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产品
搜索文档
商务部:鼓励金融机构基于产品碳足迹创新绿金产品丨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15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李德尚玉 实习生李宜馨 广州报道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385,482吨,成交额201,800,737.11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6,419,918吨,成 交额785,549,399.00元;单向竞价成交量100,000吨,成交额4,475,000.00元。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 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 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1、商务部:鼓励金融机构基于产品碳足迹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10月30日,商务部印发《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提出从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 展绿色低碳产品与技术进出口、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及完善支撑体系等四方面发力,系统部署绿色贸易转 型路径。意见强调要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与认证、使用可再生能源、推进绿色物流及低碳运输; 同时在金融支持层面,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基于产品碳足迹、碳标识认证结果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建设 国家碳足迹数据库,完善碳定价与绿电交易机制,为外贸企业提供系统性绿色发展支撑。 ...
我国首个绿色贸易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出台
搜狐财经· 2025-11-01 03:53
绿色技术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是目前的5倍 [1] - 中国印发首个绿色贸易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精准聚焦发展薄弱环节并制定针对性举措 [1] - 中国将在G20、金砖国家、APEC、联合国贸发会议等重要国际场合积极参与绿色发展议题讨论,主动分享中国实践和方案 [1] 国际合作与标准对接 - 在已签署的自贸协定中积极推动纳入环境内容,例如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专门设立绿色经济专章并将绿色贸易列为优先合作领域 [1] - 中国将对国际标准和经贸规则进行认真研究并持续对接,推进环境标准等领域深化改革以促进国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1] - 推动中国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更好融入全球市场 [1] 绿色产业与制造升级 - 政策提出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工信部将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全链条绿色转型升级 [2] - 计划到2030年使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并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2] - 中国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金融支持与全球贡献 - 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2]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废旧资源回收等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2]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 [2] - 中国产品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2]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支持在全球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7:25
政策方向与重点举措 - 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1]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废旧资源回收等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1]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1] 政策与标准建设成果 - 2024年2月配合出台《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绿色贸易认定,推动降低绿色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1] - 2024年3月牵头出台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绿色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 - 2024年6月联合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首次将绿色贸易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实现全链条覆盖[1] - 牵头制定航运领域转型金融标准[1] 信息披露与国际合作 - 强化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在部分地方试点开展中小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简化披露模板并鼓励给予资金支持[2] - 注重与贸易关联度高的经济体开展可持续金融合作,联合欧盟、新加坡发布《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以促进投融资[2] - 计划继续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修订《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强化政策激励[2] 市场影响与产品发展 - 自《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发布以来,绿色贸易贷款增长迅速[2] - 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支持了绿色贸易发展[2] - 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2]
绿色贸易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出台,四部门详解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15:2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商务部印发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旨在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全球气候治理 [1] - 绿色转型被视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增长引擎 [1] 产业基础与绿色制造 - 产业绿色化和产品低碳化是绿色贸易的基础,通过推行绿色设计和普及绿色制造开发更多绿色产品 [3] - 工信部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4] - 计划到2030年将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并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4] - 推行绿色制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并促进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3] 标准体系建设与贸易便利化 -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制定,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达到86%,有力支撑绿色低碳发展 [4] 金融支持与服务贸易 - 金融部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1][5] - 人民银行将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1][5]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5]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1][6] 绿色服务贸易发展重点 - 绿色服务贸易包括传统服务贸易绿色转型和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5] - 重点发展节能技术、绿色设计、绿色航运、环境服务、绿色工程咨询、绿色金融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 [5] - 碳排放认证与评价、碳市场与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 [5]
央行: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3:2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金融部门将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1][2] - 绿色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包括传统服务贸易的绿色转型及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 [2] -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重点在推动标准应用、鼓励融资支持、支持全球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三方面发力 [4] 绿色服务贸易定义与发展重点 - 绿色服务贸易涵盖传统服务贸易的绿色转型以及本身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 [2] - 行业重点发展节能技术、低碳技术、绿色设计、绿色航运、环境服务、绿色工程与咨询服务、绿色金融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 [2] - 碳排放认证与评价、碳市场与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 [2] 金融支持工具与具体案例 - 绿色信贷支持航运服务主体降碳减排,例如中远海运能源获得交通银行2.73亿元转型贷款 [2] - 绿色债券支持船舶低碳零碳技术研发应用,如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和蓝色双标签债券支持船舶能源效率升级 [3] - 绿色航运基金和股权融资为绿色服务贸易项目提供中长期资金,有助于降低转型风险 [3] 人民银行未来工作重点 -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4]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4]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通过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 [4]
人民银行: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北京商报· 2025-10-31 12:58
