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摇光录:乱世公主》
icon
搜索文档
“为了纸片人,我和男朋友分手了”
虎嗅· 2025-08-21 15:03
二次元情感陪伴现象 - 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用户与二次元角色庆祝恋爱纪念日的帖子 配图为游戏或动漫角色与真实人物的合成图像 [1] - 评论区呈现高度认同氛围 用户相互祝福"长久"和"般配" 形成虚拟关系的社会认可机制 [2] - 二次元人物成为普遍的情感寄托载体 用户通过定制合照和创作故事丰富角色设定 构建完整的亲密关系叙事 [3] 用户需求特征分析 - 核心需求包括失意时的精神支撑 稳定朋友关系替代 以及现实亲密关系替代 [4] - 用户寻求现实中难以获取的宝贵精神力量 包括无条件接纳 绝对安全感和永恒陪伴 [4] - 形成跨越次元的情绪价值交换机制 虚拟角色提供持续稳定的情感反馈 [37] 典型用户行为模式 - ICU护士孟风虹将越前龙雅视为六年期二次元恋人 通过观看透卡缓解工作疲劳 [7][8] - 用户沈玉为《咒术回战》角色五条悟定制专属轮椅 体现情感投入的物质化表达 [21] - 艺术生苏苏通过解锁卡牌和观看剧情转移压力 日均投入时间超过3小时 [26][27] - 开服玩家梓辰持续2162天登录《闪耀暖暖》 创造游戏角色陪伴时长纪录 [28] 心理动机深度分析 - 孟风虹案例显示虚拟角色提供职业困境中的精神指引 借鉴角色经历克服现实挑战 [13] - 沈玉将五条悟作为父亲角色替代 弥补童年家庭关系中父亲缺席的遗憾 [21] - 苏苏因父母和睦关系形成高标准亲密关系模板 在二次元寻求确定性的理想伴侣 [27] - 梓辰通过换装游戏满足青春期被压抑的审美需求 实现自我形象的投射性表达 [31][32] 行业发展趋势 - 换装类游戏日均用户互动率保持高位 角色反应系统增强"活人感"体验 [34] - 虚拟角色提供绝对安全感机制 消除现实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风险 [35] - 跨地域用户群体形成稳定情感锚点 突破物理距离限制维持长期情感连接 [36] - 二次元情感消费市场持续扩张 周边定制和内容创作成为新兴增长点 [21][27]
当一款停服游戏的“赛博墓碑”也被清空
虎嗅· 2025-07-03 14:18
游戏停服与虚拟财产问题 - 游戏停服后玩家与游戏关系中止 虚拟财产归属权不完整导致玩家权益受损 [3][28] - 停服游戏官方社媒账号成为玩家寄托哀思的数字公墓 清空内容引发玩家愤怒 [16][14][12] - 《摇光录》停服后官方小红书 抖音账号被清空并疑似转卖 玩家发起补档运动保留回忆 [12][21][23] 行业现状与法律困境 - 游戏行业普遍存在虚拟财产权属模糊问题 运营商通常保留账号所有权 玩家仅获使用权 [34][36] - B站对《摇光录》停服提供两种退款方案 但仅补偿未消耗虚拟财产 已购内容价值被规避 [32][33] - 《民法典》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 但法律落地执行存在实操难题 [31][38] 玩家权益与厂商责任 - 玩家充值构成服务合同关系 但停服后资产被切割为"未失效"与"已废弃"两部分 [30][33] - 行业条款普遍不利于玩家 腾讯等厂商声明中玩家仅拥有账号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34][35] - 玩家面临两难选择:保留废弃账号或接受有限补偿但失去情感联结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