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变革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ETF(513020)午后翻红,资金抢筹,连续10日净流入超6.8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7:40
港股科技ETF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ETF(513020)午后翻红 资金抢筹 连续10日净流入超6.8亿元 [1] 港股市场积极催化因素 - 港股科技龙头受益于AI技术突破 企业加码AI资本开支 具备先发优势 [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流动性环境转松 外资企稳改善或超预期 [2] - 南向资金增量空间显著 全年净流入规模有望超1.2万亿元 [2] 港股科技ETF产品结构 - 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精选不超过50家港股通科技企业 [3] - 覆盖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芯片等细分领域 [3] - 成分股在本土及海外市场均具竞争优势 [3]
科技创新再迎政策支持 银华旗下科创ETF增强今起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8-11 10:43
当前,科技创新或已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核心引擎。在此背景下,银华基金旗下科创ETF增强(认购代 码:588693)今起正式发行,为投资者布局科技成长提供全新工具。 作为科创板的核心宽基指数,科创综指发布于2025年1月20日,旨在全面表征科创板整体表现,囊括了 科创板中除ST、*ST证券外的所有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兼具代表性和可投资性。目前指数 成份股数量为569只,合计权重达到了8.58万亿元,相较其他科创宽基指数有望实现对科创板市场更为 全面的覆盖。(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4) 在行业分布上,科创综指不仅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领域,更 是新纳入了环保、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行业,实现了战略新兴产业全面覆盖,具有较强的行业多样性 和全面性。具体来看,科创综指累计覆盖16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电子权重占41.1%,其次为医药生物 (18.3%)、计算机(9.3%)、机械设备(8.9%)、电力设备(8.7%),均与新质生产力高度相关。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4,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相比普通ETF,银华科创ETF增强还是一只"阿尔法+贝塔"结 ...
海外研究联合报告:科技是港股下半年胜负手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5 23:08
核心观点 - 下半年港股牛市将继续,且表现将优于A股,其中科技板块是关键驱动力 [1][9][16] - AI产业浪潮持续演绎,港股科技龙头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优势将充分受益 [5][26][27] - 港股科技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科技指数PE 20.8倍,15%分位),具备较大向上空间 [27][34]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港股行情,预计2025年全年净流入超10000亿元 [19][20] 港股市场展望 - 年初以来港股涨幅显著优于A股,创新药、新消费、AI应用等方向表现突出 [9][17] - 当前行情与2012-2014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时期相似,港股因资产稀缺性获得超额收益 [17] - 在宏观经济放缓背景下,顺应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的港股稀缺性资产更具吸引力 [18] - 预计公募增量资金2000-3000亿元,险资增量2500-4000亿元将推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19] AI产业趋势 - 大模型技术迭代加速,中国企业Deepseek-R1凭借低成本、高性能推动AI商业化 [9][26] - 港股科技龙头覆盖AI全产业链,百度、阿里、腾讯等占据中国AI云服务市场80%份额 [26] - 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阿里云同比增长18%,百度智能云同比增42% [27] - 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带动算力芯片出口限制取消,互联网巨头将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 [27] 重点公司分析 - 腾讯控股:视频号生态完善推动广告增长,AI升级广告平台,《三角洲行动》DAU达1200万 [35] - 快手:可灵AI 2.0全球领先,用户达2200万,单季营收1.5亿元 [36] - 哔哩哔哩:MAU 3.68亿创历史新高,用户日均时长108分钟 [37] - 小米集团: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汽车业务推动高端化转型 [41] - 网易:游戏储备丰富,《漫威争锋》登顶Steam畅销榜 [38][40]
港股科技ETF(513020)收红,政策红利与资金共振或重拾相对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7:11
国泰海通指出,当前南向流入动能正修复,港股下半年或继续占优。基本面+资金面驱动下,具备稀缺 性资产优势的港股望进一步向上,较A股或更占优。7月以来南向再度加速流入,南向流入动量回升至 均值+1倍标准差水平。近期AI产业变革加速中,盈利向上的港股科技或成中期主线。国产大模型突破 频出,南向正逐步增加对港股科技的配置,同时中美经贸边际缓和、科技出口管制松动,望加速国产大 模型迭代与AI应用落地,港股科技龙头或重拾相对优势。技术、资金与政策共振下,港股科技有望成 为中期主线,从港股零售扩散至半导体、软件服务与技术硬件等更多科技细分行业。此外,港股红利、 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同样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关注。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发起联接A(015739)。 港股科技ETF(513020)收红。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 ...
