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梦枕星河》
icon
搜索文档
广电总局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证券时报· 2025-08-20 02:52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提出加强内容建设、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管理政策、加强纪录片和动画片精品创作、鼓励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1]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超越电影票房,成为网络视听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1] - 微短剧通过人工智能翻译直接上线、海外本土演员特色翻拍等方式提升传播效率,凭借形式短小精悍、故事生动鲜活以及多渠道海外布局,正在走向世界 [1] - 行业预计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680亿元,2027年突破1000亿元 [1] - 微短剧行业推进"微短剧+非遗"、"微短剧+科普"等计划,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1] 上市公司动态 - A股市场涉及短剧业务的上市公司有50家 [2] - 昆仑万维旗下AI短剧平台DramaWave累计下载量突破3000万次,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 [2] - 芒果超媒多部短剧发行至海外市场,如《虚颜》登陆Netflix亚洲区,《一梦枕星河》上线新加坡mewatch平台,《有种味道叫清溪》在马来西亚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出 [2] - 浙文影业出品古装悬疑短剧《谁杀了画眉鸟》和青春田园治愈微短剧《有间客栈》已杀青并进入后期制作 [2] - 华谊兄弟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原创项目《归来妻子的谎言》进入后期制作,另有《和平精英之菜鸟精英》、《大龟甲师》、《狂澜》等项目进入筹备阶段 [2] 市场表现与机构关注 - 完美世界创建微短剧频道"她的世界",覆盖抖音等全媒体平台 [3] - 截至8月19日收盘,短剧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达到6319.68亿元,今年以来概念股平均上涨18.64%,幸福蓝海、吉视传媒和欢瑞世纪等8股累计涨幅超50% [3] - 14只短剧概念股获5家及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芒果超媒获得23家机构评级最多,其次是万达电影、完美世界、姚记科技 [3] - 机构预测完美世界、万达电影、天娱数科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 [3]
微短剧爆火,高增长潜力概念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9:01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8月18日大涨6.79%,年内累计上涨51.92%,创历史新高 [1][2] - 271只北交所股票中仅5只下跌,5股录得"30cm"涨停(戈碧迦、海能技术、海达尔、曙光数创、晶赛科技) [2] - 西部证券分析北交所市场呈现"政策托底、产业领涨、流动性支撑"三重特征,AI算力、机器人、芯片等领域技术突破显著 [2] 微短剧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超680亿元,2027年突破1000亿元 [3][4] - 海外短剧市场2025年Q1收入突破24亿元,美国以1.62亿美元居首,日本环比增速39%,东南亚下载量第一 [3] - 微短剧通过AI翻译、本土化翻拍加速出海,"微短剧+非遗""微短剧+科普"等计划推动行业空间扩展 [4] 短剧概念股表现 - A股50家涉及短剧业务的公司合计市值6340亿元,年内平均上涨18.84%,6股涨幅超50%(吉视传媒、幸福蓝海等) [5][6] - 昆仑万维AI短剧平台DramaWave累计下载量破3000万次,月活超1000万;芒果超媒多部短剧登陆Netflix等海外平台 [5] - 14只概念股获5家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芒果超媒(23家)、万达电影、完美世界受关注,3股今明两年净利增速预计超20% [6] 市场交易数据 - A股8月18日成交额2.81万亿元创近10个月新高,12股单日成交破百亿元(东方财富450.4亿元居首) [1] - 短剧概念股中华智数媒、华策影视等盘中触及"20cm"涨停,5股收盘涨停(慈文传媒、欢瑞世纪等) [3]
流量共舞更要价值共振
新华日报· 2025-08-12 07:05
