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伯瑞替尼
icon
搜索文档
52亿,北京明星企业要IPO了
投中网· 2025-11-04 15:04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黎曼 东四十条资本 .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三轮募资超25.5亿元。 作者丨 黎曼 来源丨 东四十条资本 一款抗癌新药,毅然闯关科创板。 2025 年 9 月末,上交所受理了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 IPO 申请。这家创新药企,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上 市路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套标准的核心是不看企业当期盈利,只关注科创属性和市场潜力。 标准含几个关键要点: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 亿元;关注企业的研发成果与技术优势,要求"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适用行业范围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 技领域。其中,医药行业一直是重点。第五套上市标准中指出,"医药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鞍石生物已经远超标准。一方面,鞍石生物已迈入商业化阶段,鞍石生物 2025 年一季度 6404.25 万元的营收。不过,公司 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此外, IPO 前鞍石生物估 ...
助力首都未来产业发展 中国药谷特色产业园再落一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7 16:55
园区定位与战略意义 - 园区定位为以"医工融合"为引擎的创新园区,专注于医疗健康与前沿科技的跨界融合 [1] - 园区是聚焦医工融合创新的专业化产业载体,积极构建"要素聚合、主体汇聚、产业发展"的创新融合体系 [3][8] - 作为北京市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园区以"医工融合+成果转化"为核心,旨在成为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8] 区位优势与空间布局 - 园区位于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核心区域,周边医疗器械园、华润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密集,形成强大产业集群效应 [3] -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可实现半小时进京、1小时通达津冀、4小时连接全国,毗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3] - 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包含7栋通过连廊相连的建筑,重点打造专业孵化、科技服务、配套服务三大核心功能 [3] - 下沉庭院集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展示、园区配套、商务休闲于一体,成为一站式园区服务广场 [5] 专业服务平台与设施 - B栋建设医疗器械样机服务平台,集研发设计、概念验证、中试加速、智能制造、投资、供应链服务、市场服务于一体 [7] - F栋设立北京市大兴区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作为政企联络枢纽,一站式收集和反馈企业需求,推动审评审批机构与企业精准对接 [7] - F栋2-6层打造"会议 + 研发 + 办公"的孵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 [3] 入驻企业与发展成果 - 已落地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1类创新药伯瑞替尼已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批准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8] - 已落地北京普林迈德医工交叉实验室有限公司,该实验室是晶泰科技与安定医院合作的世界领先级联合实验室项目,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医工交叉科研平台 [8] - 北京普林迈德医工交叉实验室有限公司以建设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目标,集成药物研发、临床试验、AI大模型、化合物自动合成等功能 [8]
“四个面向”19项重大成果集中发布|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
北京青年报· 2025-03-31 17:35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天关"卫星探测到256亿光年外的伽马射线暴,"夸父一号"获得国际首个Lyα卡林顿图,"慧眼"卫星首次测量黑洞X射线双星自旋和轨道倾角,"怀柔一号"发现迄今能量最高的伽马谱线 [3] - 清华大学研制"天眸芯"类脑互补视觉感知芯片,带宽降低90%,实现每秒10000帧、10bit、130dB的高速高动态范围视觉感知 [3] - 北京大学首创"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石墨/硫化钼晶体纯度提高10-100倍 [5] - 华翊量子研发全球首个二维离子量子比特阵列架构,实现100量子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 [5] 面向经济主战场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液氧甲烷火箭实现全球首个连续三次成功入轨,突破双低温液体火箭全过冷加注技术 [5] - 北京邮电大学天算星座实现星地AI协同推理,研制全球首个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平台 [6][7] - 中关村泛联院联合中国移动等开发全球首个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传输速率达6.6Gbps,具备亚米级感知精度 [7] - 北汽福田液氢重卡采用300kW燃料电池系统,续航超1000km,集成23项首创技术 [8] -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全球首创彩色微光设计,可识别0.2℃温差,已服务104个国家 [9]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清华大学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将大型构件局部加工精度提高2.5倍,效率提升3倍,应用于载人航天工程 [10] - 国家电网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装备功率密度提升37%,换流平台体积减小20%,工程成本降低15% [11] - 中国海油实现全球首次天然气水合物与浅层气联合试采,单井日均产气量超10万方,较原纪录提升3倍 [12] - 中科院物理所研发2英寸双面YBCO超导单晶薄膜设备,实现高温超导电子器件国产化替代 [13] - 北京量子院"凌开一号"稀释制冷机实现制冷量加倍,模块化设计支持未来大型量子计算机需求 [14]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临床验证有效通道数达98%,可帮助运动/言语障碍患者重建功能 [15] - 昌平实验室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将肿瘤递送效率提高10倍,甲状腺髓样癌检出率从66%提升至98% [16] - 华科精准脑脊柱手术机器人定位精度≤0.5mm,支持8种影像模态,配准速度15秒 [17] - 伯瑞替尼成为全球首个脑胶质瘤靶向药物,患者生存期延长一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50% [18] - 中国农科院ARC生物耦合技术使花生大豆根瘤数增3.7倍,产量提升15-19%,黄曲霉阻控效果6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