国泰海通 · 晨报0728|策略、宏观、海外策略、保险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27 21:21
策略:2025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无风险利率下行 - 中国股市估值逻辑转变,主要矛盾从经济周期波动转为贴现率下行,A/H股整体估值中枢上修 [2] - 无风险利率下降通道已打开,投资人应战略看多中国 [2] - 日本和美国经验显示,当长期国债利率跌破2%,投资人从固定收益转向股票和权益产品 [3] - 中国股市大行情均伴随无风险利率下行,2014-2015年和2019-2021年行情均如此,2024年末长债利率破2%将推动新一轮增量资本入市 [4] - 无风险利率下降对A/H股估值提升是广谱性的,蓝筹股估值中枢提升,成长股估值空间打开 [5] 宏观:美日协议提振市场信心,欧央行按兵不动 -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日经225上涨4.1%,恒生指数上涨2.3%,上证综指上涨1.7% [9] - 大宗商品涨跌互现,COMEX铜上涨4.0%,南华商品指数上涨2.7%,IPE布油期货下跌1.2% [9]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4BP至4.40%,美元指数下降0.8% [9] - 美国房地产需求疲弱,6月新房与成屋销量均低于预期 [9] - 7月欧元区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持续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小幅回升 [10] - 美国对日本、印尼、菲律宾进口商品分别征收15%、19%、19%关税 [10] 海外策略:公募在如何布局港股 - 25Q2主动偏股公募继续加仓港股,重仓股中港股持股市值占比升至20% [13] - 25Q2主动偏股公募在港股增配医药/轻工等成长资产和非银/银行等红利资产,减仓商贸零售、传媒与汽车 [13] - 25Q2被动指数基金流入港股约280亿元,主要流入生物制药、软件服务及零售等板块 [13] - 预计全年公募南下总规模达3000-4500亿元,主动公募增量约2000-3000亿元,被动增量或达1000-1500亿元 [14] - 港股下半年或继续占优,南向流入动能修复,AI产业变革加速中港股科技或成中期主线 [15] 保险:人身险预定利率触发下调机制 - 保险行业协会公布7月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18]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于1.6%-1.9%,保险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资负匹配压力大 [19] - 预定利率研究值连续两个季度低于在售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超过25bp,触发下调机制 [20] -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将调整新产品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1.75%/1.0% [20] - 预定利率调整利好缓解利差损风险,浮动收益型产品是未来转型方向 [20] 今日报告精粹 - 策略聚焦新兴科技产业新一轮行情 [24] - 煤炭价格加速回暖,反内卷政策再升温 [24] - GPT-5预计8月发布,AI产品加速落地 [24]
欧陆通(300870) - 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6:34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37.98 亿元,同比增长 32.32%,营收规模创新高,主要因数据中心电源业务高速增长、电动工具充电器业务回升 [3]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 21.36%,同比增加 1.64 个百分点,通过优化客户及产品结构等推动提升 [3] -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2.68 亿元,同比增长 36.92%,净利率 7.06%,同比增加 0.24 个百分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56 亿元,同比增长 272.97% [3]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 8.88 亿元,同比增长 27.65%,毛利率 19.10%,同比减少 0.78pct,归母净利润 4,957.07 万元,同比增长 59.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616.57 万元,同比增长 53.96% [4] 业务进展 电源适配器业务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6.73 亿元,同比增长 4.96%,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偏弱下实现正增长 [5] - 2024 年毛利率为 18.26%,同比下降 1.84 个百分点,受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 [6]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4.59 亿元,同比增长 79.95%,对营收贡献比例提高,高功率服务器电源收入增长显著 [3][6] - 2024 年毛利率为 25.04%,同比增加 5.49 个百分点,因高功率服务器电源产品出货占比提升 [6] 其他电源业务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6.49 亿元,同比增加 48.71%,因电动工具充电器业务重回常态化增长轨道 [6] - 2024 年毛利率为 20.30%,同比增加 2.30 个百分点,因电动工具充电器业务营收增长、产品结构优化 [6] 数据中心电源情况 产品情况 - 产品类型涵盖网安、通信及其他数据中心电源、通用型服务器电源、高功率服务器电源,全功率段产品系列 [7] - 推出 3,200W 钛金 M - CRPS 服务器电源等核心产品,研发技术和产品领先 [7] 客户情况 - 已成为主要境内数据中心电源生产制造企业之一,产品获头部服务器生产制造企业和下游终端客户认可 [8] - 为浪潮信息、富士康等国内知名服务器系统厂商出货,与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等终端客户紧密合作 [8] 其他业务情况 海外业务 - 正在积极拓展,已在中国台湾、美国设立业务拓展团队,推进导入海外客户 [9] 产能布局 - 在全球布局产能,境内生产基地包括深圳、东莞、赣州、苏州,境外包括越南、墨西哥 [10] 未来规划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 - 继续开拓市场与扩大业务规模,加强与现有优质客户合作,巩固领先优势 [11] - 配合头部客户推进全国产化服务器电源项目,实现 100%国产化器件方案落地 [11] 电源适配器业务 - 横向上扩充产品品类,开拓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新应用场景 [13] - 纵向上深耕存量客户,提升在现有大客户的份额占比 [13] 政策影响及营收目标 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直接销至美国营业收入占比小,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 [14] - 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与客户沟通,调配产能降低不利影响 [14] 营收目标 - 2025 - 2026 年营收目标参考 2024 年股权激励考核目标 [15] - 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 28%、52%、72%,目标值分别为 35%、65%、90% [16] - 归母净利润(剔除相关费用影响)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 48%、104%、200%,目标值分别为 60%、130%、250% [16]
欧陆通(300870) - 2025年6月16日-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16:00
产品情况 - 数据中心电源产品类型包括网安、通信及其他数据中心电源、通用型服务器电源、高功率服务器电源,涵盖800W以下、800 - 2,000W、2,000W以上全功率段产品系列 [2] - 服务器电源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出3,200W钛金M - CRPS服务器电源等核心产品,研发技术和产品处于领先水平 [3] 客户情况 -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是长期战略重点,公司成为境内主要数据中心电源生产制造企业之一,产品获头部服务器生产制造企业和下游终端客户高度认可 [4] - 已为浪潮信息等国内知名服务器系统厂商出货,与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等终端客户保持紧密合作 [4] 业务拓展 - 海外业务积极拓展,在中国台湾、美国设立业务拓展团队,推进导入海外客户开拓全球市场 [5] 产能布局 - 在全球布局产能,境内生产基地包括深圳、东莞、赣州、苏州,境外生产基地包括越南、墨西哥 [6] 业务规划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 - 作为长期战略重点和业绩增长重要引擎,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强与现有客户合作巩固领先优势 [7] - 配合头部客户推进全国产化服务器电源项目,实现100%国产化器件方案落地,推动电源部件自主可控 [8] - 稳固国内市场份额,拓展海外市场,推进导入海外客户 [8] 电源适配器业务 - 作为成熟且稳健增长的核心业务,横向上扩充产品品类开拓新应用场景,纵向上深耕存量客户提升份额占比 [9] 关税影响 - 直接销至美国的营业收入占比较小,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 [10] - 通过广泛应用领域布局、多元客户结构、全球化产能布局等增强抵御国际风险能力 [10] -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与客户沟通调配产能降低不利影响 [10] 营收目标 - 2025及2026年营收目标参考2024年设定的股权激励考核目标 [11] - 以2021 - 2023年平均值为基数,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28%、52%、72%,目标值分别为35%、65%、90% [12] - 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剔除相关费用影响)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48%、104%、200%,目标值分别为60%、130%、250% [12]
资金逆势布局港股科技,恒生科技(513130)连续两日“吸金”合计5.76亿元
金融界· 2025-06-16 14:19
