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Taycan

搜索文档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车企紧急兜底,消费者抢搭末班车
贝壳财经· 2025-07-23 15:37
政策调整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受影响区间为101 7万元-146 9万元 [3] - 新政覆盖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 [3] - 实际受影响车型涵盖宝马X7/X5M雷霆/X6M雷霆/XM、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丰田埃尔法、路虎揽胜、尊界S800等 [3] 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101 7万-146 9万价格区间新车销量约2万辆,占90万元以上豪华车总销量3 7万辆的54% [4] - 进口豪华车需求显著下滑,2025年1-5月进口量仅18万辆同比降33%,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品牌均现下滑 [14] - 超豪华车仅占车市总规模千分之一,政策调整对普通消费者无直接影响 [2] 企业应对 - 捷豹路虎宣布7月20-31日期间购买指定车型新增消费税由公司全额承担,路虎揽胜盛世加长版可省约14万元税费 [2][11][12] - 奔驰推出8月31日前购买S级/GLS/迈巴赫指定车型"税改价不改"政策 [13] - 尊界S800对7月20日前锁单且超101 7万元用户免除10%消费税 [13] 消费行为 - 政策窗口期引发抢购潮,保时捷经销商单日订车近十台并延长营业至24时 [6] - 宝马X7/X5M雷霆等车型因进入征税范围成为消费者重点关注对象 [8] - 部分消费者因节省10余万元税费而提前购车计划 [9][10] 行业观点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调整体现车市变化与税收政策的合理对应,确保税基稳定 [14] - 专家指出政策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经销商反馈车企兜底政策有效稳定销量,避免短期波动 [12][13]
豪车税来了,晚一天多花10万
盐财经· 2025-07-22 18:00
豪车税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豪车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起征点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3][4] - 征税范围扩大至所有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等)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3][4] - 新政策从发布到执行仅3天过渡期(7月17日发布,7月20日生效) [5][6]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分析 国际豪华品牌 - **路虎**:揽胜、揽胜运动、卫士高配车型受影响,盛世标轴版预计涨价13万元,加长版涨价15万元 [7][8] - **保时捷**:9大车系中7个车系最高价超101.7万元,911、Panamera中高配及Cayenne、Taycan高配被纳入征税范围 [9][10] - **奔驰**:迈巴赫S 480因优惠力度变化可能重新缴税,S 450L若终端价不降将新增税负 [17][18][19] - **BBA性能车**:宝马M5(146.89万元)、奥迪RS7(146.88万元)等原卡线定价车型需重新调整 [20] 国产高端品牌 - **红旗**:国雅(140万元起)、国耀(136.58万元起)被波及 [15] - **比亚迪仰望**:U8(109.8万元)需调整定价策略以避税 [15][33] - **华为鸿蒙智行**:尊界S800四座行政版(101.8万元)可通过优惠规避税负 [15][32] 市场反应与销量数据 - **紧急交易潮**:政策发布后3天内,北京路虎4S店现车售罄,保时捷准车主抢开票 [6][7][8][10] - **销量结构**:2025年1-5月百万级豪车销量前三为路虎揽胜(6927辆)、保时捷Cayenne(6199辆)、奔驰S级(5228辆) [29][30] - **市场份额**:101.7万元以上市场中奔驰占48%(1.6万辆)、路虎23%(0.85万辆)、保时捷18%(0.68万辆) [29] 厂商应对措施 - **路虎/奔驰补贴政策**:7月20-31日购买指定揽胜/卫士车型可获全额税补,奔驰迈巴赫S级8月31日前享经销商补贴 [22][23][24] - **消费者分化**:部分车主接受税负,另有准车主因10万+新增成本考虑退订(如保时捷911订单) [12][13] 行业趋势影响 - **进口车萎缩**:2024年进口车销量70万辆(同比降12%),2025年1-5月仅18万辆(同比降33%) [34] - **国产高端机遇**:仰望U8、蔚来ET9(78.8万起)、极氪009光辉(78.9万起)等接近百万级市场 [34] - **定价策略调整**:原卡线车型(如奥迪RS Q8 146.89万元)需重新定位,新能源车型需平衡配置与税负 [20][32][33]
