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

搜索文档
“非居改租”助楼市盘活资产业内期盼配套政策再进一步
证券时报· 2025-08-01 02:21
住房租赁条例实施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9月实施 核心政策包括"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重点推动"非居改租"模式 [1] - 政策明确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目前市场供给主体以个人为主 机构主体发展不足 [2] - 深圳等地已推出配套细则 允许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不变更土地性质 不补缴土地价款 [5]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长租公寓成为新市民首选 集中式公寓租客中62%为毕业3年内年轻人 分散式公寓中占比52% [2] - 泊寓开业房间数突破20万间 2025年上半年新开业房源中超七成与国企合作保租房项目 [3] - 龙湖冠寓累计服务近200万租户 南京水晶郦城店将可售商业改为700间长租公寓 [2][6] 存量资产盘活实践 - 泊寓在长春、广州等地盘活1.46万间存量住房 其中万科旗下房源7000间 形成"非居改保"等可复制模式 [3] - 深圳环水泊寓·生态软件园店由国企办公楼改造 204套房源持续满租 租金为周边同品质9折 [4][6] - 北京亚运村关庄店改造国企大院 办公楼更新为长租公寓 食堂浴室改为联合办公空间 [6] 改造难点与政策期待 - 老旧厂房改造面临成本高、设计差异大等问题 回收期远超常规5-8年 需重新做楼面结构等基础改造 [7][8] - 审批流程复杂 部分地区需经市区两级多部门联合会审 涉及住建、消防、规划等10余个部门 [8] - 行业期待《条例》配套措施优化审批流程 明确非住业态认定标准 降低水电气费用等运营成本 [9]
现在“跨界”做长租公寓,晚不晚?
36氪· 2025-07-29 09:51
行业趋势 - 中国长租公寓市场正迎来跨界新玩家涌入,包括科技公司、酒企、金融物流等多元背景企业,推动行业产品与服务迭代[1][6][10] - 细分市场需求显著未被满足,如青年社群文化、企业员工福利、性价比敏感群体等,传统租赁产品难以精准匹配[5][14] - 2030年中国集中式长租公寓需求规模预计超1200万套,目前仍属蓝海市场[11] 跨界案例 - 跳海Living以13间公寓试水青年社群租赁,通过问卷筛选租客并设计公共活动空间,租金可兼职抵扣但规模仅占项目总量28%[1] - 小米青年公寓北京项目2658间房首周超700名应届生预订,南京566间秒罄,月租1999元较周边民宅低30%-50%,配备智能家居和盲盒营销[2][3] - 华为上海人才公寓5584套以2000-3000元/月定向出租员工,较5公里内市场价低40%,配套社区中心和幼儿园[3][4] - 周大福通过城璟租住集团两年内收购上海松江、宝山两处重资产项目,并注资安住此间平台扩张一线城市[6] - 京东投入60亿元建4000套员工公寓,租金为市价一半;MUJI与宝龙地产合作全球首家长租公寓[10] 商业模式 - 轻资产与重资产模式分化:外资倾向资管+运营一体化平台(如景顺与自如合资12亿投建北京1500间公寓),险资偏好Pre-REITs基金(如新华保险14亿元收购厦门泊寓项目)[8][13] - 2022-2024年租赁住房大宗交易达60余宗,资方结构从银行外资主导转向基金险资为主[8] - 地方国企加速布局保租房,如宁波仑寓引入瓴寓国际运营能力,黄岩几木公寓嵌入智能家居和五分钟生活圈[7] 运营策略 - 产品呈现两极化趋势:2024年新开项目中500间以下"小而美"项目占比超50%,同时大体量租赁社区占比提升[15] - 社群运营成差异化抓手,如泊寓联名王者荣耀创80万+曝光,自如绑定草莓音乐节,相寓PARK打造20分钟职住社交圈[16] - 跨界品牌尝试基因转化:小米嵌入智能家居销售场景,跳海Living通过酒水品牌提升公区坪效,华为公寓对接HR系统[17] 行业挑战 - 盈利困境普遍:北京小米公寓月租难覆盖成本,行业微利或无利状态持续,仅头部运营商和国企可能盈利[3][11] - 监管趋严:2020年以来多地加强资金监管,消防、安全、租金贷等合规要求提升,违规项目面临清退风险[12] - 人才短缺:一线城市急需管家、店长等运营人才,标准化服务体系构建成竞争壁垒[17][18]
地产观潮丨长租公寓市场持续扩容 房企迎来新机遇
证券时报· 2025-07-23 23:23
住房租赁条例实施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住房租赁主体行为 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租购并举制度 推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 《条例》提出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培育市场化 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为拥有长租公寓业务的房企带来新机遇 [1] 长租公寓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 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35.9万间 较5月底增加2.7万间 [1] - 万科泊寓 龙湖冠寓和魔方生活位列前三 开业规模分别达到19.82万间 12.3万间和8.4万间 [1] - 龙湖冠寓2024年租金收入达26.5亿元 同比增长4% 开业规模12.4万间 出租率达到95.3% [1] - 深圳长租公寓出租率基本在85%以上 但租金维持稳定 竞争加剧导致企业不敢随意提价 [2] - 长租公寓市场玩家推出"安心住""随心住"等灵活短租产品以应对租金下滑压力 [2] 资本与投资动态 - 部分投资机构打包改造商务公寓为长租公寓 优质租赁资产投资回报率接近5年定存利率 [3] - 政策规范提高租赁稳定性 激励市场主体投资住房租赁 促进行业向存量运营转型 有利于REITs发行 [3] 行业发展趋势 - 住房租赁市场正从大规模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 对长租公寓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4] - 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住房租赁行业机构化率仍较低 未来政策有望从财政金融 市场培育等多角度加大支持力度 [4] - 头部企业已建立可复制 可扩展的资产运营模型 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可持续现金流 [3]
