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甄嬛传》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家庭智慧大屏发展报告发布,酷喵月活1.48亿行业第一
财经网· 2025-07-08 21:52
7月8日,互娱数字科技发布《2025中国智慧大屏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智能大屏端,酷喵凭借优质的内容和精 细化运营排播,2024年月活用户达1.48亿,超越银河奇异果成为行业第一,银河奇异果、云视听极光和芒果TV分列 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 >酷喵TV | 排名 | 平台名称 | 月均活跃终端数_万台 | | --- | --- | --- | --- | | | 1 | CIBN酷喵 | 14,861 | | | 2 | 银河奇异果 | 14.357 | | C | 3 | 云视听极光 | 12,032 | | | 4 | 芒果TV | 6,799 | | | 5 | 云视听小电视 | 4,668 | | | 6 | 华数鲜时光 | 2,989 | | | 7 | 云视听快TV | 576 | | | 8 | 央视频TV | 367 | 互娱数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智能电视累计激活3.9亿台,同比增长2.6%,覆盖约10.2亿人,与短视频用 户同期规模相当。长视频平台在智能大屏端市场格局稳定,酷喵、银河奇异果、云视听极光的月活均在亿级,其中 酷喵月活用户达1.48亿,成为行业第一。 内容领域 ...
虎鲸文娱旗下IP业务「锦鲤拿趣」关停|36氪独家
36氪· 2025-06-26 18:15
公司动态 - 大麦娱乐决定关停旗下潮玩品牌锦鲤拿趣 主要由于经营不善 收入贡献仅占虎鲸文娱集团总营收2% [4][5][6] - 锦鲤拿趣团队裁撤迅速 大部分员工当日收到通知 仅少数人员处理善后事宜 [4] - 该品牌曾开发《甄嬛传》系列盲盒周边 多次进入天猫热销榜前十 但10余个原创IP均未出现爆款 [5] 业务表现 - 锦鲤拿趣2024年收入不足5亿元 相比虎鲸文娱222.67亿元的年营收规模微不足道 [6] - 阿里影业2025财年营收67.02亿元 同比增长33.1% 其中大麦网收入20.57亿暴涨236% IP衍生业务收入14.33亿增长73% [8] - 电影业务依赖度降低 线下演出和IP衍生品成为核心增长点 两项业务收入合计占比超50% [8] 行业趋势 - 潮玩行业在泡泡玛特带动下快速发展 吸引众多文娱公司入局但成功者寥寥 [3][9] - 电影行业增长放缓 虎鲸文娱战略重心转向更赚钱的线下演出和IP开发业务 [8] - 公司更名虎鲸文娱体现"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战略 与阿里巴巴整体方向一致 [7][8]
阿里虎鲸文娱旗下IP业务“锦鲤拿趣”关停|36氪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5 21:05
潮玩市场现状 - 没有文娱公司不想在潮玩市场分一杯羹,但不是所有潮玩品牌都能成为泡泡玛特 [2][8] 锦鲤拿趣关停事件 - 大麦娱乐决定关停旗下全资控股公司锦鲤拿趣,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收入贡献占比太小 [4] - 锦鲤拿趣2024年收入不到5亿元人民币,仅占虎鲸文娱集团222.67亿元营收的2% [5] - 团队成员大部分当日收到裁撤通知,只有少部分人处理善后事宜 [4] 锦鲤拿趣业务表现 - 锦鲤拿趣依托大麦娱乐IP矩阵打造潮玩品牌,在原创IP和影视周边开发上付出努力 [5] - 《甄嬛传》系列盲盒周边是热卖产品,曾多次登上天猫盲盒热销榜前十 [5] - 已积累10余个原创潮玩IP,但除《甄嬛传》外没有爆款诞生 [5] 虎鲸文娱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阿里影业更名为大麦娱乐 [7] - 公司战略调整为降低对电影业务的依赖,提升对线下演出活动和IP衍生品的重视 [7] - 2025财年阿里影业营收67.02亿元,同比增长33.10%,其中大麦网收入20.57亿(增长236%),IP衍生业务收入14.33亿(增长73%) [7] - 锦鲤拿趣关停是集团侧重更赚钱业务的现实取舍 [7]
打假国产古装戏
虎嗅· 2025-06-22 13:39
