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时捷Taycan
icon
搜索文档
前兰博基尼首席设计师加盟小米汽车
经济观察报· 2025-09-04 18:28
核心人事任命 - 前兰博基尼首席外饰设计师Fabian Schmölz正式加入小米汽车 担任欧洲外观设计团队负责人[2] - 该设计师2025年4月起已开始为小米汽车工作 担任欧洲外观设计主管 工作地点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瓦布明兴[2] 设计师专业背景 - 设计师曾在保时捷任职期间参与718 Boxster、Vision GT概念车及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原型车Mission E的设计工作[2] - 在兰博基尼任职期间(2023年1月-2025年2月)担任首席外观设计师 设计了Temerario HPEV混动超跑和Lanzador概念超跑的外观[2]
兰博基尼首席外饰设计师加盟小米汽车
贝壳财经· 2025-09-04 12:37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宣布前兰博基尼首席外饰设计师Fabian Schmlz加盟 担任欧洲外观设计团队领航者 [1] - 公司近期频繁招募高端汽车设计人才 包括前宝马i系列设计主管Kai Langer [1] 人才引进 - Fabian Schmlz为兰博基尼Temerario车型主设计师 在保时捷期间参与718Boxster/Vision GT概念车/Mission E原型车设计 [1] - Kai Langer为宝马i系列设计主管 拥有超过二十年宝马集团工作经验 于8月1日正式加入小米 [1] 团队建设 - 公司欧洲外观设计团队由兰博基尼首席外饰设计师领导 [1] - 雷军近期持续加强汽车设计领域人才储备 [1]
利润骤降67% 保时捷叫停自研电池并裁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8 09:15
公司战略调整 - 保时捷宣布重组高性能电池子公司Cellforce 放弃自研电池生产计划 将其转型为独立研发部门[1] - Cellforce原有286名员工中约200人被裁撤 仅保留约80人小型研发团队[1] - 公司电动化战略从"纯电先行"回摆至"动力系统并行" 2030年前将并行推进内燃机、插混与纯电三种动力路径[7] - 公司声明强调直至21世纪30年代中后期 所有细分市场都将同时提供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型[7]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净利润35.95亿欧元 同比下降30.3% 销售回报率14.1%低于2023年的18%[5] - 2024年中国销量锐减28%[5] - 2025年销售回报率预期从最初10%-12%下调至6.5%-8.5% 后进一步降至5%-7%[5][6] - 上半年营业利润10.1亿欧元同比暴跌67% 净利润7.18亿欧元同比下滑66.6%[5] - 上半年销售回报率从去年同期15.7%骤降至5.5% 汽车业务营业利润从29亿欧元降至8亿欧元[5] 电池项目挫折 - Cellforce项目曾计划建设20GWh电池产能 预计2025年后用于高性能电动跑车[3] - 项目获得德国政府超5000万欧元补贴 但原计划商业模式被认定经济上不可行[3] - 退出电池项目导致约5亿欧元特殊损失 其中资产减记金额达2.95亿欧元[6] - 裁减员工将有机会转至大众集团电池部门PowerCo[6] 市场需求变化 - 电动汽车在中国和美国销量低于预期[3] - 上半年全球销量146,391辆 电动汽车占比36% 欧洲市场电动汽车占比57%[7] - Macan车系上半年销量45,137辆 纯电版25,884辆超过燃油版19,253辆 但欧洲以外市场接受度远低于预期[7] 行业动态 - 欧洲电池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瑞典Northvolt申请破产 沃尔沃旗下NOVO Energy裁员50%[6] - 梅赛德斯-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也纷纷调整电动化时间表[7]
奔驰概念车刷新纯电车24小时耐力赛成绩,雷军:太强了,这个成绩有点变态
齐鲁晚报· 2025-08-26 15:07
奔驰AMG GT XX概念车性能突破 - 奔驰AMG GT XX概念车刷新纯电车24小时耐力赛成绩 [1] - 保时捷Taycan、小米YU7、小鹏P7等车型成绩被同步提及 [1] - 小米公司CEO雷军公开称赞该成绩"太强"并祝贺奔驰 [1][3]
奔驰刷新24小时耐力赛纪录,雷军直呼变态:太强了!
