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产险

搜索文档
两大保险巨头,拟分红合计1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3:14
核心财务表现 - 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2] - 中国人保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5.30亿元,同比增长16.9% [2] - 两家公司拟派发中期现金分红合计100.44亿元,其中中国人寿67.27亿元、中国人保33.17亿元 [2] 投资运营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71,271.53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8% [4] - 中国人寿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收益率2.78%),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收益率3.29%) [4] - 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益投资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私募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 [5] - 中国人保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 [5] - 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同比增长42.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5] 保险业务发展 - 中国人寿总保费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3%),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7] - 新业务价值超285亿元,同比提升20.3% [7] - 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保费分别为4,391.34亿元(+8.5%)、789.58亿元(+2.0%)、69.96亿元 [7] - 个险渠道保费4,004.48亿元(+2.6%),银保渠道保费724.44亿元(+45.7%) [7] - 人保财险财产险市场份额33.5%,保持行业首位 [10] - 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3.6%),保险服务收入2,490.40亿元(+5.6%) [10] 战略转型与创新 - 中国人寿推进产品结构多元化,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33.42% [7] - 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同比提升超45个百分点 [7] - 个人养老金保费大幅增长,商业保险年金积累未来责任准备金近4万亿元 [7] - 中国人寿在15个城市布局19个机构养老项目,推进三大养老产品线 [8] - 人保财险家自车业务占比73.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车险综合成本率94.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10] - 随车个人非车险业务渗透率77.0%(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0] - 人保财险整体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承保利润116.99亿元(+53.5%),净利润234.55亿元(+34.4%) [10] 资本市场参与 - 两家险企积极布局权益市场,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4][5] - 中国人寿权益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和高股息资产 [4] - 中国人保提升权益仓位,优化持仓结构,把握结构性机会 [5]
保险的不同险种保障有何区别?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05
保险行业概述 - 保险作为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工具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1] 人寿保险 - 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 在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达到约定条件时给付保险金 [1] - 主要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 保障家人生活子女教育及债务偿还等费用开支 [1] - 定期寿险在约定保障期间内提供身故保障 终身寿险提供终身身故保障并具有储蓄功能 [1] 健康保险 - 针对被保险人健康问题提供保障 包括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2] - 医疗保险补偿因疾病或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 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2] - 社会医疗保险为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 商业医疗保险可补充社保报销后剩余费用或社保范围外费用 [2] - 重大疾病保险在被保险人确诊约定疾病时一次性给付保险金 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弥补收入损失及康复护理费用 [2] 意外保险 - 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伤残和医疗费用支出 [2] - 意外伤害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2] - 保障范围包括日常生活意外如交通事故跌倒摔伤 以及特定场景意外如旅行意外运动意外 [2] - 意外身故保险金因意外导致身故时一次性给付 意外伤残保险金根据伤残程度按约定比例给付 [2] - 意外医疗保障部分用于报销因意外导致的合理必要医疗费用支出 [2] 财产保险 - 以各种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 包括家财险企业财产险和车险 [3] - 家财险为家庭财产提供保障 如房屋及附属设备室内装修等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3] - 企业财产险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提供保障 减少企业面临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的经济损失 [3] - 车险保障机动车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交强险为国家强制购买 商业车险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等 [3]
监管亮剑“阴阳合同”,非车险“内卷”时代终结,谁将出局?
36氪· 2025-07-15 15:41
监管政策与行业影响 - 非车险领域即将实施"报行合一"政策,要求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条款和费率必须与报备材料严格一致,旨在根治佣金费率乱战和杜绝"阴阳合同"[2][3] - 新规禁止"卷费用"的阴阳合同,强调费用支付"实质重于形式",并实行"见费出单"制度,要求财险公司收取全额或首期保费后方可出单[3] - 监管层希望通过新规解决渠道手续费畸高、费用使用不规范和价格恶性竞争等市场乱象,引导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规可能加速财险行业的"二八分化",五家头部财险公司(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和英大财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合计208.8亿元,占全市场80%以上利润[6] - 头部公司凭借品牌、风控和服务优势,获客不完全依赖中间渠道,佣金透明化对其影响有限,甚至可能降低费用率约1个百分点[6] - 中小险企因品牌、成本控制和风控能力劣势,竞争空间进一步压缩,部分依赖"佣金费战"的中小险企可能面临保费增速下滑和市场份额被挤占[7][10] 中小险企的困境与转型 - 中小险企过去依靠"卷佣金费"和激进承保"以价换量"抢业务,新规实施后生存危机加剧,部分尾部中小险企可能被迫出清[8][9] - 安心财险因激进开展网贷履约险业务,在合作平台爆雷后偿付能力充足率暴跌至-871.59%,累计亏损逾20亿元,成为高风险业务"接盘侠"[13] - 现代财险通过聚焦新能源网约车细分市场,保费收入从2020年的2.28亿元增至2024年的10.73亿元,四年扩大近4倍,新业务已实现盈利[17] 中小险企的未来选择 - 保险"新国十条"引导中小保险公司特色化专业化经营,部分公司尝试走差异化道路,如现代财险在新能源网约车领域发力[15][17] - 对于家底不厚的中小险企,止损退出或被并购可能成为现实选择,例如易安财险被比亚迪全资收购[20][21] - 中小财险公司面临战略抉择:要么在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要么及时止损交由新入局者重整[21]