中国短剧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海外视听类应用收入规模Top100中中国微短剧应用包揽八席 [1] - 短剧通过15秒反转30秒冲突10秒悬念的快节奏叙事满足碎片化娱乐需求 [1] - 译制字幕帮助克服语言障碍使海外观众获得高浓度情绪体验 [1] 内容升级与跨文化共鸣 - 《家里家外》等爆款短剧证明内容可从"粗粮"升维至"细糠"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 [2] - 《洋女婿的中国年》等作品融合中华文化基因与当地文化转码获得海外拥趸 [2] - 对亲情爱情等普世情感的刻画成为跨越文化鸿沟的关键要素 [2] 文化底蕴赋能内容独特性 - 《一梦枕星河》以苏州非遗苏扇为主题展现江南匠人故事 [3] - 《河姆渡的骨哨声》通过古今邂逅呈现华夏文明延续性 [3] - 短剧截图服饰纹样被海外设计师嫁接形成跨文化美学风格 [3] 行业发展挑战与突破方向 - 面临题材适配性判断难内容缺乏长尾效应盈利模式不成熟等挑战 [4] - 需针对不同市场研究"审美公约数"并加大精品内容创作投入 [4] - 可探索品牌合作衍生品开发等多元化盈利途径建立可复制出海范式 [4] 短剧出海战略价值 - 微短剧成为数字时代东方叙事新载体和全球文化交流契机 [4] - 从流量共舞到价值共振的进阶助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4]
百余款微短剧APP“出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微短剧行业出海现状 - 中国已有百余款微短剧APP出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微短剧类目下载量前三名均来自中国应用程序,领跑海外市场 [2] -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 [1] 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电影人高峰在海外拍摄的微短剧累计票房达7000万美元 [2] - 《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成本不足20万美元,创下3500万美元收入 [2] - 《一梦枕星河》在新加坡热映,通过数字化演绎苏州非遗元素展现中华文化 [2] - 《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人格化叙事唤醒全球华人文化记忆 [2] 内容创作策略 - 微短剧以"短叙事革命"打破文化壁垒,依托本土题材实现国际转译 [3] - 采用"AI制作+全球分发"全链条生态高效触达用户 [3] - 创作底层逻辑为"社会性话题+情绪价值" [5] - 创作方向包括扎根现实、多元形态、AI辅助、主流媒体入局、国际传播 [5]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北京微短剧产值规模约336.2亿元,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二 [6] - 北京市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单项目提供百万级扶持力度 [6] - 政策聚焦译制传播、版权输出、平台建设、效能提升四大方向 [6] 版权保护措施 - 微短剧出海面临版权交易不畅、海外维权较难等问题 [7] - 微短剧版权保护联合专家小组成立,深入研究版权保护关键问题 [8] - 微短剧版权服务平台应用区块链、AI等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版权服务 [8] 行业发展建议 - 提案建议通过政策扶持给予微短剧出海补助和创作补贴 [4] - 鼓励拓展国际市场,加大跨国合作和内容输出 [4] - 鼓励直接生产具有跨文化传播潜力的内容 [4]
从风景独好到风行于“世”——谈微短剧的走出去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24
微短剧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1] - 微短剧出海趋势显著,通过专业平台、流媒体平台及短视频平台构建多元传播渠道[1] - 行业生产速度快、题材覆盖面广,作品供给持续增长[1] 微短剧内容特点 - 剧情高度浓缩,直接呈现冲突与情感,形成"爽"的观看体验[2] - 情感表达直白,跨越国界吸引不同地域观众[2] - 数量庞大且更新快,降低海外受众选择门槛[2] - 突破语言障碍,译制剧比例高,本土化合作剧采用中国故事模板[2] 微短剧传播形式 - 横屏剧通过流媒体平台传播,制作精良且持久,体现中国风(如《一梦枕星河》《恋恋茶园》)[3] - 竖屏剧通过移动端投放,注重快节奏叙事和反转剧情(如《爱在朝暮之间》《长夜与风说》)[4] - 横屏剧单集时长更长,画面容纳更多人物与景深空间[3] 微短剧出海表现 - 头部作品在题材与风格上创新(如《极速飞驰》《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4] - 海外平台作品类型单调,存在同质化问题[5] - 微短剧出海以自主平台为主,掌握传播形态与话语权[5] 微短剧文化价值 - 展现中国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如神话、历史、诗词等)[6] - 部分作品开始追求艺术品质与中国化表达(如《逃出大英博物馆》)[6] - 尚未形成成熟艺术审美风貌,但创新推动其向"文艺轻骑兵"方向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