地产观潮丨长租公寓市场持续扩容,房企迎来新机遇
证券时报· 2025-07-23 23:10
《住房租赁条例》实施与行业影响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 旨在规范租赁主体行为 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租购并举制度 推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 条例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培育市场化 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为房企长租公寓业务提供新机遇 [1] 头部房企长租公寓业务表现 - 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累计开业房源达135.9万间 较5月底增加2.7万间 万科泊寓 龙湖冠寓 魔方生活分别以19.82万间 12.3万间 8.4万间位列前三 [1] - 龙湖冠寓2024年租金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4% 开业规模12.4万间 出租率95.3% 显示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扩张与高效运营贡献稳定现金流 [1] 长租公寓市场现状与竞争策略 - 市场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出租率普遍超85% 但租金保持稳定 长期租赁可享折扣 年轻租客更倾向选择长租公寓 [3] - 行业竞争加剧 企业推出"短租"产品如"安心住""随心住"以应对租金压力 同时资本机构通过打包改造商务公寓进入市场 优质资产回报率接近5年定存利率 [3] 政策与行业转型分析 - 政策规范权益将提高租赁稳定性 激励市场主体投资 推动行业向存量运营转型 促进REITs发行 [5] - 头部企业建立标准化产品体系与数字化管理模型 实现可复制运营模式 在存量市场中获取可持续现金流 [5] - 行业从大规模建设转向存量提质阶段 机构化率仍低于发达国家 未来政策或从财政金融 市场培育 非居改租等多角度持续支持 [5]
头部房企发力盘活存量资产 长租公寓市场持续扩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2 00:41
行业趋势 - 2025年6月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35.9万间 较5月底增加2.7万间 [1] - 房企系、地方国企系和酒店系住房租赁企业累计开业规模相较5月份分别增加1.21万间、0.84万间和0.60万间 [1] - 专业长租公寓运营商聚焦存量资产盘活和轻资产管理输出 地方国企通过收储转租拓展规模 [2] 头部企业表现 - 万科泊寓、龙湖冠寓、魔方生活位列行业前三 开业规模分别为19.82万间、12.3万间和8.4万间 [1] - 万科泊寓2024年租赁住宅业务营收37.02亿元(同比+7%) 出租率95.6% GOP利润率89.8% [2] - 龙湖冠寓2024年租金收入26.5亿元(同比+4%) 出租率95.3% 与写字楼、养老等业务融合发展 [2] 业务拓展模式 - 万科泊寓通过存量物业盘活新增587间租赁住房 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 [1] - 头部企业建立标准化产品体系和数字化管理工具 形成可复制的资产运营模型 [3] - 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扩募超9亿元 购入4个基础设施项目 成为国内首单扩募租赁住房REITs [3] 资本工具应用 - REITs为租赁住房市场提供高效退出机制 [3]
小米青年公寓租金远低于周边水平、华为5000多套公寓基本出租,业内认为“将对长租公寓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20:53
科技公司员工公寓项目概况 - 小米青年公寓在北京和南京两地推出后迅速被预订一空 北京首批超700位应届生预订 南京566间房源全部订完 [1] - 北京公寓主力户型29平方米 南京主力户型55平方米 租金范围1699-3399元/月 远低于周边市场价 [1][2] - 华为上海人才公寓项目5584套住房已基本出租 租金2000-3000元/月 面积50平方米以内 [4] 项目运营模式 - 北京小米公寓优先面向应届生开放 剩余房源依次对往届生和社招员工开放 南京采用全员先到先得模式 [2] - 华为公寓仅限内部员工申请 新员工入职即可申请 平均排队周期2-3周 [1][4] - 两公司均提供配套商业设施 小米还赠送生活必需品礼包 华为社区配备幼儿园等设施 [2][4] 市场影响与行业趋势 - 北京公寓周边民宅单间租金超3000元/月 整租一居室达4000-5000元/月 小米价格仅为市场价的40-60% [3] - 行业分析认为科技公司自建公寓将成为留才新趋势 可能重塑长租公寓市场格局 [3][5] - 智能化场景成为差异化亮点 市场化运营商可借鉴智能家居配置提升竞争力 [5] 战略价值分析 - 优质低价住房显著提升人才吸引力 华为项目解决研发中心搬迁后的员工居住问题 [4][5] - 直接降低员工生活成本 增强归属感 间接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5] - 当前模式具有企业专属性质 难以被市场化运营商复制 但智能家居方案具备行业推广潜力 [5]
年轻人的生活圈,能盘活商业地产吗?
