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坝一峡
搜索文档
社会服务2025年三季报总结:关注AI应用、海南封关等落地及景区供给端催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22: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社会服务行业给予“看好”评级 [3] 核心观点 - 节假日旅游市场火爆是带动酒店行业量价增长的核心因素,商务市场挑战仍存但负向影响收窄 [4] - 景区行业需求端趋势向上,供给端通过扩容或收并购推动业绩增长,但利润端出现分化 [4]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于11月1日起实施,扩大商品范围、允许国内商品进入免税店销售,海南封关后给予现有免税牌照商估值弹性 [4] - 招聘市场热度未大幅改善,但AI工具助力人服企业降本增效,外包业务显现韧性 [4] - 投资建议关注酒店、免税行业触底反弹,以及AI在人力资源及会展服务领域的应用 [4] 按目录分类总结 1. 酒店扩张提速,下沉市场布局性价比产品 - 首旅酒店2025年前三季度新开门店1051家,较2024年同期的952家增长10.4%,净开门店499家,规模扩张提速明显 [10] - 截至2025年9月末,首旅酒店在营酒店数量升至7501家,在营房量达54.4万间,中高端+经济型门店数量占比为57.3% [10] - 行业供给充足甚至局部过剩,入住率修复但承压,优质品牌和地段表现更好;均价提升带动RevPAR降幅收窄,产业转向品牌化、体验化和供给结构升级 [4][14] 2. 景区收入端表现较好,但利润端出现分化 - 三季度暑期出游热度持续,名山大川类景区客流稳中有增,古镇类景区客流承压;长白山单三季度客流增长20%,三峡旅游单三季度客流实现32%增长 [22] - 2025年前三季度祥源文旅营收同比增长35%,九华旅游营收同比增长17%,黄山旅游营收同比增长8.75% [27] - 三峡旅游游船产品合计接待游客230.41万人,同比增长19.51%,其中“两坝一峡”产品接待游客167.87万人,同比增长19.67% [27] - 利润端分化原因包括重资本开支折旧摊销、新景区孵化阶段利润折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及资产减值计提等 [28] 3. 招聘服务尚未见到拐点,外包业务显现韧性 - BOSS直聘总职位数一季度下降、二季度修复、三季度略微下降,整体招聘热度未大幅改善 [33] - 技术类岗位外包数量显示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外包业务显现韧性;AI工具助力人服企业降本增效,招聘类业务人效提升显著 [33] - 科锐国际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7.55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219.74百万元,同比增长62% [36] 4. 海南积极调整免税政策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 离岛免税政策调整增加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商品,免税商品由45大类提高至47大类 [37] - 允许服装服饰、鞋帽等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退(免)增值税、消费税;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年龄由年满16周岁调整为年满18周岁 [37] - 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购物金额计入每年10万元免税额度;岛内居民可“即购即提”不限次数购买 [38] 5. 25前三季度社服板块绝对收益为正 - 2025年初至10月31日社会服务指数上涨9.00%,相对沪深300下降8.94pct,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0位 [4][40] - 前三季度社会服务指数上涨8.71%,相对沪深300下降9.23pct,排名第20位;个股涨幅最大为西藏旅游,年初至今涨幅75.93% [4][40] 6. 25年前三季度旅游消费韧性显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社服企业总营收1779.40亿元,同比上升18.08%;单三季度营收618.52亿元,同比上升5.71% [51] - 专业服务板块营收880.39亿元,同比+50.62%;旅游及景区板块营收283.41亿元,同比+7.46%;酒店餐饮板块营收216.97亿元,同比-5.05%;免税店板块营收398.62亿元,同比-7.34% [51] - 利润端专业服务板块归母净利润41.21亿元,免税店板块30.52亿元,两者合计贡献超七成利润;Q3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板块归母净利润环比分别改善13.38%、87.34% [55] 7. 社服板块持仓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名为科锐国际(11.39%)、北京人力(7.09%)、首旅酒店(6.19%)、祥源文旅(6.14%)、宋城演艺(6.03%) [56] - 截至10月31日,港股通持股占比显著上升,其中美团点评持股比例18.92%,九毛九持股比例19.12%,呷哺呷哺持股比例12.53% [58] 8. 行业重点公司估值 - 人力资源类平均估值(市值加权)2025E市盈率13倍,景区类平均估值22倍,酒店类平均估值35倍,餐饮类平均估值27倍,旅游服务类平均估值40倍 [63] - 重点公司包括科锐国际(2025E市盈率19倍)、北京人力(9倍)、首旅酒店(18倍)、中国中免(40倍)等 [63]
三峡旅游(002627):扣除税补影响后业绩符合预期,关注后续省际游轮落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23: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峡旅游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报业绩受一次性补税事件影响,但扣除该影响后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业务客流维持高增长 [6] - 公司核心游船业务运营势头强劲,合同负债大幅增长,为未来业绩提供保障 [6] - 省际游轮项目稳步推进,新运力投放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未来增长路径清晰 [6] - 由于一次性补缴税费及滞纳金影响,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1.11亿元,但维持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64亿元和2.28亿元 [6]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收盘价为5.91元,一年内最高价/最低价为7.63元/4.56元 [1] - 公司市净率为1.4倍,股息率为1.69%,流通A股市值为42.38亿元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4.28元,资产负债率为18.81%,总股本/流通A股为725/717百万股 [1]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9.48%;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23.29% [5][6] - 