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术回战》

搜索文档
“为了纸片人,我和男朋友分手了”
虎嗅· 2025-08-21 15:03
二次元情感陪伴现象 - 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用户与二次元角色庆祝恋爱纪念日的帖子 配图为游戏或动漫角色与真实人物的合成图像 [1] - 评论区呈现高度认同氛围 用户相互祝福"长久"和"般配" 形成虚拟关系的社会认可机制 [2] - 二次元人物成为普遍的情感寄托载体 用户通过定制合照和创作故事丰富角色设定 构建完整的亲密关系叙事 [3] 用户需求特征分析 - 核心需求包括失意时的精神支撑 稳定朋友关系替代 以及现实亲密关系替代 [4] - 用户寻求现实中难以获取的宝贵精神力量 包括无条件接纳 绝对安全感和永恒陪伴 [4] - 形成跨越次元的情绪价值交换机制 虚拟角色提供持续稳定的情感反馈 [37] 典型用户行为模式 - ICU护士孟风虹将越前龙雅视为六年期二次元恋人 通过观看透卡缓解工作疲劳 [7][8] - 用户沈玉为《咒术回战》角色五条悟定制专属轮椅 体现情感投入的物质化表达 [21] - 艺术生苏苏通过解锁卡牌和观看剧情转移压力 日均投入时间超过3小时 [26][27] - 开服玩家梓辰持续2162天登录《闪耀暖暖》 创造游戏角色陪伴时长纪录 [28] 心理动机深度分析 - 孟风虹案例显示虚拟角色提供职业困境中的精神指引 借鉴角色经历克服现实挑战 [13] - 沈玉将五条悟作为父亲角色替代 弥补童年家庭关系中父亲缺席的遗憾 [21] - 苏苏因父母和睦关系形成高标准亲密关系模板 在二次元寻求确定性的理想伴侣 [27] - 梓辰通过换装游戏满足青春期被压抑的审美需求 实现自我形象的投射性表达 [31][32] 行业发展趋势 - 换装类游戏日均用户互动率保持高位 角色反应系统增强"活人感"体验 [34] - 虚拟角色提供绝对安全感机制 消除现实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风险 [35] - 跨地域用户群体形成稳定情感锚点 突破物理距离限制维持长期情感连接 [36] - 二次元情感消费市场持续扩张 周边定制和内容创作成为新兴增长点 [21][27]
中国二次元市场5年翻番,原创IP崛起
日经中文网· 2025-08-10 08:33
中国二次元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二次元市场规模达12万亿日元(约5805亿元),较2019年翻倍 [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83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 [9] - 本土IP崛起,如《崩坏:星穹铁道》《恋与深空》等成为热门 [5][12] 本土IP发展 - 中国原创IP《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票房超154亿元,创历史纪录 [12] - 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爆款,显示本土IP制作能力提升 [12] -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数据显示,本土IP《恋与深空》《第五人格》占据热门榜单前两名 [12][15] 行业活动与参与 - BiliBili World活动3天吸引30万人次,门票35秒售罄,会场面积扩大至24万平方米 [8] - 索尼、罗森、佳能等日企积极参展,瞄准二次元粉丝消费力 [8][10] - 活动内容涵盖IP展示、周边销售及Cosplay互动,反映市场活跃度 [6][8] 政策支持与消费趋势 - 中国国务院3月发布政策支持原创IP开发,推动动漫、游戏及衍生品消费 [14] - 上海市推出IP振兴旅游政策,强化本土IP开发与商业化 [14] - "情绪价值消费"增长,周边商品和内容体验驱动市场扩张 [9]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二次元用户超5亿,内需市场为本土IP全球化提供基础 [15] - 日本IP如《排球少年!!》《鬼灭之刃》仍具影响力,但本土IP占比提升 [8][12][15] - 网易、Bilibili等公司主导热门IP,行业集中度较高 [1][12]
深刻?自嘲?招笑?揭开简中“动漫婆罗门”的尴尬困境
虎嗅· 2025-07-18 16:26
动漫婆罗门现象分析 概念界定与特征 - "动漫婆罗门"一词源于2017年蓝莲安在Stage1st论坛发表的《动漫婆罗门消亡史》,借用印度种姓制度将动漫爱好者分级,讽刺具有优越感的资深粉丝 [10][11] - 核心特征包括:1) 偏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幻/机甲类严肃动画,掌握作画技术等冷门知识 [12][14];2) 使用术语构建圈层壁垒,如引用《超时空要塞》等经典作品 [15];3) 批判当下商业化动画如"鬼马咒万家"系列,推崇"黄金时代"作品 [17] - 衍生出"泛婆罗门"概念,指仅对当代动画表达不满但知识储备不足的群体 [17] 形成机制 - 文化资本理论解释其权威构建:1) 具身资本体现为长期积累的阅片量与审美习惯 [29];2) 客观化资本包括BD碟、设定集等实体收藏 [29];3) 社群内通过等级头衔形成准制度化资本 [30] - 代际优势显著,早期用户通过电视接触日本动画,在论坛时代掌握片源与话语权 [31] - 青少年通过追捧经典作品塑造"成熟"人设,类似电影/音乐领域的亚文化精英现象 [34] 社群冲突根源 - 动画文化在主流艺术中地位边缘化,导致其精英姿态易受嘲讽 [35][38] - 新老观众审美分裂:新人接受当下萌系/偶像类作品,婆罗门则用"三十年前动画秒杀现在"等话语划界 [45][46] - 御宅族负面标签加剧形象矛盾,如宫崎勤事件遗留的刻板印象 [41][43] 行业生态影响 - 二次元平台形成独特评价体系,B站/Bangumi等通过用户等级、粉丝量构建非正式权威 [30] - 亚文化理论揭示其行为本质:通过反流行符号体系确立身份认同 [26][29] - 当前社群趋向平等包容,婆罗门的排他性话语与主流二次元文化产生冲突 [47][49]
