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赳赳大秦》
icon
搜索文档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深耕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
陕西日报· 2025-10-28 07:12
行业整体表现与目标 - 行业以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为目标,深耕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 [1] - 上半年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81%,战略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1] - 前三季度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总营收预计超7900亿元,同比增长15.82% [1] - 年初部署的52项重点工作任务已完成超85%,省级1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6.62% [1] 产业链群发展详情 - 规上玩具企业从45家增加到52家,安康毛绒玩具产业集聚企业800余家,年产值75亿元 [2] - 348家非遗工坊中产值超3000万元的有28家,累计带动14.5万余人就业 [2] - 出版发行产业链集聚规上企业408家,三家链主企业营收实现增长,其中新华出版营收54.29亿元,同比增长26.87% [2] - 乡村旅游产业群拥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名镇171个 [2] 产业活力与创新业态 - 70余个旅游演艺项目每天吸引超过10万名游客观看,持续释放文旅消费乘数效应 [3] - "游陕西"智慧旅游平台累计服务游客594万人次,实现收入7.2亿元 [3] - 15家合作银行今年向产业链群适用企业发放贷款11.93亿元,金融赋能渐成体系 [3] - 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规模不断扩大,看演出、品美食等成为旅游新潮流 [3] 市场表现与消费拉动 - 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入境游客58.46万人次、游客总花费9.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61%、79.04% [3] - 53场大型营业性演出带动景区、餐饮、住宿等综合消费32亿元 [4] - 春节等4个假期共计19天,接待游客总人次和总花费分别占前三季度的19.01%和12.51% [4] - 1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消费者1.02亿人次、营收12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20.65% [4] 项目投资与营商环境 - "四个一批"入库项目1713个,其中新开工244个、投产95个,项目平均转化率等指标均超预期 [1] - 行业推出16项举措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文博场馆开放夜场、增加门票数量 [4] - 白鹿原影视城、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4]
中国旅游“新”产品什么样?(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 2025-10-09 04: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旅游协会推介的11项年度创意案例揭示了当前旅游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 包括产业融合 文化深耕 体验提升和服务精细化 [1] - 创新案例通过跨界融合 文化赋能和精细化服务 实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现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鲜明趋势 [1][2][4][7] 产业融合与模式创新 - 旅游产业与商业 教育 公益 科技 乡村发展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 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2] - 广州正佳广场将极地海洋世界 自然科学博物馆等旅游项目植入城市商业综合体 推动商业空间与文旅深度融合 年均吸引游客超5000万人次 实现从购物中心到“都市微度假”目的地的转型 [2] - 江西望仙谷通过“无中生有”的创意设计 将悬崖民宿 民俗体验相结合 2024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15万人次 营业收入5.28亿元 带动周边发展民宿1100家 农家乐386家 户均年收入超30万元 带动5000余人就业 [2] - “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通过系统化 数字化培训提升乡村民宿服务者专业素养 截至今年5月已在16个省份培训超8600名民宿管家 [3] 文化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 案例通过高科技 艺术化 场景化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4] - “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以宏大建筑叙事和沉浸式戏剧语言 将黄河文明 中原历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情感体验 开创“戏剧+文旅”新范式 [4] - 西安《赳赳大秦》设置四大主题空间 六大表演场景 为贯穿式多空间剧场形式 让历史IP鲜活起来 使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4] - 云南建水古城小火车将百年米轨铁路 古朴村落 建水文化串联 让旅途本身成为最具风情的体验 [4] - Tengol沙漠度假酒店以半掩沙海的古城形态结合当地人文和“素人表演” 创造真实质朴的在地文化体验 [4] -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通过取消投喂 打造生态化展区等 引导游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 松赞梅里环线通过精心设计路线 深度人文体验和当地管家服务 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呈现土地和人的故事 [5] 精细化服务与运营升级 - 旅游业通过温暖的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管理 为游客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以赢得口碑 [7] - 云台山景区坚持“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 将服务细节做到极致 [7] - 今年“五一”假期 云台山每天免费发放万斤西瓜与5万支雪糕 设立3道百米长冰墙 并增设露天电影 相声小品 提供绿豆汤 水果茶 小零食及应急雨衣等物品 [7] - 北京华侨夜泊君亭酒店通过盘活老旧酒店资产 打造差异化体验和地域特色 实现资产增值与品牌重生 为高端酒店更新改造提供范例 [8]
陕西“文旅+”多元发力成果丰硕
陕西日报· 2025-09-22 06:48
陕西两案例入选"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 "金秋时节推介魅力休闲乡村和特色魅力田园,是希望给市民到乡村休闲度假提供指南,也是激活 农村消费市场、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具体举措。"省发展特色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除了发布 推介名单,他们还策划制作了3分钟推介短视频,将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全方位集中宣传推介,吸引更多 人到魅力休闲乡村和特色魅力田园休闲体验。 第二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和陕西特色魅力田园推介是陕西庆祝2025年农民丰收节的内容之一,旨在 引导各地依托资源禀赋,深挖"土特产"潜力,开发乡村特色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持续培育乡村新 产业新业态,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记者:刘印) 《赳赳大秦》获评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年度创意案例,"西安礼物城市文创"获评第七届"中 国服务"旅游产品典型创意案例。 《赳赳大秦》历时6年创作,以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创作灵感,是全国首个超 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上演以来上座率在95%以上。 "西安礼物城市文创"是对西安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意转化,成为本次大会中城市文创类别的唯 一代表性成果。"西安礼物"品牌深耕千年古都的文化沃土,通过对历史 ...
