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贷
icon
搜索文档
融资难?3招教你搞定企业信用贷款,无抵押也能快速获批!
搜狐财经· 2025-07-09 13:22
经常有企业主问:"公司没有抵押物,银行流水也不漂亮,还能申请到贷款吗?" 我来一一拆解如何应对,并给出可操作的建议和案例。 答案是:可以,尤其是在现在的政策背景下,"企业信用贷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抓 手。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不讲套路,只讲实战干货。围绕三个常见痛点: ✅ 没抵押贷不了? ✅ 征信有瑕疵? ✅ 放款太慢资金跟不上? 1.3 政策性信用贷:政府担保+财政贴息 条件简单:企业纳税等级达标(如B级以上)、开票金额在30万元以上 无需抵押、无需担保 年利率低至3.6%,额度可达800万 适合:小微企业主、有一定纳税历史、流水一般的企业 依据企业开票、流水、年营收核定额度 部分产品对法人征信有要求 适合运营稳定、数据清晰的中小企业 比如"创业担保贷""科技型企业贷" 有地方财政贴息、政府增信,利率更低 重点关注当地产业政策导向和合作银行 过去很多老板以为贷款必须靠房产、土地等硬资产作抵押,其实现在不少银行和机构看的是企业的"信 用资产"。你只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完全可以尝试申请信用贷款: 1.1 银税贷:纳税信用=融资通行证 案例:宁波一位五金加工厂老板,仅凭一年30万开票记录,通过银税贷拿 ...
让费用“阳光化” 重庆市巫溪县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金融时报· 2025-07-09 11:19
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启动 -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2025年3月启动试点,巫溪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首批参与 [1] - 试点采用"穿透式成本披露+全链条费用明示+搭建沟通桥梁"联动机制,通过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实现透明化 [1] - 截至5月末累计对567笔企业贷款(总额2.54亿元)进行成本明示 [1] 企业融资成本透明化实践 - 巫溪县某驾培公司通过三峡银行巫溪支行申请贷款,清单明确列出年化利率4.8%+担保费2.9万元,综合成本5.8% [1] - 重庆某建筑公司通过农商行巫溪支行对比不同信贷产品,节省1万多元支出并将资金投入生产 [2] - 某医疗设备公司通过清单发现银行承担了评估费、登记费合计1555元,加深银企信任 [2] 试点成效与市场反馈 - 企业首次全面掌握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收费主体及支付周期等完整成本结构 [1][2] - 市场主体明确识别优惠政策享受情况及费用减免空间,实现"明底数" [2] - 银行主动承担抵押登记费等隐性费用,改善金融服务体验 [2]
共填“明白纸” 企业享实惠
金融时报· 2025-07-08 11:18
"好巴适!综合融资成本竟然才3.8%,早先财务算的质押监管费、公证费这些费用要12万元,结果银行 硬是耿直,全给包圆了!" "真是开了眼界,以前总觉得贷款成本就是利息,哪知道还有中介费这些隐藏项目,而且有些费用根本 不是银行收的!" "填了'贷款明白纸'后,银行主动帮忙,直接把过桥费帮我们解决了,2万块稳稳省下!" 2024年9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四川作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 一,首批开展这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通过组织银企共同填写"贷款明白纸",统一明示各类 融资费用及其收费主体,减少不透明的第三方非息成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据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四川省11个市州200多家银行机构的 1000多家支行网点参与了试点。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坚持将试点工作作为落实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和四川 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降成本要求的重要抓手,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解读和工作宣传,凝聚工作合 力;探索科技赋能,通过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清单优化,做到企业填报"无感"。在充分尊重 市场主体意愿 ...