古装剧仪态的重要性 - 仪态是古装剧的基础 直接影响观众对角色和故事的信任度 只有"像"古人才能让观众"信"并深入剧情[11][12] - 古代礼仪行为逻辑明确 身份越高对仪态要求越严格 如贵族需保持身体端正 手臂摆动幅度小 双肩平稳[14][15][18] - 通过步摇、佩玉等道具限制角色动作幅度 符合身份特征 如步摇需不疾不徐才能保持优雅姿态[29][30][34] 优秀古装剧的仪态表现手法 - 利用道具强化角色气质 如扇子展现风流倜傥 转扇动作体现少年意气或潇洒身手[45][46][47] - 手部细节传递情感与城府 如熹妃挠头显示轻蔑 胤禛摩挲扳指暗示思虑缜密[51][52] - 眼神运用塑造人物状态 如八王爷佯装不看实则锁定目标 遇到意中人时眼神躲闪体现羞涩[70][71][81][82][84] 当前古装剧仪态问题 - 现代肢体语言泛滥 如走路左摇右摆 蹦跳表现活泼 导致古人形象失真[35][36][38] - 忽略身份差异 如贾母捧碗急食不符合贵族教养 失去"贵人"应有的仪态规范[59][60][62] - 缺乏系统性训练 演员未掌握古典身段与眼神定点技巧 难以呈现古人韵味[78][86][87] 行业制作态度对比 - 经典剧集注重细节打磨 如《红楼梦》演员特训2年学习琴棋书画 《甄嬛传》妃嫔下跪时保持挺直身姿[92][94] - 当代制作过度依赖流量与特效 忽视仪态等基本功 翻拍作品难复刻精髓[97][98][99] - 精品意识缺失 快销模式导致服化道与表演质感塑料化 观众需"矮子里拔将军"[90][102]
短视频平台侵权《狂飙》案判赔三千万!影视剧盗版何时休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22:16
爱奇艺《狂飙》侵权案判决结果 - 爱奇艺现象级剧集《狂飙》正片全网有效播放量达107.9亿,为公司成立13年来流量、收入及影响力最高作品 [1] - 某短视频App未经许可设置"狂飙"话题,累计上传侵权视频45.3万个,总播放量116亿次,并提供1100个直播回放,观看量超40万人次 [2] - 法院终审判决短视频公司赔偿爱奇艺3000万元,创同类案件高额赔偿纪录,认定其通过话题编辑、直播分成等方式主动参与侵权 [3][6] 短视频侵权行业现状 - 行业普遍存在"三分钟看全集"、切条搬运等侵权行为,如《云南虫谷》案获赔3200万元(单集200万)、《甄嬛传》案判赔160万元 [5] - 侵权争议焦点包括平台算法聚合内容、反复侵权账号封禁、技术过滤拦截义务等,法院强调"通知-删除"规则需实际有效制止侵权 [6][7] - 盗版形式多样化,搜索引擎、网盘成重灾区,部分影视上线10-15分钟内即出现网盘资源售卖 [8] 版权保护政策动态 - 国家版权局2023年"剑网"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视听作品非法搬运,加强平台帮助侵权治理,新增18部电视剧至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8][9] - 预警名单内作品(如《长安的荔枝》)要求网络服务商禁止上传、加速处理侵权通知,执法部门需从严查处非法传播行为 [9][10]
传媒行业周观察(20250526-20250530)
华创证券· 2025-06-03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下传媒板块明线为AI应用起势,暗线为哪吒带来的文化自信,需锐度和配置并重;看好2025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分三步发展,第一步公有云价值重塑+产业重回增长,第二步有平台有用户有场景但缺大模型能力赋能或此前未下定决心的公司,第三步C端场景不断落地 [5] - 端午假期北京玩心展火热,持续看好IP潮玩赛道长线景气度,看好多元品类驱动的行业增长机会 [5] - 互联网核心资产建议逢低布局,长期看好美团,关注阿里、腾讯、快手等 [5] - 游戏关注产品周期驱动和AI布局深入两条逻辑 [5] - 出版是优质配置方向,看好教育出版红利属性+积极布局AI教育等新业态 [5] - 端午档大盘边际好转,当前暑期档预期弱,关注暑期档催化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传媒(申万)指数整体上涨1.74%,同期沪深300指数整体下跌1.08%,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2.82%,位列所有板块第6位;元隆雅图、时代出版等领涨,值得买、梦网科技等领跌;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众安在线、快手 - W等领涨,金山软件、比亚迪电子等领跌 [5][8][9][12] - 游戏市场腾讯系产品在2025年5月24日至2025年5月30日游戏iOS畅销排行中上榜较多居领先位置,网易系紧随其后,其他厂商部分产品排名靠前,新游方面网易《冰汽时代:最后的家园》等多款游戏有上线或测试计划 [16][17] - 电影市场截至5月30日,2025年电影大盘票房(不含服务费)245.45亿元,观影总人次5.88亿人,票房大盘已恢复约98%,观影人次已恢复约86%;5月26日 - 5月30日整体票房11235.5万元(不含服务费),观影人次317万人,平均票价35元;上周院线上映电影TOP5为《碟中谍8:最终清算》等,五部影片票房及占比各有不同;2025.6.2 - 2025.6.8待上映重点影片有《疾速追杀:芭蕾杀姬》等 [19][22][26][28] 行业重要新闻与重点公司公告 - 行业重要新闻:《王者荣耀》登顶2025年4月全球手游收入榜;泡泡玛特暂停Labubu在英国销售;快手可灵AI上线2.1系列模型;HYBE将所持SM娱乐股份全部出售给腾讯音乐娱乐,交易金额约12.9亿元 [31][32] - 公司公告:美团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营收超预期,经调整净利润总额增长;快手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总营业收入增长,用户数据表现良好;金山软件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收益同比增长;拼多多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 [33][34][35][36] 重点公司估值 - 展示了A股重点传媒公司如神州泰岳、三七互娱等的股价、总市值、PE、EPS、营收、归母净利润等估值情况 [38] - 展示了港股重点互联网公司如腾讯控股、美团 - W等的股价、总市值、PE、PS、Non - GAAP净利润、营收等估值情况 [39]
从内容猎奇到文化共振 国产剧探寻全球叙事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33
中国剧集出海核心观点 - 中国剧集通过本土化改编、精准营销、全球平台矩阵实现从文化输出到全球共振的质变飞跃 [1] - 行业以"悬疑破圈+古装美学+短剧快攻"组合拳在欧美斩获73%好评率、中东创宗教融合剧62%复购率 [1] - 区块链存证技术拦截1.2亿次非法传播应对年损50亿元的盗版黑产 [1] 差异化市场策略 - 《漫长的季节》获Netflix播出版权后IMDb评分8.7分、烂番茄新鲜度89%,并斩获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3] - 《甄嬛传》Netflix版单集点击量突破800万次,YouTube累计观看量超2.8亿次 [4] - 《陈情令》全球播放量68亿次,衍生品销售额超2亿元,WeTV东南亚新增用户同比提升180% [4] 题材多元化突破 - 早期依赖古装剧如《甄嬛传》,现拓展至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苍兰诀》构建东方情感表达 [6] - 现实题材《山海情》《人世间》通过普遍人性描写实现海外观众从猎奇向共情的转变 [7] - 行业教授指出成功剧集需抓住普遍情感需求,翻拍出海证明故事文本可被国际接受 [7] 技术赋能与文化挑战 - 80%出海影视作品遭遇盗版侵权,《狂飙》上线48小时非法播放量破亿次 [8] - AI翻译与5G技术将提升译制效率,需建立专业翻译团队突破文化壁垒 [9] - 需在全球化语境中寻找情感公约数,东南亚市场持续深耕同时开拓欧美市场 [9]
网络文学与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
