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的“十四五”:穿越风浪,中国干成了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21:17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GDP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连续跨越,2024年达到134.9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40万亿元左右,五年间规模增长超35万亿元 [2][3] - “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实际增长5.5%,远高于同期世界3.9%的年均增速,2021-2024年年均增长率达5.5% [3][7] - 2024年GDP占世界经济比重提升至17.1%,稳居全球第二,五年增量规模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德国,2024年GDP约4.68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 [2][3] 对外贸易与内需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 [3] - 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提升至59.9% [3]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2025年有望超5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巩固 [6] 扩大内需政策 - 2024年、2025年分别发行1万亿元、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5] - 2024年推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对居民重点领域商品消费提供15%-20%或既定额度补贴 [5] - 2025年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对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贴息 [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稳居世界第二,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9]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0位,较2020年上升4位 [9] - 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 [12]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5.4%提升至2024年的40.9%,2024年整车消费超2万亿元 [10] - 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寒武纪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6.1亿元,同比暴增23.9倍,净利润16亿元扭亏为盈 [11] - 中国在研新药数量全球占比超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在ADC、双抗、GLP-1等前沿领域与欧美并跑甚至领跑 [11] 传统产业升级与高端制造 - “十四五”期间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世界先进水平 [9] - 光伏晶硅电池效率持续打破世界纪录,风电从成本优势走向技术领跑,光伏和风电装备产量居世界前列 [12] - 2025年前三季度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长25.5%,在高附加值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 [12] 就业与居民收入 - “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前四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3%,2025年前三季度均值5.2% [15]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4.1万元,扣除价格因素较2020年年均增长5.5%,与经济增长同步 [15]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快,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15] 社会保障体系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人,较“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 [16] - 基本医保覆盖居民人数保持在13亿以上,稳定在95%左右,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17]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 [18] 教育事业发展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13年保持在4%以上,202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60% [16] - 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 [16]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5%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 [16]
“十四五”的势,如何把“不可能”变成“不是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0:08
(原标题:"十四五"的势,如何把"不可能"变成"不是事"?) 14亿人的身边发生了多少故事? 第十四个五年 中国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不是事" 现在,让我们穿透数字 看看聚势而强的中国 14个数字 浓缩了"十四五"期间14亿人共同奋斗的成果 140万亿的经济总量 见证着一个国家势能全开的发展奇迹 现在,让我们详细道来 首先来看经济新态势 GDP从2020年的103万亿 到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 5年完成了超35万亿的增量目标 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长三角 平均每年5.5%的经济增速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如此向好的态势自然离不开科创新气势的支撑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超过欧盟整体水平 一批批"硬核"科技成果涌现令世界瞩目 从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到航母也能玩电磁弹射 从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 到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 到人形机器人竞逐马拉松 再到中国创新药爆单全球 除了"高大上"的科技成果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在悄然改变 14亿人对质价比的追求,正催生消费新旺势 在惠企稳岗政策持续落地、 5年 如何改变你我,影响世界 千亿元规模惠民红包发放的支持下 居民"能消费"的 ...
【医药板块聚光灯】特朗普药价政策扰动有限,中国创新药出海韧性凸显
全景网· 2025-08-05 11:28
特朗普药品降价政策核心机制 - 政策通过"最惠国待遇"机制要求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提高药品支付金额 同时美国相应降低支付金额 目标使美国药价与其他发达国家一致 [1] - 该调整理论上可维持药企总收入稳定 不影响大型药企继续引进新药 [1] - 政策若落地可能倒逼美国药企提升研发效率 进而增加对中国创新药资产的收购需求 有望加速中国创新药出海进程 [1] 政策真实目标与执行障碍 - 政策真正目标并非制药企业本身 而是针对美国药品流通环节中的保险机构和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BM) [1] - 美国药品标价与净价之间存在巨大价差 这部分利润属于PBM等中间商的收入 [1] - 特朗普主张通过"消除中间商"模式压缩流通环节利润空间 从而实质性降低终端药价 [1] - 目前政策仍停留在言论层面 缺乏具体实施细则且面临重大执行障碍 [1] - 2020年9月类似政策因行业强烈反对和司法干预而搁浅 后被拜登政府撤销 [1] 对中国创新药企影响与投资策略 - 国内企业主要通过对外授权(BD)模式实现出海 该商业模式受美国药价政策变动影响相对有限 [2] - 即便美国药价出现结构性调整 也不会改变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长期趋势 [2] - 市场可能对此消息产生过度反应 短期回调带来布局机会 [2] - 建议分批分节奏参与创新药投资 重点配置具有差异化创新能力和成熟出海经验的优质药企 [2]
香港科技ETF(159747)拉升近3%,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5%!关税焦虑下,美国正“抢购”中国创新药
金融界· 2025-06-09 10:54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一港股集体高开 大型科技股和医药股多数走高 香港科技ETF涨2.70% 年内累计涨幅超26% 盘中换手率超20% [1] - 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5% 微创医疗和金蝶国际涨超8% 晶泰控股 信达生物和三生制药涨超6% 小米集团-W跟涨 [1] 创新药行业动态 - 美国正"抢购"中国创新药 跨国药企通过license-out交易建立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和信任 [1] - 2023年和2024年大型制药公司授权引进药品中约30%来自中国生物技术公司 较此前两年12%的比例显著提升 [1] - 2024年美国生物医药行业TOP10融资中有4家涉及中国创新药企的海外NewCo或美国Biotech引进中国资产 [1] 创新药交易数据 - 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2020年9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523亿美元 首付款金额从6亿美元提升至41亿美元 [1] - 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首付款达22亿美元 全年有望创新高 [1] 港股科技板块前景 - 港股凭借科技龙头标的稀缺性有望受益于AI产业变革 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和云业务收入同步强劲增长 [1] - 港股科技板块当前估值水平不高 2025年盈利增长具有较强确定性 [1] - AI产业催化下港股科技板块ROE有改善空间 有望带动估值抬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