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今年浙江省首批“中本一体”学生本科毕业
杭州日报· 2025-07-07 10:46
"七年了啊!" 首批试点学校中,沈柏民任教的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在列,他也是中策职校中本一体人才培养方案 的主要起草人。 今年,全省首批中本一体学生大学毕业。他们提交了一份怎样的答卷?这份成绩单含金量如 何?"中本一体化"未来如何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这些问题在今年杭州"中本一体化"分数线出炉之 际,更加受到社会关注。 1.初识中本一体 老师遇"难题" 家长有"疑问" 回想起七年前中本一体官宣时,沈柏民还是有些激动,"学生多了一条直通本科的机会,大家对职 业教育的信心强了很多。" 但操作难度却不小。沈柏民介绍,省教育厅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难就难在这,要保证 学生到大学不脱节,中职文化课必须匹配大学的知识容量。"最终中策职校决定在语文、数学、英语及 物理科目上,采用普高教材。后来这成为杭州不少中本班的常规做法,家长也把中本班形容为职高里 的"普高班",一些中职还招引国内外名校毕业生当文化课教师。 面对记者,沈柏民很感慨。 2018年,浙江省正式启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下简称"中本一体"):学生中考 进入中职学校后,通过转段考试直通本科院校。当年,浙江首次在8所本科高校和15所中职开展试 ...
海外汉学中心、汉医康养正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创新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6:59
文化自信教育大会 - 首届文化自信教育大会以"弘扬中华文化精髓,深化文化自觉与自信"为主题,汇聚文化、教育、民族事务等领域专家 [1] - 大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文化促进会汉学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起 [1] - 文化自信创新课程、海外汉学中心、汉医康养等新业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及国际传播的创新点 [1] 汉学国际传播项目 - 2017年启动"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用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 [1] - 项目将在各国建立汉学中心,开展海外汉学文化研究与合作 [1] - 海外汉学大厦将包含中华汉医馆、中华禅修馆、中华艺术馆、汉学融媒体中心等多个文化符号 [1] - 将与各国文科大学合作建立汉学国际教育学院,培养高级汉语教师和汉学文化学者 [1] 中华汉医发展 - 中华汉医融合中医基础、道医技术、佛医文化、禅修智慧、自然疗法五大体系 [2] - 启动"汉医康养师高级人才培养"和"中华汉医馆"品牌连锁加盟项目 [2] - 提供健康预测和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包括食疗、香疗、乐疗等多种汉医手法 [2] 文化教育成果 - 编著首套中小学文化自信学习丛书《传统哲学》《民族艺术》《走近中医》和《我的祖国》 [2] - 丛书包含四十个文化自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块 [2]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齐鲁晚报· 2025-07-04 05:49
学院概况 -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成立于1977年,直属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和省内唯一医药类技师学院 [9] - 学院下设4个二级学院和2个系,占地551亩,在校生1.1万余人,专兼职教师32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5人 [9] - 拥有56人次教师获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9] 教学与培训 - 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在全国行业技能竞赛中位居前列 [10] - 累计培养中医药康养高技能人才8万余人 [10] - 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等平台 [10] 实训设施 - 拥有符合GMP标准的实训车间,可进行片剂、丸剂等7类剂型生产实训 [10] - 配备中药饮片生产车间、中西药模拟药房及国内著名中药标本馆 [10][11] - 建有大型医药物流实验室和通过资质认定的食品药品检测中心 [11] 招生与培养 - 2025年秋季计划招生涵盖中药、药品营销、药物制剂等7大类专业,培养层次包括中级工至预备技师 [19][20] - 开设"泰山神农班",高考200分以上可报名 [13] - 与葆春堂、齐鲁制药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 [21] 学生待遇 - 免除学费和住宿费(主校区600元/年),精准扶贫生享受"五免一享"政策 [16][17] - 涉农专业学生每年获2000元助学金,优秀学生可获国家奖学金 [17][18] - 预备技师班毕业生享受本科待遇,可参加公务员考试等 [18]
没有系统培养,哪来的专业研发人员?
