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电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具身智能机器人硬件末端执行器唯一解
2025-09-11 22: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人形机器人 具体聚焦于其关键部件灵巧手产业链[1] * 涉及公司包括特斯拉(主机厂) 宇树科技(主机厂及IPO企业) 以及一系列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兆威机电 安控科技 科创新材 鸣志电器 北特科技 五洲新春 汉威科技 福莱新材)[1][3][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乐观 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 第四季度因宇树科技IPO及特斯拉可能发布新一代机器人而备受期待[1][2] * 灵巧手是具身智能末端执行器的理想选择 因其灵活性(先进产品达21个自由度)、任务操作类别及人机交互体验均优于传统夹爪[1][5] * 灵巧手产业链短期将因具身智能大模型对高质量甄姬数据需求激增而迎来井喷式增长 中长期至2035年全球市场容量预计达744万只 对应市场规模近千亿元[1][4] * 未来商业化灵巧手的技术路线将以五指配置(占比56%)、16~20个自由度、电机驱动(占比82%)和键绳传动(占比55%)为主[1][6] * 电机驱动是应用最广泛且确定性最高的驱动方式 力矩输出稳定但对集成度和尺寸要求高 需通过腱绳及减速箱传递动力[1][7] * 键绳传动是主流传动方式 通过模拟人手肌腱结构传递力矩 混合驱动设计(如15电机实现21自由度)可能成为未来趋势[1][8] * 特斯拉灵巧手历经三代演化 第三代自由度显著提升至22个(17主动+5被动) 优化了传动系统布局并新增触觉传感器[1][9][10] **关键零部件与竞争格局** * 关键零部件包括电机(空心杯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为主)、六维力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和键绳[1][11] * 电机领域由德国、瑞士(空心杯)及美国、日本(无刷)厂商主导 行星减速器市场由日本新宝、德国纽卡特及威腾斯坦主导[11] * 六维力传感器进口价格约4-5万元人民币 国产价格已降至1万-2万元甚至更低 国内厂商宇利与昆维处于全球前列 有望实现国产替代[1][11] * 触觉传感器正从刚性向柔性迭代 键绳材料以高分子纤维为主 由荷兰帝斯曼与美国霍尼韦尔主导 国内同意中公司表现突出[11] **投资建议与推荐标的** * 推荐兆威机电 因其具备整套灵巧手机构及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 并在微型传动系统领域深耕20余年[3][12] * 建议关注安控科技、科创新材(六维力传感器) 鸣志电器(微型精密运动控制) 北特科技、五洲新春(丝杠) 汉威科技、福莱新材(柔性触觉传感系统)[3][12]
星德胜9月10日获融资买入1816.17万元,融资余额1.1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2
资料显示,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临埠街15号,成立日期 2004年11月18日,上市日期2024年3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微特电机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 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交流串激电机51.08%,直流无刷电机36.63%,其他5.79%,直流有刷电机 4.25%,其他(补充)2.24%。 9月10日,星德胜涨0.86%,成交额1.62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星德胜获融资买入额1816.17万元, 融资偿还1946.04万元,融资净买入-129.88万元。截至9月10日,星德胜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3亿元。 融资方面,星德胜当日融资买入1816.1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43%,融资余额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星德胜十大流通股东中,东方阿尔法优选混合A(007518)退出 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融券方面,星德胜9月10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元;融 券余量0.00股,融券余额0.00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责 ...
