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安徽铁塔:从“通信塔”到“数字塔”的转型发展“密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5 19:05
通信基础设施共享模式 - 公司通过"一家建设、多家使用、社会共用"的共享模式累计完成5G建设需求超15万个,全省95%的5G需求通过共享满足,减少重复建设投资超30亿元[3] - 池黄高铁项目中实现34座隧道泄漏电缆敷设及50座场坪站、2个新建车站分布式系统100%共享,建设周期仅150天[3] - 共享率从14%提升至85%,相当于少建铁塔3.2万座,减少碳排放87万吨[4]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将传统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建成180座低空经济基站,覆盖电力巡检、交通监测等10余个领域[7] - 自主研发低空网联无人机平台,实现"一架无人机多专业共享,一次飞行多任务共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7] - 依托7.6万座铁塔资源实现无人机机场"零土地成本"快速组网,已完成180个无人机驿站战略布局[6][7] 绿色能源服务网络 - 换电网络覆盖全省16个地市,服务6.3万骑手,用户规模居全国前列,形成"换电-备电-回收"绿色闭环[10] - 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超68万个,覆盖7700个物业点,服务730万用户,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一分钱充电"补贴[10] - 梯次利用退役电池,与工会联建53座"骑手之家"驿站,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生态[10] 数字化转型升级 - 实施"三全一新"战略(全域5G网、全域视联网、全域新能源出行网、低空经济新领域)深度赋能区域经济[11] - 创新"一切挂高皆可用"塔型设计,社会资源利用率提升至36.3%,降低运营商5G部署成本[3] - 数字化监控指挥中心实现无人机自动化巡飞,网格化站址资源破解行业痛点[6][7]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 汛期组织千余名专业人员与运营商联动,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故障快速响应[4] - 建成全国规模领先的通信网络,高铁场景实现"开通即畅通",隧道覆盖技术领先[3][4]
村村通宽带!中国铁塔累计承建基站项目超560万个
新华财经· 2025-06-21 17:12
公司发展概况 - 中国铁塔以"数智铁塔互联无限"为主题首次亮相2025年MWC上海展会 [1] - 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承建基站建设项目超560万个,截至2025年3月 [1] - 拥有超过210万座铁塔站址资源,持续推进"一塔多用"战略 [2] 行业基础设施贡献 - 助力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 [1] - 通5G行政村占比超过90%,新建电信普遍服务站址超6.5万个 [1] - 完成上海市6条地铁线路5G改造工程,推动上海地铁迈入5G全覆盖时代 [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升级 - 将"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通信机房"升级为"数据机房","通信室分"升级为"数字室分" [2] - 视联平台提供470多个算法,服务近万种AI分析场景 [3] - 创新研发空间治理行业大模型和通用铁塔智能体 [3] 战略发展方向 - 加强技术创新、做大共享文章、打造融合泛在的基础设施 [2] - 推动"双千兆""信号升格""宽带边疆"专项行动 [2] - 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智能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2]
中国铁塔创新技术亮相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6-19 23:13
中国铁塔技术展示 - 公司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展示先进技术,吸引海内外同行关注[1] - 通过"铁塔视联平台"展示AI算法开发的耕地智保、河湖智保、森林智保、文物智保等行业应用案例[3] - 铁塔视联秸秆禁烧解决方案将告警处置平均时间缩短至20分钟[3] 通信技术创新 - 攻克传统13/8"漏缆截止频率限制,首创支持3.5GHz频段的新型扩频13/8"漏缆,解决高铁隧道覆盖高成本、低共享效率问题[3] - 研发"经纬大模型"包含视觉大模型(180亿参数)和多模态大模型(2000亿参数)[3] - 视觉大模型使目标检测平均精确率提升16%以上,召回率提升13%以上[3] - 多模态大模型具备目标检测、零样本开放检测、图文问答及推理功能[3] 数字基建发展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4] - 通5G行政村占比超90%,完成从3G突破到5G引领的跨越[4] - 公司累计承建基站超560万个,高铁地铁公网覆盖总里程达6.6万公里[4] - 2014年成立以来年均基站建设量超90万个,较之前规模翻番[4]
城市掌灯、5G基站……重庆“最美街道”智慧灯杆秀出新花样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5:59
智慧灯杆建设模式 - 重庆铁塔在政府领导下打造"政府主导、铁塔统筹、行业协同、社会支持、共建共享"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4] - 通过"多杆合一"技术将通信基站、路灯杆、交通信号杆等聚合为智慧灯杆,实现多功能集成 [4] - 智慧灯杆具备照明、5G通信、交通监控等公共服务功能,为智慧城市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4] 技术特点与效益 - 智慧灯杆采用单灯调光控制技术,根据人流车流实现按需照明,降低能源消耗 [4] - 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加装设备或拆卸维修,大幅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4] - 杆体整合使中山四路杆塔数量从110多根减少至46根,解放碑区域杆体减量率达59.1%,节约人行道空间超千平方米 [5] 功能扩展与应用场景 - 杆体顶端5G基站形成200米网络覆盖圈,实现主城核心区域5G全覆盖 [5] - 杆体中部集成交通标识与定位功能,底部三层机柜可扩展数据传输、供电等设备 [5] - 未来将拓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智能管理 [6] 城市景观优化 - 智慧灯杆采用墨黑色设计,与中山四路历史建筑景观融合,解决原有杆塔林立的杂乱问题 [3] - 解放碑核心区域新建451根智慧灯杆,替代原有1070根杆体的全部功能 [5]
中国铁塔深耕重庆:筑牢数字底座 畅通信息动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7:11
数字化转型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铁塔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和5G"新基建"主力军,持续深化共享经济高效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为重庆建设网络强市贡献力量[1] - 重庆铁塔在长江三峡(奉节-巫山段)两岸建设基站超40个,基本实现通信全域覆盖,未来将持续优化网络服务并向5G全覆盖目标迈进[7] - 公司成立十年来协同电信企业累计建设电信普遍服务基站3033个,为消除"数字鸿沟"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7] 景区与航道通信覆盖提升 - 重庆铁塔通过骡运、人抬等方式在"三峡之巅"景区高山密林深处建设基站,奋战五十天解决信号覆盖问题,显著提升景区重点场景通信质量[3] - 长江航道通信升级后,江边基站密度提升使通话质量显著改善,船舶经营者可利用稳定网络运营社交媒体账号并提升业务咨询效率[4][7] - 景区商户反馈网络畅通后收付效率提升且客流量增长显著[3] 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应用 - 重庆铁塔打造"潼南新时代数字生命工程",依托通信铁塔建设95处AI监控点位,实现防汛救灾、森林防火等多领域系统融合和数据共享[8] - 该系统可实现"1分钟发现,3分钟核实,5分钟处理"的快速响应机制,工作人员最快9分钟即可处置一处火情[8] - 铁塔高点监控配备烟火识别算法,可7×24小时智能识别近60个防火隐患点的火灾风险并形成闭环处置流程[8] 汛期监测与资源整合 - 重庆铁塔在潼南区丰产村河道两岸铁塔挂载高清摄像机,结合视联平台AI算法实时监测水位变化,辅助洪涝风险研判[11] - 通信铁塔具备站高望远优势,整合5G、光缆、机房和不间断电力供应等资源,为应急管理提供独特技术支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