在峨眉山授信超6亿元!农发行四川分行:“一张表”照亮融资成本
搜狐财经· 2025-07-05 19:03
融资服务阳光化 -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峨眉山市支行推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使贷款总成本透明化,解决了企业"算不清总账"的问题[1] - 该清单清晰展示利息及所有可能由企业承担的第三方费用,让企业能够精准评估融资方案[3] - 试点工作启动两个月内,相关授信支持已超过6亿元[3] 试点工作重点 - 清单标准化:系统梳理贷款流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类费用项目,确保"应列尽列、无死角"[4] - 展示可视化:采用直观的可视化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各项融资成本明细及收取方[4] - 减费显性化:用醒目标识特别标出银行主动承担的减免费用,如免收的评估费、部分登记费等[4] 服务优化成效 - 对企业:信息更对称,有助于优化财务决策、充分享受政策优惠,获得感提升[5] - 对银行:推动内部管理精细化,促使持续审视和压降不必要费用,优化服务流程[5] - 清晰的成本结构使银行能更好地根据企业实际承受能力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5]
中国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以普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17:20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围绕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民生领域、民营企业需求实施"四项提升"行动和"五项赋能"建设 [1] - 通过创新举措为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 设立分支两级专班,单列信贷计划,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商会、园区等单位 [2] - 截至2025年6月普惠信贷贷款增速超全行各项贷款增速近30%,续贷、信用贷等结构化指标提升比率均超去年同期 [2] - 累计走访及触达小微企业客户5100余户 [2]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专精特新企业贷""e捷贷""科技e贷""e信税贷"等线上产品,基于大数据实现快速审批放款 [3] - 创新"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累计支持上游牧场客户40余户 [3] 渠道生态建设 - 与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等合作发布服务民营企业行动方案 [4] - 依托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发放纯信用贷款,搭建与自治区相关盟市担保公司的银担平台 [4] 融资效率提升 - 设立普惠信贷工厂,简化审理流程,提升审贷效率 [5] - 构建"线上+线下"场景+"平台"综合服务体系,设置内部小微客户优惠政策 [5]
一张清单让融资成本明明白白
证券日报· 2025-07-03 16:16
"这笔贷款总成本到底是多少?除利息外,还有哪些支出?这些问题以前像蒙着一层纱,现在终于一目 了然。"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四川峨眉山市一家专注养老产业的企业走访时,企业负责人熊 女士指着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提供的"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向记者分享她的感受。 这张备受企业称赞的融资成本清单,正是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推动融资服务"阳光化"的创新举措。记者 从该支行了解到,自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推行两个月以来,相关授信支持已超6亿元, 成效显著。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融资成本"迷雾"长期困扰着企业融资决策。 "过去申请贷款,我们往往只关注利率。"熊女士无奈地说,担保费、评估费、登记费、账户管理费、保 险代收代付费等利息之外的支出分散在不同环节,有的还由第三方收取,"算不清总账"让企业难以精准 评估融资方案,也感受不到银行减费让利的诚意。不少企业主也向记者反映,这种信息不透明的状况, 给企业财务规划带来诸多不便。 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提升金融服务透明度,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在人民银行乐山市分行指导下,推 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记者仔细查看这份清单后发现,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费用罗列, 而是 ...
泸州银行:借政策工具之力,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
和讯网· 2025-07-02 11:18
普惠金融创新 - 泸州银行通过创新运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地方财金互动政策及降费让利政策,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实现量增、面扩、本降 [1] - 公司创新再贷款运用机制,构建"央行再贷款资金+信贷产品"业务模式,2021年以来累计申请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约215亿元 [1] - 专项优惠利率贷款惠及民营和小微企业近9000户,最低贷款利率降至3 1% [1] 政策工具运用 - 泸州银行深化财政金融互动政策落地,建立"工作专班""三专五优机制"等专属服务模式 [2] - 在全省第三轮财金互动政策实施期间,公司累计发放贴息贷款超过120亿元,帮助约4800户小微企业获得近2亿元财政贴息资金 [2] - 平均为每户企业节约利息支出4万多元,实际融资成本降至2%左右 [2] 费用减免措施 - 泸州银行实施账户服务、支付结算零收费政策,免除单位结算账户管理等67项服务费用 [2] - 主动承担抵押登记费、评估费等中间费用,平均每年可为单户企业节省上千元金融服务费用 [2] 服务成效 - 通过政策组合拳,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支持,实际融资成本降至2%左右 [2] - 公司将继续深化政策工具运用,将国家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2]
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挑战与策略
金融时报· 2025-06-30 11:18
科技金融的重要性 - 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AI技术有望为全球经济贡献约7万亿美元价值[2] - 大国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各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以争夺科技制高点[3] -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4] - 科技金融通过资本配置为技术资本提供孵化温室,加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进程[5] 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 - 创业投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2024年早期投资占比达67.43%[7] -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6家,A股市值合计6.80万亿元,债券市场"科技板"首批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9] - 2024年上海科技保险保费收入50.6亿元,全国科技保险保费收入388亿元,风险保障规模超7万亿元[10] 科技金融面临的挑战 - 早期科创项目识别能力薄弱,技术专业性强且缺乏跨领域人才和有效识别机制[11] - 耐心资本体系培育不足,科技研发高投入、长周期特性与民间资本逐利性相悖[12] - 政府资本投资面临追责机制与退出机制双重困境,影响投资可持续性[13] - 政府投资撬动民间资本困难,资本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且国有资本对民间资本形成挤出效应[14] 科技金融政策建议 - 构建跨领域评估人才网络和数智化评估工具,完善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闭环[15] - 培育耐心资本需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市场化运作与生态协同[16] - 构建"投退闭环"机制,国有资本"后端托底"并强化风险管理与激励机制[17][18] - 优化投资环境需增强政策引导、优化竞争格局、完善服务体系[19] - 体制机制创新需差异化布局科技金融资源,构建全周期动态监测框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