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
搜索文档
宋城演艺(300144):25Q3经营有所承压,品牌力持续强化,新项目稳步推进
国盛证券· 2025-10-28 15: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5Q3经营有所承压,但品牌力持续强化,新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创新优化有望实现增长新范式 [1][2]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6亿元、25.0亿元、2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亿元、9.6亿元、10.7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6.8倍、22.2倍、20.0倍 [2] 25Q3经营业绩 - 25Q1-3实现营收18.33亿元,同比下滑8.98%;归母净利润7.54亿元,同比下滑25.22% [1] - 25Q3单季度实现营收7.53亿元,同比下滑9.94%;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滑22.60% [1] - 25Q3毛利率同比下滑3.5个百分点至72.1%;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8.2%,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6.5% [1] - 25Q3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7.7个百分点至47.0% [1] 品牌力与新项目进展 - 公司以网红孵化和职人直播为核心抓手升级品牌形象,并通过“狂欢中国年”、“穿越狂欢节”等品牌活动打造现象级创意营销 [2] - 上海千古情入选第二批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拟入选项目名单 [2] - 25年新签青岛、台州两个轻资产项目,台州项目确认收入5000万元;其他合作项目正在接触 [1][2] - 控股股东正在投资建设泰国项目,开业后将委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成熟后优先注入上市公司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63亿元、24.96亿元、26.6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10.3%、6.8% [4][9]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7亿元、9.62亿元、10.6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1%、20.7%、11.0% [4][9]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0元、0.37元、0.41元 [4][9]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8.8%、9.8%、9.9% [4][9]
国庆假期第二天山东200家景区纳客327.1万人次
大众日报· 2025-10-03 09:03
10月2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国庆假期第二天,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当日接待 游客327.1万人次,旅游收入1.85亿元;16家5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94.01万人次,全省公共文化场馆 共服务75.16万人次。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夜间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休闲游、旅游演艺等满足游客不同需 求。威海成山头风景区推出《东寻·成山赋》主题演艺暨奇幻夜游主题活动,丰富假日沉浸式夜游新体 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月满华诞·韵动海上"海韵丰海月狂欢节、济宁尼山圣境的尼山圣秀文化夜游, 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淄博齐文化博物院推出研学套餐、红色拼图、彩绘陶器展及音乐剧,古车博 物馆提供模拟考古等研学产品,颇受游客喜爱。(记者 唐晓宁) 针对雨天,淄博市红叶柿岩旅游区推出"赌雨"福利,10月2日雨天游园者可凭当日核销票于10月红 叶季免票重游;临沂市推出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提供游览咨询、停车指引、困难解决等服务,部分景区 及文旅场所设立"暖心驿站",免费提供雨衣,持续供应热姜汤等。借鲁超联赛、全国轮滑赛等重大赛事 契机,聊城市51家A级景区面向赛事相关群体推出专属优惠。 ...
山东首批旅游演艺典型案例出炉,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入选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11:54