天“塌了”?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降至90万
36氪· 2025-07-21 12:09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由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对应从146.9万降至101.7万 [1] - 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1] - 执行时间从公告发布(7月17日)到生效(7月20日)仅间隔3天,缓冲期极短 [1][3] 受影响车企及车型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等主力车型(90-200万元价格带)将纳入征税范围,受影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豪华品牌 [4][6]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等车型进入征税区间 [6] - **宝马**:X7、X5M雷霆版、X6M雷霆版、XM等高性能车型受冲击 [6] - **其他品牌**: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路虎揽胜等高端车型同样面临消费税成本上升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政策生效前出现抢购潮:保时捷4S店客流激增,部分展车被迅速售罄,反映消费者对10-20万元新增税负敏感 [8] - 购车决策可能转向:部分消费者或考虑二手超豪华车(免征消费税)或国产豪华品牌以规避成本 [13][15]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豪华车企面临两难选择:维持价格可能导致销量流失,降价则可能引发高端市场"价格战" [9][11] - 新能源车企相对受益:纯电动/燃料电池车仅需缴纳零售环节消费税,且定价接近起征点的车型(如尊界S800)具备竞争优势 [11][16] - 二手车市场或成赢家:新车与二手车价差扩大(超10万元)将刺激二手超豪华车交易 [12][14] 政策导向解读 - 调整目的为引导合理消费及促进绿色环保,符合汽车市场促销价格变化的监管适应性 [11] - 传统燃油豪华车受冲击显著,政策倾斜有利于新能源车结构性发展 [11][12]
豪车税新规倒计时:保时捷掀抢购潮,销售称晚买两天贵十几万
财联社· 2025-07-19 14:02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含税146.9万)下调至90万元(含税101.7万),征税范围扩大至零售价90万元及以上车型 [5][6] - 新规覆盖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所有动力类型乘用车及中轻型商用客车,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 [5] - 受影响车型集中在开票价格101.7万-146.9万区间,2025年上半年该区间销量约2万辆,占豪华车总销量145万辆的1.4% [15] 终端市场反应 - 保时捷门店现抢购潮:单日售出7台车,911和帕拉梅拉现车紧缺,展车被清空 [8] - 消费者在政策执行前购车可节省十几万成本,刺激犹豫期客户集中下单 [10] - 丰田埃尔法顶配版加价8.5万-18万,落地价超100万 [13]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进入征税范围,2024年中国销量下滑28%至5.69万辆 [8][14]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受影响,占101.7万以上市场48%份额(1.6万辆) [12][15] - **宝马**:X7、X5M雷霆版等车型受波及 [12] - **路虎**:揽胜系列占101.7万以上市场23%份额(0.85万辆) [13][15] 行业影响分析 - 豪华车市场承压:2024年奔驰中国销量降7%,进口车总量同比降12%至70万辆 [15][16] - 自主高端品牌受益:仰望U7、蔚来ET9等60万-80万区间车型未达征税门槛,尊界S800上市50天大定破8000台 [17] - 进口车持续萎缩:2024年1-5月进口量同比降33%至18万辆,2014年以来进口峰值143万辆逐年下滑 [16] 市场格局变化 - 政策加速进口豪车与自主高端车分化:超豪华车销量仅占市场千分之一,自主新能源高端车型借势崛起 [16][17] - 消费税成本或转嫁消费者:部分车型销售利润不足10%,新增税负可能由终端买家承担 [15]
豪车税新规前夕保时捷掀抢购潮!销售:晚买一天贵十几万