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2.65%;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61.58% [6] - 业绩下滑主要系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子公司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5494万元,加回该影响后业绩符合预期 [6]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8.05亿元、9.83亿元、13.0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6%、22.1%、32.4% [5] - 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11亿元、1.64亿元、2.2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47.4%、39.1%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8倍、26倍、19倍 [5][6] 业务运营亮点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游船产品合计接待游客230.41万人,同比增长19.51% [6] - 核心产品“两坝一峡”接待游客167.87万人,同比增长19.67%;“三峡人家专线船”接待游客17.47万人,同比增长34.23% [6]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达1867万元,较年初大幅增长404.32%,主要系预收旅游团款增加,表明在手订单充足 [6] - 省际游轮项目首艘豪华游轮“长江行·揽月”已于2025年9月吉水,冲刺2026年首航目标 [6]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76.85%至1.90亿元,主要用于省际游轮建造 [6] 未来增长驱动 - 存量一日游业务通过产品创新升级和优化服务,提升客单价与上座率,持续挖掘核心产品盈利潜力 [6] - 增量省际游轮业务自2026年起新游轮将陆续投运,成为新的核心增长引擎,受益于银发游市场需求旺盛及自主定价能力 [6]
三峡旅游(002627):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聚焦主业再出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2:5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80亿元 对应73%上涨空间 [6][7]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完成从传统道路客运向内河游轮旅游的战略转型 聚焦旅游主业发展 [1][15] - 核心产品包括两坝一峡/高峡平湖/三峡人家专线船/长江夜游 构成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6][38] - 构建多层次游船舰队 形成以两坝一峡为核心的长短结合运力体系 [6][66] - 省际游轮市场供给受政策严控 采用退三进一机制限制运力增长 [6][81] - 豪华型游轮负载率持续领先经济型 2024年达83% 反映高品质体验需求强劲 [6][8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2/1.64/2.28亿元 同比增长20.9%/15.5%/39.0% [5][6]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剥离乘用车4S服务及供应链业务 旅游综合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15][29] - 2025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服务营收2.86亿元 同比增长20.20% [2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362万元 同比增长17.74% [24] - 毛利率从2024年31.4%提升至2025H1的34.0% [5] - 旅游收入从2021年2.3亿元增至2024年5.7亿元 [24] 产品体系与运营数据 - 两坝一峡产品提供船去车回/车去船回两种路线 全程10.5小时 [38][40] - 2025年上半年两坝一峡客流量92.51万人次 同比增长12.17% [103] - 高峡平湖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2.90万人次 同比增长4.86% [45] - 长江夜游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1.18万人次 同比增长3.91% [51] - 三峡人家专线船2024年客流量16.63万人次 同比增长18.70% [58] - 现有游船32艘 包括6艘长江三峡系列豪华游轮和12艘西陵峡系列游船 [66] 省际游轮布局 - 计划建造4艘休闲度假型游轮切入省际市场 2026年和2028年各新增两艘 [6] - 省际游轮采用高端定位 新船第一年上座率假设60% 第五年提升至85% [8] - 与南京旅游集团合资运营长江传奇号和长江之恋号 拓展省外市场 [77] - 长江之恋号全长95.7米 核载1000人 为中国内河最长双体滨江客船 [77] 市场需求特征 - 2024年长江省际游轮客运量123.59万人 较2019年增长11.32% [83] - 渝宜线客运量占比63.67% 为核心航线 [83] - 60岁以上游客占比50.88% 为绝对核心客群 [97]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游客4.85万人 同比增长58.50% 恢复至2019年同期101.04% [101][102] - 境外客源前五为中国香港(25.74%)/德国(12.98%)/中国台湾(9.70%)/美国(8.68%)/马来西亚(6.51%) [102] 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底长江省际游轮51艘 总客位20192个 [81] - 豪华型游轮38艘(16867客位) 占比83.5% 经济型13艘(3325客位)占比16.5% [81] - 主要运营商包括世纪游轮/重庆黄金游轮/三峡旅游等央企和地方国企 [90][94] - 世纪游轮2023-2024年营收均超10亿元 市场份额近30% [90]
长江三峡游轮市场复苏转型 三峡旅游首批两艘新船明年投运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8:28