旅游演艺行业趋势 - 旅游演艺是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扩大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1] - 行业着力培育沉浸式、数字化项目类和大型音乐节等活动类旅游演艺 [1] - 涌现出一批深受游客欢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突出的优质产品 [1] 新青年音乐节 - 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手打造的青年文化IP,自2014年首演已持续十年 [2] - 音乐节包含音乐演出、艺术打卡、美食小吃、文创市集及品牌互动,创新整合城市文旅资源 [2] - 截至2025年7月,已举办24场演出,吸引百万乐迷参与,实现百亿次全网传播 [4] 《海上有青岛》与《金色奇妙夜》 - 《海上有青岛》是由青岛西海岸旅游投资集团出品、锋尚文化集团创意打造的360°全景秀演 [6] - 演出以西海岸真实历史为脉络,利用120米环形舞台、旋转观众席和海浪模拟系统,打造沉浸式体验 [7] - 青岛啤酒博物馆的《金色奇妙夜》是“啤酒+文旅+科技”融合项目,包含五大主题场景和互动体验 [8] - 项目升级后结合声光电与电影置景,截至分析时已演出20多场,吸引观众10万余人 [7][8] 《奇幻聊斋》 - 由开心麻花与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联合打造,是开心麻花首部驻场旅游演艺作品 [12] - 剧目取材自《聊斋志异》中的《狐仙小翠》,以现代音乐剧形式呈现 [12] - 融合多媒体、威亚、喷泉、冷焰火等舞台技术,成为区域文旅融合和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代表性项目 [14] 《故乡的月沉浸式演出》 - 演出在泰安九女峰沉浸式景区的半月形艺术空间进行,利用360°环屏、纱幕与地面投影 [18] - 分为“月光、月色、月思、月望”四个篇章,多维度诠释“月”的文化意象 [20] - 融合戏剧、科技与艺术体验,为观众提供多感官沉浸之旅 [20] 《神游传奇》秀 - 由华夏文旅集团在威海华夏城景区打造,是中国首部可移动实景演艺,配备360°旋转看台 [24] - 2023年投入5000余万元进行焕新,引入高精投影、实时交互、VR/AR及AI调度等技术 [26] - 项目自2010年上演,经多次升级,增强了历史场景的真实感和互动性 [26] 《日出东方海之秀》 - 位于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由法国ECA2公司设计制作,可同时容纳2056名观众 [30] - 以日照经典爱情神话故事为核心,运用声、光、电、水雾、水爆、烟花等高科技多媒体特效 [32] - 自2016年开演以来,已斩获多项国际权威奖项 [32] 《国秀·琅琊》与《夜画琅琊》 - 《国秀·琅琊》是琅琊古城大型室内沉浸式演艺,以六感体验理念展现临沂琅琊文化 [34] - 依托全息投影、VR、高空特技、水特效等先进舞台技术,已演出近1400场次,观演人数超240万人次 [34][36] - 2025年增加非遗火壶表演等暖场环节,演出时长延长至45分钟,累计演出1796场,接待游客超163万人次 [34] - 《夜画琅琊》是全国首部以东夷文化和魏晋风貌为主题的行进式水上实景演出,在4.5公里涑河上进行 [39] - 演出在专业的琅琊大剧院上演,配备2588个座位和178台套舞台机械,每天最多演至9场 [36] - 融合歌舞、装置艺术、光影科技与水特效,实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体验 [38]
跟着演出去旅行
经济日报· 2025-09-20 06:2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7月至8月暑期全国旅游演艺演出场次、票房、观众人数均保持同比上升趋势[1] - 旅游演艺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形成“以演带游、以游促消”的文旅消费新生态[1] - 旅游演艺项目在种类上丰富多彩、内容上百花齐放,创新不断[4][7] 代表性项目与市场影响 - 陕西华清宫景区《长恨歌》已演出超6500场,票房收入超过30亿元,带动区域相关产值100亿元以上[2]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打造嵌套21个剧场的戏剧聚落群,提供近700分钟不重复剧目,截至去年底累计观剧人次超4000万,省外观众占比超80%[3] - 开心麻花首部旅游演艺项目《奇幻聊斋》于今年4月落户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其在北京暑期高峰观众中游客占比达30%[3] 产品创新与趋势 - 经典项目持续迭代,如2024版冰火《长恨歌》在服装、道具、音响、舞美等维度进行创新提升[4] - 新项目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并凸显科技力量,如《赳赳大秦》运用世界最长最快轨道式超大型移动观众座椅等先进舞台技术[4] - 旅游演艺模式创新,从固定剧场向小型景区、室外街区、商业综合体等非传统场域拓展,呈现“小而美”特点[5] - 市场出现“为一部剧打卡一个景区”的趋势,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和精神满足付费[2] 政策支持与行业挑战 - 河南省对首次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5] - 成都市对新投资打造、总投入超1000万元且驻场演出达60场的旅游演艺项目,按不超过投入1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5] - 行业面临内容同质化、特色不鲜明、运营模式单一等挑战,成功需瞄准目标市场并提高游客转化率[6] - 旅游演艺需兼顾艺术性与通俗性,处理好创作与市场的关系,提升服务水平以实现多重价值平衡[6]
商务部首次提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环球网· 2025-09-17 08:57
政策举措 -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 其中8项与高品质服务供给有关 [1] -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1] - 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1] 旅游消费促进措施 - 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1] - 鼓励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1] - 科学调整每学年教学和放假时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1] 文化IP与消费场景创新 - 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 打造服务消费新场景 [3]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3] 行业投资机会 - 建议重点关注OTA 景区 酒店 旅游零售行业 [1] - 建议关注旅游演艺概念如宋城演艺 锋尚文化等 [3] - 建议关注潮玩概念如泡泡玛特等 [3]