星德胜拟1500万元至3000万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8.46%
新浪财经· 2025-08-29 20:26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回购金额不低于15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 回购价格上限39元/股[1] - 回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回购期限为12个月内 最高回购价格较当前26.19元现价溢价48.91%[1] - 公司今年股价累计上涨8.46% 股票回购被视为稳价措施 可用于注销或员工持股计划[1] 主营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微特电机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交流串激电机占比51.08% 直流无刷电机占比36.63%[1] - 其他业务构成包括直流有刷电机4.25% 其他(补充)2.24% 其他产品5.79%[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 2024年3月20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苏州工业园区[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3亿元 同比增长7.95% 归母净利润9046.70万元 同比减少5.11%[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1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2.02万户 较上期减少8.23%[2][3] - 人均流通股2672股 较上期增加8.97% 东方阿尔法优选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2][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属于申万行业分类电力设备-电机Ⅱ-电机Ⅲ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股 机器人概念 专精特新[1] - 公司同时涉及新能源车和家用电器概念板块[1]
机器人的功能触角:灵巧手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 **行业**:机器人灵巧手技术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公司**:特斯拉、兆威机电、鸣志电器、捷昌驱动、鼎智科技、隆盛科技、雷赛智能、禾川科技、英石机器人、强脑科技、腾讯Robotex实验室、Shadow Robot(英国)、Strank(德国) --- 技术层面 **驱动系统** - 主流方案为空心杯电机(体积小)[1] - 替代方案包括普通直流无刷电机、新型轴向磁通电机(提升功率密度)[1][4] - 特斯拉Optimus第一代用空心杯电机+涡轮蜗杆,第二代改用直流无刷电机+微型丝杠+腱绳[1][5][9] **传动系统** - 主流方式:键绳、微型丝杠、精密减速器(组合应用)[1][4] - 键绳需解决自张紧机制(否则误差增大)[16] - 齿轮+微型丝杠适用于高刚性工业场景(负载1~5kg)[16] - 特斯拉验证直驱及微型谐波减速器方案[6][9] **感知系统** - 触觉传感器技术壁垒高,压阻式传感器应用广泛(结构简单、成本低)[1][4] - 未来或发展为电磁电子皮肤[1][4] - 传感器分为内部(编码器、温度传感器)和外部(压力、力传感器)[18][19] **分类与设计** - 按传动结构:键绳、齿轮、蜗轮蜗杆、连杆、混合、液压传动[10] - 按自由度:主动自由度(全驱动)和部分欠驱动(键绳/连杆可能欠驱动)[10] - 内置vs外置电机:外置拟人化但控制难,内置模块化但灵活性低[13] --- 市场与竞争格局 **海外企业** - Shadow Robot(英国)、Strank(德国):产品成熟但价格高(单只5万美元)、维修周期长[3][11] - 德国宇航中心:四指灵巧手(12电机驱动19自由度)[5] **国内企业** - 哈工大HIT Hand:首个工业测试国产灵巧手(降低电机数量及成本)[5] - 兆威机电:发布ZW hand系列(DM17工业用,LM06服务类)[22] - 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领先(与特斯拉合作,成本优势)[22] - 雷赛智能、禾川科技:布局关节模组/电机电控[21] **特斯拉进展** - 第一代:空心杯电机+涡轮蜗杆+编码器 - 第二代:直流无刷电机+微型丝杠+腱绳[9][12] - 计划11月发布第三代产品,技术路线未完全收敛[2][9] --- 关键挑战与趋势 **成本与性能** - 电机重量和成本是降本关键(占系统重量50%以上)[3][14] - 高能量输出密度需求(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仍存挑战)[14] - 自由度越高,传感器成本/算法难度越大[9] **技术趋势** - 多指灵巧手是未来方向(模仿人类生理结构,支持复杂操作)[7][8] - 短期多种方案并行(键绳、丝杠、减速器组合)[9][16] - 长期或收敛至头部企业主导方案[9] **供应链布局** - 电机电控企业倾向布局零销售(如鸣志电器)[11] - 丝杠/减速器企业倾向布局关节执行器[11] --- 数据与细节 - 德国宇航中心灵巧手:12电机驱动19自由度,单只售价5万美元[5] - 特斯拉Optimus技术迭代:从涡轮蜗杆到微型丝杠+腱绳[9][12] - 主流传动负载能力:齿轮+微型丝杠方案支持1~5kg[16] --- 注:未提及文档(如15、20)无实质性内容,已跳过
IPO雷达|实控人夫妻持股逾九成!晨光电机毛利率逐年下滑,招股书和警示函同天“面世”
搜狐财经· 2025-06-25 20:33