人民网· 2025-05-24 08:49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 -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包含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文化特色,需要在传承经典符号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 游戏《黑神话:悟空》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表明,新兴文艺形式如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短剧能为中华文明标识注入新活力并促进全球传播 [1] - 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正在重塑文学的生产与传播范式,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提供新的可能性 [1] 网络文学题材与传统文化 - 网络文学中幻想和历史是影响最广泛的两大题材类型,幻想类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世界,历史类作品重述中国历史事件和人物 [2] - 网络文学创作参与者达数百万,作品数千万部,涵盖中国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事件及各少数民族历史与传说 [3] - 阅文集团旗下古装言情、玄幻、仙侠三大品类中,涉及传统节日、礼仪、服饰的文本占比达63% [3] 网络文学与传统价值观 - 网络文学通过类型化叙事构建传统价值观的传播路径,将中华文明标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4] - 玄幻小说如《盘龙》《择天记》以道家哲学构建世界法则,《大奉打更人》演绎儒释道思想,《剑来》以侠义精神为核心塑造人物 [4] - 仙侠小说中的修真体系延续"修齐治平"传统理念,将个人成长与家国责任、宇宙秩序联结 [4] 网络文学的互动性与技术影响 - 网络文学打破传统文学的精英化倾向,让普通人参与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完成从"为大众"到"大众写"的拓展 [5] - 网络文学平台的互动模式形成滚动式文化传播机制,读者通过评论、创作等方式深度参与文明符号阐释 [5] - AI技术如起点中文网"内容决策系统"、百度"文心一言"等分析读者偏好,引导创作者强化传统文化元素 [5][6] 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其中"Z世代"占80%,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7] - 海外网络文学App产品日活超10万人次,部分超百万人次,《盘龙》《诡秘之主》等作品在海外广受追捧 [7] - Webnovel平台海外用户中18—24岁读者占比58%,贡献内容超2亿条,形成"中国故事—本土表达—全球传播"创新链 [8] 网络文学的文化交流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平台有近百万外国人参与创作,作品150余万部,欧美微短剧借鉴中国网文经典叙事逻辑 [9] - 外国读者通过网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9] - 网络文学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 [8][9]
长剧时代的终结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04 19:36
行业趋势 - 长视频平台正在推动剧集集数缩短化 优酷否认"一刀切12集"传闻 但承认在控制注水剧集数 [2] - 行业从"按集计价"转向"保底+分账"模式 制作方不再单纯追求集数扩张 [3] - 2024年上新国产剧总集数7610集 同比减少14% 部均28.1集减少0.8集 21-28集剧集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至37% [7] 竞争格局 - 短剧崛起冲击长视频平台 抢夺用户注意力并改变内容消费习惯 [4][5] - 平台采取防御措施:一级入口增设短剧频道 同时压缩长剧集数 腾讯视频X剧场限定20集以下 [6] - 优酷数据显示长剧前五集弃剧率超50% 完播率仅20%-30% [6] 内容创新 - 短剧叙事手法被引入长剧 《墨雨云间》融合短剧节奏获得超预期市场反馈 [6] - 精品短剧模式验证成功:爱奇艺《隐秘的角落》12集 腾讯《我的阿勒泰》8集 均实现口碑与商业双赢 [6] - 平台探索差异化竞争 优酷经典长剧《甄嬛传》76集 与当前中篇化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