虎嗅APP· 2025-07-06 17:34
商业地产转型趋势 - "空间内容化"成为转型核心,当硬件溢价失效时,"情绪价值生产"能力成为新货币 [3] - 新型社区注重社交场景和人际链接性,相比传统长租公寓更强调生活方式而非硬件堆砌 [6] - 商业物业租金低于住宅租金的现象普遍,大量闲置物业需通过运营创新盘活 [11] 新型居住形态发展 - 共居社区、数字游民社区等新型居住形态涌现,以主理人文化和社群运营吸引年轻人 [8] - 小米推出1999元青年公寓,探索员工居住解决方案,引发市场对长租公寓模式的重新关注 [3] - 头部企业如龙湖冠寓推出"799元全国住7天"套餐,乐乎公寓通过动态调节租期使淡季出租率达98% [14] 运营模式创新 - 运营逻辑从"租金+服务费+增值收益"转向收益先行,居住逐渐成为消费配套 [12] - 社群运营成为标配,华润有巢通过"巢物置换市集"和主理人机制构建在地化社交生态 [14] - 自如延伸出装修、家政等产业链服务,百瑞纪在三线城市通过引入共享摩托车点提升出租率至95% [14] 市场前景与竞争 - 仲量联行预测2025年为长租公寓入市黄金时机,企业需将"好房子"进化为"好生态" [14] - 870万套保障房即将落地,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居住价值创造成为关键 [15] - 跳海等新兴品牌探索酒店与长租公寓结合模式,落地深圳南头古城等生活化区位 [12] 用户需求变化 - 年轻人更关注生活内容,居住空间需求从硬件转向软件和情绪价值 [8] - 用户倾向于选择有青年活动空间的居住环境,公共空间使用率提升带动商业化机会 [10][13] - 心理账户转移现象明显,居住预期逐渐建立在非物理空间属性上 [13]
年轻人的生活圈,能盘活商业地产吗?
虎嗅· 2025-07-04 08:15
空间内容化转型 - 硬件溢价失效背景下,"情绪价值生产"能力成为商业地产新货币 [1] - 新型社区注重社交场景和人际链接性,区别于传统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硬件堆砌模式 [4][5] - 数字游民社区、艺术科技主题聚落等创新形态为商业地产提供新思路,通过内容创造情绪价值连接孤岛化个体 [7] 商业模式重构 - 商业物业租金低于住宅租金,写字楼/商铺出租附带经营资质,房东面临"给钱就租"困境 [10] - 运营能力成为核心,头部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龙湖冠寓推"799元全国住7天"套餐,乐乎公寓动态调节长短租比例实现98%淡季出租率 [15] - 社群运营成为标配,华润有巢通过市集和主理人机制构建社交生态,自如延伸装修家政产业链服务 [15] 用户需求演变 - 经济下行暴露硬件升级局限,年轻人对高溢价租金的妥协底价仅比周边高几百至千元 [5] - 反向路径兴起:居住功能简化为睡眠需求,消费场景前置化(如社区酒馆跳海将公寓配套酒吧)提升商业化机会 [13] - 心理账户转移现象显现,用户对居住的预期转向非物理属性(如小米汽车热销反映情绪价值权重上升) [14] 行业竞争格局 - 仲量联行预测2025年为长租公寓入市黄金期,估值触底叠加借贷成本降低 [15] - 870万套保障房年底落地将推动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租金差价模式向价值创造转型 [16] - 成功案例包括百瑞纪三线城市项目通过共享摩托车点和商业清单服务,两月内出租率提升至95% [15] 创新实践探索 - 闲置空间改造涌现新形态:收费自习室、咖啡馆及oladao社区"捡厨"活动尝试吃住结合商业化 [11][15] - 非标物业运营突破传统,深圳南头古城等项目验证"消费-服务-居住"心理链路可行性 [13] - 美丽乡村建设遗留大量闲置优质物业,需通过内容运营激活(如城市公园市场化商业运营尝试) [10][11]
只独居不独处,年轻人开始一种很新的“租房社交”
和讯· 2025-06-30 17:55
行业趋势 - 年轻人独居生活成为常态,通过个性化布置居住空间实现"生活策展",打造个人乌托邦小世界[1][3] - 宠物陪伴成为独居年轻人重要生活方式,2025年小红书数据显示宠物兴趣人群达1.65亿,90后宠主占比41.2%[15][17] - 长租公寓行业注重空间复合功能性,如龙湖冠寓4.0产品在35㎡空间实现3000L收纳容量,相当于100个行李箱[26] 产品创新 - 龙湖冠寓通过人体感应灯筒、可调节浴室滑杆等细节设计提升居住体验[26] - 针对安全需求设置24小时慧眼系统,实时监测公共区域异常[28] - 开发多功能社交场景,组织读书会、桌游聚会等活动满足年轻人社交需求[28] 用户运营 - "住梦计划"7年累计服务54万毕业生,2024年第八季提供7项特权及千元租房礼包[29] - 运营官体系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帮助外籍租客解决支付问题并形成老带新效应[22] - 针对特殊需求租户提供医疗流程指导、生活物资配送等定制化服务[24] 空间设计 - 双面采光户型设计受青睐,如长沙金融中心店租户利用100寸投影幕布打造私人影院[10] - 原木家居基础搭配个性化软装,形成复古风、萌趣等多样化风格[17][20] - 巧妙利用隔档帘、冰箱架等实现小空间功能分区,保持秩序感与烟火气[7][10] 品牌理念 - 提出"从住到享"产品发展线,强调居住空间与精神需求的平衡[26] - 倡导"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生活方式,支持骑行、音乐等爱好在居住空间中的表达[10][12] - 通过基础设施+个性化改造的组合,实现"温暖自在小窝"的品牌承诺[14][29]
