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CD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方A(000725) - 027-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09:06
LCD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5年LCD总出货量与面积预计同比小幅增长 [1] - TV产品出货量与面积预计增长 但大尺寸化趋势阶段性放缓 [1] - IT类NB、TPC产品出货量受换机需求带动有望较快增长 MNT产品出货量预计同比持平 [1] - 第四季度行业平均稼动率预计回落至80%以下 [2] - 第四季度TV产品价格小幅回调 IT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2] - 2027年行业有望达到供需平衡 [2]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公司柔性AMOLED全面覆盖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且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3] - 2025年出货量目标在去年1.4亿片基础上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第三季度OLED出货量约4000万片 预计全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2024年9月封顶 首次点亮预计2025年12月 量产目标2026年下半年 [5] 收入结构与技术发展 - 2025年一至三季度显示器件业务收入占比:TV类28% IT类37% LCD手机及其他12% OLED类23% [4] - 柔性AMOLED在NB、TPC产品上渗透率持续提升 [5] - 公司携手英特尔推出基于AI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创新显示方案 [5] 资本开支规划 - 2025年是资本开支高峰 主要由于成都8.6代OLED生产线项目投入 [6] - 2026年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后续设备采购 [6] - 2027年开始资本开支大幅下降 后续支出以维护性开支和创新领域投入为主 [7]
同兴达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6.05亿行业第八,净利润 -3353.82万排名靠后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0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30日,于2017年1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显示模组制造商,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 [1] - 公司从事LCD、OLED液晶显示模组、光学摄像头模组及半导体先进封测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05亿元,在行业38家企业中排名第8,行业平均营收为116.37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液晶显示模组营收28.55亿元,占比59.55%;摄像类产品营收17.24亿元,占比35.95%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353.82万元,行业排名31/38,行业平均净利润为6680.87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3.27%,高于去年同期的70.59%,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5.77%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7.29%,低于去年同期的7.49%,也低于行业平均的14.89% [3] 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万锋、刘秋香、李锋、钟小平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万锋2024年薪酬为364.88万元,较2023年的372.91万元减少8.03万元 [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47万,较上期减少10.6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7205.99股,较上期增加11.93%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294.88万股,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 [5]
深天马A: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5.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19:45
公司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5.7亿元 [1] 技术布局与产品开发 - 研发投入主要应用于柔性AMOLED和LCD等技术产品 [1] - 相关投入旨在持续精进公司显示方案解决能力 [1] 应用领域与业务发展 - 研发聚焦于智能手机、车载、IT等显示领域 [1] - 不断丰富产品方案组合以助力公司业务竞争能力提升 [1]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30年OLEDoS于VR/MR渗透率将快速增长至58%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7:16
