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蔚来EP9
icon
搜索文档
又有企业官宣造车,这次要单挑全球最强跑车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22:15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追觅科技正式宣布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亮相[1][2] - 公司定位高端市场 宣称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目标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高端市场[3][6][20] - 造车项目基于2013年在清华天空工场撰写的第一份计划书 经过十二年筹备[8][17] - 已成立造车主体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创始人俞浩通过多层持股控制80%股权[11][12] - 目前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且持续扩张[1] 产品与技术规划 - 首款车型聚焦超豪华纯电跑车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中国起售价约2500万元 顶配超1亿元)[1][4] - 宣称要打造不加定语的"全球最快"量产车 目标超越当前公认最快车型SSC Tuatara(时速532公里)[3][6] - 可能采用ODM模式改造现有车型平台(如理想L9改"宾利"/"库里南" 小米SU7改"布加迪"/"法拉利")用于海外贴牌销售[14][15] - 计划通过ODM业务产生现金流支撑自研造车项目[15]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白热化竞争 生存线已达月销2万辆级别[2] - 头部车企扩产降价出海 中小玩家持续退场 行业淘汰赛进入加时阶段[2] - 造车新势力普遍采用高性能跑车立品牌(如蔚来EP9对标保时捷918 小米SU7纽北刷圈)[4][5] - 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509.6万台 同比增长11.9% 追觅以11.3%份额排名第三[9][10] 核心优势与资源基础 - 依托中国成熟电动车供应链 自称"站在巨人肩膀上"而非从零开始[2][8][19] - 全球品牌影响力突出 在20余个国家地区市场份额第一 智能清洁领域居全球头部[9][20] - 2024年公司营收150亿元人民币[3][15] - 海外渠道能力强劲 西南欧市场尤其突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出货量榜首)[9] 海外战略与实施路径 - 首款车型可能优先面向海外销售 招聘岗位明确要求熟悉欧盟WVTA认证及美国经销商特许经营法[13][14] - 设立海外商业化总监/海外销售总监等职位 薪资范围25000-50000元/月[14] - 要求候选人拥有3家以上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资源及3年以上海外渠道拓展经验[14] - 通过技术授权/转让模式推动底盘/三电/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海外商业化[14] 行业挑战与资金需求 - 汽车工业具周期长/投入重/回报慢特点 行业共识需400亿人民币资金储备才具备可持续竞争力[3][15] -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成功率低(案例如苹果十年耗资百亿美元无果 极石汽车月销未超1400辆)[2][11] - 公司未上市融资能力受限 缺乏类似小米的投资生态体系[15] - 当前营收规模(150亿元)与造车资金需求(400亿元)存在显著差距[3][15]
中国品牌掘金超跑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2 19:18
市场格局 - 欧洲品牌长期垄断全球超跑市场 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凭借技术专利、品牌文化及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中国市场百万元以上跑车销量前十中欧洲品牌占比超90% [2][3] - 中国品牌通过电动化与燃油车双路径突破 蔚来EP9以纯电驱动创纽北赛道纪录 比亚迪仰望U9搭载四电机技术实现量产交付 2024年交付87辆超过部分欧洲车型 [3] - 长城汽车开发V8混动超跑对标法拉利SF90 综合功率1000马力 0-100km/h加速低于2.5秒 极速350km/h 展现传统动力领域追赶能力 [4] 技术突破 - 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显著提升 长城4.0T V8发动机热效率达38.5% 配合混动系统优化动力与燃油经济性 [5] - 新能源部件全球领先 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 支持12分钟快充至80% 极氪四电机系统提升弯道速度5.3%并减少ESP干预85% [6] - 轻量化技术取得进展 T800级碳纤维材料使车身重量降低40% 满足超跑高强度需求 [6]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中国拥有完整电动车供应链 电池、电驱、芯片等核心部件成本较欧洲低30%-40% 