跟着演出去旅行
经济日报· 2025-09-20 06:2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7月至8月暑期全国旅游演艺演出场次、票房、观众人数均保持同比上升趋势[1] - 旅游演艺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形成“以演带游、以游促消”的文旅消费新生态[1] - 旅游演艺项目在种类上丰富多彩、内容上百花齐放,创新不断[4][7] 代表性项目与市场影响 - 陕西华清宫景区《长恨歌》已演出超6500场,票房收入超过30亿元,带动区域相关产值100亿元以上[2]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打造嵌套21个剧场的戏剧聚落群,提供近700分钟不重复剧目,截至去年底累计观剧人次超4000万,省外观众占比超80%[3] - 开心麻花首部旅游演艺项目《奇幻聊斋》于今年4月落户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其在北京暑期高峰观众中游客占比达30%[3] 产品创新与趋势 - 经典项目持续迭代,如2024版冰火《长恨歌》在服装、道具、音响、舞美等维度进行创新提升[4] - 新项目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并凸显科技力量,如《赳赳大秦》运用世界最长最快轨道式超大型移动观众座椅等先进舞台技术[4] - 旅游演艺模式创新,从固定剧场向小型景区、室外街区、商业综合体等非传统场域拓展,呈现“小而美”特点[5] - 市场出现“为一部剧打卡一个景区”的趋势,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和精神满足付费[2] 政策支持与行业挑战 - 河南省对首次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5] - 成都市对新投资打造、总投入超1000万元且驻场演出达60场的旅游演艺项目,按不超过投入1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5] - 行业面临内容同质化、特色不鲜明、运营模式单一等挑战,成功需瞄准目标市场并提高游客转化率[6] - 旅游演艺需兼顾艺术性与通俗性,处理好创作与市场的关系,提升服务水平以实现多重价值平衡[6]
“五一”假期陕西西咸新区文旅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搜狐财经· 2025-05-09 05:20
文旅消费增长 - 西咸新区"五一"假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85 69万人次 同比增长5 02% [1] - 游客花费达7 81亿元 同比增长7 87% [1] - 乐华恒业欢乐世界接待游客量及经营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7 3%和19 7% [2] 文旅业态创新 - 丝路欢乐世界举办第二届丝路文化艺术节 融合欧洲五国艺术团表演与非遗民乐 [2] - 茯茶镇景区通过"非遗文化+沉浸体验"开展80多场演出活动 累计接待游客29 48万人次 [2] - 诗经里景区每日举办50场非遗民俗与民乐演出 融合周朝雅乐与街头艺术 [2] 精品演艺表现 - 《赳赳大秦》五天演出12场 场次从每天两场增至三场仍爆满 [3] - 《丝路之声》单日演出增至四场 网络话题阅读量突破8000万 [3] -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接待人次同比增长20 9% [3] 配套消费提升 - 诗经里小镇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达90% 同比增长10 22% [6] - 沣河金湾公园等城市绿道吸引超12万人次游客 [3] - 西安际华冰雪中心举办滑雪赛事带动客流 [3] 景区竞争力 - 乐华恒业欢乐世界新增11台游乐设备 登上全国主题公园游乐榜第八 [2] - 昆明池景区开展140余场特色活动 累计接待游客27 84万人次 [2]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应对客流 [3]
“五一”假期西安文旅交出亮眼答卷
西安日报· 2025-05-07 11:09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西安累计接待游客1475.08万人次,同比增长5.2% [1] - 实现旅游总收入123.34亿元,同比增长7.55% [1] - 西安连续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十大入境游旅游目的地"及"年轻人最喜爱的十大打卡城市" [1] 文博业态带动效应 - 全市20余家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10余家取消闭馆日以提升接待能力 [2]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分别接待游客33.39万、6.92万、8.38万人次,同比增长16.1%、19.9%、125.8% [2] - 3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81.58万人次,同比增长2.4% [2] - 旅行社接待国内团队游客同比增长11.12%,入境游团队游客同比增长149.73% [2] 演艺市场亮点 - 全市19家主力演艺剧目共演出803场,同比增长29.7% [3] - 《古城烽火》首演接待游客4.4万人次,《西安千古情》单日演出19场创新高 [3] - 《长恨歌》接待游客5.6万人次(+4.2%),《赳赳大秦》持续满负荷运营 [3] 业态融合创新 - 西安SKP商场举办非遗美食节及"赏花踏青季"促消费活动,推动"文旅+商业+景区+演艺"协同 [6] - 发放文旅"大礼包"带动车展销量超1.9万辆,抖音活动发放100万元消费券实现文商旅消费1.5亿元 [6] - 永兴坊推出XR产品矩阵,白鹿原影视城沉浸式项目"蝶·幻境"受好评 [6] - 顺丰在文旅场景寄送快件3.2万票,汉服寄递日均单量300-400单(+300%) [6] 区域协同发展 - 曲江片区实施限流措施提升游客体验,浐灞国际港举办特色活动带动接待量质齐升 [7] - 沿山片区及西咸新区乐华城、昆明池·七夕公园游客人次大幅增长 [7] - 城墙新增5个出入口带动周边消费,新城区顺城巷活动推动商业综合体营收增长5% [8] - 碑林区联动商场活动带动老菜场客流增长10%+,莲湖区顺城巷串联带动餐饮等业态营收增长10%-15%,民宿入住率提升18.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