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isplay Panels
icon
搜索文档
TCL华星首款 P1.2 COB 显示屏量产下线 提亮直显场景应用
巨潮资讯· 2025-09-16 17:49
公司动态 - TCL华星在苏州基地成功举行MLED项目COB直显产品量产下线仪式 旗下首款Mini LED产品P1 2 COB显示屏正式量产[1] - 该产品采用大板化设计 是TCL华星在LCD与OLED后搭建的第三条显示技术路线[3] - 产品亮度可调范围为0-800 nit 对比度高达5000:1 已定位会议室 指挥中心 监控安防等多种专业显示场景[3] - MLED项目于2024年7月启动 本批量产比原计划提前约15天完成[5] - P1 2 COB显示屏量产下线是TCL华星显示面板技术革新的里程碑 标志着其在MLED路线上的产品快速上市能力[6] 技术优势 - COB封装技术在像素密度 散热 可靠性与防护性方面较传统SMD封装有较大优势 特别适合高亮度 高画质与长时间稳定显示需求[5] - 产品既要满足画面细腻度 也要看重可靠性与连续运行能力[3] 市场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小间距LED显示屏中COB封装技术销售额占比达36 6%[5] - 在P1 4及以下间距产品中COB占比升至约51 5% 同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5] - 预计COB在广告传媒 指挥中心 会展 大型监控屏等细分场景中的渗透率将继续扩大[5] - 后续若实现更小间距 更高亮度或模块化拼接方案优化 将对TCL华星在高端显示市场的竞争力产生实质助益[6]
华安证券:国内外IT尺寸用OLED产线建设和量产进入加速周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5:04
行业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IT应用(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成为OLED面板新增长引擎 供应能力提升 OEM采用更广泛 消费者高端显示屏需求增长 关税因素提供额外动力[1][3] - 智能手机和电视需求趋于稳定但同比仍疲软 IT面板实现突破性增长 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采用和供应商多元化参与[3] 产能建设 - 三星显示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末启动苹果OLED MacBook Pro面板量产 提供14英寸和16英寸两种尺寸面板 由G8 IT OLED生产设施A6制造 该设施包括2条月玻璃基板输入量各7500片的生产线 按14.3英寸面板计算年产能达1000万块 苹果将占用其中一条生产线 2026年整体产能预计200-300万块[1] - TCL科技集团公告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 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总投资约人民币295亿元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2] - 京东方和维信诺均公告建设8.6代AMOLED产线 国产OLED产线建设为未来IT尺寸用OLED应用打下基础[1][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显示以37%市场份额稳居OLED面板市场第一(第一季度为36%) 京东方保持15%市场份额 维信诺市场份额从12%增至14% LG Display市场份额从11%降至9% 华星光电市场份额从8%增至9%[3] 产业链影响 - 苹果供应商三星显示加速IT尺寸用OLED量产 将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导入IT尺寸用OLED进度[1][4] - 面板检测设备领域重点公司包括精智达(688627 SH) 其他面板产线用设备公司包括精测电子(300567 SZ) 奥来德(688378 SH) OLED材料相关公司包括莱特光电(688150 SH)[5]
TCL科技:拟投295亿元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
新浪财经· 2025-09-12 21:31
项目投资 - 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建设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总投资约295亿元 注册资本金147.5亿元 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1]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1] 战略目标 - 项目旨在助力我国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实现高世代印刷OLED产业化 [1]
CINNO Research:上半年全球主要面板厂营收总额达到约562亿美元 同比基本持平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3:56
全球面板行业营收表现 - 2025上半年全球主要面板厂营收总额约562亿美元 同比基本持平[1]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约5.8% 但同比下滑4.2%[1] 区域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内地面板厂总营收293亿美元 全球占比52.1% 份额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首次超过一半份额[1] - 韩国面板企业营收份额下滑至30% 同比下滑3.2个百分点[1] - 中国台湾面板企业营收占比13.2% 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1] - 日本面板企业营收占比3.5% 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1] 区域营收同比变化 - 中国内地面板厂总营收同比增长约7%[2] - 中国台湾同比增长4.4%[2] - 韩国同比下滑9.5%[2] - 日本同比下滑16.7%[2] 长期市场份额演变 - 1H'25对比2020年 中国内地面板企业全球份额增长18.6个百分点[2] - 中国台湾下滑2.3个百分点[2] - 韩国下滑10.3个百分点[2] - 日本下滑约6个百分点[2] 企业营收排名格局 - 京东方BOE维持全球TOP1位置 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大[4] - TCL华星CSOT营收增长明显 与三星显示SDC 乐金显示LGD营收差距明显缩小 处于第二梯队[4] - 友达AUO 群创Innolux 天马Tianma和惠科HKC 4家营收处于第三梯队 上半年营收均高于20亿美元[4] 行业盈利状况 - 2025上半年全球已有7家面板上市企业实现盈利 比去年同期增加友达AUO和天马Tianma两家[7] - 非上市企业惠科HKC也实现盈利[7] - 其他各家仍处于营业利润亏损状态 营业亏损总额约7.9亿美元 同比减亏近10亿美元[7] 企业营业利润排名 - 三星显示SDC仍位列全球第一 但领先优势大幅减弱[7] - TCL华星CSOT 京东方BOE位列二 三 与三星显示SDC基本处于同一梯队 营业利润均在6亿美元上下[7] - 其余4家实现盈利的企业营业利润额均低于1亿美元[7] - 营业亏损最大的是维信诺Visionox 其次为JDI 和辉EDO 这三家亏损额均超过1亿美元[7] - 乐金显示LGD营业亏损改善最为明显 从去年倒数第一亏损额4.25亿美元减亏至亏损0.6亿美元[7] 行业发展趋势 - 显示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塑"转型[9] - 中国内地面板厂商凭借产能优势与技术突围持续扩大竞争力[9] - 韩国面板企业正面临"守擂高端"与"成本控制"的双重考验[9] - 2025下半年在显示产品大尺寸化以及Mini LED OLED AI等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预期增长的带动下 中国内地显示面板市场规模或再迎结构性增长[9]