冰雹夜袭北京 哪些损失保险能赔?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4:35
冰雹灾害保险保障范围 - 车辆损失中挡风玻璃、车窗破损、车身凹陷(雹坑)、车灯损坏、天窗漏水等直接冰雹损伤可理赔 但未投保车损险、事故后未及时报案导致扩大损失、发动机进水(非直接冰雹造成)等不予赔付 [2] - 家庭企业财产险中房屋玻璃破损、屋顶砸穿、太阳能热水器损坏、露天设备损伤等在保财产综合险或自然灾害附加险时可理赔 未关门窗导致室内进水或未投保自然灾害附加险的普通财产险不予理赔 [2] - 农业险中投保的大棚损毁、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因冰雹减产可理赔 但未及时采取防灾措施(如未覆盖防雹网)导致的扩大损失不予赔付 [3] 北京冰雹灾害报案数据 - 截至5月14日11点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接到车险冰雹报案11212笔 其中石景山4142笔、海淀2801笔、房山1674笔 非车险报案11笔(团财险3笔、个人财险8笔) 农险无报案 [2] - 截至5月14日8点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接到车险冰雹报案超4000笔 [2] 理赔操作指引 - 出险后需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并报案 车险要求48小时内报案 财产险建议24小时内报案(超时可能影响定损) [3] - 车险需拍摄受损部位全景+细节照片(带车牌) 财产险需拍摄破损物品/建筑全景和局部特写并记录损失清单(如玻璃尺寸、家电型号) 农险需拍摄受损作物/大棚视频 [3] - 平安产险客户在5月13日—15日期间报案可享0纸质单证、0等待期、0纠纷的"三零"极速服务 [3]
重磅!中美达成关税共识,将激活哪些保险需求
北京商报· 2025-05-12 17:51
中美经贸会谈成果 - 中美双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和反制关税 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和反制关税 [3] - 关税调整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活动 货物贸易恢复增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3] - 贸易环境改善提升企业经济预期 促使企业扩大生产经营 增加固定资产和员工保障等保险投入 [3] 对保险业的直接影响 - 货物出口相关的各类保险需求将直接受益 尤其是海运保险领域此前中断的业务或将逐步恢复 [3] - 货物贸易量变动决定相关财产保险业务存续 贸易停滞时财产保险需求随之消减 [3] - 关税壁垒调整与取消对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 进出口商品成本降低刺激贸易量增长 带动货运保险 运输保险等需求增加 [4] - 大宗商品或高价值产品相关企业的财产险 货物损失险等需求可能上升 [4] - 取消贸易壁垒后企业跨境业务扩展提升对信用保险 政治风险保险的需求 [4] - 中国企业加大对美投资可能提升海外投资保险需求 [4] - 贸易环境改善可能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 影响营业中断险等产品的定价和投保策略 [4] 对保险业的间接影响 - 双边贸易回暖带动物流 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链复苏 企业财产险 责任险等需求有望增长 [5] - 经贸关系改善或稳定人民币汇率 降低外汇风险 缓解保险公司跨境投资的汇率对冲压力 [5] - 常态化磋商机制降低政策不确定性 有利于保险资金跨境配置时优化风险评估模型 [5] 保险公司的应对举措 - 需关注政策细则落地 动态调整产品定价和风控体系 [5] - 把握跨境服务机遇 行业可能迎来外资竞争加剧与市场扩容并行的新格局 [5]
中国财险(02328):2025年一季报点评:承保与投资表现均亮眼,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翻倍
东吴证券· 2025-04-30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财险2025年一季度业绩受承保端与投资端双重利好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92.7%,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4.7% [7] - 产险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预计2025年全年将同比显著改善;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7] -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32/456/492亿元 [7] 各部分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78826|519570|559103|599129|638945| |同比(%)|7.02%|8.51%|7.61%|7.16%|6.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585|32173|43174|45647|49165| |同比(%)|-15.70%|30.86%|34.19%|5.73%|7.71%| |BVPS - 最新摊薄(元/股)|10.40|11.60|13.42|15.35|17.41| |P/B(现价&最新摊薄)|1.24|1.11|0.96|0.84|0.74|[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3.88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8.96/15.20港元,市净率1.11倍,港股流通市值88876.90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60元,资产负债率66.51%,总股本22242.77百万股,流通股本6899.29百万股 [6] 事件情况 - 中国财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13亿元,同比+92.7%,归母净资产2702亿元,较年初+4.7% [7] 产险情况 - Q1产险总保费收入达1804亿元,同比+3.7%,其中车险、非车险分别同比+3.5%、+3.8%,非车险中意健险增速较快,同比+6.5%,农险和责任险同比下滑,分别同比 - 4.1%、 - 1.3% [7] - 综合成本率94.5%,同比 - 3.4pct,预计2025年全年综合成本率将同比显著改善 [7] 投资情况 - 适度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受益于Q1资本市场回暖,Q1总投资收益74.6亿元,同比增长56.4%,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1.2%,同比提升0.4pct [7] 主要险种保费收入规模及占比变动 |险种|2024Q1保费收入(百万元)|2025Q1保费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速|2024Q1占比|2025Q1占比|变动(pct)| |----|----|----|----|----|----|----| |机动车辆险|69240|71696|3.5%|39.8%|39.7%|-0.1|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56813|60528|6.5%|32.7%|33.5%|0.9| |农险|19964|19155|-4.1%|11.5%|10.6%|-0.9| |责任险|11603|11456|-1.3%|6.7%|6.3%|-0.3| |企业财产险|6142|6215|1.2%|3.5%|3.4%|-0.1| |其他险种|10215|11371|11.3%|5.9%|6.3%|0.4| |全险种|173977|180421|3.7%|100.0%|100.0%|-|[9] 上市保险公司估值及盈利预测 报告列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公司的价格、EV、1YrVNB、P/EV、VNBX、EPS、BVPS、P/E、P/B等指标在2023 - 2026E的情况 [13] 中国财险财务预测表 报告给出中国财险2024 - 2027E的每股指标、价值评估、盈利能力指标、盈利增长、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指标,以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