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贷款产品

搜索文档
青岛金融业上半年成绩亮眼:保费增速8.31%,超全国平均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20:52
青岛金融业上半年表现 - 全市保费收入452亿元 同比增长8.31% 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 [1] - 绿色贷款余额5923.83亿元 较年初增长15.28% [1] - 银行业贷款余额3.34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527亿元 增速6.36% 存款余额2.85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517亿元 增速6.42% [1] - 保险业赔付支出146亿元 同比增长12.66% 新增风险保障金额94.15万亿元 保险资金在青运用规模860亿元 同比增长23.4% [1]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覆盖316个"白名单"项目 授信金额2098亿元 放款1518亿元 审批放款率100% 授信总额全国第十 [2] - 小微企业协调机制发放贷款2789.03亿元 覆盖5.42万户 贷款利率3.38% 低于全国水平 普惠小微无还本续贷金额441.64亿元 同比增长65.8% [3] - 设立309个"金融服务驿站" 累计走访26.72万户经营主体 [3] 特色产业金融布局 - 绿色金融领域推出16项政策 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逐年提升 [4] - 海洋经济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推动设立海洋类特色分支机构及专业部门 配套制定涉海企业"三项清单" [4] - 外贸领域建立白名单监测机制 覆盖2.64万户企业 优化出口信保理赔模式 [5] 未来监管方向 - 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及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6] -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强化穿透监管能力 深化央地协同 [6]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19 04:59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工信部将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纵深推进产融合作,针对重点产业链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1] -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1] - 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推动政策先行先试,打造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 [1]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吸引310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800余项产品,累计助企融资突破1.2万亿元,受益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融资 [1] - 上半年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1] 金融政策创新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研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放宽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 [2] - 联合23家金融机构推出专项贷款产品,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超42%,最长贷款期限达10年 [2] - 推出"中试险+研发贷"、科创贷支持产业科技,绿色工厂贷、工信数转贷支持传统产业转型,累计融资超1500亿元 [2] 工业经济运行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25.7% [2]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3]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3] 重点行业布局 - 将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3] - 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培育新增长点并促进产业转型 [3] 新兴技术发展 - 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 [3] - 国内企业发布多款"全球首款"硬件产品,覆盖安全芯片、高端处理器、AI一体机等领域,AI终端已超百款 [4]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用户11.18亿户,在用算力标准机架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748EFLOPS [4] - 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培育面向6G的应用生态 [4]
保障秋粮丰收 银行业大有可为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44
秋粮生产形势与金融支持需求 - 全国进入主汛期和农业灾害高发期 7-9月降水呈现"北多南少"特征 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 [1] - 秋粮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据大头 夺取秋粮丰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 - 农业农村部启动奋战100天行动 聚焦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 紧盯关键农时、技术、要素 [1] 银行金融服务具体措施 - 加大对秋粮种植户信贷支持力度 针对受灾地区推出专项贷款产品 简化审批流程降低门槛 [1] - 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 满足规模化种植需求 [1] - 结合秋粮生产季节性特点创新金融产品 针对绿色技术应用、节水灌溉等项目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 金融科技赋能秋粮生产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建立农业客户数据库 实现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 [2] - 通过移动支付、线上贷款简化业务流程 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2] - 借助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生产情况 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多方协同合作机制 - 与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共同制定金融服务方案 [3] - 与农业企业合作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行 [3] -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金融创新研究 探索适合秋粮生产的金融支持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