增资10.5亿,彩虹股份加码G8.5+基板玻璃项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9 16:01
公司增资与项目进展 - 彩虹股份以自有资金约10.50亿元对控股子公司虹阳显示进行增资 [1] - 增资后虹阳显示注册资本由38.19亿元增至47.81亿元 公司持股比例由52.94%提升至62.40% [3] - 增资目的为加快推进咸阳基地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 扩大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规模 [3] 咸阳基地项目详情 - 项目总投资规划达200亿元 建设20座G8.5+基板玻璃窑炉和10条冷端生产线 [3] - 一期项目总投资91亿元 建设8座热端窑炉和4条冷端生产线 达产后年产基板玻璃582万片 [3] - 首条生产线于2023年10月投产 截至2024年底已投产4条生产线 其余产线加速建设中 [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6.65亿元 同比下滑6.72% [3][4] - 归母净利润4.52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50.69% [3][4] - 利润总额4.47亿元 同比下降50.9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16亿元下降7.52% [4]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主营基板玻璃和显示面板 形成"面板+基板"上下游产业联动布局 [3] - 面板业务将实施按需生产策略 加强品质管控并聚焦重点品牌客户合作 [4] - 基板玻璃业务将推进咸阳项目后续产线建设 攻关超高世代和高精细生产技术 [5]
LG Display:Q2面板售价重回1000美元以上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5 14:50
面板业务表现 - 二季度面板产品平均售价超1000美元每块 时隔一年多重回1000美元以上 [1] - 面板价格走高主要因暂停售价较低的LCD面板业务 [1] - 上半年全球中大尺寸面板市占率12.9% 低于去年同期15.7% [1] 产品结构转型 - 正在逐步退出液晶电视业务 推进以OLED为中心的业务结构 [2] - 二季度OLED产品占总营收比重达56% 同比增长4% [2] - 预计下半年OLED业务规模扩大将带动业绩大幅反弹 [2] 技术研发投入 - 将销售金额10.4%用于OLED技术研发 高于去年同期8.4% [2] - 韩国面板企业重心放在OLED面板研发上 [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加快投资脚步 扩大LCD面板市场占比 [2]
CINNO Research:上半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 同比微增0.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7:45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同比微增0.2%,增幅不及预期但凸显技术替代趋势[1] - AMOLED技术凭借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化等优势成为市场发展核心动力[1] - 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8.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1] 厂商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SDC)出货量同比下滑6.3%,市场份额由43.8%降至40.9%,主力刚性AMOLED面板需求萎缩[3] - 京东方(BOE)出货量同比增长6.7%,市场份额17.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采取"高端突破+中端放量"策略[3] - 天马(Tianma)出货量同比增长16.6%,市场份额10.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增速国内厂商最快[3] - 华星(CSOT)出货量同比增长4.9%,市场份额10.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3] 季度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1亿片,同比下滑6.3%,环比下滑1.4%[5] - 出货量双降主要源于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和国补政策提前释放需求[5] - 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7.4%,同比下滑4.3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9个百分点[6] - 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2.6%,份额持续上扬[6] 厂商季度表现 - 三星显示(SDC)出货量同比下滑17.4%,环比下滑2.3%,市场份额40.8%,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6] - 京东方(BOE)逆势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0%,市场份额17.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6] - 维信诺(Visionox)同比下滑4.9%但环比增长28.9%,市场份额11.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6] - 天马(Tianma)出货量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4.5%,市场份额11.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6]
Omdia: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显示面板营收将达136亿美元 高端化趋势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4:36
智通财经APP获悉,Omdia汽车显示研究服务的最新分析,2025年全球汽车显示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显示面板营收预计 将达到136亿美元,同比增长8%。Omdia进一步预测,到2030年该市场的规模将增长至183亿美元。 这一营收增长并非由出货量驱动,而是源于更高端及高价显示面板技术的采用率上升,特别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 低温多晶硅(LTPS)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LCD)面板。 以面板出货营收计,2025年在总规模136亿美元的汽车显示市场中,LTPS TFT LCD将占45%,OLED占9%。相比之下, 非晶硅(a-Si) TFT LCD面板的营收占比将从48%降至44%。2025年将是LTPS TFT LCD与OLED合计营收占比首次超过50% 的一年,这标志着汽车显示市场正朝着更高附加值的显示技术转型。 与传统的a-Si TFT LCD汽车显示面板相比,LTPS TFT LCD具有多项优势,包括更高分辨率、更高亮度、更低功耗以及更 强的触控面板集成能力。这些优势对于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领域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在该领域,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LTPS TFT LCD和OLED的平均售价(A ...