万科:将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观察者网· 2025-06-30 17:4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面临阶段性经营性困难,但积极应对 [1] - 2024年实现营收超3400亿,综合住区业务销售超2400亿 [1] - 在全国超25个城市销售金额排名前三,销售回款率保持100% [1] - 完成超18万套房屋高质量交付,新增和优化产能超400亿,回收现金超百亿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近380亿,销售近350亿,回款率超过100% [1] - 2025年1-5月按期保质完成超2.6万套房交付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9·26"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组合拳密集发布 [1] -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公司生产经营保持稳定 [1] 债务与融资 - 2024年获金融机构支持,新增融资和再融资948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4% [2] - 新增经营性物业贷293亿,已上报178个"白名单"项目 [2] - 大股东深铁集团提供超140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债券本息 [2] - 2024年完成约197亿境内外公开债券兑付,2025年已偿付公开债超160亿元 [2] - 2025年一年内到期境内外债券共14只,债务合计约285.4亿元 [2] 业务发展 - 2024年存量盘活形成系统性打法,累计盘活可售货值超700亿,实现新增销售超200亿 [3] - 物业业务营收超360亿,市场拓展能力行业领先 [3] - 长租集中式公寓管理规模全国第一,运营效率行业领先 [3] - 商业业务开业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出租率近95% [3] - 物流仓储可租赁面积超千万平方米,冷链规模行业第一,高标仓稳定期出租率近90% [3] 物业业务 - 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同比增长8.9% [3] - 深化蝶城战略,已布局蝶城666个 [3] - 万物梁行服务世界500强74家,中国500强111家 [3] - 飞鸽工单智能调度系统接入作业人员3.3万名,灵石智能硬件设备告警准确率高达94.4% [4] 租赁住宅业务 - 管理规模26.2万间,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12.6万间 [4] - 出租率95.6%,前台GOP利润率近90%,客户满意度在95%以上 [4] - 老客户续租率接近60%,平均签约租期比上年延长35天 [4] - 盘活内外部存量房源超1.46万间,其中盘活万科旗下房源6850间 [4] - 泊寓与深圳地铁置业集团签署深铁项目租赁运营合作框架协议 [4] 商业业务 - 开业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94% [5] - 与超过12000家品牌建立合作 [5] - 中金印力消费REIT底层资产杭州西溪印象城出租率97.85%、租金收缴率99.96% [5] - 该基金年化现金流分派率5.24%,实现招募说明书预测水平的103.2% [5] 物流仓储业务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稳定期高标库出租率87%,冷链园区使用率78% [6] - 核心业务布局47个城市,运营管理超160个项目 [6] - 可租赁建筑面积1178万平方米,服务企业数量超3400家 [6] - 2024年新开业面积56万平方米,冷链运营服务规模行业第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