新华网财经· 2025-07-19 13:12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 - 消费税征收范围从零售价130万元(含税146.9万)下调至90万元(含税101.7万),覆盖101.7万-146.9万区间新车 [2][4] - 新规自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动力类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所有乘用车及中轻型商用客车 [2] - 政策直接影响保时捷、奔驰、宝马等高端走量品牌,而非劳斯莱斯、法拉利等300万以上超豪华品牌 [7][8] 保时捷市场反应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等主力车型进入征税范围,现车资源紧张,单店单日成交6-7台 [5] - 7月19日为免税最后期限,消费者抢购导致销售激增,延迟开票将导致购车成本增加十几万元 [7] - 保时捷60万-300万价格带中90万-200万区间车型占比最高,受影响程度远超其他豪华品牌 [7] 其他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及宝马X7、X5M雷霆版等车型纳入征税范围 [9] - 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路虎揽胜等车型同样受新政冲击 [10] 超豪华品牌市场表现分化 - 玛莎拉蒂Grecale经销商清库存价低至38.88万元(指导价65.08万起),150台限时售罄,品牌前5月累计销量仅384辆 [14][15][17] - 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前5月销量同比下滑20%-39%,超高端消费群体购买力放缓 [20][21] 国产百万级电车崛起 - 比亚迪仰望U8售价109.8万元,2024年累计销量达7254辆 [25] - 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超6500辆,部分消费者未试驾即下单 [25][26] - 至少7家自主品牌布局百万级市场,包括红旗金葵花国雅、东风猛士917等,岚图计划推出百万元级车型 [31]
价格战冲击与转型阵痛:中国二手车市场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36
新车价格战对二手车市场的冲击 - 新车市场激烈价格竞争持续传递生存压力至二手车领域 5月份二手车交易量环比下降5.72% 同比增长仅为1.22% [1] - 新车降价导致消费者更倾向用相同或略高预算购置新车 直接分流二手车市场需求 [1] - 2025年车市价格战创历史新高 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品牌全员参与降价 宝马曾尝试退出价格战但销量暴跌40%后被迫重启促销 [5] - 新车价格持续性波动彻底打破燃油车保值神话 三年车龄燃油车平均保值率从2023年56.8%降至2024年51.8% 部分自主品牌车型跌破40% [6] 新能源转型加剧二手车市场困境 - 新能源车快速换代导致老款车型加速贬值 首任车主权益缺失与电池健康度检测标准不统一制约二手新能源车流通 [3] - 三年车龄新能源车平均保值率不足50% 纯电动车(BEV)44.2% 插电混动(PHEV)46.1% 仅保时捷Taycan等高端车型达59%-62% [8] - 新能源车"油电同价"策略重构市场 直接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进一步拉低燃油车残值 [9][11] 二手车行业结构性短板 - 行业认证/流通/配套体系不完善 二手车贷款渗透率仅48% 远低于新车 [3] - 诚信体系缺失问题突出 部分经营者存在隐瞒车况/虚假宣传等行为 [3] - 新能源车技术迭代快导致旧款迅速贬值 如电池续航从500公里升级至700-800公里 [12] 市场转型中的积极信号 - 2024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 为二手车交易提供充足车源 限迁政策取消使长三角异地过户时间从7天缩至2小时 跨区域流通率提升27% [11] - 2025年全国标准化检测中心超120个 车辆检测覆盖率从2020年不足40%提升至85% 金融机构推出"100天电池回购保障"等创新服务 [14] - 主管部门推动车市价格战降温 中汽协等机构反对"内卷式"竞争 工信部加强供应链账期管理至60天内 高息车贷返佣政策叫停 [12]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政策引导+技术透明+服务闭环"新生态是根本出路 [3] - 二手车出口成为突破口 需通过规范化经营适应海外市场成熟体系 [15]
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超豪华品牌转型之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7:18
法拉利电动化战略调整 - 法拉利将第二款纯电动车型推出时间从原定的2026年底推迟至最早2028年[2][4] - 首款纯电动车发布时间从2025年底/2026年初调整为2026年春季首发,10月交付[3][4] - 第二款纯电动车被视为电动化战略"真正转折点",首款车型仅为小批量象征性产品[4] - 典型法拉利车型五年周期销量目标5000-6000辆,但当前高性能电动车需求"为零"[4] 超豪华品牌电动化困境 - 兰博基尼首款纯电动车从2028年推迟至2029年推出[7][9] - 宾利首款纯电动车量产时间从2025年延至2026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从2030年推迟至2035年[9] - 阿斯顿·马丁首款纯电动车多次推迟,最新计划"本世纪20年代末"(可能2029或2030年)[9] - 玛莎拉蒂因需求不足取消电动版MC20跑车计划,客户仍偏好高性能汽油发动机[10][11] - 保时捷Taycan 2024年全球销量暴跌49%并减产[14] 技术挑战与市场反馈 - 电动跑车缺乏燃油车标志性声浪,法拉利核心客户认为这是品牌魅力核心体现[4][5] - 法拉利申请专利通过放大电机高频啸叫复刻内燃机声浪[6] - 电动车电池过重且持续动力输出不足,赛道驾驶场景性能受限[6] - 混合动力车型2024年占法拉利总销量50%,超豪华品牌普遍采用混动作为过渡方案[3][14]