CINNO Research:需求初现回暖迹象 预计8月面板价格跌幅将有所收窄
智通财经· 2025-08-08 07:57
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表示,进入8月,部分品牌商启动四季度旺季备货,同时国补资金逐步到位、叠加美对华及墨西哥关税政策90天缓冲期, 对终端需求回暖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面板厂或延续供应宽松格局,预计8月面板价格跌幅将有所收窄。 CINNO Research简评 01 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国内市场TV销售量同比下滑10%,多省市6月国补政策暂停或成为其下滑主要原因。进入三季度7月,终端需求 转弱导致面板价格跌幅扩大。今年8月随着国补资金全部到位,国补政策将持续发挥效能,叠加品牌厂或提前为旺季备货,终端需求有望温和复苏。此 外,面板厂或策略性上调稼动率以响应订单回暖,部分面板价格在两端支撑的情况下或减小跌幅。 | | Size & Resolution | | Technology | Jul.25' | Aug.25'(E) | Differ | | --- | --- | --- | --- | --- | --- | --- | | 32" | 60Hz | HD | LCD | $32.0 | $32.0 | $0.0 | | 43" | 60Hz | FH ...
8月电视面板行情:需求初现回暖迹象,面板价格跌幅有望收窄
CINNO Research· 2025-08-08 07:32
行业动态与价格趋势 - 进入8月,品牌商启动四季度旺季备货,国补资金逐步到位,叠加美对华及墨西哥关税政策90天缓冲期,对终端需求回暖带来积极影响 [2] - 面板厂延续供应宽松格局,预计8月面板价格跌幅将有所收窄 [2] - 8月面板整体需求预计仍偏弱,价格延续下行但呈现分化,32"主流面板价格止跌至32美元,中大尺寸面板价格跌幅收窄 [7] - 43"至85"主流面板价格较7月存在1~4美元下行空间,分别为63美元、87美元、113美元、165美元、220美元、295美元 [7] 价格数据 - 32" HD LCD面板价格保持稳定,7月和8月均为32美元 [3] - 43" FHD LCD面板价格从64美元降至63美元,下跌1美元 [3] - 50" UD LCD面板价格从90美元降至87美元,下跌3美元 [3] - 55" UD LCD面板价格从115美元降至113美元,下跌2美元 [3] - 65" UD LCD面板价格从167美元降至165美元,下跌2美元 [3] - 75" UD LCD面板价格从223美元降至220美元,下跌3美元 [3] - 85" UD LCD面板价格从299美元降至295美元,下跌4美元 [3] 需求端分析 - 二季度国内市场TV销售量同比下滑10%,多省市6月国补政策暂停是主要原因 [4] - 7月因618大促结束及"以旧换新"补贴处于资金空窗期,终端需求转弱 [5] - 8月传统备货旺季临近,品牌厂经二季度订单下修及销售后库存显著去化,备货动能增强 [5] - 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于8月1日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拟10月落地 [5] - 美对华及墨西哥关税延长90天缓解了海外需求压力 [5] 供给端分析 - 7月LCD TV面板价格普跌下,高世代线平均稼动率约为78%,环比下调2个百分点 [6] - G8.6产线作为控产主力,环比下调约5个百分点,或对85"及以上超大尺寸面板价格稳定形成支撑 [6] - 预计8月稼动率环比提升至80%左右,面板出货量或将同比增长7% [6] 政策影响 - 国补资金全部到位,国补政策将持续发挥效能 [4] - 各省市国补重启有望提振下半年需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