峨眉山景区遇冷:上半年营收降超10%,投资超8亿演出项目停摆
观察者网· 2025-08-08 16:5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4.57亿元,同比下降10.07% [1][2] -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8.48% [1][2] - 净资产收益率4.53%,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2] 业务板块表现 - 游山门票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9.53% [1] - 客运索道业务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7.51% [1] - 宾馆酒店业务收入8272.53万元,同比下降12.13% [1] - 茶业、数智旅游、演艺等业务收入6694.47万元,同比下降15% [1] 游客数据 - 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209.52万人次,同比下降6.5% [1] 重点项目情况 - 《只有峨眉山》演艺项目总投资8.19亿元,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总建面3.05万平方米 [3] - 项目于2019年9月25日投入运营 [4] - 2025年上半年云上旅投营业收入846.58万元,净亏损1613.83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1106.71万元 [5] - 项目因市场环境变化已于2025年6月15日暂停演出 [1][7] 融资与担保 - 云上旅投从工商银行峨眉山支行取得借款2.1亿元,以项目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 [3] - 云上旅投无力偿还本息472.83万元,各股东按担保比例承担连带责任,公司代付189.13万元(40%比例) [7] 市场竞争与定位 - 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地新景区不断涌现 [8] - 公司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景区资质,在门票和索道业务上具有不可复制优势 [9] - 周边已形成航空、高速、高铁密集交通网络,成都至九寨沟高铁通车将促进"世界遗产之旅"精品线路发展 [9] 公司战略 - 整合旅游资源联动发展,丰富市场供给,优化服务品质 [8] - 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加强成本控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7] - 针对旅游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7]
西域旅游上半年预盈900万元至1100万元 借新疆旅游热深耕“遇见喀什”“遇见赛湖”新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9:21
公司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万元至1100万元 [1] - 公司依托天山天池景区资源优势提供旅游客运、游船观光、索道游览、房车营地等综合服务 [1] - 公司通过打造沉浸式"遇见"系列演艺品牌培育新业绩增长点 [1] 新疆旅游业数据 - 上半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1327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5% [1] - 上半年新疆游客花费1425.60亿元同比增长11.59% [1] - 喀什古城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 [1] 新兴业务发展 - "遇见喀什""遇见赛湖"项目处于市场培育初期阶段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仍需提升 [2] - 公司需加大投入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服务和体验 [2] - 下半年公司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调整营销策略提高服务质量 [2] 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新疆文旅投计划增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不低于0.70%且不超过1.35% [2] - 截至2025年7月4日新疆文旅投已增持公司股份近56万股 [2] - 新疆文旅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28.79%增加至29.00% [2]
一条索道年赚4亿元?陕西旅游拟IPO收购多条索道
犀牛财经· 2025-06-10 23:37
