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

搜索文档
热带农业“芯片”不断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热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果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机构与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和成果转让协议,展示热带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成果180多项 [1] - 我国热带地区陆地面积48万平方公里,分布2万多种高等植物,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重要战略资源 [1] - 全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9万余份,甘蔗、荔枝、龙眼等资源保存量居世界第一,橡胶树、芒果等居世界第二 [1]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研究,出台《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2] - 全国建成105个热作种质资源圃(库),研发离体保存技术300余项,制定标准330余项 [2] - 完成橡胶树、木薯等15种重要热带作物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成果占全球同类研究70% [2] 区域发展成果 - 海南建成46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圃(库),新收集地方特色资源1180份,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保存1.3万份资源 [2] - 全国审定认定热作品种200余个,登记品种40余个,主推品种覆盖率超90% [2] - 耐寒抗风橡胶树品种"热研917"等推动亩产提升50%以上,自主品种覆盖率超80% [2] 科研机构贡献 - 中国热科院牵头天然橡胶、木薯、香蕉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热作研发体系 [3] - 选育热带作物新品种500多个,研发科技产品300多种,推动产量提高、品质提升 [3] 现存问题与发展建议 - 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起步晚、基础弱,引进资源以商业化品种为主,保护保障水平不足 [3] - 资源圃设施条件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种质资源系统评价利用有待加强 [3] - 专家建议加快资源引进收集,强化圃(库)建设,完善收集保存体系,提升保存效率和质量 [4] - 建议加强精准鉴定技术和高效育种技术研发,发掘创制优异种质,完善资源共享利用体系 [4]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稳步提高
新华社· 2025-07-18 19:21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 -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9万余份,资源圃(库)数量达105个 [1] - 研发了天然橡胶、木薯等300余种作物组培离体保存技术 [1] - 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保存量世界第一,橡胶树、芒果保存量世界第二,木薯、油棕、菠萝、椰子保存量均居世界前五 [1]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果 - 截至2024年底国家和省级累计审定认定超200个热带作物品种,登记品种数40余个,申请新品种权280个 [1] - 主推品种全国覆盖率超过90% [1] - 耐寒抗风橡胶高产品种"热研917""热研879"实现新植胶园新品种覆盖率超80%,完成对引进品种的更新替代 [2] 产业地位提升 - 香蕉产业从零星种植跃升至世界第二 [2] - 橡胶树种植从空白国跃升为世界第四大植胶国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引进收集,强化资源圃(库)建设,开展优异种质精准鉴定 [2] - 推动先进育种技术应用,创新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2] - 完善资源共享利用体系,探索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2]
特朗普正式致函菲律宾,宣布加重税,菲律宾终于意识到不对劲,替美国卖命不会有好下场
搜狐财经· 2025-07-17 13:11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菲律宾输美商品加征20%关税 较4月税率提升3% [1] - 美国对菲律宾贸易逆差仅49亿美元 但对越南1235亿美元逆差却通过协议将关税降至20% [1] - 关税政策暴露美国在亚太战略中"利用但不保护"的本质 [1] 行业冲击 - 电子 纺织 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原利润率不足5% 20%关税导致出口成本激增 [3] - 菲律宾8月电子产品出口额35.7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52.9% 高关税削弱全球供应链竞争力 [3] - 2023年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4.3% 椰子 芒果等主要出口商品面临美国市场收缩 [3] 经济连锁反应 - 比索汇率持续贬值 进口成本上升推高国内通胀 [3] - 2023年12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19.6% 普通民众生活压力骤增 [3] - 菲律宾政府此前购买F-16战斗机等军备总金额55.8亿美元 几乎耗尽全年军费 [3] 政府应对措施 - 马科斯计划赴美谈判 试图将税率降至10% 并确保半导体等关键出口免遭新关税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要求菲律宾开放猪肉 家禽市场及扩大医药准入 [3] 民众态度变化 - 72%菲律宾民众将通货膨胀列为最紧迫问题 73%对政府治理通胀表现不满 [5] - 关税政策被普遍认为是推高物价的重要因素 [5] - 部分民众怀念杜特尔特时期对华政策 当时获得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及农业合作稳定粮食供应 [5] 国际关系影响 - 美国同期对巴西 文莱等8国加税 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5] - 美国不可预测性削弱其作为合作伙伴公信力 为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提供契机 [5]