行业核心观点 - 绿色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涵盖传统服务贸易绿色转型及可数字化交付的绿色低碳服务贸易[1] - 行业聚焦传统优势领域,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如节能技术、绿色设计、绿色金融等[1] - 碳排放认证与评价、碳市场与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对重构全球生产和消费网络产生重大影响[1] 行业发展重点 - 金融部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2] - 行业将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2]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2] - 行业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2]
央行: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搜狐财经· 2025-10-31 11:3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多个方面重点发力以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1] 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方向 - 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应用 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1]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 [1] - 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因其缺乏可抵押资产 [1]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 [1] - 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1]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以ESG理念为引领 凝聚产业与金融合力
新华财经· 2025-10-30 21:54
核心观点 - 能源转型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变革 需要以ESG理念为引领 进一步凝聚产业与金融合力 [1][2] - 产业金融是能源转型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 肩负将资本导向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要使命 [1] - ESG是串联产业发展 金融支持与可持续目标的核心纽带 [1] 环境维度 - 能源转型核心是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1] - 应以ESG环境标准为导向 将金融资源精准投向风电 光伏 储能 氢能等清洁能源项目 [1] - 金融资源也应投向传统能源的节能降碳改造 绿色技术研发等领域 [1] - 用资本力量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 低碳化转型 [1] 社会维度 - 能源转型关乎能源安全 就业保障与区域协调发展 [1] - 产业金融需通过ESG考量项目的社会效益 [1] - 确保转型过程中民生保障到位和产业链 供应链稳定 以及区域发展均衡 [1] - 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体 [1] 治理维度 - ESG要求企业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治理体系 [2] - 为金融机构防控信贷风险 优化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 - 倒逼能源企业加快技术创新 完善管理机制 实现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赋能 [2] 政策建议 - 强化ESG导向的金融资源配置 金融机构应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优化ESG评级与风险及定价机制 [2] - 提升能源企业ESG实践能力 企业应主动披露ESG信息 加强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 [2] - 构建ESG协同发展生态 政府 行业协会 金融机构 企业应加强联动 完善ESG标准体系与信息共享机制 [2]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绿色金融”主题平行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网· 2025-10-30 13:52
论坛概况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7日开幕,核心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重要嘉宾出席[1] - 由光大集团承办的“绿色金融”主题平行论坛于10月29日举行,主题为“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现场发布《绿色金融报告》[1]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信贷市场、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改革创新试验区持续拓展[2] - 光大集团提出以“综合金融+环保产业”双轮驱动,打造“金融+产业+生态”全链条一体化服务模式[2] 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绿色实践 - 光大集团发挥全牌照优势,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模式,推出多种环境权益融资工具[2]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借力绿色金融,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及银企合作推进能源转型,并在碳金融上创下三项“全国首单”纪录[7] - 恒力集团建成七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应用全加氢工艺、嵌入式污水处理技术,并自主研发生物可降解塑料[5] 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倡议与路径 - 倡议一: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聚焦“双碳”目标重点领域,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2] - 倡议二:深化绿色金融标准建设,推动绿色项目认定、环境信息披露、碳核算等关键标准完善[2] - 倡议三:强化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激活绿色金融新动能[2] - 倡议四:深化跨界协同与开放合作,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推动多方主体信息共享与联合投融资[2] 投资视角下的绿色金融 - “双碳”转型被视为深刻的能源革命、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绿色技术发展遵循指数型增长规律,需要耐心资本[3] - 价值投资分析框架需延伸至企业外部,构建能为环境成本等社会成本定价的模型,引导资本流向“创造未来”的资产[3] - 长期视野至关重要,需将可持续性和创新性深度融入投资策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机遇[6] 国际合作与市场互联 - 中国“绿色丝绸之路”倡议为共建可持续未来提供新方向,乌兹别克斯坦愿深化在生态发展领域的互利合作[4] - 香港正从“超级连络人”发展为“超级增值人”,可与内地合作建立可持续金融标准,并凭借国际化资本市场助力内地绿色企业走出去[8] - 香港交易所推出的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是全球唯一支持港元和人民币双币种结算的碳信用交易市场,可通过“碳市通”机制促进碳市场互联互通[8] 专题讨论焦点 - 圆桌交流环节围绕“转型金融”主题,探讨如何提升转型金融服务对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精准性与有效性[9]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0:41
论坛概况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7日开幕,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重要嘉宾出席 [1] - 光大集团于10月29日承办年会“绿色金融”主题平行论坛,主题为“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现场发布《绿色金融白皮书》 [1][8] - 平行论坛有170余位来自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学术机构的专家线下参会 [9]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信贷市场、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改革创新试验区持续拓展 [2] - 光大集团提出四点倡议: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深化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强化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深化跨界协同与开放合作 [2] 金融机构的战略与实践 - 光大集团以“综合金融+环保产业”双轮驱动,推出多种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发布全市场第一支绿色科创主题指数,旗下光大环境是中国最大环境企业、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项目遍布海外16个国家 [2]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指出,“双碳”转型是一次深刻的能源、产业和科技革命,绿色技术遵循指数型增长,需耐心资本 [3] -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执行副总裁强调长期视野、将可持续性和创新性融入投资策略、以及合作的重要性 [6]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借力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及银企合作推进能源转型,在碳金融上创下三项“全国首单”纪录,并利用碳保险工具构建风险防护体系 [7] 国际合作与市场互联 -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表示正转向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并积极深化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伙伴合作,支持“绿色丝绸之路”倡议 [4] - 香港金融发展局副主席指出香港可从扩大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助力内地绿色企业走出去、加强碳市场互联互通三方面发挥作用,其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是全球唯一支持双币种结算的国际自愿碳信用交易市场 [8] 实体企业的绿色转型 - 恒力集团在全球首次应用全加氢工艺,建有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装置,自主研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建成七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5] - 圆桌交流环节聚焦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现实需求,探讨提升转型金融服务精准性与有效性的路径 [9] 行业倡议与展望 - 论坛共同探讨绿色金融支持全球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及国际绿色领域合作的机遇挑战 [1] - 光大集团发布的《绿色金融白皮书》系统梳理国际理论及中国政策,展示产品体系,介绍集团创新实践,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