新浪科技· 2025-08-26 09:53
奔驰AMG GT XX概念车性能表现 - 奔驰AMG GT XX概念车刷新纯电车24小时耐力赛成绩 [1] - 保时捷Taycan、小米YU7、小鹏P7同场参与性能对比 [1] 行业领袖评价 - 小米公司CEO雷军评价奔驰成绩"太强"且"有点变态" [1] - 雷军公开祝贺奔驰取得突破性成绩 [1]
不出海,就出局?每年新增100万辆!汽车出口的春天来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8-16 00:06
中国汽车出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2021年起每年增长约100万辆,2023年上半年出口3473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9][10] - 中国汽车凭借价格优势和技术进步获得竞争力,但面临欧美贸易壁垒(美国100%电动车关税、欧盟17-363%反补贴税)和本土化挑战 [3][17][18] - 电动车时代需建立体系化研发能力,通过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技术创新构建全球竞争力 [50][56] 全球市场差异化竞争策略 价格体系冲击 - 大众ID6中国售价20万元 vs 欧洲6万欧元(50万元),平行进口导致大众起诉经销商并销毁22辆车 [11][12][14] - 欧盟修改平行进口规则,新增11项安全认证和200页技术文件要求 [16][17] 市场定位重构 - 同一车型在不同市场竞品差异显著: - 蔚来ET5在德国对标宝马i5/奔驰EQE(价差仅1万欧元) [25][27] - 比亚迪海豚在德国被视为纯电MINI竞品 [28] - 目标用户画像差异: - 欧洲比亚迪ATTO 3用户为40-50岁标新立异群体 vs 中国家庭/网约车用户 [30] - 保时捷Taycan欧洲60+岁创业者为主 vs 中国年轻高收入群体 [32] 本土化适配案例 - 印度Sub-4 meter政策催生3995mm车长7座SUV(马恒达Bolero Neo) [36][39] - 欧洲市场偏好短轴距车型(欧版凯美瑞比常规版短30cm)和旅行车 [41][42][43] 电动车时代的技术与战略转型 供应链与研发体系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成本最低的电动车生产体系 [47] - 宁德时代一体化底盘解决方案降低生产门槛,但需强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 [47][50] 全球化研发框架 - 需建立模块化设计:电池包容量/控制策略可调以适应不同市场 [53] - 同一硬件适配多地区智能驾驶需求(如路况/法规差异) [55] - 体系化研发可降低30%以上开发成本并加速迭代 [56] 未来竞争策略 市场开拓路径 - 优先开发竞争较弱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 [63] - 在欧美市场需深度研究消费者心理和竞品策略 [64] 商业模式升级 - 汽车作为服务载体,需针对不同地区提供差异化衍生服务 [66] - 建立品牌基本盘(如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式全球车型)保障现金流 [61][62] 数据与趋势 出口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473万辆,延续增长态势 [10] - 德国市场中国电动车价格优势显著:比亚迪海豚欧洲售价248万元 vs 国内1298万元 [25] 贸易壁垒影响 -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关税100%,汽车零部件25% [3] - 俄罗斯进口汽车关税调整至20-38%并加征报废税 [3]
小鹏P7创3961公里新纪录,雷军祝贺称非常了不起
新浪科技· 2025-08-15 15:23
小鹏P7 24小时耐力测试成绩 - 全新小鹏P7在24小时耐力测试中取得3961公里的成绩,创下新纪录 [1] - 该成绩超越了2019年保时捷Taycan的3425公里和2024年奔驰CLA纯电版的3717公里 [1] - 该成绩也略高于2025年小米YU7的3944公里 [1] 行业互动与评价 - 小米董事长雷军祝贺小鹏汽车取得新纪录,并呼吁更多厂商参与"纯电车24小时耐力挑战" [1] - 小鹏汽车副总裁回应称P7和YU7都极其优秀,强调汽车工业进步需要共同挑战极限 [1] - 特别指出P7是轿车而YU7是SUV,暗示不同类型车辆取得优异成绩都值得肯定 [1] 行业发展趋势 - 多家车企参与纯电动车耐力测试,显示行业对续航能力的持续追求 [1] - 从2019年到2025年,纯电动车24小时耐力测试纪录提升了536公里,反映技术进步速度 [1] - 主要车企高管公开互动,表明行业竞争中有合作推动技术发展的共识 [1]
雷军祝贺小鹏汽车破纯电车耐力挑战纪录 超小米记录17公里