行业现状 - 长江三峡省际游轮市场处于复苏与转型并存的关键阶段 呈现需求回暖 结构优化 竞争加剧 创新加速的特点 [1] - 截至2024年末长江三峡区域省际游轮企业共有12家 重庆和湖北各6家 省际游轮47艘 平均船龄15.27年 [1] - 2024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23.59万人 [1] 公司项目规划 - 省际游轮项目现规划4艘 首批两艘预计分别于2026年6月和12月投入运营 第二批两艘规划于2028年6月投入运营 [1] - 4艘省际游轮投产后 达产年份营业收入3.95亿元 达产年份净利润1亿元 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旅游 [1] - 未来将持续壮大游轮产业规模 一方面加快推进省际游轮自建 另一方面通过外延式拓展跻身省际豪华游轮头部方阵 [2]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是湖北宜昌核心旅游产品两坝一峡的运营主体 该产品为独家经营 与省际游轮不存在竞争关系 [1] - 宜昌是长江三峡省际度假游轮主要的集散地和起始点 省际游轮会给公司游轮产品带来一定的客流转换 [1] - 拥有多年运营水上旅游的经验积累 包括成熟的运营管理 港口配套 营销体系和技术应用能力 [1] 配套资源与技术优势 - 旅游客运港口已构建以三峡游轮中心为主 以宜昌港 茅坪港 太平溪港和三斗坪港为支撑的一主四辅旅游港站网络 [2] - 建立高效运转的船舶调度 游客组织 汽车中转的省际游轮综合服务体系 具有完善的对接配套资源和翻坝转运服务经验 [2] - 首批建造的2艘省际游轮是国内尺寸最大的绿色低碳新能源内河游轮 采用的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均为内河大型游轮首次应用 [2] 产品与定价策略 - 目前拥有自主定价权 着眼于主打走量标准化 中端体验个性化 高端尊享定制化的产品开发思路 [2] - 通过丰富产品供给 提升产品附加值来提高收益 [2]
三峡旅游(002627) - 002627三峡旅游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09:32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长江三峡省际游轮市场处于复苏与转型阶段,呈现需求回暖、结构优化、竞争加剧、创新加速的特点 [2] - 截至2024年末,长江三峡区域共有12家省际游轮企业(重庆6家、湖北6家),运营47艘省际游轮,平均船龄15.27年,总客位19,453个 [2] - 2024年省际游轮累计客运量达123.59万人 [2] - 公司"两坝一峡"产品为独家经营,与省际游轮无竞争关系,且省际游轮可为公司带来客流转换(如三峡升船机产品) [3] 省际游轮项目规划与预期 - 规划建造4艘省际游轮,首批2艘分别于2026年6月和12月投入运营,第二批2艘计划2028年6月投运 [5] - 达产年份预计营业收入3.95亿元,净利润1亿元 [4] - 项目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11.90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0.11% [4] 公司竞争优势 - 运营管理优势:拥有20余年水上旅游运营经验,具备高素质船员团队和海事合作关系 [5] - 配套资源优势:构建"一主四辅"旅游港站网络(三峡游轮中心为主,宜昌港、茅坪港、太平溪港、三斗坪港为辅),具备完善的省际游轮对接体系 [5] - 营销推广优势:拥有专业团队和覆盖广泛的营销渠道(国内远程、本地地接、线上结合) [6] - 技术先发优势:首批2艘游轮为国内最大绿色低碳新能源内河游轮,首次应用新能源混合动力、智能辅助驾驶、气囊减震降噪等前沿技术 [7] 产品定价与收益策略 - 游轮价格为企业自主定价,历史调价幅度和频次较小 [8] - 通过分层产品开发(标准化走量、个性化中端体验、定制化高端尊享)提升附加值和收益 [8]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现金分红6,893.9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58.63% [9] - 2025年修订公司章程,将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从10%提升至30%,三年累计分红比例从30%调整至50% [9] - 除2022年因股份回购未现金分红外,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每年均实施高比例现金分红 [9] 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 - 战略目标: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主导者、中国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 [10] - 实施路径:通过并购和业务合作整合"两坝一峡"旅游资源,实现"游轮+景区"一体化运营;通过自建和外延拓展壮大游轮产业规模,跻身省际豪华游轮头部阵营 [1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活力涌动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9-06 13:12
文旅产业发展策略 - 湖北多地利用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文旅产业 通过沉浸式展厅 秦简书写台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1][3] - 当地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并采用现代科技如裸眼3D投影 VR设备等增强互动性[3][7][9] - 文旅项目与文创产品相结合 玩偶 香包等商品受到游客欢迎 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 游客接待与收入表现 - 云梦县博物馆1至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3] - 三峡旅游集团"两坝一峡"游轮暑期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同比增长30%[4] - 襄阳唐城景区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夜间游客占比达60%[7] - 十堰"武当一梦"园区开业以来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9] 区域整体业绩 - 湖北省1至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同比增长14.61%[9] - 同期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增长16.07%[9]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9-06 12:14
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 湖北多地利用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文旅产业 通过沉浸式展厅、秦简书写台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1][3] - 云梦县博物馆将文化融入游览体验 文创产品玩偶香包等深受游客喜爱 今年1至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 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 - 宜昌依托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 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旅游项目 今年暑期两坝一峡游轮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同比增长30%再创新高[3][4] 夜间经济表现 - 襄阳唐城景区突出盛唐文化 通过行唐礼吟唐诗赏唐乐观唐舞等活动打造夜间体验 利用裸眼3D投影等技术打造行进式夜游 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其中夜间游客占比达60%[5][7] - 十堰武当一梦园区运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技术 将武当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交互 今年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7][9] - 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推出长江夜游项目 电动游轮运行平稳 提供人在画中游的体验 带动夜经济愈发火热[3] 整体行业数据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文艺创作文博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发力 今年1至7月湖北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6.07%[9]
