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丁香
icon
搜索文档
扩绿生金
辽宁日报· 2025-07-16 09:26
城市绿化创新模式 - 阜新市实施"全域苗圃化"战略,利用城区闲置空地栽植苗木,2023年无偿获得17万株白榆树苗用于道路绿化,节省采购成本[1] - 创新采用"育苗车间"概念,将临时闲置土地转化为苗木培育基地,树苗成熟后移植至其他绿化区域实现循环利用,单株白榆树苗价值从0.5元增值至2-3元,累计节省绿化投入超百万元[1] - 通过科学规划实现"300米见绿色,500米见公园"目标,2023年以来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56.3万平方米,栽植苗木166.1万株[5] 科学种植体系 - 采用"一地一策"差异化种植方案:贫瘠地块种火炬树,肥沃地块种丁香,低洼地种柳树,高地种樟子松,空旷区种杨树降风速,道路两侧种文冠果提升景观[4] - 优先选择棚改拆迁空地和暂未出让土地作为种植区,自然资源部门系统摸排可用地块,确保树苗生长周期与土地开发计划无缝衔接[3] - 本地培育苗木适应性强,如东湖体育公园70%绿化使用自育苗,成活率显著高于外购品种[6] 生态经济双收益 - 建立"绿色银行"商业模式:通过苗木移植复用降低绿化成本,同时培育可销售资源,近三年累计产销苗木2.2亿株,实现销售额近2亿元[6][7] - 推出"阜新苗木"品牌2.0战略,整合彰武章古台固沙造林实验林场等国家级资源平台,重点发展查海油松、彰武松等特色乡土树种[6][7] - 创新"森林模块"输出模式,将标准化苗木培育单元向省外生态项目推广,实现跨区域资源应用[7] 社会效益 - 直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如67岁市民反馈新增口袋公园带来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显著提升[1] - 形成可复制的沙地治理城市样板,在科尔沁沙地南缘实现"扩绿兴绿护绿"三效合一[2][7] - 通过文冠果等常绿树种种植有效降低风速,大风天气沙尘问题得到根本性缓解[1][4]
同气连枝共芬芳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 - 青海省西宁市麒麟花园小区居住着汉族、土族、回族、藏族等多民族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绿化活动,体现民族团结[1] - 西宁丁香作为市花,其形象登上广州塔,与木棉实现跨地域文化联动,并在青海文化旅游节上与土族刺绣、撒拉族宴席等民俗结合吸引游客[1] - 丁香在塔尔寺等历史场所种植,被土族、回族、藏族等各族群众用于刺绣、香囊、医药等日常生活,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1] 社区活动与居民参与 - 文亭巷社区组织特色运动会、百家宴等活动,2.2万居民中10多个民族共同参与,分享馓子、酥油茶等民族美食[2] - 社区成立"护花志愿队",居民自发修剪丁香枝条并开展文娱活动,促进邻里互动[2] - 西宁通过丁香花串联多民族生活场景,体现"生活相融、情感相通"的社区治理模式[2]
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中方对马原产100%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
快讯· 2025-05-31 07:38
中非经贸博览会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即将举办 中马经贸合作成为焦点 [1] 中马贸易关系 - 中国连续10年保持马达加斯加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地位 [1] - 双方经济互补性强 贸易合作体现共赢特点 [1] - 2024年贸易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新增丁香、虾、羊肉等特色产品对华出口 [1] 关税政策影响 - 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对马达加斯加原产100%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 [1] - 新关税政策预计将显著扩大马达加斯加对华出口规模 [1] - 政策将提升马达加斯加企业出口收入 同时丰富中国消费者选择 [1]
【史海回眸】400多年前,“中国之船”满载瓷器驶向墨西哥
环球时报· 2025-05-23 06:45
中拉免签政策 - 中方宣布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实施30天免签入境政策 [1] 历史贸易路线 - 1573年两艘中国商船从马尼拉抵达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开辟中拉"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 [1] - 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达内塔首次完成菲律宾至墨西哥的跨太平洋往返航线 [2] - 1571年后西班牙建立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定期航线,持续200余年,使用载重数百吨的"马尼拉大帆船" [2] 贸易商品结构 - 中国出口商品以丝绸、瓷器为主,其中1573年单船运载2万余件瓷器至拉美 [5] - 丝绸因轻便和高价值成为明星产品,广州披肩在西班牙及拉美引领时尚 [5] - 中国工匠定制化生产拉美市场商品,如带中国纹饰的陶瓷杯"jícaras" [5] - 返程商船主要运输美洲白银,解决中国明代货币短缺问题 [7] 贸易网络与影响 - 阿卡普尔科港货物通过骡队、陆路及海路辐射至墨西哥城、中美洲、南美秘鲁及欧洲 [4] - 墨西哥城中央广场建成巴利安市场,成为亚洲商品集散中心 [4] - 贸易促进墨西哥城发展为全球贸易中心,阿卡普尔科港因航线繁荣 [8] 文化技术交流 - 中国青花瓷技法影响墨西哥普埃布拉,催生塔拉韦拉彩瓷 [8] - 墨西哥城大教堂青铜围栏经澳门华人铸造师制作,体现工艺融合 [8] - 商船运输亚洲书画文献,促成西班牙学者门多萨1585年出版《中华大帝国史》 [9] 航线衰落 - 1587年英格兰私掠船劫掠600吨级"圣安娜"号,暴露航线安全漏洞 [7] - 1815年最后一艘大帆船"圣费尔南多"号抵马尼拉,标志航线终结 [7]
福建鼓励盘活农村房前屋后空间发展庭院经济 促增收,方寸庭院有乾坤(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3
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 [1] - 福建省通过盘活闲置空间和利用闲暇时间,将"方寸地"转化为"聚宝盆" [1] - 庭院经济业态涵盖酿造、种养、茶旅融合等多种形式 [2][3][4][5][6] 酿造产业 - 永春县铺下村采取"公司带动+技术能人+农户共享"模式发展老醋产业 [2] - 全村酿醋人家由8户发展到150户,其中10户为庭院经济示范户 [2] - 预计今年全村醋产量达1500吨,带动增收1000多万元 [2] - 5年以上老醋售价30元/斤,10年以上达50元/斤 [2] 香料种植 - 永春县达埔镇新琼村发展香料植物种植,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 [3] - 镇政府通过规划对接企业,实现产购销一体化经营 [3] 特色种养 - 武平县十方镇农户利用庭院饲养象洞鸡,并与工业园区食堂达成合作 [4] - 中堡镇选定朗德鹅养殖为重点项目,60户示范户年出栏3万多只 [5] - 朗德鹅养殖产值近350万元,户均增收1.2万元 [5] - 福建省安排衔接资金1.69亿元支持36个县开展庭院经济试点 [5] 茶旅融合 - 武夷山市发展茶旅融合庭院经济,满足年轻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6] - 黄村村茶产业产值1.5亿元,旅游收入3000万元 [6] - 00后创业者将仓库改造为"茶韵小院",开发新中式茶饮 [6] - 武夷山市出台扶持政策,对发展特色业态给予资金支持 [7] 发展规划 - 福建省计划年底前培育200个以上重点村和6000户以上示范户 [7] - 将衔接庭院经济与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7] - 鼓励改造闲置土地为菜园果园、加工小园等多元化业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