全国的二次元,最想搬到这座城
虎嗅· 2025-06-30 08:58
二次元文化在上海的商业化发展 - 2024年BW漫展25万张门票开售即售罄 官方统计"想去人数"比开票总数多几十万人 [2] - 2025年6月上海至少有13场漫展和超过40场二次元快闪、主题餐厅活动 [2] - 百联ZX创趣场2023年销售额达3亿元 接待顾客950万人次 会员数20万人 转型后日均客流超2万人次(转型前仅6000人次) [7] - 静安大悦城一年内举办20多场IP快闪活动 与百联ZX创趣场并称"二次元商场双子星" [8] - 2024年上海网络游戏产业销售收入1558亿元(同比+7.8%) 海外销售收入260.95亿元(同比+2.3%) 连续13年正增长 [12] 二次元商业空间改造 - 文庙动漫街商铺搬迁后选择百米香榭商业街重新开张 1.5万平方米街区被手办游戏店铺"占领" [7] - 美罗城、新世界城、第一百货等老牌商场陆续引入二次元商店 包括潮玩品牌、谷子店、快闪店等 [7] - 2023年开业的百联ZX创趣场引入多家日本二次元品牌 成为上海首个二次元垂类商场 [7] - 2024年五角场百联ZX造趣场、万达广场融入二次元元素 巴黎春天·悦汇天山成为新晋二次元商区 [8] 二次元产业链发展 - 索尼、万代南梦宫、任天堂、世嘉等国际游戏企业在沪设立分支机构 [11] - 本地游戏企业"上海四小龙"(莉莉丝、叠纸、米哈游、鹰角)囊括热门国产游戏 [11] - I.G&WIT全球首家旗舰店、世嘉全球首家旗舰店、《航海王》草帽商店中国首店同期在百联ZX开业 [11] - 线下谷子店数量增加且质量提升 资深爱好者认可度提高 形成特色商业生态 [10][11] 二次元消费行为特征 - 谷子消费成为年轻人情绪调节方式 具有高频次、即时性特点 [10] - 二次元爱好者形成固定消费路线(如人民广场-南京东路) 包含多个特色商业体 [15][16] - 第一百货商场出现二次元闲置谷子交易摊位 需提前一周预订 兼具社交属性 [17] - 游戏公司办公大楼成为二次元爱好者打卡地 显示产业与消费者深度连接 [13]
哔哩哔哩:游戏撑场、用户回流,小破站要回血?
海豚投研· 2025-05-20 22: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报表现小幅超预期,主要体现在利润和用户指标上 [1] - 游戏业务成为最大预期差来源,收入同比增长76% [3] - 用户增长超预期,单季度净增2800万,但粘性略有下滑 [1][12]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勉强达到指引但变现效率存疑 [3][17] - 增值服务加速回暖,同比增长11% [3][30] - 现金流持续改善,净现金增加6亿至156亿元 [5] 财务表现 - 总营收70亿元,同比增长23.6%,超市场预期1.3% [6] - 毛利率36.3%,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 [6] - 经营利润0.15亿元,大幅超市场预期的亏损1.11亿元 [6] - 调整后净利润3.62亿元,超市场预期46.1% [6] - 销售费用占比16.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6] 用户指标 - MAU达3.68亿,环比净增2800万,同比增长7.8% [6][13] - DAU达1.067亿,DAU/MAU比率为29% [6][15] - 用户日均时长108分钟,同比增加3分钟 [15] - 人均交互量增长2%,日均观看视频量增长20% [15] 业务板块 游戏业务 - 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76% [6] - 《三谋》流水表现超预期,一季度流水17.8亿元 [22] - 海外拓展和《咒术回战》国服成为下半年增长关键 [25] 广告业务 - 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20% [6][17] - 加载率和转化效率仍是制约因素 [20] - AI技术有望提升广告ROI [20] 增值服务 - 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1% [6][30] - 大会员数达2350万,环比净增80万 [30] - 直播业务在高基数下保持增长 [4] 电商业务 - 收入4.67亿元,环比基本持平 [6] - 谷子经济带动业务触底回稳 [5] 行业比较 - 用户时长连续两个月恢复同比增长 [2] - 与小红书相比,用户增长和商业化存在差距 [18] - 长视频表现优于传统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等 [33] 未来展望 - 短期关注6月《三谋》周年庆内容更新 [9] - 长期目标毛利率40%-45%,经营利润率15%-20% [35] - 变现效率和经营提效是关键挑战 [10] - AI技术有望优化研发成本和广告ROI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