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
icon
搜索文档
中高端医疗险开始靠“转保”挖客户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18:13
转保现象在短期健康险领域的兴起 - 转保现象从车险和长期险领域逐渐扩展至短期健康险领域[2] - 转保是指在现有保险合同到期前将保险责任和保费转移到另一家保险公司[3] - 转保可豁免30天等待期这是保险领域的常见概念即合同生效后30天内因疾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付[3] 保险公司转保产品及规则 - 中国人保的金医保众安保险的众民保和尊享e生等系列产品目前均支持转保[4] - 众安保险尊享e生转保需满足条件:上一份同业保单仍处于生效状态且已过等待期或保单期满但未超过30天 保额不低于15万元 免赔额不高于1万元[4] - 中国人保金医保3号转保要求:此前投保的百万医疗险处于到期前后60天内且无理赔记录同时须符合健康告知要求[4] 转保市场驱动因素 - 医疗险新保单增长放缓背景下存量客户已成为部分中高端医疗险产品重点争取的对象[1][4] - 手握客户资源的保险经纪人与平台机构推广转保更为积极[1][4] - 转保流程比直接投保更复杂客户需上传原保单的健康告知和具体保障计划等资料保险公司也需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4] 产品保障与保费变化 - 新产品保费由去年的几百元上涨至近2000元但保障范围扩大新增外购药械等责任[3] - 新产品免赔额规则改变:2万元以下部分按50%赔付2万元以上则可100%赔付[3]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消费者需求变化涵盖外购药械和特需医疗责任的产品更受青睐健康告知宽松的产品对亚健康群体更有吸引力[5] 转保业务成效与案例 - 推广保障更全面的中高端医疗险能为经纪人带来更高佣金也有助于通过专业服务实现客户转化[5] - 有保险经纪人通过向购买免健康告知产品的三高客户提供服务在半年内接到40%的转介绍订单其中超过20%的客户同时投保了重疾险[5] 转保注意事项 - 转保核保流程通常更简单但若健康情况触及健康问询中的条款则无法使用智能核保或人工核保反而不如直接投保便捷[5] - 若健康问题发生在问询所限时间范围之外虽不影响投保保险公司一般不承担既往症以外的相关责任[5]
中高端医疗险开始靠“转保”挖客户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16:46
行业趋势 - 短期健康险领域出现转保现象 客户在现有保险合同到期前将保险责任和保费转移至其他保险公司[1][2] - 转保可豁免30天等待期 即保险合同生效后30天内因疾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付[2] - 医疗险新保单增长放缓 存量客户成为中高端医疗险产品重点争取对象[3] 产品特征 - 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保费由几百元上涨至近2000元 保障范围扩大并新增外购药械等责任[2] - 新产品免赔额规则改变 2万元以下部分按50%赔付 2万元以上则可100%赔付[2] - 转保产品包括中国人保金医保 众安保险众民保和尊享e生等系列产品[2] 转保规则 - 尊享e生系列转保需满足条件 上一份同业保单仍处于生效状态且已过等待期 或保单期满但未超过30天 保额不低于15万元 免赔额不高于1万元[3] - 金医保3号要求此前投保百万医疗险处于到期前后60天内 且无理赔记录 同时须符合健康告知要求[3] - 满足条件用户转保可免除等待期[3] 市场动态 - 保险经纪人频繁推荐客户转保 有经纪人已协助多位客户完成短期健康险转保并办理数次理赔[2] - 转保流程比直接投保更为复杂 客户需上传原保单健康告知和具体保障计划等资料[3] - 保险公司承担更高运营成本[3] 需求变化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消费者医疗险需求变化 涵盖外购药械和特需医疗责任产品更受青睐[3] - 健康告知宽松产品对亚健康群体更有吸引力[3] - 有经纪人通过向购买免健康告知产品三高客户提供服务 半年接到40%转介绍订单 其中超过20%客户同时投保重疾险[4] 运营特点 - 转保核保流程通常更为简单 但若健康情况触及健康问询条款则无法使用智能核保或人工核保[4] - 健康问题发生在问询所限时间范围之外不影响投保 但保险公司一般不承担既往症以外相关责任[4] - 推广保障更全面中高端医疗险能为经纪人带来更高佣金 有助于通过专业服务实现客户转化[3]
众安在线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净利同比增长1103.5%,综合成本率改善
环球网· 2025-08-21 19: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达16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 [1] - 综合成本率为95.6%,同比改善2.3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达6.6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1103.5% [1] 健康生态业务 - 健康生态总保费6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服务约1521万被保用户 [1] - 旗舰产品"尊享e生"系列实现总保费约42.5亿元人民币,历经10年25次迭代升级 [1] - "众民保"系列总保费达约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8.8%,覆盖非标体用户群体 [1] 数字生活生态业务 - 数字生活生态保费62.09亿元人民币,其中创新业务保费24.90亿元,占比40.1%,同比增长40.0% [2] - 宠物险总保费接近5.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3%,累计服务超711万宠物主 [2] - 汽车生态总保费1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2% [2] 新能源汽车保险与创新产品 - 新能源车险总保费同比增长125.4%,在公司车险总保费中占比超18% [2] - 创新推出"众延保"产品,解决车辆超出原厂质保期后的维修成本难题 [2] 渠道建设与合营公司表现 - 自营渠道总保费36.97亿元人民币,占总保费比例提升至22.2%,同比增长16.9% [2] - 合营公司众安国际旗下ZA Bank实现历史性扭亏为盈,净利润达0.49亿港元 [3] 科技战略与未来发展 - 坚持"保险+科技"双引擎战略,利用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赋能服务 [3] - ZA Bank发展成为香港市场功能最丰富的数字银行,提供24小时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3]
