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庆余年2》
icon
搜索文档
总台暑期档电视剧类型丰富 现实题材创作结硕果
央视新闻· 2025-07-10 14:1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暑期档剧目 - 暑期档推出丰富剧目类型包括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等,如《淬火年代》《以法之名》《四喜》《高兴》《生万物》《归队》《我们的河山》《阵地》等 [1][2] - 《淬火年代》通过民营机械厂转型故事展现中国制造发展历程 [2] - 《以法之名》以检察侦查视角突破传统涉案剧框架,揭示司法系统内部机制 [2] 现实题材剧集创作趋势 - 现实题材占据创作中心地位,多部作品在白玉兰奖获奖并在总台播出后引发关注 [4] - 《城中之城》全景式描写职场人生,《我是刑警》以纪实风格呈现刑警办案,《我的阿勒泰》以散文化手法拓展创作新样态 [7] - 现实题材在数量、质量、收视率方面领先,反映时代生活变化并注入社会思考 [9] 电视剧国际传播与出海表现 - 中国电视剧出口额占视听节目出口总额70%以上,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 《我的阿勒泰》入围法国戛纳电视节主竞赛单元,《繁花》获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内容大奖,《玫瑰的故事》快速发行至国际市场 [11] - 古装剧如《庆余年2》《长相思2》《琅琊榜》持续热播海外,科幻剧《三体》国内外反响热烈 [13][15][17] - 现实题材与古装剧结合展现立体中国形象,科幻剧因国际化属性易引发海外共鸣 [15][17]
阅文集团现四年首亏,新丽传媒成“拖油瓶”,版权运营过度依赖爆款
证券之星· 2025-03-24 15:11
核心观点 - 阅文集团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出现近四年首次亏损 主要由于新丽传媒商誉减值及版权运营业务过度依赖爆款导致业绩不稳定 同时在线业务面临用户流失和收入萎缩问题 [1][2][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1.21亿元 同比增长15.82%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9亿元 同比下滑125.99% 为近四年首次亏损 [1][2] - 新丽传媒计提商誉减值11.05亿元 是导致亏损的核心原因 [2][3] 新丽传媒收购影响 - 2018年以155亿元收购新丽传媒 截至2017年底新丽传媒总资产41.1亿元 净资产12.99亿元 [2] - 收购后连续三年未完成原业绩对赌目标(2018-2020年净利润要求不低于5亿/7亿/9亿元) [2] - 2020年延长对赌期至五年并下调业绩要求(2020-2024年净利润最低2亿/3亿/3亿/3亿/3亿元) [3] - 新丽传媒盈利能力持续下滑: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4.9亿元/3.4亿元 [3] - 2020年因新丽传媒业绩不佳计提商誉减值40.16亿元及商标权减值3.9亿元 [3] 版权运营业务 - 2024年版权运营业务营收占比首次超过在线业务达50.4% [5] - 毛利润波动较大:2021-2024年分别为19.81亿元/18.83亿元/14.07亿元/18.66亿元 [5] - 业务高度依赖爆款项目:2024年上半年因《热辣滚烫》《庆余年2》等爆款新丽传媒净利润达3亿元 下半年仅0.4亿元 [5] - 爆款改编成功率仅13% 显著低于正午阳光28%和慈文传媒35% [5]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31.5%至22.61亿元 主要因影视项目推广费用增加 [6] - 版权运营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21年59%降至2024年45.6% [6]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53.1%降至2024年48.3% [6] 在线业务 - 2024年在线业务营收40.3亿元 较2021年53.08亿元大幅萎缩 [7][8] - 营收占比从2021年61.2%下降至2024年49.6% [8] - 平均月活跃用户从2023年2.06亿人降至2024年1.67亿人 同比减少19% 一年流失近4000万用户 [7] - 腾讯渠道月活用户降幅达37.7% [7] - 付费用户数从870万人增至910万人 同比增长4.6% [7] - 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从32.5元降至32元 同比下降1.5% [7] - 2021-2024年月活用户累计降幅33% 付费用户月均收入累计降幅19.4% [8]
【阅文集团(0772.HK)】商誉减值带来亏损,关注IP衍生品业务进展——2024年业绩点评(付天姿/杨朋沛)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0 16:56
财务表现 - 24年实现收入8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 [2] - 毛利润39.2亿元,同比提升16.3%,毛利率48.3%,同比提升0.2pct [2] - 归母净亏损2.1亿元(vs23年盈利8.0亿元),主要因新丽传媒商誉减值亏损9.7亿元 [2]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提升1.0% [2] 在线业务 - 在线业务收入40.3亿元,同比增加2.1% [3] - 自有平台产品收入同比增加3.4%至35.3亿元 [3] - 腾讯产品渠道收入同比减少28.2%至2.5亿元,因优先分发核心付费阅读产品 [3] - 第三方平台收入同比增加32.0%至2.5亿元,因扩展分销合作 [3] - 自有平台&腾讯产品自营渠道平均MAU为166.6百万人,同比下降19% [3] - 自有平台MAU为103.8百万人,同比稳定 [3] - 腾讯产品自营渠道MAU同比下降37.7%至62.8百万人 [3] - 平均月付费用户数同比增加4.6%至9.1百万人,每用户月收入同比下降1.5%至32元 [3] - 24年新增约33万名作家,65万本小说 [3] IP衍生与版权运营 - 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3.5%至40.9亿元 [4] - 新丽传媒24年收入16.4亿元,利润3.4亿元 [4] - 24H1上线《与凤行》《庆余年2》等剧集,24H2仅上线《大奉打更人》 [4] - 25年储备项目包括《哑舍》《扫毒风暴》等6-7部电视剧及电影《神探》 [4] - 24年推出100多部短剧,单部最高流水近4000万元,25年新作7天流水破5000万元 [4] - 衍生品GMV突破5亿元(卡牌GMV超2亿元),合作150多家授权伙伴 [4] - 渠道覆盖10多家线上直播间、8家线下门店及6000+线下/3000+线上网点 [4] - AI工具"作家助手"集成DeepSeek R1大模型并向全行业开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