36氪· 2025-07-01 07:33
研发人才培养体系现状 - 传统OJT形式逐渐失效,研发部门陷入"放养式学习"的循环,新人缺乏系统化培养路径[1][2] - 管理者普遍依赖经验传承模式,缺乏结构化教学方法,导致技术断层风险加剧[1][4] - 现有培训体系滞后于技术发展,技能矩阵多年未更新,培训内容与当前需求脱节[3][5] 系统化培养框架构建 - 有效研发人才培养需三大要素:技能矩阵明确能力标准、OFF-JT系统化知识传授、OJT实践转化能力[4][6][7] - 技能矩阵应涵盖绘图能力、研发能力、质量能力、成本意识、项目管理五大类核心技能[8][9] - OFF-JT通过集中授课解决原理性知识短板,需配套"学员变讲师"机制促进知识内化[10] OJT实施优化方案 - 成功OJT需制定详细培训计划表,明确项目参与目标、关键技能及成果评估标准[13][14] - OJT必须与OFF-JT形成闭环,理论培训指导实践,实践反馈优化理论认知[15] - 需破除"研发只能靠悟"的误区,通过技能拆解实现可复制的经验传承[16] 落地执行关键措施 - 建立动态更新的技能矩阵表,将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可视化,形成人才培养路线图[8][9] - 设计"培训-实践-反馈"循环机制,要求受训者提交应用计划报告强化知识转化[10] - 采用导师制结合项目实战,例如结构研发任务需配套尺寸链分析等具体能力评估标准[18]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首都师范大学2025招生亮点:人工智能学院启航、未来教师实验班扩容与双学位创新培养
央视网· 2025-06-24 19:12
学校概况 -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 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 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 [1] -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9个) 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26个) 拥有国家"双一流"学科(数学)1个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群)5个 [1] - 形成从本科生到博士后 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办学格局 整体实力稳居全国地方大学前列 [2] 学科建设 - 学科涵盖10个门类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进入A类(教育学等5个A-) 12个进入B类(数学等6个B+) [3] - 拥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 省级14个 传统师范专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3] - 2025年新增软件工程(B类学科 选考物理+化学)和体育教育(师范 仅招北京生源)2个招生专业 [4] 人才培养创新 - 组建人工智能学院 依托数学"双一流"学科和软件工程博士点 2025年开设人工智能师范/非师范两个本科方向及拔尖创新班 [5] - 新增4个未来教师实验班(汉语言文学等师范专业) 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动态调整机制 [6] - 推进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历史学等) 新增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历史学+书法学等) [7][7] 国际与学业支持 - 与53个国家303所院校合作 开展200余个交流项目 每年赴境外学生超1000人 [8] - 实行"申请无门槛"的转专业政策(第二/四学期) 开设10余个辅修专业覆盖5大学科门类 [9] - 奖助体系覆盖80%师范生和40%非师范生 包含25项奖学金和15项助学金 [10] 实践与招生政策 - 近三年获国家级社会实践奖8项 市级57项 学生可参与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立项 [11] - 2025年录取采用分数优先原则 认可政策性加分 外语类专业限英语考生 艺术类有特殊报考要求 [12][13]
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北京工业大学:深耕三块“试验田” 持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人民网· 2025-06-19 16:12
北京工业大学办学定位与优势 - 作为唯一同时进入"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 [1] - 充分发挥"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主动适应首都发展新要求 [1] - 在京高水平大学中北京生源占比最高,承担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使命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将数智化赋能、绿色化发展的"双化协同"育人理念贯穿全过程,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 - 成立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樊恭烋荣誉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三大特色人才培养"试验田" [2] - 1960年建校以来持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2]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成果 - 2012年成立,采用"双主体决策、双层级沟通、跨时空运行、双校园衔接"管理机制 [3][5] - 引进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70%核心课程并融合本土特色,构建欧洲学分体系(ECTS)保障质量 [5] - 2024届学生深造率76.92%,其中82.08%进入世界百强名校 [6] 樊恭烋荣誉学院成就 - 2014年成立,实施"1+3+X"培养模式和"一生一方案"个性化举措 [6] - 近五年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4项,累计立项Stone项目393项 [6][8] - 2024届毕业生深造率连续两年达100%,七届毕业生总深造率96.04% [8]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布局 - 2022年成立,聚焦"双碳"战略,试点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 [9] - 整合材料、机械、能源等8大学科,配备42名双聘导师含5名两院院士 [10] - 已选拔两届63名本科生进入本硕博贯通计划,强化课程与科研融合 [11] 学科建设战略方向 - 超常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首都急需专业 [11] - 构建数智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1] - 动态调整学科设置以匹配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11]
沈阳工学院成立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
新华网· 2025-06-17 09:17
在地域布局上,学院立足东北,辐射东北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共同开展"低空经济丝路学院"项目, 输出我国的寒区技术标准,打造具备国际视野的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规划三大发展路径: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联合国内头部企业打造东北地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拓展国际合作,构建东北亚低空 经济开放枢纽;搭建联合科研平台,建立执照 - 应用 - 管理三级培训体系,形成区域低空经济赋能引擎,有效缩短人才供给链周期。 此次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的成立,不仅是沈阳工学院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更是辽宁落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的关键举 措。随着学院建设推进,其 "教育链 - 产业链 - 创新链" 闭环生态将逐步完善,为低空经济提供人才与技术助力。 新华网沈阳6月16日电 6月15日,沈阳工学院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聚焦国际化低空经济技术人才培养,当 天沈阳工学院还举行了冯庸教学楼奠基仪式。 沈阳工学院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的诞生,源于对冯庸将军 "航空救国" 精神的传承。学院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专业培养体 系,致力于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特色在于创新采用 ...