行业核心观点 - OLEDoS显示技术作为中高阶VR/MR装置的关键技术 正迎来供应链与应用端的双重突破 预计2030年在VR/MR领域的渗透率将迅速提升至58% [1] - 尽管VR/MR头戴式装置短期出货量面临挑战 但长期受惠于主要品牌在软件与硬件上的双重升级 预计2030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440万台 [4] - 在成本与技术持续优化的推动下 OLEDoS有望从中高阶市场逐步向主流市场渗透 成为推动VR/MR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6] 市场出货量趋势 - 由于Meta、Apple、Sony等国际品牌出货表现未达预期 预计2025年全球VR/MR产品出货量将回落至560万台 [4] - 长期来看 主要品牌持续进行软硬件升级 预计2030年全球VR/MR出货量将增长至1,440万台 [4] 显示技术发展 - 高性价比的LCD技术仍是近年VR/MR产品的主流显示技术选择 [4] - 随着中国供应商扩大布局OLEDoS产线以及国际品牌积极采用 OLEDoS技术渗透率在未来几年将明显提升 [4] - 多家中国业者包括Seeya、BOE、Sidtek等正积极建置12吋OLEDoS产线 制程良率持续改善将有效推动生产成本下降 [4] 主要厂商产品策略 - Apple通过升级版Vision Pro继续布局VR/MR头戴装置 新一代产品将采用M5芯片以增强运算能力 提升续航力及AI应用运行速度 [1][5] - Samsung与Google、Qualcomm联手 推出搭载4K OLEDoS显示屏的Galaxy XR 利用Android XR平台支持移动应用并整合生态系 [5] - Meta计划采用0.9吋OLEDoS搭配Pancake光学架构 以突破产品形态限制 满足VR/MR装置的轻薄化需求 [6]
京东方A(000725) - 025-2025年9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30 09:08
LCD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行业厂商践行按需生产策略 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以应对需求变化 [1] - 一季度因出口需求高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 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 [1] - 二季度因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变化 面板采购需求降温 企业快速调整稼动率 [1] - 三季度随着厂商去库存结束 旺季备货需求恢复 行业稼动率回升 LCD TV部分尺寸价格先降后企稳 LCD IT面板价格整体稳定 [1][2]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柔性AMOLED领域已构建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 全面覆盖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并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应用 [3] - 2025年上半年AMOLED出货量超7100万片 同比增长7.5% 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3] - 受市场竞争及短期折旧压力影响 盈利能力仍需提升 [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显示产业进入再平衡时期 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 [4] - 行业格局重塑 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 通过按需生产迈向高质量发展 [4] - LCD仍将是中长期主流技术 TV大尺寸化、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推陈出新 [4] - OLED中LTPO出货量提升 在IT、车载等中尺寸市场迎来机遇 [4] 公司财务与资本规划 - 四条8.5代LCD产线已全部折旧到期 三条第6代AMOLED产线已完成转固 折旧预计2025年达峰值 [5] - 未来资本开支聚焦半导体显示主业 并向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智慧医工四个高潜航道延伸 [6] - 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35% 每年回购注销金额不低于15亿元 [7][8] - 2025年5月底已完成近10亿元库存股回购 6月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 新一期回购注销方案稳步推进 [9]
京东方A: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在持续调整优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7:23
行业趋势 - 显示产业进入再平衡时期 持续调整优化 [1] - 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 [1] - 行业格局重塑 从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转向追求高盈利 高技术 高附加值 [1] - 行业践行按需生产 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 [1] 产品技术趋势 - LCD仍将是未来中长期显示行业主流应用技术 [1] - OLED高端细分市场不断突破 [1] - LCD需求结构不断优化 TV大尺寸化趋势势不可挡 [1] - 高分辨率 高刷新率产品推陈出新带来LCD旺盛市场生命力 [1] - LTPO出货量持续提升 [1] - OLED在IT 车载等中尺寸市场迎来更多机遇 [1]
京东方A(000725) - 024-2025年9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9 09:20
LCD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5年一季度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 得益于出口需求高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 [1] - 二季度面板采购需求降温 行业内企业快速调整稼动率应对变化 [1] - 三季度旺季面板备货需求恢复 行业稼动率回升 LCD TV部分尺寸价格企稳 [1][2] - LCD IT面板(MNT、NB)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2] AMOLED业务进展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柔性AMOLED出货量超7100万片 同比增长7.5% 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3] - 