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财产险
icon
搜索文档
监管亮剑“阴阳合同”,非车险“内卷”时代终结,谁将出局?
36氪· 2025-07-15 15:41
财产险的非车险领域,即将迎来重塑市场格局的监管重拳——"报行合一"。 这项旨在根治佣金费率乱战、杜绝"阴阳合同"的新规,不仅将彻底改变业内盛行的"内卷"玩法,更可能 加速财险竞争格局的"二八分化"。 近年来,非车险增速迅猛,已占财险业半壁江山。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公司为抢市场份额大打"价格 战",更有层出不穷的违规行为,行业"歪风邪气"亟需遏制。 2025年7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各财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 通知(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非车险领域 "报行合一"政策,即将全面实施。 非车险"报行合一"的核心要求是,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保险条款和费率,必须与向监管报备的材料严格 一致,彻底杜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 具体而言,从操作细节上,"卷费用"的阴阳合同被禁止,费用支付必须"实质重于形式"。各种费用违规 操作、巧立名目返佣的漏洞也被堵上。 此外,针对非车险长期存在的保费垫缴和应收难题,新规强调,要实行"见费出单"制度——财险公司须 在收取全额或首期保费后,方可出单并开具发票。提高实收、防止套资。 种种举措,被业内解读为,监管层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渠道手续费畸高、费用使用不 ...
冰雹夜袭北京 哪些损失保险能赔?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4:35
冰雹灾害保险保障范围 - 车辆损失中挡风玻璃、车窗破损、车身凹陷(雹坑)、车灯损坏、天窗漏水等直接冰雹损伤可理赔 但未投保车损险、事故后未及时报案导致扩大损失、发动机进水(非直接冰雹造成)等不予赔付 [2] - 家庭企业财产险中房屋玻璃破损、屋顶砸穿、太阳能热水器损坏、露天设备损伤等在保财产综合险或自然灾害附加险时可理赔 未关门窗导致室内进水或未投保自然灾害附加险的普通财产险不予理赔 [2] - 农业险中投保的大棚损毁、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因冰雹减产可理赔 但未及时采取防灾措施(如未覆盖防雹网)导致的扩大损失不予赔付 [3] 北京冰雹灾害报案数据 - 截至5月14日11点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接到车险冰雹报案11212笔 其中石景山4142笔、海淀2801笔、房山1674笔 非车险报案11笔(团财险3笔、个人财险8笔) 农险无报案 [2] - 截至5月14日8点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接到车险冰雹报案超4000笔 [2] 理赔操作指引 - 出险后需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并报案 车险要求48小时内报案 财产险建议24小时内报案(超时可能影响定损) [3] - 车险需拍摄受损部位全景+细节照片(带车牌) 财产险需拍摄破损物品/建筑全景和局部特写并记录损失清单(如玻璃尺寸、家电型号) 农险需拍摄受损作物/大棚视频 [3] - 平安产险客户在5月13日—15日期间报案可享0纸质单证、0等待期、0纠纷的"三零"极速服务 [3]
重磅!中美达成关税共识,将激活哪些保险需求
北京商报· 2025-05-12 17:51
中美经贸会谈成果 - 中美双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和反制关税 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和反制关税 [3] - 关税调整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活动 货物贸易恢复增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3] - 贸易环境改善提升企业经济预期 促使企业扩大生产经营 增加固定资产和员工保障等保险投入 [3] 对保险业的直接影响 - 货物出口相关的各类保险需求将直接受益 尤其是海运保险领域此前中断的业务或将逐步恢复 [3] - 货物贸易量变动决定相关财产保险业务存续 贸易停滞时财产保险需求随之消减 [3] - 关税壁垒调整与取消对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 进出口商品成本降低刺激贸易量增长 带动货运保险 运输保险等需求增加 [4] - 大宗商品或高价值产品相关企业的财产险 货物损失险等需求可能上升 [4] - 取消贸易壁垒后企业跨境业务扩展提升对信用保险 政治风险保险的需求 [4] - 中国企业加大对美投资可能提升海外投资保险需求 [4] - 贸易环境改善可能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 影响营业中断险等产品的定价和投保策略 [4] 对保险业的间接影响 - 双边贸易回暖带动物流 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链复苏 企业财产险 责任险等需求有望增长 [5] - 经贸关系改善或稳定人民币汇率 降低外汇风险 缓解保险公司跨境投资的汇率对冲压力 [5] - 常态化磋商机制降低政策不确定性 有利于保险资金跨境配置时优化风险评估模型 [5] 保险公司的应对举措 - 需关注政策细则落地 动态调整产品定价和风控体系 [5] - 把握跨境服务机遇 行业可能迎来外资竞争加剧与市场扩容并行的新格局 [5]
中国财险(02328):2025年一季报点评:承保与投资表现均亮眼,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翻倍
