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搜索文档
到了《新闻女王》第二季,内娱为何还是难产“金句女王”?
36氪· 2025-11-18 08:34
2023年,短剧正热的风口,《新闻女王》横空出世,一转观众对长视频内容注水、节奏拖沓的印象。 大家觉得看《新闻女王》就像看短剧一样爽,行业也时不时讨论《新闻女王》的短剧化现象。好像只要剧集不注水、想尽办法给足爽感,国产剧就可以越 来越好。 到了2025年,《新闻女王》第二季播出,两年前的诸多讨论都有了更清晰的定论。 《新闻女王》不只是在节奏方面让观众在追剧过程中爽感爆棚这么简单,它更厉害在人物内核的稳定,以及背后价值的支撑。 无论是主角文慧心,还是配角许诗晴、张家妍,甚至是最大的反派古肇华,每个人的处事风格既符合人物性格,也很有逻辑。观众追剧,不仅觉得它爽, 还觉得爽得"很有道理"。 尽管在四位新闻女王为梁景仁复仇失败后,文慧心开始经历自己的脆弱时刻,剧情的精彩度和爽感稍有降低,但仍然不妨碍这部剧的优点——价值观走在 了观众的前面。 从《新闻女王》第一季到第二季,两年时间里,内娱丢掉道德枷锁大胆开麦的,少之又少。 内娱长剧,为何难产《新闻女王》?曾经我们以为是没有《新闻女王》这样的内容土壤,但等长剧进入到创作迷茫的十字路口时,我们或许清晰地意识 到,距离内容的金字塔顶端,长剧还有巨大的价值沟壑需要跨越。 文慧 ...
「霸总」永不过时:我们为什么需要程式化的爱?
36氪· 2025-10-27 08:09
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历程 - 网络文学从被主流价值视为偏差的阅读材料发展为正式的学术研究对象[5][10] - 北京大学中文系于2011年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标志着网文进入学术研究视野[10] - 网文读者群体从"偷偷阅读"的"耻感"状态转变为公开研究,形成系统性学术成果[5][7][11] 女性向网络文学内容演变 - 女频网文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路径,从早期"爱情大过天"到现代关注金钱与权力的女主形象[13][18] - 虐恋文模式从"大团圆"结局演变为"追妻火葬场",部分作品甚至出现女主潇洒转身的新结局[18][21] - 近期出现"爱女文学"实验性创作,强调女性主体话语模式,但部分作品陷入理念先行的刻板化创作[22] 网络文学创作生态变化 - 网文作者创作养分来源从经典文学作品转向游戏、影视等新媒体形式[41] - 年轻读者更追求即时性满足,单纯的奋斗叙事难以打动当代年轻人[41][42] - 创作主题从传统理想主义转向更实用性导向,反映社会压力下的心态变化[41] 男女频网文差异分析 - 男频作品主角追求成功而非道德完美,拥有更宽松的道德灰色地带[29][37] - 女频作品对女性角色道德要求更高,导致角色承受多重社会期望压力[27][29] - 女性角色面临将历时性问题压缩至共时性作品的创作困境,需要同时解决反父权、反夫权等多重任务[27][28] 女性角色塑造演变 - "大女主"形象从稀缺走向涌现,但部分角色因社会标准限制而显得单一扁平[30] - 女性主义理想目标是平权而非单纯女强,强调内心笃定与价值实现[33][34] - 网络文学为女性提供生活新想象,包括职场领导范本和情感反杀等现实投射[45] 读者需求与心理变化 - 女性读者通过网文寻找现实生活中缺失的可能性与情感补偿[45] - 虐恋文为现实感情受挫者提供心理抚慰,承诺付出终有回报的情感逻辑[20] - 网文成为共同阅读食粮与情绪出口,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6][9]
“宝宝仙侠”泛滥,是观众变“幼”了吗?