一天入账超600亿,雷军把汽车人整不会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8 09:00
小米YU7市场表现 - 小米YU7起售价25.35万元,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0000台,1小时内达289000台 [5] - 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0000台,按均价计算销售额超600亿元 [6] - 对比小米SU7上市14个月销售25万辆,YU7订单量预计是SU7的两倍 [3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厂商面临零和博弈 [8] - 友商如零跑CEO坦言小米订单量带来巨大压力 [8] - 奇瑞风云A9L预售51971台,直接对比突显小米订单量级差异 [12] 产品设计策略 - YU7因外观与法拉利Purosangue相似被称为"法拉米",此前SU7也被称"保时米" [23] - 采用"致敬经典+细节原创"设计手法,精准满足消费者对豪华设计的平价需求 [25][27] - 新能源时代技术壁垒降低,使"平替"策略可行,如极氪9X被称为"杭州湾库里南" [30] 营销体系构建 - 雷军否认靠营销,强调产品研发、品质等全方位能力领先 [20] - 三级火箭理论:1.8亿手机用户为基础,生态链为过渡,汽车实现生态闭环 [21] - 发布会文案塑造产品情感价值,被评"中文商业世界内容营销最高段位" [19] 订单数据争议 - 行业质疑小米重新定义"大定"标准,将可退未锁单订单计入大定 [36] - 二手平台出现订单转让现象,价格2000-20000元不等 [34] - 分析师指出即使剔除水分,YU7订单仍将显著超过SU7 [37]
中国之外,豪华电动车“彻底失败”?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6 00:46
豪华电动车型销量低迷 - 电动版梅赛德斯G级SUV销量惨淡 远低于燃油版(欧洲4月仅售1450辆 vs 燃油版9700辆)[4][11] - 法拉利因需求疲软推迟第二款电动车上市至2028年 保时捷削减电动Macan和Taycan产量(Taycan贬值严重 部分经销商拒收二手车)[5][20] - 奥迪Q8 e-tron因订单量下降停产 比利时工厂关闭[6] 高价策略失效原因 - 豪华电动车电池成本高导致溢价明显(电动G-Wagen售价16 2万美元 电动路虎揽胜超18万美元)[9] - 燃油版性价比优势显著(电动G580比燃油版贵1 4万美元但续航仅239英里 vs 燃油版500英里)[14][15] - 消费者偏好转向低价车型 二手电动车贬值严重(3年车龄Taycan价格腰斩至4 7万美元)[20][21] 全球电动车市场分化 - 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超2000万辆 占比超25%(2025Q1同比增长35%)[18] - 中国主导全球70%电动车产量 2023年出口125万辆 新兴市场销量增长超60%[19] - 欧盟电动车市场份额下降至13 6%(较上年降1个百分点)美国增长仅10%[19] 行业战略转型趋势 - 传统车企调整电动化节奏(宾利推迟首款电动车至2026年 兰博基尼延至2029年)[20] - 小型平价车型成主流 中国近40%电动车售价低于2 5万美元[23] - 技术下放模式失效 需借鉴福特T型车策略实现规模化普及[22][23]
新能源汽车外观设计“模仿大牌”是“抄袭”?
中国青年报· 2025-06-19 05:00
行业现象:汽车设计趋同化 - 小米YU7与法拉利Purosangue在车身比例、造型轮廓、前脸侧面和尾部造型风格等方面高度相似 [2] - 小米SU7因设计造型与保时捷Taycan相似被戏称为"米时捷" [4] - 众泰SR9与保时捷Macan、汉龙旷世与路虎揽胜、欧拉朋克猫与大众甲壳虫等案例显示"撞脸大牌"已成行业普遍现象 [4][5] 市场反应 - 小米SU7一季度交付量达7.58万辆,累计交付超25.8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 [4] - 众泰SR9曾创下上市3天订单超2万辆纪录,借壳上市估值116亿元,巅峰市值突破300亿元 [5] - 欧拉汽车2021年销量达13.5万辆,但2024年暴跌至6.33万辆(降幅41.69%),2025年单月销量不足两千辆 [7][8] 商业模式分析 - 借鉴成熟设计可快速打开产品知名度,显著降低市场教育成本 [5][8] - 低速电动车领域模仿现象更严重,出现直接复制小米YU7设计并更换车标的案例 [6] - 模仿策略短期可带来销量增长,但长期导致众泰2024年仅售14辆车,汉龙工厂陷入停产裁员风波 [7] 行业发展趋势 - 比亚迪CTB技术、蔚来ES7激光雷达设计、小鹏飞行汽车架构等技术驱动型设计突破正在涌现 [8]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领域创新贡献显著 [9] - 汽车设计正从"美学范畴"升级为"国家产业话语权载体",需完成从"学生"到"规则共建者"的跨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