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9-06 12:01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湖北利用荆楚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拉动消费[1] - 云梦县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新增沉浸式展厅和秦简书写台等设施[2] - 宜昌依托区位优势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旅游项目[4] 文旅消费数据表现 - 云梦县博物馆1-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2] - 三峡旅游集团暑期"两坝一峡"游轮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同比增长30%[4] - 湖北1-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6.07%[9] 夜间经济发展情况 - 襄阳唐城景区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夜间游客占比达60%[7] - "武当一梦"园区开业以来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9] - 景区采用裸眼3D投影等技术打造行进式夜游体验[7]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提供平稳游览体验[3][4] - "武当一梦"运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技术呈现武当文化[9] - 景区通过球幕影院和VR设备提供沉浸式体验[7]
三峡旅游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7.47%,归母净利润6362.14万元,同比增长17.74%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7.42%,归母净利润4697.26万元,同比增长5.41% [1] - 毛利率34.01%,同比增长6.02%,净利率18.01%,同比增长9.5% [1] - 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增长15.9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同比增长71.11% [1] - 扣非净利润5839.15万元,同比增长19% [1] 成本与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621.13万元,三费占营收比15.34%,同比增长1.18%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25%,原因为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方式加强营销推广 [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42%,与营业收入增长同步 [3]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13.38亿元,同比增长0.2%,应收账款3578.24万元,同比增长32.95% [1] - 有息负债3.73亿元,同比下降2.71% [1] - 每股净资产4.25元,同比增长2.91% [1] - 应收款项增长53.1%,主要因旅游业务增长导致应收旅行社团款和车费增加 [3] - 在建工程增长43.2%,因省际游轮建造项目投入增加 [3] 现金流变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67.97%,因经营业绩增长及收到土地开发回款3000万元(上年同期1000万元)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101.99%,因省际度假游轮项目进度款支付增加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18.96%,因支付少数股东股权收购款2236.34万元,且上年同期有股份回购支出5005.25万元 [4] 业务运营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旅游业务游客接待量提升及价格调整 [3] - 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和运营提升内在价值,回应股价相关举措 [4] - 历史ROIC中位数3.77%,2022年最低为-0.01%,净利率16.12%反映产品附加值较高 [4]
三峡旅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74%
证券日报· 2025-08-25 21: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67亿元 同比增长7.47% [2] - 归母净利润6362.14万元 同比增长17.74% [2] - 扣非净利润5839.15万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9.00% [2] -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长 显示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2] 主营业务发展 - 旅游综合业务营收2.86亿元 同比增长20.20% [3] - 游船类产品接待游客125.25万人次 同比增长10.96% [3] - "两坝一峡"线路融合三峡大坝 葛洲坝和西陵峡等核心景点 [2] - 通过产品优化与服务提升增强市场认可度 [3] 省际游轮战略布局 - 推出"长江行游轮"品牌 首艘"长江行·揽月"将于2026年6月运营 [3] - 规划4艘混合动力新能源游轮 首批两艘2026年投入运营 [3] - 第二批游轮采用新能源甲醇+动力电池混合动力系统 [3] - 项目达产年份预计净利润约1亿元 相当于现有盈利规模 [3] 未来发展战略 - 通过航线拓展 品牌输出和技术迭代深耕游轮旅游赛道 [4] - 推进绿色升级打造中国内河游轮旅游产业新高地 [4] - 战略目标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主导者和中国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