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混凝土

搜索文档
中 关 村(000931)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6:46
核心药品业务表现 - 刺五加注射液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 毛利率同比增长18% [3] - 医疗端销量未大幅增长 主要因集采执标期整体延后导致医院开发进度未达预期 [3] - 盐酸贝尼地平片在部分省市集采未中标 导致收入少量缩减 [4] 研发产品差异化优势 - 盐酸哌甲酯缓释咀嚼片适用于吞咽困难儿童 可咀嚼服用无需水送服 [3] - 盐酸哌甲酯口服缓释干混悬剂适用于低龄儿童 支持灵活剂量滴定实现个体化治疗 [3] - 两款在研产品均可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 服药便利性更优 [3]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期末数较期初增加7.06% 属正常经营浮动 [4] - 经营性现金流下滑主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28%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同比上涨4.18% [4] - 销售回款结构:现款结算占比60.57% 银行承兑汇票37.88% 商业承兑汇票仅1.55% [4] - 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 无显著变化 [4] 绿色建材与新能源布局 - 中实新材料已取得绿色建材认证 聚焦低耗能、低排放、高性能产品体系 [5] - 规划涵盖原材料绿色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绿色产品研发三大方向 [5] - 2025年上半年成功中标山东西南部风电混塔项目 首次进入新能源风电领域 [5] 养老业务优化措施 - 通过组织精简、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实现降本提效 [6] - 养老业务拆分为泰和睿园、纳兰园项目和社区养老三个独立业务单元 [6] - 重点提升泰和睿园入住率:加强销售团队、优化激励政策、推行服务SOP手册、打造医养结合核心竞争力 [6] 控股股东债务风险应对 - 国美控股正与债权人沟通展期、债务重组、资产处置变现等风险化解方案 [7] - 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 公司业务保持独立运营 [7][8]
我国持续加强建筑材料节能转型
新华社· 2025-08-26 22:25
行业现状与规模 - 中国已形成完备建材体系 涵盖水泥 玻璃 陶瓷等30个行业小类及1000多种产品 [1]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 [1] 材料创新应用成效 - 低碳混凝土和复合石膏板等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 结构及墙体领域 [1] - 新型材料推动建筑运行能耗降低60%以上 [1] 行业转型方向 - 持续推动建筑材料节能转型以降低建筑碳排放水平 [1] - 需加强新型先进节能材料的创新与布局以实现零碳目标 [1] 企业动态 - 中国建材集团在北京举办工程建设新材料创新成果对接会暨第六届"善用资源日"开放活动 [1]
零碳先锋企业的共性: 动力、方法和愿景 | 《财经》书摘
搜狐财经· 2025-08-10 17:59
企业减碳路径共性 - 转换能源结构,用风、光、水等绿电替换火电 [2] - 提高能效,减少35%能耗,是最好减碳手段 [2][4] - 碳汇交易对冲无法硬性去除碳排放 [2] - 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对供应链减碳至关重要 [2] - 减碳始于碳数据盘查,需摸清碳家底和排放环节 [2] 科学技术在减碳中作用 - 数字技术对碳数据盘查和提升能效立竿见影 [3] - 企业将自身经验和技术产品化向供应链及全行业推广 [3] - 联想低温锡膏工艺减少35%能耗,焊接温度低70℃ [4] - 中建香港低碳混凝土和固碳砖比传统建材更便宜 [4] - 氢冶金技术是钢铁行业减碳终极解决方案 [4] - 乳品企业需关注牧草和土壤,快销企业需攻克物流和包装环节减碳 [4] - 宝洁空气胶囊电商包装盒由一线员工自下而上发明创造 [4] 企业减排动力来源 - 减碳最早最好企业是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 [5] - 联想2006年开始测算温室气体排放,因2004年并购IBM引入供应链标准 [5] - 宝洁苏州太仓工厂2010年建厂时采购十年绿电,与全球标准保持一致 [5] - 中国采购绿电绿证主体为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出口型企业、龙头科技企业和部分行业头部企业 [5] 公众参与减碳 - 互联网平台企业向公众做减碳科普工作 [5] - 阿里巴巴创造范围3+概念,推出88碳账户让数十亿消费者参与减碳 [5] - 腾讯与深圳市合作推出低碳星球微信小程序,试点个人碳账户,开发普及碳中和常识游戏产品 [5] 双碳目标背景与趋势 - 2020年9月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6] -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议题,纽带作用凸显 [6] - 短期经济波动和能源供需变化不影响碳中和大势 [6] - 低碳经济是中国新原生可持续增长动力 [7]
专访WRI斯拉夫切娃:可负担性问题是全球建筑脱碳的共性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2:49
全球绿色低碳建筑现状 - 全球存量建筑中达到零碳标准的不足1%,计入建筑材料隐含碳排放后比例更低[2] - 过去5-10年新建建筑的零碳比例约5%,需提升至100%以实现气候目标[2] - 建筑领域占全球能源需求1/3以上,碳排放占比近40%,对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5] 区域发展差异与挑战 - 新兴市场面临建筑排放数据缺口、全生命周期评估能力不足及监管激励缺失问题[3] - 发达市场监管框架成熟但需解决标准统一与公众认知问题[3] - 前期成本高昂是共同挑战,法国老旧建筑改造补贴计划2022年覆盖超100万户家庭[4] 减排路径与技术应用 - 建筑能效需提升2-3倍以实现IEA 2050净零目标,需同步关注材料脱碳如低碳混凝土[5] - 现有技术可达成80%减排目标,被动冷却、自然通风等非技术方案节能效果显著[6] - 低碳混凝土规模化需市场激励,被动冷却技术对应对极端高温至关重要[9] 金融痛点与创新模式 - 零碳建筑投资回报率低是主要痛点,未来5年需年投入1.7万亿美元,2060年需3000-4000亿美元/年[7]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绿色金融设施覆盖25国,荷兰绿色抵押贷款提供低利率激励[8] - 每投入1美元建筑能效改造平均节省2美元,产生显著经济溢出效应[7] 未来关键驱动力 - 建筑护照与智能家居系统是技术焦点,需结合传统方法如被动冷却技术[9] - 绿色抵押贷款、能效资产证券化、能源绩效合同将成为核心金融工具[10] - WRI在中国推动区域化节能改造技术及金融模式创新,全球聚焦政策-融资-商业模式融合[10]
世界资源研究所:多措并举推动建筑减排
中国经济网· 2025-07-26 11:17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城市更新 - 世界资源研究所承办"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城市更新专题论坛",聚焦老旧小区改造、节能降碳机制创新、政策支持与金融赋能等关键问题 [1] - 建筑能效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减排策略之一,大规模推广最佳节能实践结合电力脱碳可使2050年全球建筑碳排放减少83% [1] - 全球仅不到1%现有建筑能实现零碳排放,面临初期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数据技术缺口等挑战 [1] 建筑行业减排路径 - 行业需投资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推动低碳混凝土等替代产品规模化应用 [2] - 公共与私营部门需创新金融工具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低碳建筑广泛实施 [2] - 采用现有低碳技术可使中国城市2030年减少48%碳排放,其中近半来自建筑部门 [2] 城市更新与气候政策协同 - 加强城市更新与气候政策联动可拉动超4.8万亿美元投资,创造超1450万个就业岗位 [2] - 需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城市更新考核体系,构建长期稳定市场预期 [2] - 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融资产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碳技术落地 [2] 中国建筑节能发展 - 建筑节能是世界资源研究所重点领域,绿色低碳需融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3] - 政策协同是实现双碳目标、提升城市气候韧性、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3]