免健告开启“非标体”窗口 中高端医疗险加速进军
环球网· 2025-07-15 15:21
行业新风向 - 多家险企推出无需健康告知的中高端医疗险产品 掀起行业新风向 [1] - 泰康在线推出泰享无忧·中高端医疗险 平安产险推出北极星(免健告)中高端医疗险 均以"免健康告知"为卖点 [3] - 众安保险较早掀起这股风潮 推出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后 众多险企纷纷跟进 [3] 产品特点与市场定位 - 免健康告知产品能赔付一般既往症 但部分产品对五大类严重既往症除外 [3] - 产品解决因健康状况被拒保的痛点 适合健康状况欠佳或难以购买传统医疗险的人群 [3] - 当前我国确诊慢性病患者超3亿 "非标体"群体庞大 医疗险市场竞争加剧 向"非标体"市场进军成为险企新选择 [3] 风险管控与产品设计 - 免健康告知中高端医疗险面临"逆向选择"风险 健康状况差的人群更倾向购买 可能导致投保人群整体风险上升 赔付率飙升 [3] - 医疗滥用风险升高 理赔成本失控也是潜在问题 [3] - 产品常通过设置高免赔额 限制既往症赔付范围控制风险 导致健康体和"非标体"保障内容与赔付体验有差异 [4] 市场分层趋势 -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中高端医疗险将逐步走向分层 [4] - 健康体追求全面保障和高性价比 "非标体"更关注能否获得针对性保障 推动市场分层 [4] - 健康体可能流向更低价产品 [4]
带病可投、无需健告,中高端医疗险加速向“非标体”市场进军
北京商报· 2025-07-14 21:58
行业趋势 - 多家保险公司推出免健康告知的中高端医疗险产品 包括平安产险和泰康在线等 [1][3] - 免健康告知产品成为中高端医疗险的新风向 主要卖点包括无职业限制和一般既往症可保可赔 [3] - 较早掀起此风向的是众安保险 随后越来越多险企开始跟进 [4] - 医疗险市场内卷升级 向非标体市场进军成为很多险企的选择 [5] 产品特点 - 泰康在线泰享无忧中高端医疗险具有免健康告知 无职业限制和一般既往症可保可赔等特点 [3] - 平安产险北极星中高端医疗险同样投保无需健康告知且能赔一般既往症 [3] - 免健康告知产品适合健康状况欠佳或难以购买传统医疗险的人群投保 [4] - 产品通常设置较高免赔额和限制既往症赔付范围来控制风险 [9] 目标客群 - 产品主要面向非标准健康体人群 包括有异常指标或既往病史的投保人 [3] - 中国确诊慢性病患者超过3亿 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 甲状腺结节和肺结节检出率居高不下 [5] - 老龄化进程加速扩大了带病人群规模 非标体构成庞大潜在保险消费群体 [5] 风险管控 - 免健康告知产品面临逆向选择风险 健康状况较差人群更倾向购买此类保险 [7] - 投保人群整体风险水平可能恶化导致赔付率飙升 最终迫使产品停售或大幅涨价 [7] - 保险公司需警惕医疗滥用风险升高和理赔成本失控 需强化智能核保与分病种定价能力 [7] - 中小险企缺乏带病体数据模型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时 盲目跟进可能引发亏损 [9] 市场影响 - 免健康告知产品可能加速市场分层 健康体与非标体在实际保障内容和赔付体验上存在差异 [9] - 健康体需求倾向于全面保障和高性价比 非标体更关注能否获得保障及保障针对性 [9] - 未来中高端医疗险将逐步走向分层 健康体将流向更低价产品 [9] - 中小险企可根据非标体人群具体疾病类型开发定制化产品 甚至引入动态定价机制 [10]
“带病能买也能赔”,众民保是爆款也是“毒丸”?
核心观点 - 众安保险推出的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凭借宽松核保条件、低价和特色服务迅速成为市场热点,10天内销售额突破1亿元[4][10] - 该产品解决了健康险三大痛点:降低健康审核门槛、满足医改后高端医疗需求、价格仅为同类产品40%[6][7][9][10] - 行业对产品"赔本赚吆喝"存在争议,首年赔付率普遍突破精算假设,可能引发后续经营风险[10][12] - 众安保险战略转型意图明显,希望通过健康险突破数字生活业务亏损困境[17][19][23] 产品特点 - 核保宽松:接受一般既往症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结节等),取消高危客户风控[7][8] - 服务特色:覆盖特需部/VIP部医疗服务,提供156种院外高价特药[9] - 价格优势:35岁男性年保费806元,低于同类40%,仅为高端医疗零头[10] 市场表现 - 发售10天销售额超1亿元[4] - 通过电梯广告和7天无风控窗口期快速获客[2][10] - 吸引40岁左右中产人群,保单价格提升至千元级[23] 公司战略 - 转型背景:数字生活板块承保成本率达99.7%,退运险承保亏损1.09亿元[17] - 流量困境:年推广费用峰值45.66亿元(日均1250万),自营渠道保费下降2%[18][19] - 突破路径:联合经代公司布局线下,切入中端医疗空白市场[21][22][23] 行业影响 - 推动健康险产品创新:首次实现"带病投保+0元起赔+105周岁可投"[4] - 加剧市场竞争:价格拉至行业新低,可能引发赔付率恶化[10][12] - 开辟新赛道:中端医疗尚无垄断者,医改催生中产需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