曼谷水上集市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水上集市概况 - 丹嫩沙多水上集市是泰国曼谷著名的传统水上市场,以运河两岸的高脚木屋和穿梭往来的商船为特色 [1] - 集市清晨开始营业,7点左右达到最热闹时段,各类商船在水道中穿行交易 [1][2] - 水道狭窄,仅容2-3条小船并行,两岸建筑多为明黄色或天蓝色的高脚木屋 [1] 商业活动 - 商船种类丰富,包括水果船(芒果、莲雾、椰子)、早点船(泰式奶茶、香蕉煎饼)和鲜花船(茉莉花环) [1] - 特色食品包括青木瓜沙拉(30泰铢/份)和芒果糯米饭(30泰铢/份),由船上现做现卖 [1][2] - 存在"水上邮局"等便民设施,提供寄信、取包裹和缴纳水电费等服务 [2] 文化价值 - 水上集市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泰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体 [3] - 集市保留了传统的水上交易方式和社区生活形态,具有活态博物馆的功能 [3] - 船夫们的歌声与桨声、水声交织,形成独特的水上文化景观 [3]
广西凭祥铁路口岸进口水果运输火热 二季度以来进口水果超万吨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6:38
进口水果运输情况 - 二季度以来凭祥铁路口岸累计运输进口水果1 22万吨 占进口货物的29 4% [1] - 6月9日一列自越南同登站驶来的列车运载174吨东南亚榴莲、山竹等水果抵达凭祥站 [1] - 5月份凭祥站进口水果运输开启旺季模式 其中榴莲运量占比最大 达到一半以上 [3] 口岸运营与基础设施 - 凭祥站是全国首个可办理进出口水果直通运输业务的铁路口岸车站 [1] - 铁路部门采用无人值守特殊货物运输发电机组 为水果提供稳定低温环境 减少损耗 [3] - 凭祥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品名达966个 冷链货物品种日益多样 包括榴莲、山竹、菠萝蜜、泰国椰子等 [3][4] 物流与通关效率 - 凭祥站与越南同登站提前对接 精准把握运输时间 优先组织各环节衔接 [3] - 进口水果最快仅需3小时即可完成通关 实现承运、查验、运转快速无缝对接 [3] - 水果经铁路口岸转运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消费市场 [4] 市场需求与供应 - 凭祥是中国和东盟水果进出口贸易最大口岸城市 [1] - 东南亚水果源源不断经铁路口岸运往中国 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热带水果的需求 [4]
这些水果还能吃吗?鉴定指南,快转给咱爸妈!
央视新闻· 2025-06-03 00:17
发红的甘蔗&发紫的椰子 - 发红的甘蔗不能吃 局部发红整根都要扔 发红是霉变现象 含有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 [1] - 发紫的椰子不能吃 变质产生椰毒假单胞菌 会分泌无特效解药的米酵菌酸 [3] 黑丝芒果&豹纹芒果 - 黑丝芒果可以吃 果核周围纤维氧化形成黑丝 未软腐无异味可食用 [5] - 豹纹芒果不能吃 黑斑由挤压或炭疽病导致 误食变质芒果会引发食物中毒 [7] 透明的山竹&变黄的山竹 - 透明的山竹可以吃但口感差 因低温储存导致未完全成熟 [9] - 变黄山竹的黄胶可去除后食用 黄色果壳斑点为树脂凝固属正常现象 [11] 果核有晶体的李子&黑色核的桃子 - 李子果核白色晶体为果胶 核裂后自愈形成可安全食用 [13] - 黑色核桃子不能吃 果蒂开裂导致细菌侵入霉变 [15] 畸形车厘子&畸形草莓 - 畸形车厘子可食用 高温导致花芽分化异常形成双胞胎果 [17] - 畸形草莓可食用 授粉异常导致外形不规则不影响食用安全 [19] 黑丝牛油果&透明火龙果 - 黑丝牛油果可食用但口感差 过熟或长期储存产生黑色纤维 [21] - 透明火龙果可食用但品质下降 整体透明为冻伤 局部透明为压伤 [23] 有酒味的榴莲&发霉腐烂的水果 - 酒味榴莲可食用 无氧呼吸发酵产生酒精 存放2-3天后常见 [25] - 发霉水果不可食用 展青霉素等毒素会随汁液扩散 切除腐烂部分仍不安全 [27]
这种水果正在大降价!有商家“一上午卖出200多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8:47
荔枝市场动态 - 杭州通运街某水果个体店目前桂花香荔枝售价48元一斤,较前期70多元一斤的高点已下跌[1] - 海南桂花香荔枝属于早熟品种,比其他品种提前1-3个月上市,预计端午节前后大量上市时价格可能下跌50%[3] - 宁波果品批发市场空运荔枝零售价约100元/公斤,但海南荔枝将转为陆运,预计下周开始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3] - 宁波批发市场白糖罂荔枝销售火爆,300箱到货后一上午售出200多箱,预计剩余可在12小时内售罄[3] - 东莞市荔枝预计总产量2.4万-3万吨[3] - 广东妃子笑荔枝预计5月底上市,初期价格10-15元/斤[4] - 2025年广东荔枝预计总产量:粤西片区99万吨、粤东片区99万吨、珠三角片区14万吨、广州片区11万吨[4] 其他水果价格走势 - 蓝莓价格下降明显,125克装售价9.9元至十几元不等,最低两盒仅售10元[8] - 车厘子价格从往年70-80元/斤跌至20元/斤以下[8] - 阳光玫瑰青提从上百元/斤降至十元档价位[8] - 草莓价格逐年下降,多地售价低至个位数/斤[8] - 东南亚热带水果进入销售旺季,榴莲价格较3月初上市初期下降20-30%[9][10] 行业整体趋势 - 年初以来草莓、车厘子、蓝莓等高价水果价格普遍"跳水",消费者实现"水果自由"[5][6]