公司上市进程 - 新三板挂牌不到4个月即宣布转道北交所,IPO申请已于6月25日获受理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023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4年9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 [2] 股权结构 - 实控人吴永宽直接持股53.1291%,其配偶沈燕儿持股35.4194%,两人合计控制93.3872%股份 [3] - 吴永宽通过舟山恒晨间接控制4.8387%股份 [3] 主营业务与客户 - 主营微特电机研发生产,产品以吸尘器等清洁电器应用为主,覆盖交流串激电机、直流无刷/有刷电机 [2] - 客户包括必胜、鲨客、惠而浦、LG、飞利浦、小米、美的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2] - 募资将用于高速电机扩能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8.71%,分别为4.92亿元、7.04亿元、8.16亿元 [4] - 归母净利润2023年达0.99亿元峰值后,2024年下滑20.84%至0.79亿元 [4] - 综合毛利率连续下滑:2022年23.23%、2023年22.83%、2024年19.73% [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21%,较2023年31.09%显著下降 [5] 经营风险 - 原材料成本占比超79%,硅钢板、漆包线等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利润 [5][6] - 应收账款三年增长96.7%,2024年末达3.01亿元占流动资产48.78% [7] - 业务高度依赖清洁电器领域(占营收超80%),替代品或需求变化可能导致市场萎缩 [7] 监管事项 - 因未披露624.48万元关联交易,公司及实控人吴永宽等高管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8] - 关联交易涉及深圳腾泰投资2022年资金往来,2025年6月才补充披露 [8]
2025年中国高效节能电机行业产量、市场规模、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双碳”战略深入推进,高效节能电机成为驱动绿色转型核心引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5 09:23
高效节能电机行业概述 - 高效节能电机是指在设计、制造和运行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耗的电机,与传统电机相比损耗下降约20% [3] - 超高效节能电机比高效节能电机损耗再下降15%-20%,常见类型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 [3] - 稀土永磁高效节能电机比普通电机节电15%以上,电机功率因数接近1,无需加功率因数补偿器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高效节能电机市场规模从2018年176.38亿元增长至2024年239.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4% [1] - 中国高效节能电机产量从2019年0.96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1.93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14.99% [13] - 2024年中国电机市场规模约7987.58亿元,其中高效节能电机占比持续扩大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硅钢、铜铝、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绝缘材料等,2024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30万吨 [6][8] - 中游为电机制造环节,产品包括永磁同步电机、高效异步电机等 [6]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工业(HVAC、泵、风机)、家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等 [6] 应用领域需求 - 工业领域需求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相关,2018-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从102.2万亿元增至137.7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1% [10] -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32.05万亿元,同比增长3.4% [10] -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进一步拉动需求 [1]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行业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上海电气、卧龙电驱等综合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18] - 2024年上海电气工业装备营收386.49亿元,卧龙电驱工业电机及驱动营收90.66亿元,日用电机及控制营收39.34亿元 [20][23] - 湘电股份在大型特种电机市场表现突出,大洋电机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领先 [18]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新型电磁设计、高温超导材料应用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能效水平有望突破IE5标准 [25] - 数字化仿真技术缩短设计周期,纳米涂层和新型绝缘材料提升极端环境可靠性 [25] - 应用场景向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智能物流装备、氢能压缩机等新兴领域拓展 [26] 商业模式转型 - 行业竞争焦点从设备制造转向系统解决方案,整合变频器、传感器和能源管理系统 [27]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优化,基于运行数据的能效优化服务创造新盈利模式 [27] - 企业由产品供应商转型为能源效率合作伙伴,推动服务型制造升级 [27]