名校之约|西安交通大学:2025新增航空发动机与智能科学方向 打造AI+教育新高地
央视网· 2025-06-10 18:41
学校历史与定位 - 西安交通大学前身为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1956年主体内迁西安,1959年定现名,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 - 国家重点建设高校,首批211/985工程成员,C9联盟成员,1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6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排名全球第9[1] - 培养出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0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2]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院士领衔的10大拔尖培养矩阵,包括"珠峰计划""钱学森班"等,保研政策倾斜,国内外深造率超90%[3] - "珠峰计划"由诺奖得主丁肇中及15位院士顾问指导,首届学生在《Nature》子刊发表3篇论文[3] - 2025年新增智能科学、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专业方向[3] 人工智能教育布局 - 1986年成立国内首个AI专职研究机构,拥有87门"智课"、12个专业教育垂直大模型、79门核心课程语料库[4] - 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扩招200人,总招生规模达6350人,新增智能科学强基计划方向[5] - 作为国家AI 101计划牵头单位,推出"1+3+4+N"专业体系,配套60余种AI应用功能[6] - 建设748间智慧教室,开发32门知识图谱课程,上线283门慕课,联合华为共建鲲鹏智能科教中心[6][7] 学科实力与招生 - 61个国家一流专业占比达95%,"电动机管理"学科群实力顶尖:机械工程全球排名第一,能源与动力工程全球前列[5] - 中外合作办学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年招生80人[5] 国际化发展 - 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覆盖45国207所高校,形成18个学科子联盟[8] - 与46国30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中外合作机构,在海外设立创新中心[9] 教学支持政策 - 转专业政策灵活,大一至大三无门槛转出[10] - 2024年本科生资助总金额近9千万元,35.91%学生获奖学金[10]
多方解读“广东影视政策15条”:精准务实直击行业痛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6-08 14:01
6月6日,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在省文联召开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会议 深度解读了《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介绍了广东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繁 星计划",并着重就促进广东电影人才发展的路径进行交流和碰撞。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珠江电影集团 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义军,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负责同志,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 成员、理事会理事、部分会员,2024"繁星计划"项目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专职副 主席肖小青主持。 深度解读政策,全面推动广东电影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暨南大学教授李学武,在发言中谈到"广东影视政策15条"对广东吸引高校影 视人才的作用。她举例,过去她曾有学生在电影节展获得荣誉,或作品在商业平台获得高收视,但这些 人才后来却没留在广东。她因此提出,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同样重要。她认为,"广东影视政策15条"直 击这一痛点,尤其是广东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繁星计划",未来能打造一片"人才森林"。这片"森林"不仅 能滋养高大的"乔木",也能让需要更多锻炼的"小树苗 ...
讯方技术终止北交所IPO 原拟募资2.5亿华创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07 17:07
上市审核终止 - 北京证券交易所终止对讯方技术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审核 [1] - 讯方技术于2023年9月21日提交申请文件 2025年4月23日主动撤回申请 [2] - 撤回依据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第五十五条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ICT领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包括运营商网络技术服务 企业网络技术服务 [2] - 教育业务板块涉及高校ICT实训室建设 专业共建 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2] - 覆盖通信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ICT技术领域 [2] 股权结构与募资计划 - 控股股东戴毅持股32 70% 担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程宗玉(11 08%) 讯方投资(10 31%) 刘国锋(7 67%) 股权结构分散 [3] - 原计划募资2 5亿元 用于区域服务网络升级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中介机构信息 - 保荐机构为华创证券 签字保荐代表人为王兆琛 卢长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