使量产成本降低30%以上 [7] - 智能化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小米V8s电机(27200rpm转速)提供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体验 [7] 政策影响 - 2025年豪车税调整起征点降至90万元且税率提至25% 短期导致进口车型价格降幅达43% 长期倒逼技术升级与品牌向上 [8] - 国产超跑通过规模化生产消化税负成本 仰望U9售价150万元低于同性能进口车型200万元 政策强化"国产高端"消费认知 [8] 品牌与生态建设 - 超跑作为品牌图腾产生溢出效应 仰望成功带动比亚迪整体毛利率提升 核心技术下放至中高端车型实现科技平权 [9] - 仍需突破品牌认知壁垒 碳纤维车身成本为传统结构5倍以上 需建立专属服务体系满足高端用户需求 [10] 行业趋势 - 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重构技术壁垒 中国品牌通过四电机独立控制(如比亚迪易四方平台)、扭矩矢量控制(极氪ZVC系统)等创新改写市场格局 [7][11] - 超跑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价值创造转型标志 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攻坚与生态构建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 [11]
李斌:给很多蔚来车主签字时被要求签这四个字
新浪科技· 2025-08-22 11:54
公司动态 -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全新ES8见面会上提及用户常要求签名"敢想有为" 反映品牌精神内涵 [1] - 全新第三代蔚来ES8正式开启预售 共推出3款车型 包括6座行政豪华版 6座行政签名版和7座行政豪华版 [3] - 6座行政豪华版和7座行政豪华版整车预售价均为41.68万元 电池租用方式购车为30.88万元起 [3] - 6座行政签名版整车预售价为45.68万元 电池租用方式购车为34.88万元 [3] - 新车将于2025年9月下旬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 [3] 产品信息 - 全新ES8车型包括6座行政豪华版 6座行政签名版和7座行政豪华版三种配置 [3] - 采用电池租用方式购车可降低初始购车成本 较整车购买方式低10.8万元 [3] - 车型定位行政级豪华SUV市场 覆盖不同座位配置需求 [3]
李斌:蔚来EP9现在是老板最爱车
新浪科技· 2025-08-22 10:39
公司品牌战略 - 蔚来汽车通过不同品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定义和功能配置取舍[1] - 全新ES8定位全场景需求 主打"兴业宜家悦己" 商务场景兼顾大家庭用途[1] - 乐道品牌L90和L60分别针对大家庭和小家庭用户 萤火虫车型面向个人或小家庭用户[1] 产品定位特点 - 所有车型均保持高品质标准 将安全放在第一位[1] - EP9车型成为企业老板群体青睐的车型 公司持续收集高端用户反馈进行产品改进[1] - 车型用途划分明确:个人驾驶选萤火虫 家庭使用选乐道 商务兼家庭选全新ES8[1]
李斌:蔚来全新ES8主打“兴业宜家悦己”,乐道L90主打“阖家欢乐”
新浪科技· 2025-08-22 10:36
公司品牌战略与产品定位 - 蔚来旗下不同品牌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定义和功能配置取舍 围绕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取向[1] - 全新ES8 乐道L90 萤火虫三款车型体现清晰品牌定位差异 均以高品质和安全为核心标准[1] - 萤火虫车型定位小家庭个人使用场景 乐道L60面向小家庭 L90面向大家庭日常运营需求[1] - 全新ES8主打全场景需求 覆盖兴业宜家悦己三大场景 商务场景侧重得体与成功兼顾大家庭需求[1] 产品市场反馈与高端定位 - 蔚来EP9成为企业创始人群体青睐车型 获得六十多岁大型企业老板创始人持续使用反馈和改进建议[1]
华为小米为何能在国产豪车领域突围 技术与营销双驱动
钛媒体APP· 2025-06-06 08:02
自主品牌高端化突破 - 1998年红旗CA7460成为首款售价超50万元的自主车型但销量未达预期 [1] - 2024年问界M9成为国内50万元以上销量冠军实现自主品牌历史性突破 [1] - 2025年小米SU7 Ultra连续两月销量破2000辆创自主轿车50万元以上单月销量纪录 [1] 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 30万元以上市场理想蔚来已实现突破但50万元以上仅华为小米取得显著成绩 [3] - 问界M9(SUV)与小米SU7 Ultra(轿车)分别代表技术豪华与性能豪华路径 [3] - 比亚迪虽掌握应急浮水全主动悬架等技术但50万元以上市场表现不佳 [3] 技术路径与品牌策略 - 华为通过高阶智能驾驶六合一域控制器等领先技术赋能问界M9 [3] - 特斯拉Model S Plaid与蔚来EP9曾以性能立品牌但后者未量产影响持续力 [4] - 极氪001 FR因发布时间晚销售策略不当未在50万元以上市场站稳 [4]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时代技术豪华与性能豪华两条路径验证传统豪华品牌发展逻辑 [3] - 比亚迪可能采取百万级超豪车型先行再技术下放的策略 [3]
合资沉浮20年:昔日王者 重回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2:08
