2022年7月的90亿美元募资[4] - 红杉中国资管规模达560亿美元,2005年以来投资1500多家企业,160多家IPO退出,140多家成长为独角兽[4] - 分拆后一年内投资19家新成立企业,包括AI公司月之暗面(2023年10月、2024年2月两次投资)[4] 中概股回购潮 - 快手更新回购计划,签署60亿港元自动回购协议(160亿港元三年计划的一部分),已累计回购61.7亿港元[4] - 2024年港股中概股新增31个回购计划,2023年新增20个(如满帮、腾讯音乐)[4][5] - 三年前互联网公司举债扩张(如美团百亿美元融资做社区团购,拼多多年烧448亿元销售费用),现转向利润分配[5] - 阿里45亿美元可转债获超额认购,资金用途包括新业务和回购[7] 富士康提前旺季招工 - 郑州富士康小时工价上调至25元/时(返费模式在职90天可额外获7500元),深圳龙华部分岗位时薪25元[7] - iPhone 16系列备货目标上调至9000万部,但iPhone 15系列在华激活量Q2同比下滑1.88%,市场份额退居第三[7] - 劳务市场工价低于往年(上海昌硕时薪23元 vs 往年26-27元),工厂年龄限制趋严(拒23岁以下及42岁以上)[7] 法拉利电动车战略 - 投资2亿欧元建意大利电动车工厂,2025Q4推出首款纯电超跑(起售价≥50万欧元/388万元),自研高压电池/电机[8] - 设计由苹果前设计官Jony Ive参与,CEO强调将保留品牌DNA(如F1技术移植、电机声浪模拟)[8] - 对比:保时捷Taycan降价至百万元仍销量下滑,兰博基尼推迟纯电至2028年,宾利/劳斯莱斯侧重工艺延续[8] 台积电市值逼近万亿美元 - 台积电股价盘中首破万亿美元,收盘市值9681亿美元(年内涨幅贡献近半)[8] - 全球7家万亿美元公司中6家为美国科技企业(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1家为沙特阿美(起源与加州石油公司相关)[9] - 券商预计台积电Q2营收同比增长36%[10] 其他行业动态 - **比亚迪**:投资10亿美元在土耳其建厂(年产能15万辆,2026年投产),为欧洲第二工厂[12] - **ASML**:新CEO称欧洲汽车业依赖中国成熟芯片,中国大陆连续三季成ASML最大市场[24] - **蔡司**:首次在华购地建苏州工厂,引入高端显微镜产线,中国成其最大单一市场[16] - **香港IPO**:7月9日当周迎7宗IPO,年内主板上市33家(与2023年同期持平)[18] - **卡塔尔航空**:2024年Skytrax全球最佳航司排名第一,国泰/长荣进前十,海南航空列第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