关税战下 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背后的底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0 14:59
外贸整体表现 - 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进出口双增长规模创历史同期第二高,带动前4个月外贸整体增长2.4% [2] - 4月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出口增幅扩大、进口由降转增 [14] - 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进出口总值56.9%,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 [25] 行业亮点与技术创新 - 高技术产品出口前4个月达1.52万亿元增长7.4%,占出口总值18.1%,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16.4%、工业机器人增长58.3%、风力发电机组增长45.5% [14] - 智能家居企业首创抽真空系列产品,结合"时间保鲜"技术使保鲜时长从2天延长至1周,一季度原产地证申领金额飙升695.4% [4][6] - 工业机器人领域销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广东造"机器人产量连续4年全国首位,东莞机器人企业近4700家,出口覆盖焊接、搬运、装配等多场景 [20][22] 企业案例与产业链升级 - 山东船舶和海工装备出口前4个月突破160亿元增长超80%,青岛企业订单排至2027年,涉及钢材、机械、电子等10余个细分产业协同 [14][18] - 海南食品企业布局东南亚3万亩椰林,2024年进口椰子超2亿颗,前4个月进口额增长80%,产品覆盖全国31省市30万终端网点 [10][12] - 东莞科技企业开发自主导航复合机器人,累计实施全球3000多个应用方案,合作超500个场景项目 [19][23] 市场与政策驱动因素 - 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5%以下,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贡献超60%增量,民营企业对三地进出口分别增长9.6%、7%、14.4% [25][29] - RCEP原产地规则等政策助力,海关推出便利通关、技术标准服务等组合拳,保障产业链协作效能 [6][8][16] - 机电产品出口成主力,集成电路、汽车等高端产品增速超14%,民营企业首次占比过半支撑增长 [30]
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为何如此亮眼?一线见闻中找到答案
央视网· 2025-05-10 11:39
外贸整体表现 - 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带动前4个月外贸整体增长2.4% [1] - 4月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 [2] 出口端亮点 - 江苏智能家居企业运用RCEP原产地规则,一季度原产地证申领金额飙升695.4% [3] - 前4个月高技术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7.4%,占出口总值18.1%,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16.4%、工业机器人增长58.3%、风力发电机组增长45.5% [9] - 山东省船舶和海工装备出口额突破160亿元,同比增长超80% [11] - 机电产品成为出口主力,集成电路、汽车等高端产品增速超14% [20] 进口端布局 - 海南食品企业通过全链条布局,前4个月椰子进口额同比增长80% [5] - 进口结构显示国内产业升级,对资源依赖度下降 [19] 行业转型升级 - 海工装备制造从"建大船"向"建强链"转型,青岛西海岸新区形成50余家企业的完整产业生态 [11] -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 企业动态 - 广东东莞机器人企业开发自主导航复合机器人,满足家庭到工业场景需求 [14] - 民营企业前4个月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进出口总值56.9%,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 [18] 市场多元化策略 - 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5%以下,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贡献超60%增量 [19] -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有效缓冲关税冲击 [19] 政策支持 - 优化政策组合拳为外贸企业减负增效 [20] - RCEP原产地规则等关税政策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3]
「三亚平替」挤满东北人
投资界· 2025-02-21 16:47
东北人口迁移趋势 - 东北人流行去西双版纳过冬,形成显著的季节性迁移现象 [4][6] - 西双版纳已取代三亚成为东北人新聚集地,街头东北口音占比显著提升 [7][14] - 东北人在当地商业渗透率高,夜市小吃摊主中黑吉辽籍贯占比突出 [8][10] 区域消费特征 - 旅居成本优势显著:东北阿姨分享月均消费仅2000-3000元,包含食宿 [16] - 本地农产品价格优势:牛油果5元/个,百香果10元/3斤,榴莲等热带水果实现自由 [16] - 温泉资源吸引力强:云南温泉数量占全国40%,版纳温泉度假区成为东北人重要休闲场所 [16] 房地产市场表现 - 外地购房需求旺盛:2023年前10月版纳新建商品房销售增速云南第一,州外购房占比超80% [16] - 房价性价比突出:2023年均价6000-8000元/㎡,50万可全款购两居室 [16] - 购房决策周期短:案例显示东北客户考察5天即下定,大连6组客户集中购房 [16] 目的地竞争格局 - 三亚替代效应显现:房价从2003年低点涨至2017年3万元/㎡,春节机票价格突破万元 [17] - 新兴候鸟城市崛起:西双版纳、安吉、桐庐等成为东北人新选择 [18] - 迁移决策要素转变:从单纯气候适宜转向综合考量物价、房价、生活配套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