凤凰网· 2025-08-15 15:20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全新P7完成纯电车24小时耐力挑战 以3961公里成绩刷新行业纪录 超越小米YU7的3944公里和奔驰CLA的3717公里等历史成绩 [1][2] - 小米汽车董事长雷军发起并推动该挑战 旨在检验电动车整车性能和可靠性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1][2] 挑战成绩对比 - 小鹏P7最新成绩达3961公里 较小米YU7的3944公里提升17公里 [1][2] - 历史对比:2019年保时捷Taycan为3425公里 2024年奔驰CLA为3717公里 [1] - 挑战规则为连续行驶24小时含充电时间 中途换人不换车 [2] 技术验证意义 - 测试验证小鹏P7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强大实力 但受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曾暂停测试 [1] - 挑战是对电动车动力、充电效率、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全方位极限测试 被形容为"用短跑速度跑马拉松" [2] 行业合作推动 - 小米汽车官方祝贺小鹏汽车成绩 表示将共同以严苛标准打磨产品 推动汽车工业进步 [1] - 雷军公开欢迎更多厂商参与挑战 形成行业技术竞争与进步氛围 [1]
汽车之家用评测引领汽车消费新航向
新华网· 2025-08-12 14:17
汽车行业测试与消费趋势 - 汽车消费需求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推动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加速涌现 市场变化重塑汽车消费价值链并调整流量池分配 [1] - 消费者需要更精准客观的购车决策依据以服务多元化出行需求 [1] - 汽车之家通过《超级测试-冬季实验室》开发双温区测试 探寻供需新桥梁并推动新能源汽车选购消费浪潮 [1] 测试设计与执行 - 2022年测试涵盖58款热门新能源车型 包括44款纯电动和14款增程/插电车型 覆盖主流合资及国产品牌 [2] - 测试横跨北京和呼伦贝尔双气候带 征集超过20000条真实用户需求样本 [2] - 测试包含4款未交付新车(极氪009 雷达RD6 哪吒S 集度ROBO-01)用于产品诊断和优化 [2] - 双温区测试包含21个项目 产出1260组测试成绩和超30000条数据 覆盖续航/安全/性能维度 [3] 测试结果与发现 - 纯电动组合资品牌在低温测试上榜率高于国产 增程/插电组全部为国产品牌 [4] - 极寒测试中纯电动组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官方续航达成率均值均为45.2% [4] - 中国品牌在极寒续航前十名占6席 前二十名占14席 增程/插电领域展现绝对优势 [4] - 北京低温测试纯电续航均值425.8公里 达成率71.8% 保时捷Taycan以104.5%居首 [5] - 极寒环境下奔驰EQS续航达成率66.5% 部分车型不足40% 增程/插电组保电油耗变化幅度达43.49% [5] 评测体系创新 - 导入EV AH-100纯电动车评价体系和iV-Rating智能汽车评价体系 以数字化评分突破行业壁垒 [11] - 通过20000+车主共创形成真实数据库 加入地库坡道/语音控制/积雪道路等多维场景测试 [12] - 测试揭示影响冬季续航的核心因素:电池耐冻性 暖风空调能耗 温控系统 轮胎及风阻 [9] 行业影响与平台战略 - 汽车之家通过符合国情的测评体系引导行业技术升级 倒逼品牌追求技术卓越 [10] - 平台品牌升级为"看车 买车 用车 换车" 全场景覆盖用户生命周期闭环 [13] - 测试IP推动行业透明度 数字化数据和技术沉淀成为行业关键资产 [14]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车企紧急兜底,消费者抢搭末班车
贝壳财经· 2025-07-23 15:37
政策调整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受影响区间为101 7万元-146 9万元 [3] - 新政覆盖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 [3] - 实际受影响车型涵盖宝马X7/X5M雷霆/X6M雷霆/XM、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丰田埃尔法、路虎揽胜、尊界S800等 [3] 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101 7万-146 9万价格区间新车销量约2万辆,占90万元以上豪华车总销量3 7万辆的54% [4] - 进口豪华车需求显著下滑,2025年1-5月进口量仅18万辆同比降33%,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品牌均现下滑 [14] - 超豪华车仅占车市总规模千分之一,政策调整对普通消费者无直接影响 [2] 企业应对 - 捷豹路虎宣布7月20-31日期间购买指定车型新增消费税由公司全额承担,路虎揽胜盛世加长版可省约14万元税费 [2][11][12] - 奔驰推出8月31日前购买S级/GLS/迈巴赫指定车型"税改价不改"政策 [13] - 尊界S800对7月20日前锁单且超101 7万元用户免除10%消费税 [13] 消费行为 - 政策窗口期引发抢购潮,保时捷经销商单日订车近十台并延长营业至24时 [6] - 宝马X7/X5M雷霆等车型因进入征税范围成为消费者重点关注对象 [8] - 部分消费者因节省10余万元税费而提前购车计划 [9][10] 行业观点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调整体现车市变化与税收政策的合理对应,确保税基稳定 [14] - 专家指出政策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经销商反馈车企兜底政策有效稳定销量,避免短期波动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