上周,受中东地缘冲突局势的升级,港股市场发生大幅波动,但是市场情绪热情不减,资金对港股科技 板块呈现逆势加仓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港股科技相关ETF 6月13日整体合计流入资金12.49亿元,其 中恒生科技ETF(513130)6月12日、6月13日两个交易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达5.76亿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在资金助推下,恒生科技ETF(513130)份额连续两个交易日(6/12-6/13)获正增长,截至6月13日, 最新份额达359亿份,最新规模达250.55亿元,自6月以来份额和规模分别增长2.07亿份和4.48亿元,规 模优势突出,具备良好的流动性。(数据来源:Wind、交易所) 作者:E播报 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可以通过恒生科技ETF(513130)的场外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 015311)把握港股科技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 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 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 ...
香港科技ETF(159747)拉升近3%,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5%!关税焦虑下,美国正“抢购”中国创新药
金融界· 2025-06-09 10:54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一港股集体高开 大型科技股和医药股多数走高 香港科技ETF涨2.70% 年内累计涨幅超26% 盘中换手率超20% [1] - 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5% 微创医疗和金蝶国际涨超8% 晶泰控股 信达生物和三生制药涨超6% 小米集团-W跟涨 [1] 创新药行业动态 - 美国正"抢购"中国创新药 跨国药企通过license-out交易建立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和信任 [1] - 2023年和2024年大型制药公司授权引进药品中约30%来自中国生物技术公司 较此前两年12%的比例显著提升 [1] - 2024年美国生物医药行业TOP10融资中有4家涉及中国创新药企的海外NewCo或美国Biotech引进中国资产 [1] 创新药交易数据 - 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2020年9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523亿美元 首付款金额从6亿美元提升至41亿美元 [1] - 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首付款达22亿美元 全年有望创新高 [1] 港股科技板块前景 - 港股凭借科技龙头标的稀缺性有望受益于AI产业变革 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和云业务收入同步强劲增长 [1] - 港股科技板块当前估值水平不高 2025年盈利增长具有较强确定性 [1] - AI产业催化下港股科技板块ROE有改善空间 有望带动估值抬升 [1]
长城基金雷俊:产业周期与政策支持共振 港股科技板块迎来配置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12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机遇 - 全球科技浪潮与AI产业变革驱动下,中国科技资产价值凸显,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16.15%,领先全球主流指数 [1] - 恒生科技指数凭借高弹性、低估值等优势,成为布局港股科技赛道的重要工具 [1] - AI产业链技术突破加速向应用场景扩散,国内互联网大厂研发投入增加,民营科技企业景气度显著提升 [1] AI产业与公司发展 - AI浪潮推动港股科技公司业绩预期改善,云计算和AI大模型的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落地成为核心驱动力 [1] - 港股科技板块作为相关企业上市聚集地,直接受益于AI产业周期上行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支持芯片、软件等领域发展,为科技行业注入新动能 [1]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港股组成,涵盖软件服务、专业零售、资讯科技器材、半导体等领域 [2] - 成分股多为中国科技龙头企业,26家未在A股同步上市,与A股科技指数形成差异化互补 [2] - 指数具有高创新、高成长特征,短期波动大但弹性明显,当前估值20.43倍,处于近5年低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 [2] 后市展望 - 港股科技板块处于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的过渡阶段,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投资价值 [3] - AI技术突破驱动的科技股行情有望持续,港股科技板块仍有较大向上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