36氪· 2025-10-24 07:35
电视剧《入青云》内容分析 - 优酷出品剧集《入青云》热度破万,但被网友称为"宝宝仙侠",批评其缺乏质感,剧情冲突像儿戏,大场面不够恢弘,打戏轻飘飘 [1] - 剧情被指低幼化,例如女主为躲避圆房放火,男主灭火一夜,此情节忽视了角色的法力设定,削弱观众代入感 [6] - 剧集试图融入权谋元素但表现浅显,男主角"从罪奴爬起的狠人"设定与其展现的谋略深度存在落差,被批评算计不如"小区门口下象棋大爷的战术深沉" [7][9] 古装偶像剧市场普遍问题 - 2025年古偶市场集体陷入"低龄陷阱",不只演员年轻、剧情甜腻,整个叙事逻辑、人物关系、表达方式均被简化到"像哄小孩" [2] - 仙侠剧类型出现退化,过去讲述命运与修行,现在只剩表白与误会,古装剧的神话性、浪漫性、史诗感全线退化 [10][3] - 另一案例《宴遇永安》虽主打"古风+美食+穿越"差异化题材,但整部剧像古装快手短剧,职场冲突靠"撒娇卖萌"化解,官府纠纷靠甜宠桥段糊弄 [12][13] 行业创作倾向与市场反馈 - 制作方深信"年轻观众只追CP",将资源倾向于颜值、甜宠和轻冲突,忽略修仙世界的精神内核,这是一种创作上的创新惰性 [16][19] - 2025年上半年共有37部古装剧上线,为近三年新高,但真正热起来的仅有5部,表明市场扩张但质量未跟上 [19] - 行业存在类型依赖,剧本会最被强调的是打造爆款CP而非构建可信世界,将古偶矮化为快消型情感产品 [21] 成功案例与市场潜力 - 优质作品如《折腰》通过将重心转向男女主之间极致的情感拉扯与宿命纠葛,塑造了势均力敌的爱情和扎实的情感演进,获得成功 [23][26]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成功在于叙事厚度,结合古装家族剧框架与现实情感,探讨财产争夺、家族继承、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等社会议题 [26] - 这类优质剧集共同点为尊重观众智商,世界观扎实、冲突真实多样、价值表达不流于浅表,更容易被平台视为有长期价值的内容 [26][27]
虐恋、霸总、大女主......女频网文提供了哪些生活新想象?
后浪研究所· 2025-10-21 18:52
网络文学行业学术研究发展 - 网络文学研究已进入主流学术视野,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于2011年正式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 [9] - 学术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方向涵盖网文与游戏的关系、女性向文化概念研究以及言情小说与女性话语政治等细分领域 [10] - 学术研究的目标之一是为曾经被边缘化的流行文化作品重新评定价值,并透过作品潮流研究其背后的人群与时代变迁 [22] 女频网文内容演变与读者心理 - 早期女频网文女主角倾向于爱情至上,通过虐恋情节自证清白,树立“情感贞节牌坊” [12] - 当前女频网文女主角形象更注重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出现“亲密关系资本化”趋势 [12] - 女频网文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而非直线进程,例如“追妻火葬场”模式相比过去“浪子回头”式的大团圆结局,至少让女性的痛苦被看见 [17][18] - 近期出现实验性强的“爱女文学”,其核心是反对“厌女”与“虐女”,体现对女性性别身份的高度接纳 [19] - 女频网文像一份大规模的社会学问卷,反映了女性读者隐藏的欲望、匮乏以及对社会认可的渴望 [22][40] 女频创作面临的挑战与社会压力 - 当前女性角色塑造面临将历时性问题共时性解决的困境,角色需同时反父权、反夫权、反封建、反阶级并展现女性情谊,负担过重 [24][25] - 读者对男女主角的评价体系存在双重标准,男频主角以成功为目标并可存在道德瑕疵,而女频主角成功后仍面临对其情感生活等多方面的审判 [25] - 女性追求爱情的舆论合法性正在降低,但现实层面难以完全割舍,导致理念与现实分裂,产生内耗 [27] - “大女主”形象是阶段性产物,其涌现是进步,但有时因社会对女性角色必须是“好人”的期待而导致角色扁平化 [29] 创作者与读者生态变化 - 新生代网文创作者的养分来源从经典文学作品转向游戏、影视等其他内容形式,创作主题涉及废土、末世等 [34] - 社会压力影响创作风向,当下年轻人更看重实用性,单纯的奋斗叙事难以打动他们,文化精力消减导致更追求即时性满足 [34][38] - 女性读者在网文中寻找的是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例如职场范本、情感付出的结果许诺以及对生活的新想象 [40] 女性主义在网文中的体现 - 女性主义的理想目标是平权,其底层逻辑是关注边缘和弱者,而非简单的“女强主义” [30] - “强”的定义正在多元化,从传统的有钱有权演变为个人内心的笃定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心 [30] - 女性主义最终利好男性,因其旨在打开更多价值赛道和标准,使两性都能拥有更丰沛的人生选择 [32]
国产剧开始流行小房子了?