显示器件业务收入结构:TV类27% IT类37% LCD手机及其他12% OLED类24% [4] - 成都/绵阳/重庆三条第6代AMOLED产线已完成转固 [8] - 第8.6代AMOLED生产线2024年9月封顶 预计2026年底量产 主攻笔记本/平板高端触控OLED屏 [5][6]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OLED在IT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优势包括显示效果更佳/产品更轻薄/可折叠卷曲 [5] - LCD仍将是中长期主流显示技术 TV大尺寸化/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推动市场生命力 [7] - OLED中LTPO出货量持续增长 IT/车载等中尺寸市场迎来新机遇 [7] - 行业从追求"规模份额"转向"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质量发展 [7] 财务与资本规划 - 公司折旧预计2025年达到峰值 四条8.5代LCD产线已全部折旧到期 [8] - 未来资本开支聚焦半导体显示主业 延伸布局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智慧医工四大航道 [9] - 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35% 年回购注销金额不低于15亿元 [10] - 2025年已落实近10亿元库存股回购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完成 [11]
京东方《BOE解忧实验室》第四季收官,全平台曝光超4.79亿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4 11:19
节目表现与传播效果 - 节目全平台累计曝光量突破4.79亿次 [1] - 北京卫视单期最高收视率达35城同期收视排名全国第3 [3] - 优酷视频文化上新榜排位第1 [3] 节目内容与形式创新 - 采用"中国地标+科技大事件"模式走进居庸关长城、北京中轴线、故宫博物院、天坛等文化地标 [1] - 通过沉浸式场景化演绎展示LCD、OLED、车载显示、数字艺术等前沿技术 [1][4] - 邀请任重、关凌、Yamy、陈卓璇等多位明星嘉宾作为"解忧发起人" [4] 技术展示与应用场景 - 在故宫展示数字文物修复技术 [4] - 在长城呈现柔性屏与古建筑的融合应用 [4] - 在中轴线演示车载显示技术与城市生活的结合 [4]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海信、vivo、吉利等企业技术专家以"科技赋能者"身份参与节目 [4] - 通过跨产业对话展示科技创新生态共建理念 [4] - 体现产研结合视角下的技术创新逻辑与产业价值 [4] 品牌建设与战略定位 - 节目成为科技企业技术科普类综艺的标杆案例 [1] - 探索从"技术输出"向"价值共鸣"转变的营销模式 [3] - 践行"屏之物联"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融合 [6]
《BOE解忧实验室》第四季圆满收官 以科技重塑文化生活新范式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16:55
营销成效 - 公司自制技术科普综艺节目《BOE解忧实验室》第四季全平台累计曝光量达4.79亿次 [2] - 单期节目在北京卫视35城同期收视排名全国第3 优酷视频文化上新榜排名第1 [4] - 节目成为科技企业从"技术输出"向"价值共鸣"转变的营销范本 [4] 内容形式 - 采用"中国地标+科技大事件"升级模式 覆盖居庸关长城 北京中轴线 故宫博物院 天坛等文化地标 [2] - 通过沉浸式场景化表现形式展示LCD OLED 车载 数字艺术及可持续发展领域创新技术 [2][5] - 邀请任重 关凌 Yamy 陈卓璇 焉栩嘉五位"解忧发起人"参与技术展示 [5] 行业合作 - 海信集团显示事业部预研与技术管理中心总经理王烨东 vivo X系列产品经理张炜 吉利银河E8产品负责人范晓永等行业领袖作为"科技赋能者"深度参与 [7] - 节目呈现公司与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科技应用落地的创新生态 [7][8] 品牌建设 - 节目成为公司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线上平台和集团品牌推广核心IP之一 [8] - 公司通过技术科普形式实现品牌与用户的持续触达 为技术创新注入人文关怀 [8] - 公司秉持"屏之物联"发展战略 探索"科技+人文"融合创新范式 [8]
BOE(京东方)上半年营收1012.78亿元 将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13:49
财务业绩 - 2025上半年公司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1] - 公司每年保持约500至60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 未来将推进资本战略转型聚焦经营保障 增厚利润及投资者回报 [6] - 2025上半年完成2024年利润分配18.7亿元 截至8月底回购并注销约7亿元 另将价值约10亿元股权激励股份变更为注销注册资本 [7] 显示业务表现 - LCD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持续位居全球首位 其中氧化物 75英寸及以上 车载显示出货量均全球第一 [5] - OLED市场份额2025上半年出货量超7100万片同比增长7.5% 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5] - 公司突破核心客户LTPO项目并实现量产 8.6代OLED产线明年率先量产 持续保持高端OLED技术领先优势 [5] 行业趋势与战略 - LCD产业基本实现弱周期发展 未来十年仍是显示产业主流 未来三年看好稳定向上发展趋势 [3] - 公司由大规模产能建设转向高质量经营发展阶段 2025年折旧与资本开支达双高峰 聚焦技术增值与效益提升 [6] 创新业务进展 - 钙钛矿业务1.2米 2.4米中试线效率稳定性通过认证 光伏中试线产品发电效率突破18% [5] - 玻璃基封装载板试验线2025年6月设备搬入提前5个月 产出超大尺寸7-2-7玻璃载板且封装集成度提升 [6] 股东回报规划 - 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35% 每年回购注销资金不低于15亿元 有条件可中期分红 [7] - 公司已发布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 持续兑现回报承诺并与投资者共赢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