东吴证券· 2025-04-30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财险2025年一季度业绩受承保端与投资端双重利好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92.7%,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4.7% [7] - 产险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预计2025年全年将同比显著改善;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7] -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32/456/492亿元 [7] 各部分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78826|519570|559103|599129|638945| |同比(%)|7.02%|8.51%|7.61%|7.16%|6.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585|32173|43174|45647|49165| |同比(%)|-15.70%|30.86%|34.19%|5.73%|7.71%| |BVPS - 最新摊薄(元/股)|10.40|11.60|13.42|15.35|17.41| |P/B(现价&最新摊薄)|1.24|1.11|0.96|0.84|0.74|[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3.88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8.96/15.20港元,市净率1.11倍,港股流通市值88876.90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60元,资产负债率66.51%,总股本22242.77百万股,流通股本6899.29百万股 [6] 事件情况 - 中国财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13亿元,同比+92.7%,归母净资产2702亿元,较年初+4.7% [7] 产险情况 - Q1产险总保费收入达1804亿元,同比+3.7%,其中车险、非车险分别同比+3.5%、+3.8%,非车险中意健险增速较快,同比+6.5%,农险和责任险同比下滑,分别同比 - 4.1%、 - 1.3% [7] - 综合成本率94.5%,同比 - 3.4pct,预计2025年全年综合成本率将同比显著改善 [7] 投资情况 - 适度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受益于Q1资本市场回暖,Q1总投资收益74.6亿元,同比增长56.4%,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1.2%,同比提升0.4pct [7] 主要险种保费收入规模及占比变动 |险种|2024Q1保费收入(百万元)|2025Q1保费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速|2024Q1占比|2025Q1占比|变动(pct)| |----|----|----|----|----|----|----| |机动车辆险|69240|71696|3.5%|39.8%|39.7%|-0.1|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56813|60528|6.5%|32.7%|33.5%|0.9| |农险|19964|19155|-4.1%|11.5%|10.6%|-0.9| |责任险|11603|11456|-1.3%|6.7%|6.3%|-0.3| |企业财产险|6142|6215|1.2%|3.5%|3.4%|-0.1| |其他险种|10215|11371|11.3%|5.9%|6.3%|0.4| |全险种|173977|180421|3.7%|100.0%|100.0%|-|[9] 上市保险公司估值及盈利预测 报告列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公司的价格、EV、1YrVNB、P/EV、VNBX、EPS、BVPS、P/E、P/B等指标在2023 - 2026E的情况 [13] 中国财险财务预测表 报告给出中国财险2024 - 2027E的每股指标、价值评估、盈利能力指标、盈利增长、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指标,以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 [14]
中国人保(601319):承保与投资均有提升,财险业务净利润同比近翻倍
东吴证券· 2025-04-30 1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作为财险行业龙头的品牌效应和费用管控优势,在精细化管理下有望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推动降本增效,结合2025Q1经营情况上调盈利预测 [8] 各部分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7.1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5.07/8.18元,市净率1.17倍,流通A股市值252,389.05百万元,总市值314,432.57百万元 [6] - 每股净资产6.08元,资产负债率79.21%,总股本44,223.99百万股,流通A股35,497.76百万股 [7]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43.4%,财险/寿险/健康险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37亿元、24亿元,分别同比+92.7%、-4.4%、+59.9%;归母净资产2793亿元,较年初+3.9% [8] 业务板块情况 财险业务 - Q1产险总保费收入达1804亿元,同比+3.7%,其中车险、非车险保费分别同比+3.5%、+3.8% [8] - 综合成本率94.5%,同比-3.4pct,承保利润66.3亿元,同比+183%,预计2025年全年综合成本率将同比显著改善 [8] 人身险业务 - 人保寿险Q1长险首年保费同比-12.7%,期交首年保费同比-48.8%,NBV可比口径下同比+31.5% [8] - 人保健康一季度长险首年保费同比+4.3%,期交首年保费同比+47.1% [8] 投资情况 - 公司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适度增配优质权益资产,Q1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同比+157.2% [8] - 人保财险Q1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6.4%,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1.2%,同比提升0.4pct [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10/540/597亿元(前值为461/511/57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PEV 0.8x、PB 1.1x [8] 财务预测 - 2025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62917、708709、759197百万元,同比分别为6.6%、6.9%、7.1% [1][20] - 2025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950、54044、59675百万元,同比分别为18.9%、6.1%、10.4% [1][20] - 2025 - 2027E BVPS分别为6.71、7.38、8.11元/股,P/B分别为1.06、0.96、0.88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