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异步电机

搜索文档
祥明智能(301226)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0 17:26
公司发展阶段 - 1995 - 2005 年,主业以交流异步电机、直流无刷/有刷电机为核心产品,应用于暖通、家电、汽车等领域,建立微特电机研发体系,奠定定制开发能力 [1] - 2005 - 2025 年,布局“电机 +”战略转型,新增磁耦合泵、精密减速与传动、控制组件及软件系统,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和开发集成智能化无刷直流电机,国内覆盖 20 多个省市,出口欧美亚等 30 多个国家 [1] - 2025 年,产品布局往智能产业延伸,合资公司切入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模组及相关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赛道,扩大智能化、信息化产品比例,向系统集成与全球化研发转型 [1][2] 2024 年主营收入构成 - 电机类产品占比 46.82%,主要是直流无刷/有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应用于工业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 - 风机类产品占比 50.26%,主要是交流外转子、无刷风机,应用于数据中心、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领域 [2] - 智能化组件及其他占比 2.92%,包括驱动器总成、各类部件、集群控制系统等新兴业务 [2] 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和热管理需求提升,热管理系统产品有望拓展市场份额 [2] - 随着 5G 等通信技术发展,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建设和升级需求持续,有望在通信领域拓展业务 [2] - 随着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该领域产品有望成为未来重要业务增长点 [2] - 汽车电子、健康医疗是业务重要增长点 [2]
2025年中国高效节能电机行业产量、市场规模、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双碳”战略深入推进,高效节能电机成为驱动绿色转型核心引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5 09:23
高效节能电机行业概述 - 高效节能电机是指在设计、制造和运行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耗的电机,与传统电机相比损耗下降约20% [3] - 超高效节能电机比高效节能电机损耗再下降15%-20%,常见类型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 [3] - 稀土永磁高效节能电机比普通电机节电15%以上,电机功率因数接近1,无需加功率因数补偿器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高效节能电机市场规模从2018年176.38亿元增长至2024年239.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4% [1] - 中国高效节能电机产量从2019年0.96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1.93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14.99% [13] - 2024年中国电机市场规模约7987.58亿元,其中高效节能电机占比持续扩大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硅钢、铜铝、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绝缘材料等,2024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30万吨 [6][8] - 中游为电机制造环节,产品包括永磁同步电机、高效异步电机等 [6]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工业(HVAC、泵、风机)、家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等 [6] 应用领域需求 - 工业领域需求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相关,2018-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从102.2万亿元增至137.7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1% [10] -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32.05万亿元,同比增长3.4% [10] -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进一步拉动需求 [1]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行业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上海电气、卧龙电驱等综合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18] - 2024年上海电气工业装备营收386.49亿元,卧龙电驱工业电机及驱动营收90.66亿元,日用电机及控制营收39.34亿元 [20][23] - 湘电股份在大型特种电机市场表现突出,大洋电机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领先 [18]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新型电磁设计、高温超导材料应用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能效水平有望突破IE5标准 [25] - 数字化仿真技术缩短设计周期,纳米涂层和新型绝缘材料提升极端环境可靠性 [25] - 应用场景向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智能物流装备、氢能压缩机等新兴领域拓展 [26] 商业模式转型 - 行业竞争焦点从设备制造转向系统解决方案,整合变频器、传感器和能源管理系统 [27]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优化,基于运行数据的能效优化服务创造新盈利模式 [27] - 企业由产品供应商转型为能源效率合作伙伴,推动服务型制造升级 [27]
祥明智能(301226)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7:14
交流异步电机收入下降原因 - 房地产行业调整致暖通空调需求下滑,2024 年交流异步电机营收同比下降 29.8% [1] - 直流无刷电机替代传统交流异步电机部分应用,需求结构性减少,公司调整产能配置 [1] 2024 年研发投入及在研产品规划 - 2024 年研发费用 2880 万元,同比增加 17.81%,研发费用占营收 5.65%,同比增加 1.45% [2] - 2024 年研发人员 123 人,同比增加 2.5%,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提升至 44% [2] - 公司实施“电机 +”战略,拓展高效节能技术、智能化与集成化、新能源领域等高端化产品 [2] 2024 年电机业务主要下游市场及客户拓展情况 - 2024 年主要下游市场包括暖通空调、信息产业、交通车辆、医疗健康、冷链物流等 [2] - 2024 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 9.87%,内销因房地产业拖累下降 20.31% [2] - 公司积极调整,铸强“三链”,布局新“增长曲线”,以“科技 + 产业 + 资本”模式推动蜕变 [2]
独家供应蔚来乐道,这家电驱动公司把电机“转速”打下来
钛媒体APP· 2025-05-13 10:52
电驱动技术发展趋势 - 扁线电机被视为未来电驱动技术的主流方向,一线整车厂均在研发储备 [2] - 混磁电机技术早在2007年已由宝马应用于i3、i8等新能源车型 [2] - 马威动力2010年实现混磁电机HSM技术在BMW量产,后续被特斯拉、法拉利等采用 [2] - 2023年特斯拉Model S和Roadster首次搭载混磁电机,引发行业关注 [3][4] 混磁电机技术特性 - 混磁电机在极端工况下性能优于永磁同步电机,但早期存在抖动和噪音问题 [4] - 马威通过非对称磁隔桥专利技术解决振动问题,优化磁槽并提高功率密度 [5] - 混磁电机转子磁铁采用非对称设计,与传统电机结构差异显著 [5] - 技术优势包括功率密度提升、转矩波动减少、噪音降低及效率优化 [5] 电机性能与成本平衡 - 行业追求高速电机(25000-35000转/分钟),但国内路况限制其实际效用 [6] - 高转速电机导致配套部件成本大幅提升,不符合当前极致成本控制需求 [6] - 电机核心评价标准为功率、扭矩、效率和重量,安全性与可靠性为重中之重 [7] - 领先电机能量密度需达10千瓦/公斤以上,且需低成本制造 [7] 马威动力技术突破 - 闭口槽连续扁线混磁电机独家供应蔚来乐道L60,功率密度达17.4kw/kg [8][9]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高磁阻嵌入式永磁电机设计、闭口槽连续波绕技术(W-pin)和浸没式油冷方案 [9] - 浸没式油冷技术可翻倍提升额定扭矩和功率,且无需额外成本 [9] - 阿斯顿马丁150千瓦电机采用该技术,有效部件仅8公斤多,转速达21000转/分钟 [10] 行业竞争与发展 - 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供应商需通过技术创新而非无序竞争保持优势 [10] - 基础研究成为关键,行业需从追赶转向原创技术开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