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风风神L7
icon
搜索文档
从48%热效率到“六边形战士”,看奕派科技如何重新定义混动技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4 17:08
核心观点 - 混合动力技术是满足用户高品质出行体验的必答题,而非技术路线的选择题 [3]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动混动技术成为成熟、可靠的市场解决方案 [21] 技术突破与能效提升 - 第三代马赫1.5T发动机成为行业首款热效率突破45%的量产发动机,马赫动力首款热效率达48%的发动机已成功点火 [5] - 热效率提升通过高效燃烧系统、低摩擦技术和智能热管理等一系列创新实现 [5] - 推出全球首个融合"功率分流+多档串并联"的混动系统,结合了平顺经济性与高速大负荷动力性优势 [7] - 该系统正推动插电混动SUV进入"3升油耗时代",搭载该技术的东风风神L7公告油耗达同级最优水平 [7] 续航与充电体验优化 - 在紧凑型SUV有限底盘空间内实现了同级最大的30.3度电量布局 [7] - 东风风神L7和L8的纯电续航分别达到205公里和185公里,位居15万级插混SUV前列,满足用户每周充电1~2次的纯电出行需求 [7] - 通过匹配油冷扁线电机、智能热管理系统等技术,实现了92%的高效区占比,确保馈电状态下低油耗 [9] - 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即插即充即付"功能,将充电流程简化为三个步骤,15秒内即可开始充电,覆盖主流充电桩品牌 [9] - 充电功能合作运营商包括特来电(市场占有率18.89%)、星星充电(16.26%)、新电途(7-9%)等,预计在2025年12月逐步导入 [11] 高速性能与静谧性 - 马赫电混通过高功率发动机与四档混动变速箱组合,保证馈电状态下最高车速达成率100%,即使在高海拔、高负荷工况下也能保持动力响应 [12] - NVH优化方面,通过重构系统结构将动力总成刚度提升30%,并结合5毫米双层夹胶玻璃、117个声学包与13.1平方米吸音材料,提升整车静谧性 [12] 电池安全与智能化 - 构建"军车级装甲+潜艇级防水+全场景热安全"的多维电池安全系统,电池包经过海水浸泡、枪击测试和高空跌落等极限挑战后仍能保持安全 [14] - 公司承诺电池"0起火",安全标准超过新国标要求 [14] - AI多域融合技术将人工智能与底盘、座舱、动力域深度结合,实现整车价值升级和油耗优化 [17] 研发投入与市场认可 - 公司历时十余年,投入超百亿元研发资金打造马赫动力技术品牌 [3] - 拥有650余项发明专利,技术成果如东风奕派eπ008和东风风神L8因均衡性能表现被市场认可 [19]
118秒造一辆车 探寻央企造车“新姿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8 13:34
智能制造与生产 - 公司智慧工厂采用935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车的高效生产 [1] - 工厂依托5G、大数据技术,实现轿车、MPV、SUV等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被列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 公司品牌与市场表现 - 公司成立56年,累计销售汽车6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超2500万辆,海外销量167万辆 [3] - 2024年1-5月累计交付90.5万辆,自主品牌销售53.6万辆,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 [5] - 同期出口9.4万辆(同比+4.9%),自主品牌出口增30%,新能源汽车出口增331%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乘用车品牌矩阵覆盖豪华、高端、主流领域,商用车涵盖中重卡/轻卡/微卡,猛士为"中国军车第一品牌" [3] - 推出多款智能化新品:猛士M817(首搭华为乾崑智驾)、岚图FREE+(首搭HUAWEI ADS 4)、风神L8(马赫电混PHREV)等 [5] - 动力技术覆盖节能/混动/纯电/氢能,马赫发动机热效率行业领先,氢能专利数行业第一 [7] - 完成低空无人机地面大功率联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为国内首款,商用车氢能源保有量及示范运营量双第一 [7] 新能源产业链生态 - 全产业链布局电池/电驱/电控,纯电驱动总成销量行业前十,IGBT实现国产化替代 [8] - 建设智慧超充站及兆瓦级超快充桩,开展车电分离模式电池运营,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8] - 推进16000吨一体化压铸产线建设,预计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带动上下游企业超50家 [8] 智能化战略合作 - 与华为深化合作,覆盖智能座舱/车控/网联/电动部件,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9] -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研发端云一体/智能底盘/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推动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9]