研判2025!中国直流无刷电机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前景展望: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等下游领域需求增加,推动直流无刷电机市场不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9:29
行业概述 - 直流无刷电机利用电子控制器替代机械刷子实现电流切换,具有高效率、长寿命和低维护需求,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车辆、无人机等场景 [3] - 与传统有刷电机相比,直流无刷电机具备高可靠性、低振动、高效率、低噪音、节能降耗等性能优势 [4] - 2024年中国直流无刷电机行业市场规模达815.35亿元,主要受新能源产业、电动交通工具普及和智能家电需求推动 [19] 技术特点 - 效率指标显著优于传统电机:直流无刷电机效率达"高"等级,远超直流有刷电机的"低"和步进电机的"很低" [6] - 控制算法要求较高且控制器成本达122元,但转矩密度和噪音控制表现突出 [6] - 模块化设计和智能化技术集成成为趋势,通过嵌入传感器实现精准控制和远程监控 [30] 政策环境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推动工业领域电机更新换代,强制推广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 [8] - 2022-2024年连续出台《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要求突破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技术 [9] - 国家发改委2024年发布《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明确节能电动机能效标准 [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关键原材料包括电磁线(2024年产量213.88万吨/需求194.77万吨)、硅钢和绝缘材料 [12] - 中游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下游覆盖汽车电子(占比31.62%)、白色家电(9.08%)和工业自动化(5.31%)等领域 [10][23] - 家电全品类(不含3C)2024年零售额9071亿元(同比+6.4%),政策驱动以旧换新带来持续需求 [13] 区域市场格局 - 亚洲为最大市场(2024年110.2亿美元),日本主导高端产品,中国以中低端为主但技术快速进步 [16] - 美国市场达47.2亿美元,技术深度渗透军工和高端制造领域 [17] - 欧洲市场42.3亿美元,德国施耐德、西门子等企业凭借工业4.0战略保持技术领先 [18] 竞争格局 - 大洋电机2024年建筑及家居电机营收70.11亿元(同比+13.87%),起动机及发电机营收31.19亿元(同比+11.19%) [25] - 江苏雷利直流电机营收4.9亿元(同比+32.79%),在微特电机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7]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头部企业如方正电机专注缝制设备,微光股份主导外转子风机领域 [22] 发展趋势 - 新材料应用推动性能突破: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和低损耗硅钢提升能效和功率密度 [30] - 应用场景向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扩展,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需求持续增长 [31] - "双碳"政策加速淘汰低效电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绿色制造转型 [32]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灵巧手技术路线逐步收敛,关注边际增量环节
华龙证券· 2025-05-19 21: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 [1][8][8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进入大规模量产前夕,灵巧手技术路线逐步收敛,驱动电机、丝杠、腱绳和传感器等多个产业链核心环节迎来边际增量 [8][8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产业链边际变化空间大 - 灵巧手是基于人手运动学设计的末端执行器,由驱动、传动和感知三系统构成,主流驱动方案为电机驱动,传动系统有齿轮、连杆和腱绳等方案,感知系统负责监测状态并实现闭环控制 [15] - 以特斯拉Optimus Bot灵巧手为例,当前灵巧手技术路线未完全收敛,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离最终大规模量产并在家用等复杂场景完美执行任务还有较大差距,设计迭代过程中边际变化空间较大 [19]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功能实现的关键,可实现抓握、搬运等复杂功能以应对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 [26] - 参考特斯拉Optimus Bot出货指引,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2025 - 2030年CAGR = 114.11% [26] 主流方案总结:轻量化、高自由度、多模态感知和复合传动 - 收集全球主要公司产品技术参数,发现国内外五指方案占主流,多数采用欠驱动方案,腱绳传动占比提升,触觉传感器搭载成标配,多模态方案成主流 [28][33] - 国内灵巧手注重本体轻量化,主流单手重量控制在1kg以内;海外方案自由度普遍更高,部分达20个以上 [33] - 灵巧手发展趋势为更灵活(高自由度 + 轻量化)、更智能(多模态感知能力进化)、更柔性(复合传动方案上手) [38] 性能&成本双边约束下关注产业链增量机会 - 驱动电机:主动自由度提升带动用量增加,高精度、高功率密度、快速响应为优选指标,多应用空心杯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 [44] - 空心杯电机降本和国产替代关键在绕线环节突破,海外巨头占超8成市场份额,国内厂商有望抢占份额 [51] - 直流无刷电机是考虑成本约束的替代方案,电机后置对空间要求降低,其应用有望增多 [57] - 传动系统:Optimus Gen3有望提升丝杠 + 腱绳复合传动方案渗透率,腱绳方案成共识,UHMWPE材料受青睐 [63] - 中国是UHMWPE主要生产基地之一,2030年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用UHMWPE市场规模或超52.8亿元 [67] - 行星滚柱丝杠是理想刚性传动元件,但成本高,国产滚珠丝杠已批量供货,行星滚柱丝杠处小批量试制阶段 [73] - 触觉传感器是灵巧手必备部件,从高分辨率向电子皮肤迭代,主要包括压阻式、压容式、压电式和摩擦电式等 [78] - 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由海外厂商主导,国产替代进行中,部分国产厂商产品已小批量应用或处于小批量适用阶段 [82]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个股方面建议关注:有望打入主机厂供应链的灵巧手总成方案商,如隆盛科技、兆威机电、捷昌驱动等;自由度提升背景下用量增加,设计和设备国产化降本潜力大的驱动电机标的,如鸣志电器、兆威机电、江苏雷利、伟创电气等;国内方案渗透率逐步提升,国产厂商机器人领域应用逐步落地的,如南山智尚、恒辉安防等;替代空间巨大的丝杠环节标的,如贝斯特、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双林股份、五洲新春和德迈仕等;应用量逐步增加的灵巧手标配触觉传感器标的,如汉威科技等 [8][87]
祥明智能(301226)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7:14
交流异步电机收入下降原因 - 房地产行业调整致暖通空调需求下滑,2024 年交流异步电机营收同比下降 29.8% [1] - 直流无刷电机替代传统交流异步电机部分应用,需求结构性减少,公司调整产能配置 [1] 2024 年研发投入及在研产品规划 - 2024 年研发费用 2880 万元,同比增加 17.81%,研发费用占营收 5.65%,同比增加 1.45% [2] - 2024 年研发人员 123 人,同比增加 2.5%,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提升至 44% [2] - 公司实施“电机 +”战略,拓展高效节能技术、智能化与集成化、新能源领域等高端化产品 [2] 2024 年电机业务主要下游市场及客户拓展情况 - 2024 年主要下游市场包括暖通空调、信息产业、交通车辆、医疗健康、冷链物流等 [2] - 2024 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 9.87%,内销因房地产业拖累下降 20.31% [2] - 公司积极调整,铸强“三链”,布局新“增长曲线”,以“科技 + 产业 + 资本”模式推动蜕变 [2]
具身智能:灵巧手技术与产业链机遇分析(附56页PPT)
材料汇· 2025-04-23 23:05
灵巧手与夹爪的对比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末端执行的最优选择,具有复杂操作和泛化能力,适用于复杂场景[5][11] - 夹爪在工业端已实现批量出货,具有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特性,更适合工业应用场景[10][17] - 自由度是核心差异,灵巧手自由度更高但算法要求更高,夹爪自由度低但操作简单[17][22] - 长期来看两者将共存,灵巧手是终局解决方案但夹爪在特定场景仍有优势[17][22] 灵巧手技术架构 - 驱动模块主流方案为空心杯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响应特性[23][33] - 减速模块主流为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精度更高但成本较高[23][63] - 传动模块主流为微型滚珠丝杠+腱绳方案,实现旋转到直线运动转换[23][71] - 三大模块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不同企业采用不同方案[104][105] 驱动模块技术细节 - 空心杯电机具有体积小、转速高优势,但绕线工艺是量产瓶颈[33][40] - 直流无刷电机成本较低,是降本折中方案但性能略逊[42][44] - 无框力矩电机负载能力强但价格过高,应用较少[45][47] - 三种电机价格对比:无框力矩>空心杯>直流无刷[51][52] 减速模块技术细节 - 行星减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寿命较短[57][63] - 谐波减速器精度高结构紧凑,但成本过高[62][63] - 哈默纳科已实现微型谐波方案在指关节应用[62] 传动模块技术细节 - 腱绳传动自由度高成本低,但存在蠕变问题[75][76] - 连杆传动承载力强可靠性高,但效率较低[81][83] - 特斯拉二代灵巧手采用丝杠替代蜗杆提升精度[119] - 材料研发是腱绳路线主要挑战,UHMWPE是主流材料[78][80] 商业化落地关键 - 触觉传感器对实现精准力控至关重要,技术路线多样[89][90] - 抓握大模型训练可先从夹爪入手再过渡到灵巧手[95] - 本体厂商自制灵巧手成为趋势,掌握核心技术[99] - 传感器和抓取模型是打通商业化最后一环[89][95] 企业布局情况 - 特斯拉两代灵巧手方案演变,二代提升自由度[107][114] - 灵巧智能采用腱绳驱动方案,单指三自由度[125] - 新剑机电采用无框力矩电机+连杆传动[130] - 兆威机电开发直驱方案,三类手指自由度不同[134] - 星动纪元采用空心杯电机直驱方案[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