虎嗅APP· 2025-09-12 07:58
国产剧住房空间叙事变迁 - 近期国产剧女主住房面积明显缩小 如《生万物》中宁绣绣从地主家大院搬至自耕农灰扑扑的院子 《子夜归》中武祯从国公府宅邸迁至三两间平民宅院[5] - 住房缩小本质是女性自主选择的结果 通过择偶权掌控 资源分配权扩展和行动半径扩大体现能动性 宁绣绣获得独立决策权并组织村民抗灾 武祯保留公务处理能力并主导婚姻关系[6] - 小屋叙事反映权力关系变革 从依附男性房产转变为男女政治协商 《子夜归》武祯选择听话赘婿 《生万物》绣绣选择安全可靠的协商型伴侣[8] 历史大房子叙事模式 - 2017-2020年霸总剧推崇豪宅景观 《我的前半生》贺涵660㎡上海豪宅估值超7600万 《亲爱的热爱的》韩商言别墅地上面积271–372㎡带地下室花园 《爱我就别想太多》李洪海宅院室内950㎡+院子1150㎡[11][12] - 仙侠剧2017-2023年进入宫殿通胀期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强调多层宫观礼制 《千古玦尘》实景搭建9万平米基地含4万平米棚景 《长月烬明》使用12个摄影棚近5万㎡场景+3万件道具[13] - 大房子异化为快感货架 空间模块化导致情感导览式消费 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女性沦为房产陪衬[12][13][14] 空间叙事多元化发展 - 剧集场景从固定坐标转向移动时空体 《墨雨云间》《雁回时》采用返乡复仇路线 《一念关山》《无忧渡》通过公路叙事推进章节化剧情[17] - 女性通过上路获得路权与主导权 脱离府第/后宫规训空间 在移动中获取资源同盟 体现当代娜拉出走意象[18] - 现代性解构房子社会包袱 保留其收纳功能 《小巷人家》展现紧凑生活单元的人际互动 《生万物》刻画米缸洗澡等烟火细节[20] 行业创作趋势转变 - 住房缩小反映观众对膨胀视觉奇观的审美疲劳 是制作方对房子公式的自我修正[14] - 时空体理论实践加速 从父权城堡时空转向女性移动时空 契合当代女性意识崛起[18] - 年轻创作者聚焦漂流感叙事 《她的生存之道》刻画拼房漂泊状态 呼应现实社会居无定所的精神困境[19]
更多《甄嬛传》:“广电21条”能救爱奇艺们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7:01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广电总局实施"广电21条"举措 明确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 [2] - 适当放开电视剧40集上限限制 为优质长剧创造空间 [11] - 对季播剧试行边审边播机制 缩短内容制作周期 [11]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出台后影视行业反响积极 多家影视股出现涨停 [3] - 古装剧调控灵活化被视为支持中国影视业的明确信号 [10] - 边审边播政策可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使播出内容更符合当下社会情绪 [11] 市场数据表现 - 云合数据显示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片有效播放破250亿 [8] - 爱奇艺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1%至66.28亿元 净亏损1.337亿元 [14]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环比均下滑300万至1.14亿 [15] 头部内容价值 - 《甄嬛传》播出十余年仍保持热度 持续为出品方创造收益 [8] - 《延禧攻略》成为2018年谷歌年度电视节目热搜榜首 是中国影视剧出海标杆 [9] - 阅文集团拥有《庆余年》等头部IP 预计新政后将推动更多影视项目落地 [12] 行业资金状况 - 影视行业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平台方收缩内容成本导致恶性循环 [16][17] - 政策有望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影视行业 缓解资金压力 [13] - 头部影视公司为卖剧需协助视频平台招商 业务自由度降低 [18]
更多《甄嬛传》:“广电21条”能救爱奇艺们吗?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10:10
广电政策调整对影视行业的影响 - 广电总局实施"广电21条"举措 明确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 此举被业内视为重大利好[2][3][6] - 政策适当放开40集上限限制 为优质长剧创作提供更大空间 例如《甄嬛传》76集体量得以保留[11] - 对季播剧实行边审边播机制 有效缩短内容制作周期 使播出内容更符合当下社会情绪[11] 古装剧的市场价值与行业地位 - 古装剧占据中国影视剧流量顶端 云合数据正片有效播放破250亿的剧集中仅有两部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8] - 《甄嬛传》持续产生长尾收益 播出十余年后仍通过周边产品及粉丝活动创造商业价值[8][20] - 《延禧攻略》成为2018年谷歌年度电视节目热搜榜第一 证明古装剧具备国际传播潜力[9] 政策对行业资金链的潜在影响 - 爱奇艺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1%至66.28亿元 净亏损1.33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6870万元)[15]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环比均减少300万 降至1.14亿[16] - 新政策有望吸引热钱流入影视行业 缓解当前资金短缺困境[14][17] 头部企业的应对与布局 - 阅文集团拥有《庆余年》《全职高手》等头部IP 预计政策放开后将推动更多影视项目落地[13] - 爱奇艺表示边审边播机制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优化内容生产流程[11] - 行业当前存在恶性循环风险:平台收缩内容成本导致优质剧减少 进而影响用户留存[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