你PM我CEO 汽车央企一号令打造爆款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2 14:48
中国一汽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董事长邱现东强调产品成功为第一优先级,要求各产品线CEO加强日常管理并建立以产品为主线的评价体系[5][7] - 2024年销量320万辆,同比减少17万辆,市场排名从第2滑落至第4[7] - 红旗H5年销148793辆(轿车榜第22)、E-QM5销81506辆(第44),奔腾小马7个月销57863辆(第50),HS5销94900辆(SUV榜第34)[7] - 行业标准显示:轿车年销需超6万辆、SUV超7万辆才能生存,红旗拥有1款月均1万辆的主流爆款和2款月均5000辆的自主爆款[7] 东风汽车产品管理机制改革 - 东风推行PM(车型项目总监)制,由高管挂帅并签署对赌协议,打破垂直化管理模式,实施矩阵式管理[9][11] - PM拥有对乙方(零部件/金融/职能部门)的考核权,全生命周期管理车型(含改款)[11] - 2024年推出4款新车:纳米01(7万元起,年末月销破万)、奕派007(纯电/增程版)、奕派008(20万元级电动SUV)、风神L7(混动,7个月销近3万辆)[11] - PM机制升级后整合20个车型为9大项目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亲自担任奕派007项目PM[13] 东风汽车市场表现与新能源转型 - 2024年东风乘用车销量21.3万辆(同比+82%),其中风神11万辆(含燃油/新能源)、纳米5万辆、奕派6万辆(均为新能源)[13] - 公司高层认为PM机制优化是新能源市场起色的关键因素[13]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爆款标准:自主车型月均5000辆为"自主爆款",月均1万辆为"主流爆款"[7] - 2024年车市存在大量边缘车型(218款轿车年销仅1辆,371款SUV同理)[7] - 传统车企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面临合资品牌压制[11]
金轩研究院发布中国汽车十大营销趋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5 20:28
核心观点 - 金轩奖评审团主席肖明超提出2025年中国汽车十大营销趋势,基于对110个参评案例的筛选和分析[5][7] - 十大趋势涵盖事件营销、跨界IP、技术体验、女性市场、用户共创等方向,反映汽车行业营销创新方向[7][8][10][11][13][15][16][18] - 红旗、东风、问界等品牌案例成为各趋势的代表性实践[8][10][11][13][15][16][18] 事件营销 - 趋势从广泛追热转向精准圈粉,细分领域如航展、电影等成为破圈载体[7][8] - 红旗巴黎奥运整合营销通过三阶段策划实现全链路布局,东风猛士借珠海航展提升高端认知[8] - 一汽奥迪与《飞驰人生2》合作强化品牌形象契合度[8] 跨界IP联动 - 通过热门IP合作塑造品牌多元形象,提升辨识度与情感共鸣[7][8] - 东风奕派联合小红书情人节营销聚焦女性用户情感沟通,灵悉与泡泡玛特联名链接年轻群体[8] - 阿维塔深耕网球IP呼应运动精神,实现品牌价值突破[8] 沉浸式技术体验 - 让消费者亲身体验自动驾驶等技术,解决抽象技术理解难题[7][10] - 问界智驾体验营以全场景技术培育用户忠诚度,新奥迪Q家族极境之旅展现性能与品牌精神[10] - AION RT公测项目普及智能驾驶并优化产品[10] 女性市场 - 女性购车决策权提升成为行业增长点,品牌需从设计到服务全方位优化[7][11] - 奔腾小马通过明星代言和IP营销打造热门产品,东风奕派小红书专项实现精准种草[11] 用户共创 - 车企与用户深度共创渗透产品设计、研发等全环节,强化情感共同体[7][13] - 一汽-大众高尔夫标签化车主形象,纳米01项目搭建用户沟通桥梁[13] - 雷克萨斯"弯道青年"概念推动圈层营销[13] 极限挑战测试 - 极端环境测试直观展现产品性能与可靠性,打破消费者疑虑[7][13] - 东风风神L7无人区挑战验证续航与科技,极氪7X一键破窗视频改变安全认知[13] 出海战略 - 中国车企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国际展会、跨国巡游提升影响力[7][15] - 岚图布局六大洲,零跑欧洲自驾展示产品,GWM视频直播突破语言障碍[15] 公益营销 - 长期公益投入塑造品牌形象,涵盖环保、教育等领域[7][15] - 捷豹路虎青少年基金融入科技教育,奔驰"绿迹"助力生态,宝马保护非遗文化[15] 新媒体营销 - 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化工具创新玩法,提升传播精准度[7][16] - 北京现代结合新媒体转型提振销量,蔚来科技日复合传播优化用户体验[16] - 林肯小红书五一话题矩阵实现声量爆发[16] 情感共鸣 - 挖掘产品情感价值结合社会热点,使品牌成为情感寄托[7][18] - 红旗国风婚礼IP引领传统文化潮流,吉利"星愿"聚焦都市追梦者[18] - 一汽-大众阿勒泰营销融合自然美景与社会责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