公司上市进程 - 陕西旅游上交所主板IPO计划于6月3日获得受理 [2] - 公司2017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 同年7月报送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2] - 2020年12月提交IPO申请并于12月22日获受理 后因中介机构被调查中止审查 [2] - 2022年4月审查恢复 7月因业绩及经营规划撤回申请 [2] 公司业务与业绩 - 控股股东为陕旅集团 实控人为陕西国资委 [2] - 业务涵盖旅游演艺 索道 餐饮及旅游项目投资管理 [2] - 核心资产包括华清宫景区舞剧《长恨歌》《12·12西安事变》及华山索道 [2] - 2023年营收10.71亿元 归母净利润4.18亿元 [2] - 2024年营收12.45亿元 归母净利润5.03亿元 [2] 收入结构与毛利率 - 2024年长恨歌演艺收入6.81亿元 占总收入55.07% 毛利率84.06% [3] - 2024年华山索道收入3.90亿元 占总收入31.56% 毛利率66.73% [3] IPO募投项目 - 计划融资15.55亿元 投入7个项目 [3] - 5个项目与索道相关 计划总投资8.76亿元 [5] - 第一大募投项目为泰山秀城(二期) 总投资83.411.32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72.869.77万元 [4] - 其他索道相关项目包括少华山南线索道 太华索道服务中心及游客中心等 [4][5] - 拟收购项目包括太华索道股权(37.003.41万元) 瑶光阁股权(14.702.45万元)及少华山旅游索道(7.570.00万元) [4][5] 业务战略方向 - 索道业务被重点布局 因其"来钱更快"的特点 [5] - 拟收购太华索道单向运量达每小时1500人 高峰双向运量每小时3000人 [5]
陕西旅游闯关沪主板IPO 拟募资15.5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3:27
公司概况 - 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沪主板IPO获受理 计划募资15 55亿元 [1] - 公司业务集旅游演艺 旅游索道 旅游餐饮为一体 依托华清宫 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 [4] - 核心产品位于陕西西安 当地历史文化 自然风光 人文沉淀及交通便利为客流量提供坚实基础 [4] - 公司已成为以"景区+文化旅游"为核心业务的旅游目的地企业龙头 [4] 业务亮点 - 旅游演艺业务打造了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 大型实景影画《12·12西安事变》 大型红色实景演艺《铁道游击战》等作品 [4] - 旅游索道业务在华山景区建设和运营西峰索道及华威滑道 西峰索道拥有世界顶尖建设技术及国内领先运营能力 [4] - 旅游餐饮业务下属唐乐宫以"仿唐歌舞+宫廷晚宴"为特色 是陕西省对外文化推广重要窗口 [4] 财务与股权 - 2022年至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 24亿元 10 71亿元和12 4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41 77万元 4 18亿元和5 03亿元 [6] - 陕旅集团为控股股东 直接持有47 59%股份 通过陕旅股份间接控制6 69%股份 陕西省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6] - 本次IPO募资15 55亿元将投入泰山秀城(二期) 少华山南线索道等四个建设类项目及三个收购类项目 [6] 行业趋势 - 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 01亿人次同比增长5 9% 总花费6770 02亿元同比增长7 0% [5] - 2025年清明节假期全国旅游出游1 26亿人次同比增长6 3% 总花费575 49亿元同比增长6 7% [5]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出游3 14亿人次同比增长6 4% 总花费1802 69亿元同比增长8 0% [5] - 2025年春节期间陕西省51个重点景区接待游客791 3万人次同比增长3 11% 旅游收入4 46亿元同比增长6 26% [5] - 陕西省春节演艺市场营业性演出总场次达2439场同比增长203 23% [5]
陕西旅游上交所主板IPO获受理 业务集旅游演艺、旅游索道、旅游餐饮为一体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19:58
IPO申请与募资计划 - 陕西旅游上交所主板IPO申请已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拟募资15 55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业务集旅游演艺 旅游索道 旅游餐饮为一体 依托华清宫 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 形成"景区+文化旅游"核心模式 [1] - 旅游演艺代表作包括《长恨歌》《12·12西安事变》《铁道游击战》等实景演出 兼具文化传承功能 [1] - 华山景区西峰索道拥有世界顶尖建设技术及国内领先运营能力 [1] - 唐乐宫剧院餐厅采用"仿唐歌舞+宫廷晚宴"特色模式 被誉为"东方红磨坊"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 24亿元 10 71亿元 12 45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36% [2] - 同期净利润从-1 05亿元扭亏为5 20亿元 并进一步增长至6 12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资产总额达18 30亿元 较2022年9 49亿元增长92 9% [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从2022年3 42亿元增至2024年10 46亿元 增长206%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降至0 41% 较2023年14 06%显著改善 [3] 行业竞争环境 - 旅游业规模持续扩大 各地政府加强文旅投入导致产品创新加速 [3] - 旅游目的地企业通过扩容增效 资源整合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