合资车企历史地位与市场格局演变 - 2014年合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高达66%,德系、日系、美系等占据主导地位 [1] - 2005年合资车企包揽销量前三,上汽通用年销29.86万辆,上汽大众24.47万辆,比亚迪仅4万辆 [9] - 2020年至2024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60%骤降至不足35%,自主品牌实现电动化"弯道超车" [12] 合资车企转型战略与产品布局 - 推出独立新能源子品牌:上汽通用别克发布"至境",东风本田推出"灵悉" [1] - 深度本土化合作:上汽奥迪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东风日产N7采用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 [2] - 技术架构革新:上汽通用推出兼容电动/增程/插混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研发周期缩短40% [21] 研发体系与供应链重构 - 决策权下放:上汽通用实行"在中国为中国"策略,项目最高决策权集中至单工程师 [22] - 研发本土化:宝马中国研发中心承担新世代车型70%操作系统代码编写 [22] - 供应链协同:别克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6C超快充LFP电池,10分钟补能350公里 [24] 市场反馈与全球化拓展 - 中东经销商主动寻求别克插混车型合作,反映海外市场对合资新能源产品认可度提升 [5] - 上汽通用终端销量环比六连涨,经销商盈利面恢复至健康水平 [25] - 大众集团五年投入1800亿欧元(约1.4万亿人民币)用于电动化,但2024年在华收入同比下降33.5% [25] 技术储备与历史经验 - 通用汽车1996年量产EV-1电动车,续航144km,最高时速128km/h,早于行业20年布局电动化 [15] - 2003年通用与奔驰/宝马合作开发Voltec混动系统,采用双行星齿轮结构技术难度高于丰田 [16] - 2021年通用发布奥特能平台,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美元(约144亿人民币) [2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15年特斯拉Model S与蔚来EP9亮相上海车展,标志新势力崛起 [9] - 2024年比亚迪年销427万辆登顶,超越上汽集团18年霸主地位 [14] - 理想增程式车型月销破3万辆,反驳大众CEO"最糟糕方案"论断 [13]
2025,蔚来生死攸关
城市财经· 2025-04-02 11:42
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净亏损224亿元,平均每售出一辆车亏损约10万元,尽管交付量同比增长38.7%至22.2万辆,收入增长18.2%至657.3亿元,但净亏损同比扩大8.1% [1] - 公司自2014年成立至今累计归母净亏损高达1093亿元,仍未实现盈利 [27] - 高研发投入(2024年130.37亿元,占营收近20%)、高销售及行政费用(157.4亿元)以及换电网络重资产投入是亏损主因 [22][23][32][34] - 多品牌战略面临高端增长见顶、中端开局疲软、低端竞争激烈的挑战,2025年销量翻倍目标存疑 [45][46] - 短期偿债压力大,现金及等价物420亿元仅能覆盖流动负债574亿元的73%,资产负债率升至87.45% [58][60] 财务表现 - 2024年汽车销售收入582.34亿元,毛利率9.8%,远低于理想的20.5%和小鹏的14.3% [25][26] - 平均每辆车收入26.24万元,毛利3.22万元,净亏损10.09万元,显著低于竞争对手 [26] - 四季度研发投入36.4亿元,营销支出48.78亿元,单台车销售行政费用达7.1万元,为理想(2.4万元)的3倍 [23][32] - 流动比率1.04,速动比率0.93,显示短期偿债能力承压 [58] 战略与运营 - 技术投入覆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换电网络及自研芯片"神玑",但项目进度落后且未转化为盈利 [24] - 换电网络已建成超3000座换电站,年支出超10亿元,拉低毛利率2-3个百分点 [34][35] - 多品牌战略中:主品牌1月交付量环比下滑61.4%,乐道品牌首款车型L60交付不及预期,萤火虫品牌面临比亚迪等巨头挤压 [45][46] - 2025年Q1交付指引4.1万-4.3万辆,同比增速36%-43%,但预计亏损55亿元加剧资金压力 [59][70] 资本市场与融资 - 上市至今累计融资超800亿元,包括2018年IPO募资10亿美元、2020年合肥政府70亿元注资等 [53][54][55][56][57] - 2024年股价表现疲软,3月21日美股跌4.46%至4.5美元,港股同日大跌8.77% [51][64] - 近期通过关闭低效门店、可转债回购、与宁德时代换电合作(获注资25亿元)等措施降本增效 [70] 行业对比 - 2024年"蔚小理"阵营中:理想盈利80.45亿元,小鹏亏损57.9亿元,蔚来亏损224亿元断层垫底 [25][26] - 研发效率偏低:蔚来单台车研发投入5.87万元,高于小鹏(3.4万元)和理想(2.2万元) [37] - 换电模式面临特斯拉超充、比亚迪"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等技术冲击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